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2877U - 线束扎带 - Google Patents

线束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2877U
CN215852877U CN202121435767.9U CN202121435767U CN215852877U CN 215852877 U CN215852877 U CN 215852877U CN 202121435767 U CN202121435767 U CN 202121435767U CN 215852877 U CN215852877 U CN 215852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trip
strap
tie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57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文兵
袁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57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2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2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2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扎带,该线束扎带包括扎带条和锁紧头。扎带条上设有第一卡齿,锁紧头设在扎带条的第一端,锁紧头上形成有适于扎带条的第二端穿过的锁孔,锁孔内设有第二卡齿,第二卡齿能够与第一卡齿相卡持以锁紧扎带条。扎带条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防滑部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表面的摩擦系数。当线束扎带扎紧整个线束时,防滑部紧密贴合于线束的外侧。又因为防滑部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表面的摩擦系数,因此,当线束与线束扎带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会形成较大的静摩擦力以阻止线束与线束扎带发生相对滑动。因此,通过设置防滑部,有效降低了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

Description

线束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捆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扎带。
背景技术
线束一般通过扎带固定在一起,并且扎带会卡接在特定的部位上,以实现线束的位置固定。但是,线束的表面比较光滑,线束扎带扎紧线束后容易与线束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影响扎带与特定部位的卡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束扎带,解决现有的扎带扎紧后容易与线束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扎带,该线束扎带包括扎带条和锁紧头。扎带条上设有第一卡齿,锁紧头设在扎带条的第一端,锁紧头上形成有适于扎带条的第二端穿过的锁孔,锁孔内设有第二卡齿,第二卡齿能够与第一卡齿相卡持以锁紧扎带条。扎带条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防滑部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表面的摩擦系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扎带条上设有多个第一卡齿,且多个第一卡齿沿扎带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防滑部与第一卡齿分别设于扎带条相背离的两侧。如此,则防滑部与第一卡齿的分布位置不会发生重叠。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防滑部沿着扎带条长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更长,从而提高防滑部与线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线束扎带的防滑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卡齿沿着扎带条长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更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相互卡接的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数量,增强线束扎带的结构强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防滑部凸出于扎带条的表面,锁孔相对第二卡齿的一侧内壁设有容纳槽,当扎带条插入锁孔时,防滑部能够伸入容纳槽内。容纳槽为防滑部提供了容纳空间,避免扎带条插入锁孔时防滑部与锁孔内壁相互挤压,从而减小了扎带条在锁孔内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提高了扎带条在锁孔内移动的顺畅性,有利于降低扎带条与线束的装配难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锁孔相对容纳槽的一侧内壁设有凸块,第二卡齿设于凸块朝向容纳槽的一端。如此设置,可通过设置凸块凸出于锁孔内壁的高度,进一步控制锁孔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避免锁孔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扎带条上的第一卡齿与锁孔内壁上的第二卡齿卡接不牢固,并且,还可避免锁孔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过小造成扎带条难以插入锁孔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扎带条的一侧固设有一个或多个防滑部,防滑部为橡胶垫片、硅胶垫片或泡棉垫。橡胶垫片具有较强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与线束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扩大防滑部与线束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线束与线束扎带发生相对滑动的难度。