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9267U - 一种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9267U
CN215809267U CN202121738013.0U CN202121738013U CN215809267U CN 215809267 U CN215809267 U CN 215809267U CN 202121738013 U CN202121738013 U CN 202121738013U CN 215809267 U CN215809267 U CN 215809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water
water heater
resistance detection
water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80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森林
洪宇光
林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ouerdu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uerd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uerdu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uerd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80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9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9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9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其上设置有冷水通道、加热通道、热水通道、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作为水阻检测探头的安装位置,第二安装部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控制板,安装于筒体上,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水阻检测探头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第二连接部与温度传感器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实现水阻检测探头与控制板之间,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之间的“贴片式导电”,从而解决了通过导线电连而存在布线杂乱,虚焊的问题,进而提高通电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以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速磁生活热水器等。而这些热水器在工作时均是采用自来水的自然压力、电能、光能、气能燃烧将冷水加热后,从喷头喷出。
裸丝加热是通过加热丝直接与水直接接触,即使在地线处于失效状态下,通电运行地加热系统也可以同时获得超高安全性和稳定的高热效率。因此,裸丝加热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
而采用裸丝加热的热水器中,一般设置有冷水管道、加热管道以及热水管道,其中,在冷水管道内设置有水阻检测探头,通过水阻检测探头用以检测冷水通道内的水阻,在热水管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热水通道内的水温。但是,现有技术中,水阻检测探头、温度传感器与热水器中的控制板之间均采用导线连接,一方面,使得热水器中地布线杂乱,另一方面,导线与控制板之间存在虚焊的情况,影响通电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通电效果的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热水器,包括:
筒体,其上设置有冷水通道、加热通道以及热水通道,其中,筒体上还设置有与冷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部和与热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作为水阻检测探头的安装位置,第二安装部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控制板,安装于筒体上,且在控制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相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分别将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第一安装部包括与冷水通道相连通的连接柱,和与连接柱并排设置的螺纹柱,其中,水阻检测探头包括与连接柱嵌套配合的探针,和与探针相连的导电片,且导电片上设置有与螺纹柱配合使用的通孔;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控制板上,并与导电片接触式配合的焊盘,其中,焊盘上设置有与通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筒体上设置有定位部,且该定位部包括沿筒体长度方向并与控制板嵌套配合的安装槽,和与控制板上的霍尔传感器嵌套配合的容置槽。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控制板上设置有两个可控硅,且分别与热水器中的火线、零线对应连接,其中,筒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可控硅位置相对应,并与可控硅之间形成接触式配合的散热部。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散热部包括安装于筒体上的导热器,且在导热器上嵌套有密封圈,其中,通过水平插入插簧将导热器固定于筒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还包括壳体,且筒体安装于壳体内,其中,该壳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孔和出水孔,且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进水孔和出水孔嵌套配合的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并通过固定螺母锁紧进水孔与进水端盖之间,出水孔与出水端盖之间的连接,其中,分别在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上嵌套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分别在进水孔与进水端盖之间,出水孔与出水端盖之间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采用多边形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壳体包括上外壳、中外壳以及下外壳,且进水孔设置于下外壳上,出水孔设置于上外壳上,其中,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部,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部,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五限位部,其中,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以及第五限位部采用凹凸嵌套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水阻检测探头的外形轮廓与温度传感器的外形轮廓相同,其中,当水阻检测探头内封装传感部件时,该水阻检测探头能够检测冷水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器中,分别在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且上抵靠部、下抵靠部采用插接抵靠配合,其中,分别在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上各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水阻检测探头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第二连接部与温度传感器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实现水阻检测探头与控制板之间,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之间的“贴片式导电”,从而解决了通过导线电连而存在布线杂乱,虚焊的问题,进而提高通电效果。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仅能够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进行“贴片式导电”,而且还能作为控制板在筒体上的固定部位,实现结构的“一体两用”,避免在控制板与筒体之间另设固定结构。
