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4800U -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4800U
CN215804800U CN202122075862.9U CN202122075862U CN215804800U CN 215804800 U CN215804800 U CN 215804800U CN 202122075862 U CN202122075862 U CN 202122075862U CN 215804800 U CN215804800 U CN 21580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er
transmission
cas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5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75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4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包括一传动箱内设有至少一个传动组件,各传动组件内形成一长条孔,一传动轴同时穿过各长条孔,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轮分别穿入在长条孔中滚动,各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一活塞上,各活塞分别位于气缸内,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推动传动组件来回移动,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传动箱的两侧连接有气缸箱,各气缸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气缸对应传动组件两端的活塞,传动箱及气缸箱的底部设有一水冷底座,各气缸箱的顶面分别设有至少一入水口,水冷底座上设有至少一出水口,入水口进入的冷却水流经各气缸的外表面后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配合直推式传动结构进行冷却散热,设置合理,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发动机使用时,常常由于发动机运行时温度较高导致发动机燃烧效率较低,当温度过高时甚至导致发动机损坏或爆燃,所以需要用到散热冷却系统。现有的散热系统,一般是利用风扇散热,或是在通过在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散热管过水的方式,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效率低。
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以曲柄连杆和曲轴作为功率输出机构的发动机,是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但是,曲柄连杆和曲轴结构较为庞大复杂,需要占用更大的体积且使负重增加,发动机内众多的机械部件也会增加传动所产生能耗损失,且发动机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同样有待解决。通过对现有传动机构进行改进,本申请人研发使用直推式的传动机构及直推式发动机,但是,也没有对应的高效率散热冷却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配合直推式传动结构进行冷却散热,设置合理,散热效率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直推式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箱内设有至少一个传动组件,各传动组件内形成一长条孔,一传动轴同时穿过各长条孔,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轮分别穿入在长条孔中滚动,各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一活塞上,各活塞分别位于气缸内,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推动传动组件来回移动,带动转动轮及传动轴进行转动;
传动箱的两侧连接有气缸箱,各气缸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气缸对应传动组件两端的活塞,传动箱及气缸箱的底部设有一水冷底座,各气缸箱的顶面分别设有至少一入水口,水冷底座上设有至少一出水口,入水口进入的冷却水流经各气缸的外表面后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流出。
进一步,各气缸箱的外侧分别连接有气门座,水冷底座同时位于两气门座的底部,气门座的内侧壁位于气缸箱外侧,气门座上设有至少一对气门与对应的气缸密封配合,气缸箱中位于气门座内侧的外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通水口,气缸箱中的冷却水流至通水口时对气门座内侧壁进行冷却。
进一步,各气缸箱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分别连接传动箱、气门座的内侧板、外侧板围合形成,气缸箱的顶部设有水冷盖,入水口设在水冷盖上,传动箱的箱体中设有至少一过水流道,各气缸箱的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进水孔对接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入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出。
进一步,传动箱包括上箱座、下箱座、前箱座和后箱座,传动组件位于前、后箱座之间,传动轴的两端穿出前、后箱座的中部,上箱座、下箱座中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过水流道,各气缸箱的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进水孔对接第一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第一进水孔流入第一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一进水孔流出。
进一步,前箱座、后箱座中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过水流道,各气缸箱中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进水孔对接第二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第二进水孔流入第二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二进水孔流出。
进一步,入水口外侧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外侧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端部可连接有抽吸泵。
进一步,其中一个气缸箱的底部密封不出水,另一个底部具有出水口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连通,冷却水从底部密封的气缸箱的顶面进入气缸箱后,再经由过水流道流入到另外一个气缸箱中,最后从水冷底座出水口流出。
进一步,传动组件中,长条孔的上下壁面分别形成有一段滚齿面,各转动轮的半个外周边上分别凸设有可啮合至滚齿面上的半边齿轮。
