CN215857839U -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7839U
CN215857839U CN202120262081.8U CN202120262081U CN215857839U CN 215857839 U CN215857839 U CN 215857839U CN 202120262081 U CN202120262081 U CN 202120262081U CN 215857839 U CN215857839 U CN 215857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edded
joint
crown beam
pie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20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2620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7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7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7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组合结构,包括:拼接墙,其具有两个以上依次相互密封拼接的围护构件,以及冠梁,其至少与部分围护构件的顶端连接固定;其中,冠梁的至少部分预埋件与围护构件的至少部分预埋件机械连接固定,至少部分围护构件至少在顶部形成有竖向上第一内腔,冠梁上开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内腔,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内腔与部分数量的第一内腔相连通且一体填充有胶凝材料和/或砼。本实用新型在围护构件与冠梁机械连接后,在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内注入胶凝材料和/或砼,在胶凝材料和/或砼凝固后,冠梁与围护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消除了冠梁与围护构件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冠梁与围护构架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
目前,在基坑周边的支护结构的顶部通常设置有冠梁,把所有的桩基连接到一起,防止基坑顶部边缘坍塌。而现在的冠梁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成型,在施工过程中,既要现场编制钢筋笼、放置冠梁模板、再浇筑混凝土,最后还需要等待混凝土凝结,其所花费的实施时间通常需要达到3-4天,施工时间长,对于工期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地基基础结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包括:
拼接墙,其具有两个以上依次相互密封拼接的围护构件,以及
冠梁,其至少与部分围护构件的顶端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冠梁的至少部分预埋件与围护构件的至少部分预埋件机械连接固定,至少部分所述围护构件至少在顶部形成有竖向上第一内腔,所述冠梁上开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内腔,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内腔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且一体填充有胶凝材料和/或砼。
作为优选,所述冠梁上设置有自第二内腔的内壁伸出且朝向第一内腔弯折并延伸至第一内腔内的延长筋;
优选的,所述延长筋与冠梁的预埋件为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延长筋与冠梁的预埋件通过紧固件连接、焊接、卡接、粘接、螺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或者,所述延长筋的一端预埋于冠梁。
作为优选,所述延长筋位于第一内腔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内腔尺寸适配的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围护构件内预留有多个第一预埋件,所述冠梁内预留有多个第二预埋件,且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预埋件和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预埋件通过连接器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分别连接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两端均为螺纹连接端,连接部两端分别与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螺纹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部其中一端为螺纹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与连接部螺纹连接,第二预埋件配置有接头,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插接端的锁止机构;
或者,所述连接部其中一端为螺纹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第二预埋件与连接部螺纹连接,第一预埋件配置有接头,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插接端的锁止机构;
或者,所述连接部两端均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与第二预埋件内均配置有接头,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插接端的锁止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分别对应连接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两个对接件,以及对应连接两个对接件的连接部;
其中,所述对接件和连接部中至少有一者具有长度调节部,以调节所述连接器的轴向长度,且连接完成后对接件与第一预埋件、连接部、第二预埋件在轴向上张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部包括螺纹调节腔、卡接调节腔、插接调节腔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且至少一长度调节部为螺纹调节腔或插接调节腔。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部设置在连接部上,至少一对接件与连接部能够通过长度调节部调节所述对接件与连接部的配合长度,以调节安装过程中连接器的轴向长度;
