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3641U -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3641U
CN215793641U CN202121595105.8U CN202121595105U CN215793641U CN 215793641 U CN215793641 U CN 215793641U CN 202121595105 U CN202121595105 U CN 202121595105U CN 215793641 U CN215793641 U CN 21579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eat
safety
safety restrain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5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超
王振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f Automotive Passive Safety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5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安全带卷收器;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一插接头;移位组件和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移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能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能移动组件相连并且能驱动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所述第二插接扣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上并且能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经由导线与驱动组件电连接,以便基于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由此,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提供更好约束保护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安全约束设备的座椅以及相关的车辆。

Description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和包括所述安全约束设备的座椅。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安全约束设备是重要的车辆被动安全装置之一,其约束性能关系到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生命安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首先是车辆与碰撞物发生一次碰撞。然后,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乘客会与车辆内饰发生二次碰撞。车辆安全约束设备的作用是将乘员约束在乘坐位置,减小乘员与车辆内饰发生碰撞的风险,从而减小事故中乘员所受的伤害。因此,安全约束设备可靠性对车辆安全而言显得极为重要。
在车辆的碰撞试验中,目前还加入了侧向碰撞试验、尤其是远端侧向碰撞试验,在远端侧向碰撞试验中主要检测在车辆被远端侧向碰撞时车辆的安全约束设备对乘员的约束性能。为此,在两个车辆座椅之间规定有乘客交互界限。一旦处于座椅上的乘客、例如头部或肩部等身体部位在车辆被侧向碰撞时发生的偏移超出乘客交互界限,则给予相应的性能扣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例如侧向碰撞、尤其是远端侧向碰撞时能提供更好约束保护作用的安全约束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例如侧向碰撞时提供更好约束保护作用的安全约束设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安全约束设备的座椅以及涉及一种车辆。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
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安全带;
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构成为用于插接到固定地设置在座椅上的第一插接扣中;
移位组件和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构成为用于插接到能移动地设置在移位组件上的第二插接扣中,其中,所述移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能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能移动组件相连并且能驱动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扣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上并且能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和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经由导线与驱动组件电连接,以便基于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
由此,在例如发生侧向碰撞或者侧向碰撞试验时,安全约束设备可以对身体上半部分、尤其是肩部区域起到更强的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处于座椅上的乘客、例如头部或肩部等身体部位在车辆被侧向碰撞时发生的偏移范围,以避免超出乘客交互界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位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滑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移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相连的牵引线缆以及与牵引线缆相连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扣具有第一接合套口,所述滑块具有与第一接合套口对应的第二接合套口,在所述第一接合套口和第二接合套口之间固定地连接有接合柱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体、火药、点爆装置和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与牵引线缆相连;和
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经由所述导线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构成为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的点爆装置的点爆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一功能位置和第二功能位置,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第二插接扣固定地设置在靠近第一插接扣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第二插接扣借助于移位组件固定地设置在远离第一插接扣的第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安全带、第一插接扣连同第一插接头以及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一起构成为三点式安全带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安全带、第一插接扣连同第一插接头以及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一起构成为四点式安全带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还包括限位器件,所述限位器件限制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在第二功能位置中的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均设置在同一安全带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插接头可以设置在第一安全带上;并且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插接头可以设置在第二安全带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底座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扣可以固定地设置在座椅的底座上,并且所述移位组件在一端固定在座椅的底座上并且在另一端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座椅。
附图说明
