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7632U - 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7632U
CN215827632U CN202121097466.XU CN202121097466U CN215827632U CN 215827632 U CN215827632 U CN 215827632U CN 202121097466 U CN202121097466 U CN 202121097466U CN 215827632 U CN215827632 U CN 21582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gear
belt
driven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74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雍文生
郑余
孟宪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74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变向齿轮组件;所述变向齿轮组件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通过变向齿轮组件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转动,使得第二传送带能够被第一传送带所带动,从而通过一个传送带的电机带动了两个方向的传送带。由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共用一个电机,因此两者的速率匹配一致,解决了现有传送带由于单独传动而导致的速率不均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送带。
背景技术
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货物的流转效率。在制造业,流水线通常会配备有传送带,以使各工站产出的半成品及时、快速地传递至下一工站。
而当流水线工序较多,在进行产线布局时,通常会利用多个传送带实现不同方向的物料/半成品流转,如此会使得产线占地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此外,由于每个传送带都配置有单独的电机以实现传送带的运转,使得各个传送带之间的速率存在差异,导致不同传送带对应的工序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不同,时常会出现部分工序人员空置的情况,或产品堆积的情况,导致整体产线的产出效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以至少解决现有传送带由于单独传动而导致的速率不均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变向齿轮组件;所述变向齿轮组件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互呈90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一致。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传送带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联动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轴沿轴向固定,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与所述转轴的轴心重合。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随所述第一传送带一同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链条相啮合。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传送带随所述第二链条一同传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N:1,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在所述的传送带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变向齿轮组件;所述变向齿轮组件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通过变向齿轮组件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转动,使得第二传送带能够被第一传送带所带动,从而通过一个传送带的电机带动了两个方向的传送带。由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共用一个电机,因此两者的速率匹配一致,解决了现有传送带由于单独传动而导致的速率不均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第一传送带;20-第二传送带;30-变向齿轮组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4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传送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以便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结构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带,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10、第二传送带20和变向齿轮组件30;所述变向齿轮组件30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2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0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31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20传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通过变向齿轮组件30中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啮合转动,使得第二传送带20能够被第一传送带10所带动,从而通过一个传送带的电机带动了两个方向的传送带。由于第一传送带10和第二传送带20共用一个电机,因此两者的速率匹配一致,解决了现有传送带由于单独传动而导致的速率不均衡的问题。
从图1中可以得见,为使第一传送带10和第二传送带20之间实现联动,需要变向齿轮组件30在中间起转向作用,因此,第一传送带10和第二传送带20之间势必存在重叠区域,以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进行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给出了具有一个变向齿轮组件30的传送带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具有多个变向齿轮组件30和多个第二传送带20,从而使得通过一个第一传送带10带动多个第二传送带20。多个第二传送带20可以由于变向齿轮组件30中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相对角度的不同实现不同的传送方向。
当一流水线上出现某一工序单位产出的耗时较长时(可将原流水线的传送带视为第一传送带),便可在该工序与前一工序之间加设第二传送带,如此,前一工序产出的产品可以由该站作业人员交叉送入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进而使得耗时较长的工序同时由两条流水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共同作业,避免了产品的堆积。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0互呈90度。这样有利于流水线布局。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传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齿轮3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0的传动方向一致。若齿轮与传送带之间存在小于90度的夹角,虽然也可以带动传送带同向传动,但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使得传送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夹角的存在,使得第一传送带10与第二传送带20之间的速率比例还受夹角的影响,不利于产线工时控制。将齿轮与传送带之间的方向设置为一致,即夹角为0,便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实现传送带的联动,且可以保证第一传送带10与第二传送带20之间的速率比例仅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齿数比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二齿轮32的齿数比为N:1,其中N为正整数。