硅胶垫片摩擦系数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滑部的防滑效果。泡棉垫价格较低,降低了线束扎带的加工成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防滑部为TPE材质或者TPV材质,扎带条为硬质塑料。TPE又称合成橡胶,相比于天然橡胶,TPE的价格更低,有利于降低线束扎带的加工成本。TPV又称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材质制成的防滑部具有更强的韧性,使得线束扎带在弯曲变形的过程中,防滑部难以发生断裂。扎带条为硬质塑料,硬质塑料耐磨性好,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防滑部粘接于扎带条的表面。如此,提高了防滑部与扎带条的连接牢固程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防滑部设于扎带条靠近锁紧头的一端,且沿扎带条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滑部设于扎带条靠近锁紧头的一端,也即,防滑部设于扎带条的第一端处,有利于防滑部与线束保持充分接触,防止线束发生滑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扎带条的一侧表面凹凸不平以形成防滑部。如此,防滑部与扎带条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线束扎带的结构强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锁紧头上设有卡塞,卡塞周侧设有倒齿结构,倒齿结构设有滑动斜面,滑动斜面朝向远离锁紧头的方向。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卡塞与锁紧头之间设有密封罩,且密封罩套设于卡塞连接锁紧头的一端,密封罩的开口朝向卡塞。如此设置,卡塞插入固定孔时,密封罩罩设于固定孔的外侧,可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进入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扎带,由于扎带条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当线束扎带扎紧线束时,防滑部紧密贴合于线束的外侧。又因为防滑部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表面的摩擦系数,因此,当线束与线束扎带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会形成较大的静摩擦力以阻止线束与线束扎带发生相对滑动。因此,通过设置防滑部,有效降低了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束扎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束扎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束扎带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所示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扎带条;11、第一卡齿;111、倒钩结构;12、防滑部;13、第一端;14、第二端;2、锁紧头;21、锁孔;211、插入口;212、穿出口;22、第二卡齿;221、钩状槽;23、容纳槽;24、凸块;3、卡塞;31、倒齿结构;32、滑动斜面;4、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扎带,该线束扎带包括扎带条1和锁紧头2。扎带条1上设有第一卡齿11,锁紧头2设在扎带条1的第一端13,锁紧头2上形成有适于扎带条1的第二端14穿过的锁孔21,锁孔21内设有第二卡齿22,第二卡齿22能够与第一卡齿11相卡持以锁紧扎带条1。扎带条1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12,防滑部12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1表面的摩擦系数。
锁孔21包括插入口211和穿出口212,扎带头从锁孔21的插入口211插入锁孔21并从锁孔21的穿出口212伸出锁孔21。扎带条1上的第一卡齿11朝向扎带条1的第一端13倾斜设置形成倒钩结构111。锁孔21内的第二卡齿22朝向穿出口212倾斜设置,并且第二卡齿22朝向穿出口212的一侧端面与锁孔21内壁形成一钩状槽221。线束扎带在捆扎线束时,线束扎带绕设在线束外侧,扎带条1的第二端14穿过锁孔21并沿着插入口211朝向穿出口212的方向继续移动,直至线束扎带扎紧整个线束。扎带条1固定于锁孔21时,倒钩结构111卡入钩状槽221,以防止扎带条1沿着穿出口212朝向插入口211的方向移动而导致线束扎带松动。在本实施例中,扎带条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齿11,多个第一卡齿11沿扎带条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扎带条1的长度方向为扎带条1从第一端13至第二端14的方向。并且,锁孔21内壁上也设有多个第二卡齿22,多个第二卡齿22沿着从插入口211至穿出口212的方向间隔布置。如此设置,可提高相互卡接的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数量,增强线束扎带的结构强度。
由于扎带条1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12。当线束扎带扎紧整个线束时,防滑部12紧密贴合于线束的外侧。又因为防滑部12的摩擦系数大于扎带条1表面的摩擦系数,因此,当线束与线束扎带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会形成较大的静摩擦力以阻止线束与线束扎带发生相对滑动。因此,通过设置防滑部12,有效降低了线束与线束扎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防滑部12与第一卡齿11分别设于扎带条1相背离的两侧。如此,则防滑部12与第一卡齿11的分布位置不会发生重叠。