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8628U -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8628U
CN215798628U CN202122185961.2U CN202122185961U CN215798628U CN 215798628 U CN215798628 U CN 215798628U CN 202122185961 U CN202122185961 U CN 202122185961U CN 215798628 U CN215798628 U CN 215798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inlet pip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59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颢
王君益
董晓贝
李金东
计宇
雷佳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ann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ann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ann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ann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59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8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8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8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进水管外壁设置有检测机构,进水管与出水管通过夹持机构连通;进水管外壁设置有加压泵,位于进水管外壁且位于加压泵一侧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PH检测仪。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个夹持板与多个反渗透膜的夹持配合,完成对于待净化水的多样化过滤,且通过球形突起和球形凹槽夹持限位,避免反渗透膜滑脱影响净水性能;设置有流速传感器和加压泵,便于调节待净化水的流速,进而根据需求调节净水装置的产水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将待净化水温度控制在需求范围,提升产水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脱盐率,进而提升净水性能。

Description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膜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然而现有的反渗透膜净水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式,反渗透膜的安装与更换都会造成较大的工作量,且针对于水的流速、压力、温度、PH值等均没有检测,导致净化水的产水量与脱盐率较为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进水管外壁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通过夹持机构连通;
所述进水管外壁设置有加压泵,位于所述进水管外壁且位于所述加压泵一侧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PH检测仪,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加压泵电性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箱和夹持板,所述安装箱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连通所述进水管的所述安装箱端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输出端设置有若干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圆周分布于所述进水管外壁,两个所述安装箱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设置为矩形环且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球形突起和球形凹槽;
所述安装箱和所述夹持板棱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箱和所述夹持板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
优选的:所述流速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PH检测仪输入端均贯穿所述进水管且延伸至所述进水管内侧。
如此设置,便于完成对于待净化水的流速、温度和PH值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热棒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箱端面。
如此设置,便于完成对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热棒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一体成型,所述夹持板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均采用玻璃钢材质。
如此设置,提升所述安装箱与所述安装柱的抗应力强度,降低装置整体重量,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优选的:所述球形突起与所述球形凹槽相匹配,所述球形凹槽内壁贴合设置有橡胶垫。
如此设置,完成对于所述反渗透膜的压合,提升相邻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采用多孔支撑基膜和致密脱盐膜且分别设置于若干所述夹持板之间。
如此设置,采用多样化反渗透膜提升净水强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与若干所述夹持板贴合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如此设置,提升所述安装箱与所述夹持板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其对应的安装箱焊接。
如此设置,提升所述出水管与其相对应的安装箱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多个夹持板与多个反渗透膜的夹持配合,完成对于待净化水的多样化过滤,且通过球形突起和球形凹槽夹持限位,避免反渗透膜滑脱影响净水性能;
2、设置有流速传感器和加压泵,便于调节待净化水的流速,进而根据需求调节净水装置的产水量;
3、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将待净化水温度控制在需求范围,提升产水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脱盐率,进而提升净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的第一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的第二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水管;2、加压泵;3、流速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PH检测仪;6、加热棒;7、加热器;8、安装箱;9、安装柱;10、螺杆;11、螺母;12、球形突起;13、球形凹槽;14、夹持板;15、反渗透膜;1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所示,应用反渗透膜15技术的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16、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进水管1外壁设置有检测机构,进水管1与出水管16通过夹持机构连通;
进水管1外壁设置有加压泵2,位于进水管1外壁且位于加压泵2一侧设置有流速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和PH检测仪5,流速传感器3与加压泵2电性连接;
夹持机构包括安装箱8和夹持板14,安装箱8分别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16连通,连通进水管1的安装箱8端面设置有加热器7,加热器7输出端设置有若干加热棒6,加热棒6圆周分布于进水管1外壁,两个安装箱8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板14,夹持板14设置为矩形环且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球形突起12和球形凹槽13;
安装箱8和夹持板14棱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柱9,安装柱9内侧设置有通孔,安装箱8和夹持板14通过螺杆10和螺母11固定连接,夹持板14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15。
