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7578U -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7578U
CN215797578U CN202121586344.7U CN202121586344U CN215797578U CN 215797578 U CN215797578 U CN 215797578U CN 202121586344 U CN202121586344 U CN 202121586344U CN 215797578 U CN215797578 U CN 215797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and
limiting
collecting barrel
collecting
coll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63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彪
郑翼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63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7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7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7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收集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收集桶内,且与收集桶的内壁之间形成钢绞线的制束空间;第二限位机构设置有位于收集桶上方的限位块,限位块在钢绞线卷绕进程中施加一避免钢绞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可实现钢绞线束自动盘卷收集,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在桥梁、建筑、水利、能源及岩土工程中,钢绞线是常用的基础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强度,经常将多条钢绞线捆扎在一起使用,钢绞线制束后形成的钢绞线束需要盘卷收集,现有的钢绞线盘卷多为人力驱动花篮架进行盘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以缓解现有钢绞线束盘卷多为人力驱动花篮架进行盘卷而导致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收集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收集桶内,且与收集桶的内壁之间形成钢绞线的制束空间;第二限位机构设置有位于收集桶上方的限位块,限位块在钢绞线卷绕进程中施加一避免钢绞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
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交叉设置且两者的交线与收集桶同轴。
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的外壁与收集桶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制束空间。
更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机构还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依次连接且两两垂直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三段伸入收集桶内且与限位块相连,限位块正对制束空间且在制束进程中与钢绞线接触。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多个横杆,相邻的横杆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用作钢绞线束穿过的通道。
更进一步地,导向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杆,各个横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纵杆相连,其中一根纵杆为支架的第一段。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收集桶设置于底座上方,且底座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收集桶绕自身轴线旋转。
更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轮组。
更进一步地,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系统,包括上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收集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收集桶内,且与收集桶的内壁之间形成钢绞线的制束空间;第二限位机构设置有位于收集桶上方的限位块,限位块在线束卷绕进程中施加一避免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
捆扎后的钢绞线束进入收集桶中,在第一限位机构的限制下,随着收集桶的旋转,钢绞线束在制束空间内围绕收集桶的轴线自动盘卷,位于收集桶上方的限位块可防止钢绞线束向上窜动,从而使钢绞线束完全盘入收集桶中,相比人工驱动花栏架盘卷,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收集桶;200-第一限位机构;300-第二限位机构;400-底座; 500-电机;600-导向机构;
210-第一限位框;220-第二限位框;310-支架;320-限位块;311- 第一段;312-第二段;313-第三段;610-横杆;620-纵杆;
110-第二齿轮;510-第一齿轮;410-轮组;
700-传送台;800-传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在桥梁、建筑、水利、能源及岩土工程中,钢绞线是常用的基础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强度,经常将多条钢绞线捆扎在一起使用,钢绞线制束后形成的钢绞线束需要盘卷收集,现有的钢绞线盘卷多为人力驱动花篮架进行盘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请参考图1,包括转动设置的收集桶100、第一限位机构200和第二限位机构300,第一限位机构200设置于收集桶100内,且与收集桶100的内壁之间形成钢绞线的制束空间,不断送入的钢绞线随着收集桶100的旋转仅能在上述制束空间中卷绕;第二限位机构300在收集桶100 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320,在钢绞线卷绕进程中能够施加一避免钢绞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从而使钢绞线盘卷得更整齐。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限位机构200包括第一限位框210 和第二限位框220,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为垂直交叉设置的长方形,且两者的交线与收集桶100同轴。当收集桶100带动第一限位机构200转动时,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围绕收集桶100的轴心线旋转形成一个圆柱形,圆柱形的外壁与收集桶100 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制束空间仅能容纳钢绞线在卷绕进程中不断盘卷。