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防滑部12沿着扎带条1长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更长,从而提高防滑部12与线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线束扎带的防滑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一卡齿11沿着扎带条1长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更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相互卡接的第一卡齿11与第二卡齿22数量,增强线束扎带的结构强度。但不限于此,防滑部12与第一卡齿11还可设于扎带条1相同侧,如此,有利于线束扎带的加工制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防滑部12凸出于扎带条1的表面,锁孔21相对第二卡齿22的一侧内壁设有容纳槽23,当扎带条1插入锁孔21时,防滑部12能够伸入容纳槽23内。容纳槽23为防滑部12提供了容纳空间,避免扎带条1插入锁孔21时防滑部12与锁孔21内壁相互挤压,从而减小了扎带条1在锁孔21内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提高了扎带条1在锁孔21内移动的顺畅性,有利于降低扎带条1与线束的装配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锁孔21相对容纳槽23的一侧内壁设有凸块24,第二卡齿22设于凸块24朝向容纳槽23的一端。如此设置,可通过设置凸块24凸出于锁孔21内壁的高度,进一步控制锁孔2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避免锁孔2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扎带条1上的第一卡齿11与锁孔21内壁上的第二卡齿22卡接不牢固,并且,还可避免锁孔2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间距过小造成扎带条1难以插入锁孔21内。进一步地,凸块24与锁紧头2通过注塑成型的工艺一体加工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扎带条1的一侧固设有一个防滑部12,如此设置,降低了防滑部12的设置难度,进而降低了线束扎带的加工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扎带条1的一侧固设有多个防滑部12,如此设置,扎带条1在发生弯曲时,多个防滑部12之间会相互挤压,而多个防滑部12之间的间隙会减小防滑部12之间的挤压程度,避免防滑部12受挤压后脱离扎带条1。
在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为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具有较强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与线束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扩大防滑部12与线束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线束与线束扎带发生相对滑动的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为硅胶垫片,硅胶垫片摩擦系数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滑部12的防滑效果。
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为泡棉垫,泡棉垫价格较低,降低了线束扎带的加工成本。
在线束扎带的实际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将橡胶垫片、硅胶垫片或泡棉垫直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再将橡胶垫片、硅胶垫片或泡棉垫固设于扎带条1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为TPE材质,TPE又称合成橡胶,相比于天然橡胶,TPE的价格更低,有利于降低线束扎带的加工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为TPV材质,TPV又称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材质制成的防滑部12具有更强的韧性,使得线束扎带在弯曲变形的过程中,防滑部12难以发生断裂。
在一实施例中,扎带条1为硬质塑料,具体地,扎带条1为PA66塑料或PP塑料,PA66塑料和PP塑料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够有效防止线束扎带受力后发生断裂。
在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粘接于扎带条1的表面。如此,提高了防滑部12与扎带条1的连接牢固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滑部12设于扎带条1靠近锁紧头2的一端,且沿扎带条1的长度方向延伸。线束扎带在捆扎线束时,由于锁紧头2设置在扎带条1的第一端13,而扎带条1的第二端14绕过线束之后又将穿设于锁紧头2的锁孔21处,且扎带条1第二端14部分伸出锁孔21,被捆扎的线束外径越小,扎带条1第二端14部分伸出锁孔21部分的长度越长,但是,扎带条1的第一端13始终与线束保持接触。因此,防滑部12设于扎带条1靠近锁紧头2的一端,也即,防滑部12设于扎带条1的第一端13处,有利于防滑部12与线束保持充分接触,防止线束发生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扎带条1的一侧表面凹凸不平以形成防滑部12。如此,防滑部12与扎带条1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线束扎带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锁紧头2上设有卡塞3,卡塞3用于将捆扎有线束的线束扎带卡设于特定的固定孔(图未示)上,特定的固定孔可以是位于汽车车身上的固定孔,也可以是位于其他零部件上的固定孔。卡塞3周侧设有倒齿结构31,倒齿结构31设有滑动斜面32,滑动斜面32朝向远离锁紧头2的方向。线束扎带通过卡塞3卡设于固定孔中,由于滑动斜面32朝向远离锁紧头2的方向,因此,卡塞3插入固定孔时,卡塞3的内壁挤压倒齿结构31的滑动斜面32,使得倒齿结构31朝向卡塞3表面收缩,从而减小卡塞3的外径,有利于卡塞3顺利卡入固定孔。而卡塞3具有脱离固定孔的趋势时,卡塞3周侧的倒齿结构31会具有扩张的趋势,以阻止卡塞3具有脱离固定孔。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卡塞3与锁紧头2之间设有密封罩4,且密封罩4套设于卡塞3连接锁紧头2的一端,密封罩4的开口朝向卡塞3。如此设置,卡塞3插入固定孔时,密封罩4罩设于固定孔的外侧,可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进入固定孔。进一步地,密封罩4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此,有利于密封罩4可以更好的固定在零部件上。并且,密封罩4贴合在零部件上能够起到减少震动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扎带条(1)和锁紧头(2),
