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6475U - 一种特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6475U
CN215826475U CN202121736829.XU CN202121736829U CN215826475U CN 215826475 U CN215826475 U CN 215826475U CN 202121736829 U CN202121736829 U CN 202121736829U CN 215826475 U CN215826475 U CN 215826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sub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68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招
李晓峰
赵兴旺
向文国
李孟华
李�杰
刘德俊
程培耕
张羽飞
冷达明
郐文远
翟美玉
陈荣
刘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68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6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6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64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特种车辆,至少包括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舱和第二舱,以及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总成;分动器总成,传动连接于动力总成;第一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分动器总成;前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轴总成远离分动器的另一端;第二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所分动器总成;及后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轴总成远离分动器的另一端;其中,动力总成和分动器总成均置于第一舱内;第一传动轴总成和前驱动桥总成均置于第一舱外,且位于第一舱的底部;第二传动轴总成和后驱动桥总成均置于第一舱外,且位于第二舱的底部。该特种车辆通过将动力总成和分动器总成整体放置于第一舱内,而与第二舱独立布置,因此,第二舱的地板较为平整,有利于舱内人机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特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特种车辆的传动系统普遍按照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分动器总成—后驱动桥总成的动力传递路径在整车上进行依次布置。
分动器总成用于向前传递动力至前驱动桥总成,其通常布置于整车中部或与后驱动桥总成集成布置。
但该种布置方式容易导致驾驶舱地板隆起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传动系统易导致驾驶舱的地板隆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特种车辆,其驾驶舱的地板隆起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特种车辆,至少包括独立设置且相互配接的第一舱和第二舱,以及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
动力总成;
分动器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总成;
第一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
前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总成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所分动器总成;及
后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分动器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内;
所述第一传动轴总成和所述前驱动桥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外,且位于所述第一舱的底部;
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和所述后驱动桥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外,且位于所述第二舱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总成包括:
变速器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
发动机总成,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变速器总成并列设置,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总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总成具有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动力,所述变速器总成具有与所述动力输出端同侧设置的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用于动力输入;
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第三传动轴总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相对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动力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动力总成端盖,所述动力总成端盖覆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动力总成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的飞轮和传动连接于所述飞轮的发动机锥齿轮,所述变速器总成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输入轴和花键连接于所述输入轴的变速器锥齿轮;
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包括第三传动轴及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相对两端的传动轴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借助两个所述锥齿轮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发动机锥齿轮和所述变速器锥齿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还包括固定轴承座,所述固定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变速器总成上,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包括第一子传动轴和第二子传动轴,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所述第一子传动轴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子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子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后驱动桥总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还包括传动轴吊板结构,所述第二子传动轴靠近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且借助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舱底部;或者
所述第一子传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子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且借助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舱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舱具有底壁,所述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上凹陷形成有凹槽部,所述第一子传动轴、所述第二子传动轴及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均位于所述凹槽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沿竖直方向的底部具有安装口;
所述特种车辆还包括防雷组件,所述防雷组件平铺于所述安装口处。