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320,限位块320设置于环形的制束空间的上方,限位块320优选设置为块体结构,例如设置为长方体结构,限位块320的下端面设置为平面。限位块320用于在钢绞线卷绕进程中能够施加一避免钢绞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在正常卷绕状态下,限位块320与钢绞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也即,限位块320 与钢绞线之间处于未接触状态。在钢绞线发生上窜问题时,上窜的钢绞线接触到限位块320,在限位块320的阻挡作用下停止上浮,因此,限位块320能够有效解决上窜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限位机构300还包括支架310,支架310包括依次连接且两两垂直的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 313,第三段313伸入收集桶100内且与限位块320相连。较为优选的,支架310的第三段313设置为伸缩杆,从而可以根据进入收集桶100内钢绞线的位置灵活调节限位块320在收集桶100内的高度,持续地对进入收集桶100内的钢绞线进行阻挡,防止钢绞线上窜,使不同长度的钢绞线都能有序地卷入收集桶100中。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320可设置为多个且均位于环形的制束空间的上方,从而更好地防止钢绞线在盘卷过程中发生上窜。
关于钢绞线束通过导向机构600进入收集桶100内盘卷的具体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调节好导向机构600的横杆610位置,使制束后的钢绞线束通过导向框进入收集桶100内,随着收集桶100带动第一限位机构 200围绕收集桶100的轴心线旋转,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 的外壁与收集桶10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制束空间约束钢绞线仅能向上盘卷,同时,在钢绞线盘卷的过程,第二限位机构300的限位块320对进入收集桶100中的钢绞线进行阻挡,随着钢绞线不断的送入,使收集桶100中已经盘卷好的钢绞线不断下移,随着制束装置不断将钢绞线束送入,使钢绞线束完全盘入收集桶100中。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导向机构600,导向机构600包括多个横杆610,相邻的横杆610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用作钢绞线束穿过的通道,设置为多个横杆610的作用是便于调整钢绞线导入的高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向机构6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杆620,各个横杆610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纵杆620相连,其中一根纵杆620为支架310的第一段311。两个纵杆620与固定在纵杆620 上的横杆610之间形成多个长方形的限位框,限位框的作用是约束钢绞线进入收集桶100的高度和位置,较为优选的,两个纵杆620之间的间距大小等于第一限位机构200的外壁与收集桶100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大小,其好处是通过导向框后的钢绞线进入收集桶100与第一限位机构200形成的环形制束空间中。
更进一步地,横杆610与纵杆620之间的连接设置为活动连接,如螺栓连接、滑轨连接等,其好处是可以灵活调节横杆610的位置,使钢绞线束恰好送入收集桶100的制束空间中。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请参考图2,还包括底座400,收集桶100设置于底座400上方,且底座400上设置有电机500,电机500 用于驱动收集桶100绕自身轴线旋转。电机500可设置为轮毂电机或普通电机,较为优选的,在本实例中,电机500设置为普通电机,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电机500与设置于底座400下方的第一齿轮510 连接,收集桶100与设置于底座400下方的第二齿轮110连接,第一齿轮510与第二齿轮110传动连接,传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一齿轮 510和第二齿轮110通过皮带连接,或者是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 110直接连接,较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110 设置为通过皮带连接,齿轮的位置和大小设计更加灵活。总之,旋转电机500可以通过带动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110转动来驱动收集桶100绕自身轴线旋转。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向机构600的两个纵杆620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底座400上,并且位于收集桶100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底座400的底面设置有轮组410,方便对盘卷好的钢绞线束进行转移。更进一步地,底座400可设置为移动小车,移动小车通过轮胎或者履带自主驱动,速度可控,可大幅降低人工驱动的劳动强度。
关于钢绞线束收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当需要对钢绞线束进行收集时,首先打开底座400上的旋转电机 500,电机500通过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110带动收集桶100围绕轴心线进行旋转,制束后的钢绞线通过导向框进入收集桶100内,随着收集桶100的转动,钢绞线在环形的制束空间内不断向上卷绕,同时,在钢绞线盘卷的过程,第二限位机构300的限位块320对进入收集桶100中的钢绞线进行阻挡,随着钢绞线不断的送入,使收集桶 100中已经盘卷好的钢绞线不断下移,随着制束装置不断将钢绞线束送入,使钢绞线束完全盘入收集桶100中。钢绞线束完成盘卷后,关闭电机500,通过驱动底座400底面的轮组410将钢绞线束转移至指定地点。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还包括钢绞线制束装置和传送台700,传送台700上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形且可转动的传送辊800,钢绞线通过钢绞线制束装置进行制束,制束后的钢绞线通过传送辊800进行输送,传送辊800可减少钢绞线与传送台70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钢绞线更容易地进入收集桶100中。