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上设置有锁紧件,连接完成后锁紧件与连接部端面抵紧,所述锁紧件与对接件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与对接件为分体结构,所述锁紧件套设在对接件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对接件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部设置在对接件上,所述连接部与对接件能够通过长度调节部调节所述连接部与对接件的配合长度,以调节安装过程中连接器的轴向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锁紧件,连接完成后锁紧件与对接件端面抵紧,所述锁紧件与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与连接部为分体结构,所述锁紧件套设在连接部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对接件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当所述长度调节部为卡接调节腔时,所述对接件与连接部其中一者的对接端有直径大于本体的粗大部,另一者对接端设置有供本体穿过且最小直径小于粗大部的通孔,所述卡接调节腔的直径大于粗大部的最大外径,且卡接调节腔的轴向长度大于粗大部的轴向长度,以供安装时对接件与连接部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
或者,当所述长度调节部为插接调节腔,所述对接件与连接部其中一者的对接端设置有插接头,另一者对接端具有插接通道且插接通道内安装有弹性卡接组件,连接时,插接头由插接通道插入直至与弹性卡接组件形成卡接,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在轴向上具有伸缩行程,以供安装时对接件与连接部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包括沿着逆向插接方向依次设置的弹性件、卡接件和限位件,所述卡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与限位件相抵,所述插接头的卡接部直径顺向插接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插接头的卡接部与插接通道或限位件之间形成在逆向插接方向拉拔过程中供卡接件楔入的楔入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埋件和对接件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另一者为母接件,所述第一预埋件与对接件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
所述第二预埋件和对接件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另一者为母接件,所述第二预埋件与对接件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上设置有锁紧件,连接完成后锁紧件与对应的第一预埋件或围护构件的外壁侧面抵紧;
所述对接件上设置有锁紧件,连接完成后锁紧件与对应的第二预埋件或冠梁的端面抵紧;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与对接件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与第一预埋件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和/或所述对接件与第二预埋件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相互拼接的预制围护构件构成的拼接墙,可以将所形成的拼接墙作为建设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下商业街等各种地下建筑的外墙,在后续施工时,只需在拼接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进行防水等处理即可,节约工程造价。
(2)将预制的冠梁机械连接在围护构件上,只需要将冠梁吊装至安装位置,并将冠梁的预埋件与围护构件的预埋件机械连接,不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也不需要现场等待混凝土凝结,可以大大节省施工时间。
(3)通过冠梁将多个围护构件连接为一体,当其中一个围护构件具有倾倒的趋势时,由于冠梁的连接,其余的围护构件可以撑住该围护构件,防止其倾倒。
(4)在围护构件轴向上形成第一内腔,在冠梁上开设与第一内腔一一对应并且相连通的第二内腔,在围护构件与冠梁机械连接后,可在通过冠梁的第二内腔的开口处灌入胶凝材料和/或砼(如高强混凝土),胶凝材料和/或砼逐渐填满围护构件上的第一内腔后,胶凝材料和/或砼逐渐溢出第一内腔进而填充冠梁与围护构件之间的连接间隙,并且在填充满该连接间隙后,胶凝材料和/或砼逐渐填满冠梁上的第二内腔,在胶凝材料和/或砼凝固后,冠梁与围护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消除了冠梁与围护构件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冠梁与围护构架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地下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地下组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组合结构,包括拼接墙10,其具有两个以上依次相互密封拼接的围护构件1,以及冠梁2,其至少与部分围护构件1的顶端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冠梁2的至少部分预埋件与围护构件1的至少部分预埋件机械连接固定,至少部分所述围护构件1至少在顶部形成有竖向上第一内腔1a,所述冠梁2上开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内腔2a,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内腔2a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且一体填充有胶凝材料和/或砼。
在上述结构中,围护构件1与冠梁2均为预制,各围护构件1为相互之间咬合拼接。利用相互拼接的预制围护构件1构成的拼接墙10,可以将所形成的拼接墙10作为建设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下商业街等各种地下建筑的外墙,在后续施工时,只需在拼接墙10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进行防水等处理即可,节约工程造价。另外,将预制的冠梁2机械连接在围护构件1上,只需要将冠梁2吊装至安装位置,并将冠梁2的预埋件与围护构件1的预埋件机械连接,不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也不需要现场等待混凝土凝结,可以大大节省施工时间。并且,通过冠梁2将多个围护构件1连接为一体,当其中一个围护构件1具有倾倒的趋势时,由于冠梁2的连接,其余的围护构件1可以撑住该围护构件1,防止其倾倒。