图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的座椅,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处于第一功能位置中;
图2示出图1的座椅,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处于第二功能位置中;
图3示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的座椅,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处于第一功能位置中;
图4示出图3的座椅,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处于第二功能位置中;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
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约束设备可以适用于车辆内的座椅。所述车辆可以包括轿车、运输车辆、货车、摩托车、空中运输工具或水上运输工具等。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包括:安全带卷收器1,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1中能牵引出安全带2、201、202;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一插接头3,所述第一插接头3可以构成为用于插接到固定地设置在座椅100上的第一插接扣4中;移位组件5和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二插接头6,所述第二插接头6可以构成为用于插接到能移动地设置在移位组件5上的第二插接扣7中,其中,所述移位组件5包括驱动组件501(见图5)和能移动组件502,所述驱动组件501可以与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相连并且能驱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扣7可以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上并且能在驱动组件501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和传感器(例如碰撞传感器或者运动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以经由导线与驱动组件501电连接,以便基于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组件501的驱动。
参照图1和2,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的座椅100,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处于第一功能位置中。图2示出图1的座椅100,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处于第二功能位置中。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3和第二插接头6设置在同一个安全带2中。安全约束设备10的第一功能位置可以理解为安全约束设备10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由于移位组件5的驱动组件501未被触发并且因此所述能移动组件502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第二插接扣7可以固定地设置在靠近第一插接扣4的第一侧。换句话说,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第一插接扣4与第二插接扣7彼此靠近,因此安全带2、第一插接扣4连同第一插接头3以及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一起构成为基本上三点式的安全带构造。
安全约束设备10的第二功能位置可以理解为安全约束设备10在车辆发生碰撞、尤其是侧向碰撞时的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传感器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并且经由导线将碰撞信号传输给移位组件5。于是,移位组件5内的驱动组件501可以被触发而驱动并且进而带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最终使得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上的第二插接扣7能在驱动组件501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如图2所示,第二插接扣7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的移动而朝上移动,换句话说,第二插接扣7远离第一插接扣4地移动,使得第二插接扣7在第二功能位置中固定地设置在远离第一插接扣4的第二侧。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还可以包括限位器件,所述限位器件限制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在第二功能位置中的位置固定。因此,在第二功能位置中,安全带2、第一插接扣4连同第一插接头3以及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一起构成为基本上四点式的安全带构造。
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例如发生侧向碰撞或者侧向碰撞试验时,基于安全带的四点式构造,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对身体上半部分、尤其是肩部区域起到更强的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处于座椅100上的乘客、例如头部或肩部等身体部位在车辆被侧向碰撞时发生的偏移范围,以避免超出乘客交互界限。
接下去,参照图3和4,图3示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的座椅100,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处于第一功能位置中。图4示出图3的座椅100,其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处于第二功能位置中。
在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3和第二插接头6分别设置在一个独立的安全带2中。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一安全带201,所述第一插接头3设置在第一安全带201上;并且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包括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二安全带202,所述第二插接头6设置在第二安全带202上。因此,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改善在车辆发生侧向碰撞时安全约束设备10从第一功能状态向第二功能状态转变时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同样地,安全约束设备10的第一功能位置可以理解为安全约束设备10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由于移位组件5的驱动组件501未被触发并且所述能移动组件502因此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第二插接扣7可以固定地设置在靠近第一插接扣4的第一侧。换句话说,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第一插接扣4与第二插接扣7彼此靠近,因此安全带2、第一插接扣4连同第一插接头3以及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一起构成为类似于三点式安全带构造。
安全约束设备10的第二功能位置可以理解为安全约束设备10在车辆发生碰撞、尤其是侧向碰撞时的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传感器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并且经由导线将碰撞信号传输给移位组件5。于是,移位组件5内的驱动组件501可以被触发而驱动并且进而带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最终使得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上的第二插接扣7能在驱动组件501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如图4所示,第二插接扣7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502的移动而朝上移动,换句话说,第二插接扣7远离第一插接扣4地移动,使得第二插接扣7在第二功能位置中固定地设置在远离第一插接扣4的第二侧。由于第二插接扣7设置在独立的第二安全带202上,因此第二插接扣7的移位会更加灵活和高效。所述安全约束设备10还可以包括限位器件,所述限位器件限制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在第二功能位置中的位置固定。因此,在第二功能位置中,安全带2、第一插接扣4连同第一插接头3以及第二插接扣7连同第二插接头6一起构成为基本上四点式的安全带构造。