上述特种车辆,通过将动力总成和分动器总成整体放置于第一舱内,而与第二舱独立布置,因此,第二舱的地板较为平整,有利于舱内人机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特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特种车辆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第三传动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动力总成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100、传动系统;10、动力总成;11、变速器总成;111、动力输入端;13、发动机总成;131、动力输出端;15、第三传动轴总成;151、第三传动轴;153、传动轴锥齿轮;155、固定轴承座;17、动力总成端盖;20、分动器总成;30、第一传动轴总成;40、前驱动桥总成;50、第二传动轴总成;51、第一子传动轴;53、第二子传动轴;55、传动轴吊板结构;60、后驱动桥总成;210、第一舱;220、第二舱;300、特种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特种车辆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特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特种车辆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第三传动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传动系统的动力总成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结构。
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公开的特种车辆300,至少包括独立设置且相互配接的第一舱210和第二舱220。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舱210可以是该特种车辆300的动力舱,第二舱220可以是该特种车辆300的驾驶舱和或货物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特种车辆300还包括传动系统100。具体地,该传动系统100包括动力总成10、分动器总成20、第一传动轴总成30、前驱动桥总成40、第二传动轴总成50和后驱动桥总成60,传动系统100用于驱动第一舱210和第二舱220移动。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分动器总成20传动连接于动力总成10,第一传动轴总成30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分动器总成20,前驱动桥总成40传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轴总成30远离分动器的另一端。第二传动轴总成50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分动器总成20,后驱动桥总成60传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轴总成50远离分动器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动力总成10和分动器总成20均置于第一舱210内,第一传动轴总成30和前驱动桥总成40均置于第一舱210外,且位于第一舱210底部,第二传动轴总成50和后驱动桥总成60均置于第二舱220外,且位于第二舱220底部。由于第一舱210和第二舱220独立设置,而将动力总成10和分动器总成20整体布置于第一舱210内,因此,能够降低第二舱220的地板隆起高度,从而有利于第二舱220内的人机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总成10包括变速器总成11和发动机总成13。变速器总成11传动连接于分动器总成20,发动机总成13沿水平方向与变速器总成11并列设置,且传动连接于变速器总成11。可以理解,相较于发动机总成13和变速器总成11纵置的布置方式,发动机总成13和变速器总成11并列布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第二舱220的地板隆起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总成13具有动力输出端131,动力输出端131用于输出动力,变速器总成11具有与动力输出端131同侧设置的动力输入端111,动力输入端111用于动力输入。由于动力输出端131与动力输入端111同侧设置,能够提高动力总成10的结构紧凑性。进一步地,该动力总成10还包括第三传动轴总成15,第三传动轴总成15相对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于动力输出端131和动力输入端111。具体到实际运用中,发动机总成13的动力通过第三传动轴总成15传递至分动器总成20,再由分动器总成20将动力分别分配至第一传动轴总成30和第二传动轴总成50。
进一步地,发动机动力总成10包括设于动力输出端131的飞轮和花键连接于飞轮的发动机锥齿轮,变速器总成11包括设于动力输入端111的输入轴和花键连接于输入轴的变速器锥齿轮。进一步地,第三传动轴总成15包括第三传动轴151及设于第三传动轴151相对两端的传动轴锥齿轮153,第三传动轴151借助两个传动轴锥齿轮153分别传动连接于发动机锥齿轮和变速器锥齿轮。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锥齿轮153与第三传动轴151花键连接,也可以通过卡环、销轴或焊接固定连接,用以避免传动轴锥齿轮153脱落。如此,发动机总成13能够向变速器总成11稳定输出动力。
进一步地,第三传动轴总成15还包括固定轴承座155,固定轴承座155固定于变速器总成11上,第三传动轴151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承座155。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轴承座155通过螺栓与变速器总成11壳体上的悬置固定点固定,以确保第三传动轴151整体随发动机总成13及变速器总成11振动,从而避免较大的振动冲击影响机械传递效率甚至损坏。此外,固定轴承座155的轴承端内含衬套及卡簧,以确保第三传动轴151在衬套内滚动而不发生轴向滑动,从而避免第三传动轴151受冲击而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总成10还包括动力总成端盖17,动力总成端盖17覆设于动力输出端131、动力输入端111和第三传动轴总成15上。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总成端盖17为轻量化的金属外壳或耐热的高强度非金属外壳。如此,能够保护动力输出端131、动力输入端111、第三传动轴总成15免于异物落入。
由于分动器总成20前置入第一舱210,而与后驱动桥总成60距离较远,传动轴又具有临界转速限制,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总成50被配置为包括第一子传动轴51和第二子传动轴53,第一子传动轴51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分动器总成20,第一子传动轴51远离分动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二子传动轴53的一端,第二子传动轴53远离第一子传动轴5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后驱动桥总成60。如此,通过采用两段式的传动轴传递动力,即第一子传动轴51和第二子传动轴53,可以提高动力传输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轴总成50还包括传动轴吊板结构55,第二子传动轴53靠近第一子传动轴5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传动轴吊板结构55,且借助传动轴吊板结构55固定于第二舱220底部,以避免第二子传动轴53从第二舱220底部脱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子传动轴51靠近第二子传动轴5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传动轴吊板结构55,且借助传动轴吊板结构55固定于第二舱220底部。
需要指出的是,传动轴吊板结构55的位置及角度应根据当量夹角、角加速度限制及传动轴长度限制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舱220具有底壁,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上弯曲形成有凹槽部,第一子传动轴51、第二子传动轴53及传动轴吊板结构55均位于凹槽部内。如此,有利于保护第一子传动轴51和第二子传动轴53。
进一步地,凹槽部沿竖直方向的底部具有安装口,该特种车辆300还包括防雷组件,防雷组件平铺于安装口处。如此,有利于进一步地保护第一子传动轴51和第二子传动轴53。可以理解,由于分动器总成20仅通过第一子传动轴51和第二子传动轴53将动力传递至后驱动桥总成60,传动轴数量较少,且均位于凹槽部内,能简化防雷组件的设计,并能平铺于安装口上。
需要指出的是,当该特种车辆300遭遇爆炸等冲击后导致第一子传动轴51、第二子传动轴53和传动轴吊板结构55损坏,而在动力舱完整的情况时,虽然后驱动桥总成60无动力输入,但前驱动桥总成40仍能接收到分动器总成20的动力输入,因此,该特种车辆300在整车行驶系统完整的情况下仍可继续行驶,使得乘员的生存性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特种车辆,至少包括独立设置且相互配接的第一舱和第二舱,以及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
动力总成;