除此之外,在围护构件1轴向上形成第一内腔1a,在冠梁2上开设与第一内腔1a一一对应并且相连通的第二内腔2a,在围护构件1与冠梁2机械连接后,可在通过冠梁2的第二内腔2a的开口处灌入胶凝材料(如高强混凝土),胶凝材料逐渐填满围护构件1上的第一内腔1a后,胶凝材料逐渐溢出第一内腔1a进而填充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连接间隙,并且在填充满该连接间隙后,胶凝材料逐渐填满冠梁2上的第二内腔2a,在胶凝材料凝固后,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消除了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连接间隙,提高了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内腔1a满足围护构件1强度需求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第一内腔1a可以为轴向贯穿围护构件1。
为了进一步加强围护构件1与冠梁2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冠梁2上设置有自第二内腔2a的内壁伸出且朝向第一内腔1a弯折并延伸至第一内腔1a内的延长筋2b。也就是说,延长筋2b可以作为第一内腔1a和第二内腔2a填充胶凝材料固结后所形成的芯桩的受力筋,并且延长筋2b与冠梁2的预埋件为一体成型(即延长筋2b为预埋件裸露于冠梁2第二内腔2a的部分,并经过弯折后形成了延长筋2b),或者,延长筋2b与冠梁2的预埋件通过紧固件连接、焊接、卡接、粘接、螺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或者,延长筋2b的一端可以预埋于冠梁2。其中,延长筋2b可以与竖向上和围护构件1的预埋件机械连接的冠梁2的预埋件的另一端连接,延长筋2b也可以与横向设置的预埋件连接,该预埋件未与围护构件1的预埋件机械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延长筋2b的一端预埋于冠梁2。
由于第一内腔1a可以为轴向贯穿围护构件1,第二内腔2a同样可以是贯穿冠梁2,在第一内腔1a和第二内腔2a中注入胶凝材料。胶凝材料会填满整个第一内腔1a和第二内腔2a,胶凝材料的使用量会比较高,所成型的地下组合结构的性能过剩,对于原材料也会有较大的浪费,成本也会上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延长筋2b位于第一内腔1a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内腔1a尺寸适配的挡板2c,在注入胶凝材料时,挡板2c会挡住胶凝材料,使胶凝材料不会填满整个第一内腔1a,只会在第一内腔1a的上段进行填充,因此在满足整个地下组合结构的强度需求的情况下,而且可以根据强度需求,调整挡板2c所处高度,以及调整延长筋2b的长度,进而适应不同强度需求的地下组合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当然,若第一内腔1a为非贯穿式内腔,延长筋2b的端部可以无需连接挡板2c。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围护构件1内预留有多根第一预埋件11,冠梁2内预留有多根第二预埋件21,且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预埋件11和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预埋件21通过连接器3连接固定。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连接固定,以使拼接墙10和冠梁2连接为一体,拼接墙10和冠梁2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并且传统锚固的连接方式,在连接处的混凝土破碎后,预埋筋与拼接墙10和冠梁2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连接处的部分混凝土破碎,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是在保持连接状态,不会出现连接失效的情况,而在混凝土破碎后,也可以进行填补混凝土,因此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在本实施例中,围护构件1为预制钢板桩、钢管组合板桩、预制混凝土板桩等。
进一步的说,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衔接有接缝体4,接缝体4也就是在第一内腔1a填满胶凝材料后,胶凝材料填充进冠梁2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连接缝隙处,并在固化后形成了接缝体4。接缝体4至少包覆第一预埋件11的裸露部分、第二预埋件21的裸露部分以及连接器3的裸露部分。由于在冠梁2与围护构件1连接后,第一预埋件11、第二预埋件21、连接器3裸露在外面,此时冠梁2端面与围护构件1外表面没有接触,冠梁2的与围护构件1之间的连接强度无法起到支撑作用。为了使冠梁2实现支撑作用,并且保证冠梁2与拼接墙10的连接强度,因此在冠梁2与围护构件1连接后,两者之间衔接有接缝体4,使冠梁2与围护构件1的混凝土主体部分连接为一体结构。
如图4所示,连接器3包括分别连接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的连接部31;连接部31两端均为螺纹连接端,连接部31两端分别与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3为双头螺杆,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具有螺孔。当然,连接器3也可以是套筒,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均具有伸出混凝土表面的延伸段,延伸段与套筒螺纹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3还具有另一种结构形式。连接部31两端均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内均配置有接头,接头32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31插接端的锁止机构33。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3还具有另一种结构形式。连接部31其中一端为螺纹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11与连接部31螺纹连接,第二预埋件21配置有接头32,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31插接端的锁止机构3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器的结构形式不同。
