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9558U -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9558U
CN215799558U CN202120735566.4U CN202120735566U CN215799558U CN 215799558 U CN215799558 U CN 215799558U CN 202120735566 U CN202120735566 U CN 202120735566U CN 215799558 U CN215799558 U CN 215799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box body
outer box
partition plate
microbial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55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鸿珠
苏继祥
李虎
卢娣
邢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ksu Prefectur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ksu Prefectur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ksu Prefectur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iled Critic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ksu Prefectur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to CN2021207355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9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9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9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外箱体、控制面板、培养内箱体;外箱体上壁包括开盖,外箱体前壁外侧包括控制面板,外箱体内部设置水平隔板,水平隔板上方为上空腔,水平隔板下方为下空腔;水平隔板上包括平均分布的通孔;下空腔侧壁包括废液排出管;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易制作,适用于对环境土壤样品、水体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培养间内取样检测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不同培养间内样品的交叉感染,有效避免细菌培养过程中的外界杂菌污染;有利于实验研究数据的精确性;有利于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和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富集、分解或清除生长介质中的污染物。环境修复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修复和水体环境修复。其中,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具体为利用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驯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降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如生物积累、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如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等作用方式。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其通常依靠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基因转移作用、水解作用等反应模式来实现的。
在进行环境修复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污染土壤适合的微生物修复细菌种类进行实验筛选,以及对于特定微生物进行修复时所需的温度、湿度、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常用实验用仪器为细菌培养装置。现有技术公开的细菌培养装置使用时一般将带有细菌样品接种于培养基,然后浸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使其生长繁殖,观察细菌的生长,或者检测鉴定样品中培养出的细菌的种类;此种现有的细菌培养装置结构在用于土壤环境修复的细菌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不适合用于对土壤进行细菌培养;首先,现有的细菌培养装置的盛放样品的器皿一般为平皿,容量小,不适合盛放土壤样品;现有细菌培养装置内需要将样品接种于培养基,然后浸入培养液中培养,与土壤细菌培养生长环境不同。综上,现有的细菌培养装置结构不适合土壤样品的细菌培养研究,因此,本领域急需对细菌培养装置进行改造优化,以适用于环境修复用微生物细菌培养实验研究。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进行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装置结构不适用于土壤样品的盛放,培养环境不适用土壤样品的细菌培养,培养过程中不利于土壤样品的频繁取样检测,以及无法进行多种菌种的同时培养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外箱体、控制面板、培养内箱体;所述外箱体上壁包括开盖;所述外箱体前壁外侧包括控制面板;所述外箱体内部设置水平隔板,水平隔板上方为上空腔,水平隔板下方为下空腔;所述培养内箱体位于外箱体内部的上空腔;所述水平隔板上包括平均分布的通孔;所述下空腔侧壁包括废液排出管;
所述外箱体上壁开盖为透明,方便观察培养的细菌的生长情况;所述开盖一侧包括把手,把手对应另一侧通过铰连接外箱体上壁;所述外箱体内上空腔一侧包括培养液储存箱和控制机器;