关于钢绞线制束收集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当需要对钢绞线束进行制束和收集时,首先,驱动底座400移动至传送台700的侧面,并通过调节底座400及导向机构600横杆610 的位置,使位于传送台700上的钢绞线能够对准导向机构600的导向框;然后,钢绞线通过制束装置完成制束后,启动底座400上的电机500,从而带动收集桶100进行旋转,钢绞线通过传送辊800进行输送,穿过导向框进入收集桶100中,在第一限位机构200的作用下,在制束空间中不断盘卷,同时,在钢绞线盘卷的过程,第二限位机构 300的限位块320对进入收集桶100中的钢绞线进行阻挡,随着钢绞线不断的送入,使收集桶100中已经盘卷好的钢绞线不断下移,随着制束装置不断将钢绞线束送入,使钢绞线束完全盘入收集桶100中。最后,关闭电机500,通过驱动底座400底面的轮组410将钢绞线束转移至指定地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绞线制束及收集系统可实现钢绞线束自动盘卷收集,相比人工驱动花栏架盘卷,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设置的收集桶(100)、第一限位机构(200)和第二限位机构(300);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0)设置于所述收集桶(100)内,且与所述收集桶(100)的内壁之间形成钢绞线的制束空间;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00)设置有位于所述收集桶(100)上方的限位块(320),所述限位块(320)在钢绞线卷绕进程中施加一避免钢绞线束上窜的阻力至钢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0)包括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所述第一限位框(210)和所述第二限位框(220)交叉设置且两者的交线与所述收集桶(100)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框(210)和所述第二限位框(220)的外壁与所述收集桶(10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为所述制束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00)还包括支架(310),所述支架(310)包括依次连接且两两垂直的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所述第三段(313)伸入所述收集桶(100)内且与所述限位块(320)相连,所述限位块(320)正对所述制束空间且在制束进程中与所述钢绞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向机构(600),所述导向机构(600)包括多个横杆(610),相邻的所述横杆(610)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用作钢绞线束穿过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6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杆(620),各个所述横杆(610)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两个纵杆(620)相连,其中一根纵杆(620)为所述支架(310)的第一段(3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400),所述收集桶(100)设置于所述底座(400)上方,且所述底座(400)上设置有电机(500),所述电机(500)用于驱动所述收集桶(100)绕自身轴线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400)的底面设置有轮组(41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6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400)上。
10.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
CN202121586344.7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5797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6344.7U CN215797578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6344.7U CN215797578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7578U true CN21579757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6344.7U Active CN215797578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7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28402U (zh) 一种线束绞线装置
CN113399494B (zh) 一种钢绞线制束系统及方法
CN215797578U (zh) 一种钢绞线制束收集装置及系统
CN106626052B (zh) 一种预应力钢筋拉线台车及预应力预制件生产线
CN104428229B (zh) 细长元件从一个卷轴向另一卷轴的传递
CN1774307A (zh) 用于轧材的具有改进卷盘卷绕控制系统的卷绕装置
CN109736016B (zh) 一种多工位编绞机
CN114214947B (zh) 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及方法
CN1832819A (zh) 用于轧材的卷绕装置
CN113023470B (zh) 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
CN106743997B (zh) 象鼻收线和工字轮收线一体的多功能收线机
CN210667923U (zh) 一种束丝机放线架
CN106436397A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装置
CN106890869B (zh) 一种预应力钢筋整体放线装置及方法
CN111613387A (zh) 一种用于贯通地线生产的穿线装置和贯通地线的生产工艺
CN219192647U (zh) 一种堆叠物料用打包结构
CN218520820U (zh) 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CN117533896B (zh) 一种用于固定海缆储池的自动储缆系统及其储缆方法
CN215618979U (zh) 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
CN215183272U (zh) 一种综合性大长度立式退扭成缆设备
CN218909415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自动化送料装置
CN219950145U (zh) 一种卷缆机
CN213341600U (zh) 一种电缆缠绕收集装置
CN208700269U (zh) 一种钢绞线缠绕装置
CN211980287U (zh) 一种用于生产贯通地线的穿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