当N>1时,第一传送带10的传送速度是第二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的N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二齿轮32的齿数比也可以为1:N。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二齿轮32的齿数比为1:1。如此,便可以使得第二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与第一传送带10的传送速度一致,便于产线工时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实现啮合的设计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以及,通过改变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来改变流水线的工时也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传送带10与第二传送带20之间通过变向齿轮组件30进行联动的目的,所述传送带还可以包括转轴40,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40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联动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转轴40沿轴向固定,且所述第一齿轮31的轴心与所述转轴40的轴心重合。如此,当第一传送带10进行传动时,转轴40被带动一起转动,此时第一齿轮31由于与转轴40同轴固定,因此也会被带动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二传送带20的联动。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实现第一传送带10与第二传送带20之间通过变向齿轮组件30进行联动的方案,具体的,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随所述第一传送带10一同传动,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一链条相啮合。
同理,第二传送带20也可以选择第二齿轮32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送带20传动,也可以选择在所述第二传送带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传送带20随所述第二链条一同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也可互相组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变向齿轮组件;所述变向齿轮组件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通过变向齿轮组件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转动,使得第二传送带能够被第一传送带所带动,从而通过一个传送带的电机带动了两个方向的传送带。由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共用一个电机,因此两者的速率匹配一致,解决了现有传送带由于单独传动而导致的速率不均衡的问题;同时,由于减少了电机的数量,因此能够有效节约电能,降低产品的制造设备成本。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变向齿轮组件;所述变向齿轮组件包括互呈角度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接触,以在第一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互呈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联动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轴沿轴向固定,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与所述转轴的轴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随所述第一传送带一同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链条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传送带随所述第二链条一同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N:1,其中N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1:1。
CN202121097466.XU 2021-05-21 2021-05-21 传送带 Active CN21582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466.XU CN21582763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传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466.XU CN21582763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传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7632U true CN215827632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9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7466.XU Active CN21582763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7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9031A (zh) * 2022-06-17 2022-10-11 宝阳装备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可自主识别防过载防倾倒的自动化物流运输流水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9031A (zh) * 2022-06-17 2022-10-11 宝阳装备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可自主识别防过载防倾倒的自动化物流运输流水线
CN115159031B (zh) * 2022-06-17 2023-12-19 宝阳装备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可自主识别防过载防倾倒的自动化物流运输流水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27632U (zh) 传送带
CN110015532A (zh) 分拣输送系统
CN206705103U (zh) 一种分拣机用转向装置
CN202029133U (zh) 机器人转臂结构
CN209739935U (zh) 一种摆轮转向分拣模块及摆轮转向分拣集成系统
CN110015535A (zh) 分拣机
KR20100078064A (ko) 물류 이송용 컨베이어 장치의 양방향 분류장치
CN206395409U (zh) 一种输送模块及差速变向拼装式输送带
CN106743475A (zh) 一种输送模块及差速变向拼装式输送带
CN114394363A (zh) 滚轴装置、滚轴设备以及滚轴装置的应用方法
CN202279459U (zh) 带式输送机
CN213059095U (zh) 万向滚筒输送机
CN110844503A (zh) 多组可控输送带组合的长条形型材自动送料及定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787079U (zh) 高效偏转轮分拣机
CN105270843B (zh) 一种具有旋转和平移运动功能的传送辊
CN113333300A (zh) 一种摆轮分拣机构及工作方法
CN108246637A (zh) 高效偏转轮分拣机
CN211254071U (zh) 一种焊接流水线产品输送设备
CN210175916U (zh) 分级同步驱动变向输送机
CN209241898U (zh) 输送装置,电池单元,电池仓,换电站
CN220555502U (zh) 一种带有麦轮换向机构的输送线
CN220264246U (zh) 一种单减速电机型居中机
CN106494867B (zh) 一种产品流水线的移动型物料转向装置
CN220264413U (zh) 一种磁力运输线
CN215401289U (zh) 一种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101, No. 2 Qianmei Road,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4, block a, No. 28, Yinying Road, Gaoying village,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