分动器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总成;
第一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
前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总成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轴总成,一端传动连接于所分动器总成;及
后驱动桥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动力总成和所述分动器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内;
所述第一传动轴总成和所述前驱动桥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外,且位于所述第一舱的底部;
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和所述后驱动桥总成均置于所述第一舱外,且位于所述第二舱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
变速器总成,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
发动机总成,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变速器总成并列设置,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具有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用于输出动力,所述变速器总成具有与所述动力输出端同侧设置的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用于动力输入;
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第三传动轴总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相对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动力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动力总成端盖,所述动力总成端盖覆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动力总成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的飞轮和传动连接于所述飞轮的发动机锥齿轮,所述变速器总成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输入轴和花键连接于所述输入轴的变速器锥齿轮;
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包括第三传动轴及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相对两端的传动轴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借助两个所述锥齿轮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发动机锥齿轮和所述变速器锥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轴总成还包括固定轴承座,所述固定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变速器总成上,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承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包括第一子传动轴和第二子传动轴,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所述第一子传动轴远离所述分动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子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子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后驱动桥总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总成还包括传动轴吊板结构,所述第二子传动轴靠近所述第一子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且借助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舱底部;或者
所述第一子传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子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且借助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舱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具有底壁,所述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上凹陷形成有凹槽部,所述第一子传动轴、所述第二子传动轴及所述传动轴吊板结构均位于所述凹槽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沿竖直方向的底部具有安装口;
所述特种车辆还包括防雷组件,所述防雷组件平铺于所述安装口处。
CN202121736829.X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特种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26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6829.XU CN215826475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特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6829.XU CN215826475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特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6475U true CN215826475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68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26475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特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6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74025U (zh) 车辆中的电驱动桥
EP2983932B1 (en) Integrated hybrid power assembly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1214136B2 (en) Cradl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axle assembly
CN109515143B (zh) 电动车辆
US8863884B2 (en) Vehicle chassis,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suspension
EP2273143B1 (en) Generator flexible drive coupling
JP2017001441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取付け構造
US202200327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lectrified heavy-duty vehicle
CN215826475U (zh) 一种特种车辆
JP2019055765A (ja) 電動車両
CN110891811A (zh) 用于支撑动力传动系、结合有连接轴支承部的单块装置
CN101258044B (zh) 用于配置电机的方法
CN107917183B (zh) 用于动力传输装置的保护结构
EP3342614A1 (en) Subframe assembly
US11046259B2 (en) Vehicle oil pan guard
US11679656B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and drive axle system
CN110944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CN210680290U (zh) 新型驱动桥壳及轻量化电驱动桥总成
JP2005306056A (ja) パワートレーン
CN216268690U (zh) 集成式行车发电系统及越野车
CN218498915U (zh) 集成式壳体、电驱动系统和车辆
EP4019393A1 (en) Outboard motor
CN218805002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车桥总成和电动车辆
CN211223018U (zh) 一种带后悬置和助力器结构的大扭矩变速器
CN216033724U (zh) 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