进一步,传动箱内还设有至少一组滚轴组件分别配合各传动组件,各组滚轴组件分别包括上滚轴组件和下滚轴组件,传动组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贴在上、下滚轴组件的圆弧形外周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配合直推式传动机构中,直推式传动机构可便于加工及组装,同时可减小传动所产生的能耗损失,直推式传动机构上配合有冷却结构,其设置合理,且散热效率高,解决了传动结构的水冷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直推式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箱1内设有至少一个传动组件2。其中,各传动组件2内形成一长条孔21,一传动轴3同时穿过各长条孔21,传动轴3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轮31分别穿入在长条孔21中滚动,各传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一活塞4上,各活塞4分别位于气缸51内,气缸51内往复运动的活塞4可推动传动组件来回移动,从而带动转动轮31及传动轴3进行转动。传动组件2中,长条孔21的上下壁面分别形成有一段滚齿面211,各转动轮31的半个外周边上分别凸设有可啮合至滚齿面上的半边齿轮311,使转动轮31可在长条孔21内进行转动。转动轮31的宽度可配合滚齿面211宽度,半边齿轮311的行程长度对应滚齿面211的长度。传动箱的两侧连接有气缸箱5,各气缸箱5内设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气缸51对应传动组件2两端的活塞4,活塞4位于气缸51内,在气缸51内往复运动的活塞4可推动传动组件2来回移动,可带动转动轮31转动半圈后继续转动半圈,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传动轴3进行转动,传动轴旋转后实现传动。
传动箱内可仅设置一个传动组件,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传动箱1内设有两个传动组件2,各气缸箱5中设有两个独立的气缸51,形成四缸直推式传动机构,传动轴3上设有两个转动轮31分别在传动组件2内的长条孔21内,两传动组件的推动方向相反,同时带动各转动轮朝同一个方向连续转动(同时顺时针或同时逆时针),传动轴同时在两组传动组件的带动作用下转动。进一步,在传动箱1内还可设有至少一组滚轴组件分别配合各传动组件2,各组滚轴组件分别包括上滚轴组件22和下滚轴组件23,传动组件2的上下表面分别贴在上、下滚轴组件22、23的圆弧形外周面。通过上、下滚轴组件22、23,可使传动组件的往复运动更加稳定,同时可增加活塞4及传动轴3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直推式传动机构相对于现有的传动结构,可便于加工及组装,结构部件少,减小了体积及重量,可减少发动机内众多的机械部件,大大减小传动所产生的能耗损失。直推式传动机构可运用在发动机或者蒸汽机等,以减少传动耗损,提高能量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在传动箱1及气缸箱5的底部设有一水冷底座6,各气缸箱5的顶面分别设有至少一入水口50,水冷底座6上设有至少一出水口60,从入水口50进入的冷却水在流经各气缸箱5内的气缸51的外表面后,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60流出,对气缸进行冷却,在气缸外壁直接使用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方式,可大大提升冷却效率。
如图2、图3所示,各气缸箱5的外侧分别连接有气门座7,水冷底座6同时位于两气门座6的底部,气门座7的内侧壁70位于气缸箱5外侧,气门座7上设有至少一对气门71(两个气门作为进气门和排气门)与对应的气缸密封配合(图中未具体示出),气门座7上还设有火花塞及喷油器,形成内燃机(图中未示出),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气缸箱5中位于气门座7内侧的外侧板5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通水口501,气缸箱5中的冷却水在流至通水口501时,可对气门座7内侧壁70进行冷却。
气缸箱5可包括分别连接传动箱1、气门座7的内侧板53、外侧板52,以及前侧板54、后侧板55围合形成,气缸箱5的顶部设有水冷盖56,入水口50设在水冷盖56上,气缸箱5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底板(图中未示出),底板上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出水口。进一步,可在传动箱1的箱体中设有至少一过水流道,各气缸箱5的内侧板5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进水孔对接过水流道,使冷却水可从其中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入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出,实现一个水流循环。
具体的,传动箱1可包括上箱座11、下箱座12、前箱座13和后箱座14,传动组件2位于前、后箱座13、14之间,传动组件1端部的活塞密封配合在对应的气缸51中,传动轴3的两端穿出前、后箱座13、14的中部。在上箱座11、下箱座12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水流道111、121,各气缸箱5的内侧板5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水孔531、532对接上、下箱座的第一过水流道111、121,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5的第一进水孔531、532流入第一过水流道111、121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一进水孔531、532流出,实现过水循环。
当然,在前箱座13、后箱座14中也可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过水流道131、141,各气缸箱5中内侧板5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进水孔533、534对接前、后箱座的第二过水流道131、141,冷却水可从其中一气缸箱5的第二进水孔533、534流入第二过水流道131、141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二进水孔533、534中流出,实现过水循环。
在入水口50的外侧可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60的外侧可连接出水管(图中未示出),而出水管端部可连接有抽吸泵,驱动水流在进行冷却后进入出水口,实现循环。
使用时,可在气缸箱的入水口50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对气缸进行冷却后,在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流出。如果是令水流实现一个循环:可令其中一个气缸箱底部密封不出水,另一个底部具有出水口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60连通(例如两个气缸箱的底面设有底板,其中一个气缸箱的底板密封连接,另一个气缸的底板上设有出水口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60连通);冷却水可从底部密封不出水的气缸箱的顶面进入,由于另外一气缸箱的底部的出水口连通水冷底座的出水口进行抽吸动作,冷却水进入气缸箱,对气缸外表面及气门座内壁面进行冷却后,再经由传动箱中的过水流道流入到另外一个气缸箱中,水在另一气缸箱中再进行冷却后,最后从水冷底座出水口流出,完成一次冷却循环。通过上述结构配合直推式传动结构进行冷却散热,设置合理,且散热效率高,解决了传动结构的水冷却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直推式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箱内设有至少一个传动组件,各传动组件内形成一长条孔,一传动轴同时穿过各长条孔,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轮分别穿入在长条孔中滚动,各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一活塞上,各活塞分别位于气缸内,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推动传动组件来回移动,带动转动轮及传动轴进行转动;