由于连接器3在制作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制造精度,连接器3的尺寸误差和连接器中各部件的位置误差仍是不可避免的,且部件与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螺纹间隙误差);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组装的顺利进行,连接器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程度的间隙,才能避免组装过程中的碰撞,而这些间隙的存在也使得安装过程中冠梁2和围护构件1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长度误差,最终导致冠梁2和围护构件1之间的传力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3包括分别对应连接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的两个对接件34,以及对应连接两个对接件34的连接部31;其中,所述对接件34和连接部31中至少有一者具有长度调节部35,以调节所述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且连接完成后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连接部31、第二预埋件21在轴向上张紧连接。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长度调节部35的调节,从而尽可能小的消除间隙误差。
进一步的说,长度调节部35包括螺纹调节腔35a、卡接调节腔35b、插接调节腔35c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且至少一长度调节部35为螺纹调节腔35a或插接调节腔35c。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长度调节部35为螺纹调节腔35a,长度调节部35设置在连接部31上,至少一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能够通过长度调节部35调节所述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的配合长度,以调节安装过程中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在上述结构中,连接部31为具有内螺纹的套筒,对接件34为螺杆,通过旋转对接件34,调整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连接部31端面抵紧,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优选的,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分体结构,锁紧件36套设在对接件34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对接件34配合连接。
除此之外,第一预埋件11和对接件34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即为具有可插入或螺入的杆),另一者为母接件(即为具有可供插入或螺入的孔),所述第一预埋件11与对接件34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第二预埋件21和对接件34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另一者为母接件,所述第二预埋件21与对接件34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
进一步的说,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对应的第一预埋件11或围护构件1的外壁侧面抵紧,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对应的第二预埋件21或冠梁2的端面抵紧。同样的,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分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说,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和/或所述对接件34与第二预埋件21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如图7所示,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通过螺接方式进行连接,对接件34与第二预埋件21通过螺接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和/或对接件34与第二预埋件21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器的结构形式不同。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长度调节部35为卡接调节腔35b,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其中一者的对接端有直径大于本体的粗大部35d,另一者对接端设置有供本体穿过且最小直径小于粗大部35d的通孔35e,卡接调节腔35b的直径大于粗大部35d的最大外径,且卡接调节腔35b的轴向长度大于粗大部35d的轴向长度,以供安装时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件34的对接端设置粗大部35d,连接部31对接端设置通孔35e。粗大部35d可以在通孔35e内移动,以调节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器的结构形式不同。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长度调节部35为插接调节腔35c,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其中一者的对接端设置有插接头35f,另一者对接端具有插接通道且插接通道内安装有弹性卡接组件,连接时,插接头35f由插接通道插入直至与弹性卡接组件形成卡接,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在轴向上具有伸缩行程,以供安装时对接件与连接部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件34的对接端设置插接头35f,连接部31设置插接通道。
具体的说,弹性卡接组件包括沿着逆向插接方向依次设置的弹性件35g、卡接件35h和限位件35i,所述卡接件35h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与限位件35i相抵,所述插接头35f的卡接部直径顺向插接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插接头35f的卡接部与插接通道或限位件35i之间形成在逆向插接方向拉拔过程中供卡接件35h楔入的楔入腔。插接头35f可以在插接通道内移动,以调节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以及第二预埋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与连接部31和对接件34的连接方式相同,也采用上述的插接方式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4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