(2)、通过在筒体上设置安装槽,实现对控制板平放于筒体上时的定位,避免控制板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筒体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相连时发生晃动,提高控制板与筒体的连接可靠性。
(3)、通过在筒体上设置容置槽,不仅能够作为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而且能够更好的定位控制板在筒体上的位置,提高控制板与水阻检测探头,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通电效果。
(4)、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一方面实现筒体在壳体内的周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固定螺母锁定筒体与壳体之间在连接时筒体发生周向旋转,提高筒体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另外,为了提高筒体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分别在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的多边形棱柱上嵌套密封圈。
(5)、将壳体分成上外壳、中外壳以及下外壳,便于壳体与筒体的装配,另外,在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分别设置了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限定了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的周向自由度,提高热水器装配的可靠性。
(6)、通过上凹腔与上凸块之间,下凹腔与下凸块之间的抵靠配合,从而控制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上外壳与下外壳分别对称连接于中外壳的两端,提高热水器的外观,另外,将上凹腔的腔底和下凹腔的腔底设置呈波浪形结构,进一步限定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的周向自由度以及精确定位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剖视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的剖视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筒体;110、冷水通道;120、加热通道;130、热水通道;140、第一安装部;141、连接柱;142、螺纹柱;150、第二安装部;160、定位部;161、安装槽;162、容置槽;170、进水端盖;180、出水端盖;190、固定螺母;200、水阻检测探头;210、探针;220、导电片;221、通孔;300、温度传感器;400、控制板;410、第一连接部;411、焊盘;412、连接孔;420、第二连接部;430、霍尔传感器;440、可控硅;450、散热部;451、导热器;452、插簧;500、温控器;600、壳体;610、上外壳;611、出水孔;612、上条形凹槽;613、凸起;614、上凹腔;620、中外壳;621、上条形凸棱;622、下条形凸棱;623、环形凸棱;624、上凸块;625、下凸块;630、下外壳;631、进水孔;632、下条形凹槽;633、凹口;634、下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器,包括:
筒体100,其上设置有冷水通道110、加热通道120以及热水通道130,其中,筒体100上还设置有与冷水通道110相连通并作为水阻检测探头200安装的第一安装部140,和与热水通道130相连通并作为温度传感器300安装的第二安装部150;
控制板400,安装于筒体100上,且在控制板400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140和第二安装部150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其中,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200和温度传感器300相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分别将水阻检测探头200和温度传感器300固定于第一连接部410与第一安装部140,第二连接部420与第二安装部150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器,通过第一连接部410与水阻检测探头200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第二连接部420与温度传感器300相贴合并由紧固件锁定,实现水阻检测探头200与控制板400之间,温度传感器300与控制板400之间的“贴片式导电”,从而解决了通过导线电连而存在布线杂乱,虚焊的问题,进而提高通电效果。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不仅能够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200和温度传感器300进行“贴片式导电”,而且还能作为控制板400在筒体100上的固定部位,实现结构的“一体两用”,避免在控制板400与筒体100之间另设固定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安装部140和第二安装部150的结构相同,因此,如下以第一安装部140为例进行描述。
优选地,第一安装部140包括与冷水通道110相连通的连接柱141,和与连接柱141并排设置的螺纹柱142,其中,水阻检测探头200包括与连接柱141嵌套配合的探针210,和与探针210相连的导电片220,且导电片220上设置有与螺纹柱142配合使用的通孔221;第一连接部410包括设置于控制板400上,并与导电片220接触式配合的焊盘411,其中,焊盘411上设置有与通孔221配合使用的连接孔412。
在本实施例中,水阻检测探头200大致呈L型结构设置,且该水阻检测探头200包括呈竖直状设置的探针210,和呈水平状设置的导电片220,其中,导电片220上设置有通孔221。在安装水阻检测探头200时,为了提高水阻检测探头200与第一安装部14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避免冷水通道110中的水流经连接柱141溢出,因此,在水阻检测探头200的探针210上嵌套有密封圈700,一般为O型密封圈,而为了提高密封效果,一般O型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将嵌套有两个O型密封圈的探针210插入连接柱141中,此时,导电片220呈水平状设置,且导电片220上的通孔221与筒体100上的螺纹柱142同轴设置,然后将控制板400放置于筒体100上,使得控制板400上的焊盘411与导电片220相贴合,且焊盘411上的连接孔412与通孔221同轴设置,最后通过紧固件依次通过连接孔412、通孔221以及螺纹柱142,将水阻检测探头200固定于筒体100和控制板400之间。
优选地,水阻检测探头2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水阻检测探头200与热水器中的火线相连,另一个水阻检测探头200与热水器中的零线相连,由此可知,筒体100上的第一安装部140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因此,通过两个第一安装部140和一个第二安装部150,实现控制板400在筒体100上的“三点定位”,且该“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提高控制板400与筒体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指出,水阻检测探头200与温度传感器300具有相同结构的外形,因此,当水阻检测探头200内封装传感部件时,水阻检测探头200同样可以作为温度传感器300使用,用以检测冷水通道110内的冷水温度。