所述扎带条(1)上设有第一卡齿(11),
所述锁紧头(2)设在所述扎带条(1)的第一端(13),所述锁紧头(2)上形成有适于所述扎带条(1)的第二端(14)穿过的锁孔(21),所述锁孔(21)内设有第二卡齿(22),所述第二卡齿(22)能够与所述第一卡齿(11)相卡持以锁紧所述扎带条(1),
所述扎带条(1)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被捆扎线束发生滑动的防滑部(12),所述防滑部(12)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扎带条(1)表面的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条(1)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齿(11),且多个所述第一卡齿(11)沿所述扎带条(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防滑部(12)与所述第一卡齿(11)分别设于所述扎带条(1)相背离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12)凸出于所述扎带条(1)的表面,所述锁孔(21)相对所述第二卡齿(22)的一侧内壁设有容纳槽(23),当所述扎带条(1)插入所述锁孔(21)时,所述防滑部(12)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21)相对所述容纳槽(23)的一侧内壁设有凸块(24),所述第二卡齿(22)设于所述凸块(24)朝向所述容纳槽(2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条(1)的一侧固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滑部(12),所述防滑部(12)为橡胶垫片、硅胶垫片或泡棉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12)为TPE材质或者TPV材质,所述扎带条(1)为硬质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12)粘接于所述扎带条(1)的表面;
和/或,所述防滑部(12)设于所述扎带条(1)靠近所述锁紧头(2)的一端,且沿所述扎带条(1)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条(1)的一侧表面凹凸不平以形成所述防滑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头(2)上设有卡塞(3),所述卡塞(3)周侧设有倒齿结构(31),所述倒齿结构(31)设有滑动斜面(32),所述滑动斜面(32)朝向远离所述锁紧头(2)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塞(3)与所述锁紧头(2)之间设有密封罩(4),且所述密封罩(4)套设于所述卡塞(3)连接所述锁紧头(2)的一端,所述密封罩(4)的开口朝向所述卡塞(3)。
CN202121435767.9U 2021-06-25 2021-06-25 线束扎带 Active CN215852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767.9U CN215852877U (zh) 2021-06-25 2021-06-25 线束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767.9U CN215852877U (zh) 2021-06-25 2021-06-25 线束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2877U true CN215852877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5767.9U Active CN215852877U (zh) 2021-06-25 2021-06-25 线束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2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62130A1 (en) Cable tie
US10336519B2 (en) Elastomer lined self-locking tie
EP3135975B1 (en) Cable tie
US6186451B1 (en) Cable tie
US5601261A (en) Band clip
US4919373A (en) Push mount tie
US10882674B2 (en) Tie-wrap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US6698067B2 (en) Locking strap with handling structure
JP2005211302A (ja) 紐止め具
CN215852877U (zh) 线束扎带
JP3691683B2 (ja) 電線被覆保護用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JP2019501844A (ja) 高性能二種材料ケーブルタイヘッド
US20180187703A1 (en) Tie-wrap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KR100953956B1 (ko) 밴드형 타이
JP4139504B2 (ja) 結束バンド
CN210149938U (zh) 一种扎带
JP7223488B2 (ja) ベルトクランプ
JP3954413B2 (ja) テープに軟質樹脂を取り付ける方法
CN214044868U (zh) 一种防脱落sr注塑线束
JP6101849B1 (ja) 結束バンド
JP2014201351A (ja) 結束バンド、バンドクリップ及びバンドクリップ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216306400U (zh) 一种线束扎带
TWI738607B (zh) 捆束具
CN212100121U (zh) 一种自锁尼龙扎带
CN212291157U (zh) 一种防拔扎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