如图12所示,以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的连接为例,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锁紧件36相对于对接件34周向外凸,在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连接时,随着对接件34逐渐插入或旋入第一预埋件11内时,对接件34上的锁紧件36直接与第一预埋件11或围护构件1的外壁侧面抵紧,无需旋拧锁紧件36,也可以直接限定对接件34伸入第一预埋件11内的距离,不用再人工调整。
如图13所示,以对接件34与第二预埋件11的连接为例,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锁紧件36相对于对接件34周向外凸,在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连接时,随着对接件34逐渐插入或旋入第二预埋件11内时,对接件34上的锁紧件36直接与第二预埋件11或冠梁2的端面抵紧,无需旋拧锁紧件36,也可以直接限定对接件34伸入第二预埋件11内的距离,不用再人工调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拼接墙(10),其具有两个以上依次相互密封拼接的围护构件(1),以及
冠梁(2),其至少与部分围护构件(1)的顶端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冠梁(2)的至少部分预埋件与围护构件(1)的至少部分预埋件机械连接固定,至少部分所述围护构件(1)至少在顶部形成有竖向的第一内腔(1a),所述冠梁(2)上开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内腔(2a),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内腔(2a)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且一体填充有胶凝材料和/或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2)上设置有自第二内腔(2a)的内壁伸出且朝向第一内腔(1a)弯折并延伸至第一内腔(1a)内的延长筋(2b);
所述延长筋(2b)与冠梁(2)的预埋件为一体成型;
所述延长筋(2b)与冠梁(2)的预埋件通过紧固件连接、焊接、卡接、粘接、螺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或者,所述延长筋(2b)的一端预埋于冠梁(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筋(2b)位于第一内腔(1a)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内腔尺寸适配的挡板(2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构件(1)内预留有多个第一预埋件(11),所述冠梁(2)内预留有多个第二预埋件(21),且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预埋件(11)和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二预埋件(21)通过连接器(3)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包括分别连接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的连接部(31);
所述连接部(31)两端均为螺纹连接端,连接部(31)两端分别与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螺纹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部(31)其中一端为螺纹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11)与连接部(31)螺纹连接,第二预埋件(21)配置有接头(32),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31)插接端的锁止机构(33);
或者,所述连接部(31)其中一端为螺纹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第二预埋件(21)与连接部(31)螺纹连接,第一预埋件(11)配置有接头(32),接头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31)插接端的锁止机构(33);
或者,所述连接部(31)两端均为插接端,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内均配置有接头,接头(32)内设置有卡接固定连接部(31)插接端的锁止机构(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包括分别对应连接第一预埋件(11)和第二预埋件(21)的两个对接件(34),以及对应连接两个对接件(34)的连接部(31);
其中,所述对接件(34)和连接部(31)中至少有一者具有长度调节部(35),以调节所述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且连接完成后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连接部(31)、第二预埋件(21)在轴向上张紧连接;
所述长度调节部(35)包括螺纹调节腔(35a)、卡接调节腔(35b)、插接调节腔(35c)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且至少一长度调节部(35)为螺纹调节腔(35a)或插接调节腔(35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部(35)设置在连接部(31)上,至少一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能够通过长度调节部(35)调节所述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的配合长度,以调节安装过程中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所述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连接部(31)端面抵紧,所述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所述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分体结构,所述锁紧件(36)套设在对接件(34)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对接件(34)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部(35)设置在对接件(34)上,所述连接部(31)与对接件(34)能够通过长度调节部(35)调节所述连接部(31)与对接件(34)的配合长度,以调节安装过程中连接器(3)的轴向长度;