所述控制面板上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所述培养内箱体分为2~8个独立的培养间,每个培养间内包括培养开口瓶、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位于培养开口瓶的瓶口上方,培养间的上开口的下方;所述喷淋盘通过输送管与培养液储存箱相连接;所述喷淋盘包括开口向下的喷淋口;所述喷淋盘为透明;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内箱体以水平隔板为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流量控制旋钮、温度调节旋钮、湿度调节旋钮、电源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器包括电加热装置、加湿器、通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伸入培养液储存箱内部,与培养液储存箱底部的输送泵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盘可垂直向上转动,方便土壤取样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开口瓶下壁包括通孔或者不包括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开口瓶,用于土壤样品细菌培养检测时,培养开口瓶下壁包括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开口瓶,用于水体样品细菌培养检测时,培养开口瓶下壁不包括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箱体上壁的开盖、喷淋盘为玻璃、透明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内箱体分为4个独立的培养间;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采用优化结构后的培养内箱体,培养间适合放入盛放环境土壤样品或水体样品的广口瓶,对环境土壤样品、水体样品直接进行细菌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进行条件调整、检测,实验优化环境修复用细菌的品种,优化环境修复用细菌的各项适宜条件;得到优化的、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有利于环境修复的推进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
2、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通过对喷淋盘的结构优化,既对培养间进行覆盖,有效避免不同培养间内样品的交叉感染,又可以实现对土壤培养样品的培养液喷淋;并且喷淋盘垂直向上转动使培养间内取样检测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外箱体上壁的开盖以及喷淋盘的透明化,使操作者不用打开装置就能对培养间内细菌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减少装置开门的几率,避免外界污染,有利于实验研究数据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易制作,适用于对环境土壤样品、水体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培养间内取样检测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不同培养间内样品的交叉感染,有效避免细菌培养过程中的外界杂菌污染;有利于实验研究数据的精确性;有利于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和实施。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的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控制面板;3、培养内箱体;4、开盖;5、水平隔板;6、上空腔;7、下空腔;8、废液排出管;9、把手;10、铰;11、培养液储存箱;12、控制机器;13、显示屏;14、培养间;15、开口瓶;16、喷淋盘;17、输送管;18、喷淋口;19、流量控制旋钮;20、温度调节旋钮;21、湿度调节旋钮;22、电源按钮;23、输送泵;2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外箱体1、控制面板2、培养内箱体3;外箱体1上壁包括开盖4,外箱体1前壁外侧包括控制面板2,外箱体1内部设置水平隔板5,水平隔板5上方为上空腔6,水平隔板5下方为下空腔7;培养内箱体3位于外箱体1内部的上空腔6;水平隔板5上包括平均分布的通孔;下空腔7侧壁包括废液排出管8;
外箱体1上壁开盖4为透明玻璃制作,方便观察培养的细菌的生长情况;开盖4一侧包括把手9,把手9对应另一侧通过铰10连接外箱体1上壁;外箱体1内上空腔6一侧包括培养液储存箱11和控制机器12,控制机器12包括电加热装置、加湿器、通风机;
控制面板2上包括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流量控制旋钮19、温度调节旋钮20、湿度调节旋钮21、电源按钮22;
培养内箱体3以水平隔板5为底板,分为4个独立的培养间14,每个培养间14内包括培养开口瓶15、喷淋盘16;喷淋盘16位于培养开口瓶15的瓶口上方,培养间14的上开口的下方,喷淋盘16可垂直向上转动,方便土壤取样检测;喷淋盘16通过输送管17与培养液储存箱11相连接;喷淋盘16包括开口向下的喷淋口18;喷淋盘16为透明高分子材料制作;输送管17伸入培养液储存箱11内部,与培养液储存箱11底部的输送泵23出口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
培养开口瓶15下壁包括通孔24,用于土壤样品细菌培养检测时多余培养液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
培养开口瓶15下壁包括不包括通孔,用于水体样品细菌培养检测;
工作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的样品为土壤还是水体的不同,选择适用的广口瓶盛放样品,其他操作相类似;
以检测目的为筛选受污染土壤需要何种微生物细菌来进行修复为例,进行使用说明:
将采集的受有机污染或者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分成4份,分别放入四个广口瓶中,然后将广口瓶内放入不同的细菌菌种后,放入培养间内,将喷淋盘调整位置为水平,覆盖于广口瓶的瓶口上,开启流量调节按钮进行培养液喷淋,多余的培养液经广口瓶和水平隔板的通孔流入下空腔,然后经废液排出管排出,根据实验设置定时进行培养液喷淋,以及培养温度和湿度的调整;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透明的开盖和喷淋盘观察土壤样品的外观现象变化,按照实验的时间设置需要取样时,打开外箱体的开盖,垂直向上旋转喷淋盘,露出广口瓶的瓶口,取出部分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污染物成分及含量,分析对应细菌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经实际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细菌培养装置用于土壤及水体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用于环境修复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进行顺利,数据精确可靠。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控制面板(2)、培养内箱体(3);所述外箱体(1)上壁包括开盖(4);所述外箱体(1)前壁外侧包括控制面板(2);所述外箱体(1)内部设置水平隔板(5),水平隔板(5)上方为上空腔(6),水平隔板(5)下方为下空腔(7);所述培养内箱体(3)位于外箱体(1)内部的上空腔(6);所述水平隔板(5)上包括平均分布的通孔;所述下空腔(7)侧壁包括废液排出管(8);
所述外箱体(1)上壁开盖(4)为透明;所述开盖(4)一侧包括把手(9),另一侧通过铰(10)连接外箱体(1)上壁;所述外箱体(1)内上空腔(6)一侧包括培养液储存箱(11)和控制机器(12);
所述控制面板(2)上包括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
所述培养内箱体(3)分为2~8个独立的培养间(14),每个培养间(14)内包括培养开口瓶(15)、喷淋盘(16);所述喷淋盘(16)位于培养开口瓶(15)的瓶口上方,培养间(14)的上开口的下方;所述喷淋盘(16)通过输送管(17)与培养液储存箱(11)相连接;所述喷淋盘(16)包括开口向下的喷淋口(18);所述喷淋盘(16)为透明;所述喷淋盘(16)可垂直向上转动,方便土壤取样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内箱体(3)以水平隔板(5)为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流量控制旋钮(19)、温度调节旋钮(20)、湿度调节旋钮(21)、电源按钮(22);
所述控制机器(12)包括电加热装置、加湿器、通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管(17)伸入培养液储存箱(11)内部,与培养液储存箱(11)底部的输送泵(23)出口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开口瓶(15)下壁包括通孔或者不包括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开口瓶(15),用于土壤样品细菌培养检测时,培养开口瓶下壁包括通孔(2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开口瓶(15),用于水体样品细菌培养检测时,培养开口瓶下壁不包括通孔。
CN202120735566.4U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Active CN215799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5566.4U CN215799558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5566.4U CN215799558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9558U true CN21579955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5566.4U Active CN215799558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9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1091B (zh) 一种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装置
CN104974932B (zh) 微生物划线接种仪
CN105176810A (zh) 一种自动转种式血液培养仪
CN215799558U (zh) 一种微生物环境修复用细菌培养装置
CN208933375U (zh) 多功能微生物检测装置
CN211877561U (zh) 一种土壤微生物熏蒸装置
CN110628581A (zh) 一种便携式细菌培养临时操作台
CN20638517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细胞培养皿
CN206940889U (zh) 微生物平板划线自动化设备
CN203320011U (zh) 封闭式微生物标本快速接种仪
CN204824888U (zh) 微生物划线接种仪
CN205289231U (zh) 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装置
CN211814437U (zh) 一种培养箱
CN210916100U (zh) 一种生物化学活性细胞反应装置
WO2024040685A1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微生物污泥颗粒的菌群培养/检测装置
CN202649201U (zh) 水体中大肠菌群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CN106281989A (zh) 实验室组合式浅盘固态发酵装置
WO2021130544A1 (en) Passive air sampler for monitoring of viable microorganism
CN213142037U (zh) 一种污水处理微生物快速培养装置
KR102669824B1 (ko) 미생물 배양액 공급 시스템
CN206399878U (zh) 一种检测化学品对活性污泥呼吸抑制毒性的装置
CN204529876U (zh) 液体细胞培养专用接种架
JPH0715440Y2 (ja) 反応容器
CN213162411U (zh) 一种有机固废生化处理机
CN212451411U (zh) 一种用于饮片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