优选的:流速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和PH检测仪5输入端均贯穿进水管1且延伸至进水管1内侧,便于完成对于待净化水的流速、温度和PH值的检测;加热器7和加热棒6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箱8端面,便于完成对于加热器7和加热棒6的安装;安装箱8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9一体成型,夹持板14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9均采用玻璃钢材质,提升安装箱8与安装柱9的抗应力强度,降低装置整体重量,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球形突起12与球形凹槽13相匹配,球形凹槽13内壁贴合设置有橡胶垫,完成对于反渗透膜15的压合,提升相邻两个夹持板14的密封性能;反渗透膜15采用多孔支撑基膜和致密脱盐膜且分别设置于若干夹持板14之间,采用多样化反渗透膜15提升净水强度;安装箱8与若干夹持板14贴合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提升安装箱8与夹持板14密封性能;出水管16与其对应的安装箱8焊接,提升出水管16与其相对应的安装箱8的连接强度。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根据净水需求,选取对应功能的反渗透膜15,将反渗透膜15分别插入安装箱8和若干夹持板14的间隙,通过球形突起12和球形凹槽13完成夹持限位,后通过螺杆10和螺母11完成对于安装箱8和夹持板14的安装固定,将待净化水由进水管1引入,将收集容器通过出水管16外壁的外螺纹安装固定,流速传感器3检测待净化水流速,并反馈至加压泵2,加压泵2完成对于待净化水流速的调节,通过温度传感器4检测待净化水温度,并通过加热器7和加热棒6调节待净化水温度,待净化水流入安装箱8,通过若干夹持板14夹持的反渗透膜15完成净化过滤,待到反渗透膜15更换周期时,旋动螺母11,取出螺杆10,拆分若干夹持板14和安装箱8,取出失效的反渗透膜15,更换新反渗透膜15,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即完成检修清理工作,由于多道反渗透膜15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净水性能,且便于更换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16)、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外壁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出水管(16)通过夹持机构连通;
所述进水管(1)外壁设置有加压泵(2),位于所述进水管(1)外壁且位于所述加压泵(2)一侧设置有流速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和PH检测仪(5),所述流速传感器(3)与所述加压泵(2)电性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箱(8)和夹持板(14),所述安装箱(8)分别与所述进水管(1)和所述出水管(16)连通,连通所述进水管(1)的所述安装箱(8)端面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输出端设置有若干加热棒(6),所述加热棒(6)圆周分布于所述进水管(1)外壁,两个所述安装箱(8)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板(14),所述夹持板(14)设置为矩形环且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球形突起(12)和球形凹槽(13);
所述安装箱(8)和所述夹持板(14)棱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柱(9),所述安装柱(9)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箱(8)和所述夹持板(14)通过螺杆(10)和螺母(1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14)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4)和所述PH检测仪(5)输入端均贯穿所述进水管(1)且延伸至所述进水管(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和所述加热棒(6)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箱(8)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8)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9)一体成型,所述夹持板(14)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柱(9)均采用玻璃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突起(12)与所述球形凹槽(13)相匹配,所述球形凹槽(13)内壁贴合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15)采用多孔支撑基膜和致密脱盐膜且分别设置于若干所述夹持板(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8)与若干所述夹持板(14)贴合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6)与其对应的安装箱(8)焊接。
CN202122185961.2U 2021-09-10 2021-09-10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Active CN215798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5961.2U CN215798628U (zh) 2021-09-10 2021-09-10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5961.2U CN215798628U (zh) 2021-09-10 2021-09-10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8628U true CN21579862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5961.2U Active CN215798628U (zh) 2021-09-10 2021-09-10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8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4246A (zh) 一种双膜片错流过滤平板膜组件
CN101786736A (zh) 旋转管式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15798628U (zh) 应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净水装置
CN203400637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管式微滤膜过滤装置
CN215756582U (zh) 一种利用平板陶瓷膜滤水的全房家用净水设备
CN203648397U (zh) 一种浸没式多通道多层平板膜组件
CN104096481B (zh) 一种智能电渗析控制系统
CN20679922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膜处理装置
CN215288421U (zh) 一种金刚石强酸污水处理系统
CN209917639U (zh) 一种陶瓷平板膜通量测试装置
CN201809253U (zh) 内外置式膜过滤分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098608Y (zh) 一体式膜过滤器及其过滤系统
CN219652756U (zh) 一种高效率过滤的超滤污水处理设备
CN215626946U (zh) 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高效反洗装置
CN219463038U9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模块化陶瓷膜塔
CN214243987U (zh) 一种用于孕酮检测的纯水仪
CN216093084U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撬装设备
CN218371940U (zh) 一种耐污染的易拆卸的mbr膜组件
CN21826213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柔性平板mbr组件
CN209815771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20951443U (zh) 一种双母管对称布置全膜系统
CN216785826U (zh) 一种设有mbr膜组件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17103377U (zh) 一种内置陶瓷超滤膜分离化学反应沉淀装置
CN214571103U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反渗透设备
CN220520271U (zh) 一种用于污水水净化的快装式mbr膜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Jindong

Inventor after: Ji Yu

Inventor after: Lei Jiashuang

Inventor before: Pan Hao

Inventor before: Wang Junyi

Inventor before: Dong Xiaobei

Inventor before: Li Jindong

Inventor before: Ji Yu

Inventor before: Lei Jiashu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