优选地,筒体100上设置有定位部160,且该定位部160包括沿筒体100长度方向,并与控制板400嵌套配合的安装槽16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筒体100上设置安装槽161,实现对控制板400平放于筒体100上时的定位,避免控制板400上的第一连接部410、第二连接部420分别与筒体100上的第一安装部140和第二安装部150在相连时发生晃动,提高控制板400与筒体100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控制板400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430,由于霍尔传感器430与安装在冷水通道110内的水流开关(图中未显示)配合使用,因此焊接于控制板400上的霍尔传感器430与控制板400呈垂直设置。为了保证控制板400上的焊盘411与水阻检测探头200上的导电片220充分接触,保证通电效果,因此,需要控制板400呈水平设置,所以,定位部160还包括设置于筒体100上,并与霍尔传感器430嵌套配合的容置槽16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筒体100上设置容置槽162,不仅能够作为霍尔传感器430的安装位置,而且能够更好的定位控制板400在筒体100上的位置,提高控制板400与水阻检测探头200,温度传感器300之间的通电效果。
优选地,筒体100上螺接有温控器500,且该温控器500与温度传感器300并排设置,其中,温控器500串联于热水器的火线主电路上,用以作为热水通道130内热水水温的过热保护。
优选地,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控制热水器的加热启停和功率,因此,在控制板400上连接有可控硅440,且可控硅4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热水器中的火线和零线对应连接,其中,在筒体100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可控硅440位置相对应,并与对应可控硅440接触式配合的散热部450。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板400固定于筒体100上时,不仅实现控制板400上的焊盘411与水阻检测探头200,温度传感器300之间的接触式贴合,而且还实现了控制板400上的可控硅440与散热部450之间的贴合,不仅提高了通电效果,而且还实现了可控硅440的有效散热。
优选地,散热部450包括安装于筒体100上的五金导热器451,且在五金导热器451上嵌套有密封圈700,其中,通过水平插入U型插簧452将五金导热器451固定于筒体100上。从而限定五金导热器451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度。
优选地,还包括壳体600,且筒体100安装于壳体600内,其中,该壳体600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孔631和出水孔611,且进水孔631与筒体100上的进水端盖170嵌套配合并通过固定螺母190锁紧,出水孔611与筒体100上的出水端盖180相配合并通过固定螺母190锁紧。
进一步优选地,分别在进水孔631与进水端盖170之间,出水孔611与出水端盖180之间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采用多边形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多边形限位指的是,进水孔631和出水孔6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状,进水端盖170和出水端盖180上分别设置有与进水孔631和出水孔611相配合的多边形棱柱,一方面实现筒体100在壳体600内的周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固定螺母190锁定筒体100与壳体600之间在连接时筒体100发生周向旋转,提高筒体100与壳体6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另外,为了提高筒体100与壳体60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分别在进水端盖170和出水端盖180的多边形棱柱上嵌套密封圈700。
优选地,壳体600包括上外壳610、中外壳620以及下外壳630,且进水孔631设置于下外壳630上,出水孔611设置于上外壳610上,其中,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部,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600分成上外壳610、中外壳620以及下外壳630,便于壳体600与筒体100的装配,另外,在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分别设置了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限定了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的周向自由度,提高热水器装配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壳体600可以分为上外壳610、中外壳620以及下外壳630,也可以只有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而省略中外壳620,且在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之间设置有限定两者周向自由度以及完成两者锁定连接的限位部。
进一步优选地,第三限位部包括设置于上外壳610的上凹部,和对应设置于中外壳620的上凸部;第四限位部包括设置于下外壳630的下凹部,和对应设置于中外壳620的下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上凹部与上凸部的位置可进行互换,即上凹部设置于中外壳620上,且上凸部设置于上外壳610上;下凹部与下凸部的位置可进行互换,即下凹部设置于中外壳620上,且下凸部设置于下外壳630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通过凹凸配合,能够方便且有效的限定相邻两个外壳之间的周向自由度。
进一步优选地,上凹部包括多条上条形凹槽612,且多条上条形凹槽612沿上外壳61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上凸部包括多条上条形凸棱621,且多条上条形凸棱621沿中外壳62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下凹部包括多条下条形凹槽632,且多条下条形凹槽632沿下外壳63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下凸部包括多条下条形凸棱622,且多条下条形凸棱622沿中外壳62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上条形凸棱621与下条形凸棱622一一对应。
优选地,为了限定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之间的周向自由度,因此,在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之间还设置有第五限位部,其中,该第五限位部包括设置于上外壳610上的凸部,和对应设置于下外壳630上的凹部。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与凹部的位置可以进行互换,即在上外壳610上设置凹部,且在下外壳630上设置凸部。
进一步优选地,凸部包括多个凸起613,且多个凸起613沿上外壳61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凹部包括多个凹口633,且多个凹口633沿下外壳63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凸起613与上条形凹槽612呈间隔设置,凹口633与下条形凹槽632呈间隔设置。
优选地,为了控制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对称设置于中外壳620的两端,提高热水器的整体外观。因此,在中外壳620上设置有环形凸棱623,且该环形凸棱623位于上条形凸棱621与下条形凸棱622之间,其中,环形凸棱623的两侧分别与上外壳610和下外壳630的边缘抵靠配合。
优选地,分别在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设置有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其中,上抵靠部包括设置于上外壳610的上凹腔614,和对应设置于中外壳620的上凸块624;下抵靠部包括设置于下外壳630的下凹腔634,和对应设置于中外壳620的下凸块625。
在本实施例中,上凹腔614与上凸块624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即上外壳610上设置上凸块624,且中外壳620上设置上凹腔614;下凹腔634与下凸块625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即下外壳630上设置下凸块625,且中外壳620上设置下凹腔634。