传动箱的两侧连接有气缸箱,各气缸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气缸对应传动组件两端的活塞,传动箱及气缸箱的底部设有一水冷底座,各气缸箱的顶面分别设有至少一入水口,水冷底座上设有至少一出水口,入水口进入的冷却水流经各气缸的外表面后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气缸箱的外侧分别连接有气门座,水冷底座同时位于两气门座的底部,气门座的内侧壁位于气缸箱外侧,气门座上设有至少一对气门与对应的气缸密封配合,气缸箱中位于气门座内侧的外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通水口,气缸箱中的冷却水流至通水口时对气门座内侧壁进行冷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气缸箱包括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分别连接传动箱、气门座的内侧板、外侧板围合形成,气缸箱的顶部设有水冷盖,入水口设在水冷盖上,传动箱的箱体中设有至少一过水流道,各气缸箱的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进水孔对接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入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进水孔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箱包括上箱座、下箱座、前箱座和后箱座,传动组件位于前、后箱座之间,传动轴的两端穿出前、后箱座的中部,上箱座、下箱座中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过水流道,各气缸箱的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进水孔对接第一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第一进水孔流入第一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一进水孔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箱座、后箱座中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过水流道,各气缸箱中内侧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进水孔对接第二过水流道,冷却水从其中一气缸箱的第二进水孔流入第二过水流道后从另一气缸箱的第二进水孔流出。
6.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水口外侧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外侧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端部可连接有抽吸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气缸箱的底部密封不出水,另一个底部具有出水口与水冷底座的出水口连通,冷却水从底部密封的气缸箱的顶面进入气缸箱后,再经由过水流道流入到另外一个气缸箱中,最后从水冷底座出水口流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中,长条孔的上下壁面分别形成有一段滚齿面,各转动轮的半个外周边上分别凸设有可啮合至滚齿面上的半边齿轮。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箱内还设有至少一组滚轴组件分别配合各传动组件,各组滚轴组件分别包括上滚轴组件和下滚轴组件,传动组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贴在上、下滚轴组件的圆弧形外周面。
CN202122075862.9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Active CN21580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5862.9U CN215804800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5862.9U CN215804800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4800U true CN21580480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5862.9U Active CN215804800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4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2007B (zh) 自由活塞发动机
JP5664586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システム
GB2458481A (en) Rotary engine combined with rotary expander
WO2009146626A1 (zh) 多能源直轴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03214226U (zh) 一种对置活塞式发动机的火花塞布置方式
CN215804800U (zh) 一种直推式传动机构的冷却结构
US4429668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portable machine
WO2020015575A1 (zh) 一种多缸发动机系统
CN201137529Y (zh) 水套式直列双缸发动机
CN208486929U (zh) 水冷降噪降温消音器
CN215804830U (zh) 一种四缸直推式传动机构
CN205714421U (zh) 活塞旋转式内燃机
CN216008685U (zh) 一种可发电的直推式传动机构
CN216642289U (zh) 发动机
CN220871526U (zh) 一种海淡水交换器冷却系统及其发动机
CN2713140Y (zh) 水冷式汽油机
CN211038824U (zh) 一种双转子同程内燃机
CN201137506Y (zh) 对置式直列双缸发动机
WO2024021795A1 (zh) 全地形车及其动力总成
CN110410200B (zh) 一种转子发动机与电机一体化的混动系统
CN101852089B (zh) 缸塞共转式发动机
CN215719490U (zh) 一种改进机械增压器结构及其改进机械增压器
CN103147857A (zh) 一种水平对置气缸发动机
CN220748408U (zh) 摩托车发动机随形水冷四气门汽缸头结构
WO2021115446A1 (zh)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