所述连接部(31)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端面抵紧,所述锁紧件(36)与连接部(31)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所述锁紧件(36)与连接部(31)为分体结构,所述锁紧件(36)套设在连接部(31)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对接件(34)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长度调节部(35)为卡接调节腔(35b)时,所述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其中一者的对接端有直径大于本体的粗大部(35d),另一者对接端设置有供本体穿过且最小直径小于粗大部(35d)的通孔(35e),所述卡接调节腔(35b)的直径大于粗大部(35d)的最大外径,且卡接调节腔(35b)的轴向长度大于粗大部(35d)的轴向长度,以供安装时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
或者,当所述长度调节部(35)为插接调节腔(35c),所述对接件(34)与连接部(31)其中一者的对接端设置有插接头(35f),另一者对接端具有插接通道且插接通道内安装有弹性卡接组件,连接时,插接头(35f)由插接通道插入直至与弹性卡接组件形成卡接,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在轴向上具有伸缩行程,以供安装时对接件与连接部进行配合长度的调节;
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包括沿着逆向插接方向依次设置的弹性件(35g)、卡接件(35h)和限位件(35i),所述卡接件(35h)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与限位件(35i)相抵,所述插接头(35f)的卡接部直径顺向插接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插接头(35f) 的卡接部与插接通道或限位件(35i)之间形成在逆向插接方向拉拔过程中供卡接件(35h)楔入的楔入腔。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11)和对接件(34)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另一者为母接件,所述第一预埋件(11)与对接件(34)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
所述第二预埋件(21)和对接件(34)其中一者为公接件,另一者为母接件,所述第二预埋件(21)与对接件(34)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轴向抗拉和抗压连接;
所述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对应的第一预埋件(11)或围护构件(1)的外壁侧面抵紧;
所述对接件(34)上设置有锁紧件(36),连接完成后锁紧件(36)与对应的第二预埋件(21)或冠梁(2)的端面抵紧;
所述锁紧件(36)与对接件(34)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所述对接件(34)与第一预埋件(11)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和/或所述对接件(34)与第二预埋件(21)通过螺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
CN202120262081.8U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Active CN215857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2081.8U CN215857839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2081.8U CN215857839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7839U true CN21585783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2081.8U Active CN215857839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7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88118B1 (ko) 압축확장 지압형 어스앵커 정착체
CN211899071U (zh) 一种分离式的预制装配填充墙框架结构
CN107938856A (zh) 墙体系统
CN215857839U (zh) 一种地下组合结构
CN207003644U (zh) 一种低层装配式梁柱节点
CN212078465U (zh) 一种装配式女儿墙
CN112376580A (zh) 一种地基基础结构
CN112112156A (zh) 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115233833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免套筒连接结构
CN214783963U (zh) 一种地基基础结构
JP4483087B2 (ja) アンカーボルトの施工方法
CN214783962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4941155U (zh) 预埋分布式注浆导管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
KR100400853B1 (ko) 제거식 소일네일링 공법 및 그 공법에 사용되는 네일 조립체
CN112459083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JP4684479B2 (ja) 杭と杭頭構造物の接続部の構造
CN212176093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
KR101730877B1 (ko) 경사지 설치용 고정모듈을 이용한 경사지용 합벽 거푸집 구축 공법
KR101789249B1 (ko) 방음벽 기초 구조물 접합구조
CN214219738U (zh) 地下装配建筑
KR200203646Y1 (ko) 2차 프리스트레스 도입용 보강재 정착구
CN219100139U (zh) 一种拼装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板
CN218205240U (zh) 一种装配式多腔复合混凝土框架柱
CN215888977U (zh) 一种叠合板螺锁连接锚固筋组件
JP3168197B2 (ja) ケーソンのアンカー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