进一步优选地,上凹腔614的腔底呈波浪形设置,下凹腔634的腔底呈波浪形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分别在上凹腔614和下凹腔634的腔底上嵌套密封圈7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凹腔614与上凸块624之间,下凹腔634与下凸块625之间的抵靠配合,从而控制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上外壳610与下外壳630分别对称连接于中外壳620的两端,提高热水器的外观,另外,将上凹腔614的腔底和下凹腔634的腔底设置呈波浪形结构,进一步限定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的周向自由度以及精确定位上外壳610与中外壳620之间,下外壳630与中外壳620之间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其上设置有冷水通道、加热通道以及热水通道,其中,筒体上还设置有与冷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部和与热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作为水阻检测探头的安装位置,第二安装部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控制板,安装于筒体上,且在控制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相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分别将水阻检测探头和温度传感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包括与冷水通道相连通的连接柱,和与连接柱并排设置的螺纹柱,其中,水阻检测探头包括与连接柱嵌套配合的探针,和与探针相连的导电片,且导电片上设置有与螺纹柱配合使用的通孔;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控制板上,并与导电片接触式配合的焊盘,其中,焊盘上设置有与通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设置有定位部,且该定位部包括沿筒体长度方向并与控制板嵌套配合的安装槽,和与控制板上的霍尔传感器嵌套配合的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板上设置有两个可控硅,且分别与热水器中的火线、零线对应连接,其中,筒体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可控硅位置相对应,并与可控硅之间形成接触式配合的散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散热部包括安装于筒体上的导热器,且在导热器上嵌套有密封圈,其中,通过水平插入插簧将导热器固定于筒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且筒体安装于壳体内,其中,该壳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孔和出水孔,且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进水孔和出水孔嵌套配合的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并通过固定螺母锁紧进水孔与进水端盖之间,出水孔与出水端盖之间的连接,其中,分别在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上嵌套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分别在进水孔与进水端盖之间,出水孔与出水端盖之间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采用多边形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外壳、中外壳以及下外壳,且进水孔设置于下外壳上,出水孔设置于上外壳上,其中,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部,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为嵌套配合,且在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部,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五限位部,其中,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以及第五限位部采用凹凸嵌套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水阻检测探头的外形轮廓与温度传感器的外形轮廓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上外壳与中外壳之间,下外壳与中外壳之间设置有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且上抵靠部、下抵靠部采用插接抵靠配合,其中,分别在上抵靠部和下抵靠部上各设置有密封圈。
CN202121738013.0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电热水器 Active CN215809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013.0U CN21580926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013.0U CN21580926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9267U true CN215809267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8013.0U Active CN215809267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9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5933A (zh) 电子膨胀阀、热管理组件、冷却系统以及电子膨胀阀制造方法
ES2760259T3 (es) Tubos de humos y un aparato de gas conectado con los tubos de humos
KR20200006090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열 관리 조립체, 냉각 시스템, 및 전자 팽창 밸브의 제조 방법
CN215809267U (zh) 一种电热水器
US20230084544A1 (en) Integrated Anode For A Heat Exchanger
CN209857239U (zh) 加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9861205U (zh) 速热模块及空调器
KR102053024B1 (ko) 냉각수 가열식 히터
CN216770829U (zh) 一种温度检测组件及充电插座装置
KR102134233B1 (ko) 온도 감지 센서의 이탈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용 냉각수 가열 장치
CN109974130B (zh) 加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113499011A (zh)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KR101895480B1 (ko) 냉각수 가열식 히터
CN111854147A (zh) 加热系统
CN218033719U (zh) 一种可配传感式加热器
KR20210025243A (ko) 플레이트 열변형 방지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용 냉각수 가열 장치
CN113006899B (zh) 机油加热装置与汽车
CN215109217U (zh) 发热组件及柴油加热器
CN214308833U (zh) 传感器及阀装置
CN214308834U (zh) 传感器及阀装置
CN220752001U (zh) 一种冷凝水检测模组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9529273U (zh) 一种油泵控制器装置
CN216899113U (zh) 电伴热吹气式液位计传感器
CN219733734U (zh) 一种结合温控组件的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CN209960630U (zh) 一种智能化小区供暖低温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