对比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例如发生侧向碰撞或者侧向碰撞试验时,基于安全带的四点式构造,安全约束设备10可以对身体上半部分、尤其是肩部区域起到更强的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处于座椅100上的乘客、例如头部或肩部等身体部位在车辆被侧向碰撞时发生的偏移范围,以避免超出乘客交互界限。
接下去,参照图5详细阐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图5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约束设备10为示例示出。
如图5所示,所述移位组件5可以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滑轨,所述能移动组件502可以包括与驱动组件501相连的牵引线缆、例如钢索以及与牵引线缆相连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滑块可以借助于任意适宜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插接扣7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扣7可以借助于柱销连接方式,例如所述第二插接扣7可以具有第一接合套口,所述滑块可以具有与第一接合套口对应的第二接合套口,在所述第一接合套口和第二接合套口之间固定地连接有接合柱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可以借助于螺纹连接方式与第二插接扣7固定连接,或者可以借助于形状锁合的方式与第二插接扣7固定连接等等。在此,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可以构成为锁扣,所述锁扣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并锁定在预定位置。
为了保证高效和快速的响应,所述驱动组件501可以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体、火药、点爆装置和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与牵引线缆相连;和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经由所述导线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构成为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的点爆装置的点爆功能。当所述气体发生器中的驱动控制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点爆装置、例如雷管点爆装置引燃火药,使得在发生器体内瞬间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发生器体内气压推动线缆连接器、例如活塞连接器拉动钢索实现滑块在导轨内的位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驱动组件501,例如可以将电机作为驱动器件并带动相应的传动机构来实行移动功能。在此,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
基于驱动组件501的驱动,第二插接扣7可以借助于滑块从靠近第一插接扣4的一侧的第一功能位置(如虚线所示)朝向远离第一插接扣4的一侧的第二功能位置(如实线所示)移动,使得第二安全带202可以更多地约束住身体的上半部分、尤其是肩部区域起到更强的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处于座椅上的乘客、例如头部或肩部等身体部位在车辆被侧向碰撞时发生的偏移范围,以避免超出乘客交互界限。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
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安全带;
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构成为用于插接到固定地设置在座椅上的第一插接扣中;
移位组件和设置在安全带上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构成为用于插接到能移动地设置在移位组件上的第二插接扣中,其中,所述移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能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能移动组件相连并且能驱动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扣固定在所述能移动组件上并且能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跟随所述能移动组件移动发生位置转移;和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经由导线与驱动组件电连接,以便基于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触发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滑轨,所述能移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相连的牵引线缆以及与牵引线缆相连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扣具有第一接合套口,所述滑块具有与第一接合套口对应的第二接合套口,在所述第一接合套口和第二接合套口之间固定地连接有接合柱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体、火药、点爆装置和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与牵引线缆相连;和
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经由所述导线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构成为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的点爆装置的点爆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一功能位置和第二功能位置,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第二插接扣固定地设置在靠近第一插接扣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第二插接扣借助于移位组件固定地设置在远离第一插接扣的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功能位置中,安全带、第一插接扣连同第一插接头以及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一起构成为三点式安全带构造;
在所述第二功能位置中,安全带、第一插接扣连同第一插接头以及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一起构成为四点式安全带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约束设备还包括限位器件,所述限位器件限制第二插接扣连同第二插接头在第二功能位置中的位置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均设置在同一安全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一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插接头设置在第一安全带上;并且所述安全约束设备包括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从所述第二安全带卷收器中能牵引出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插接头设置在第二安全带上。
10.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底座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扣固定地设置在座椅的底座上,并且所述移位组件在一端固定在座椅的底座上并且在另一端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上。
12.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座椅。
CN202121595105.8U 2021-07-14 2021-07-14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Active CN21579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5105.8U CN215793641U (zh) 2021-07-14 2021-07-14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5105.8U CN215793641U (zh) 2021-07-14 2021-07-14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3641U true CN21579364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5105.8U Active CN215793641U (zh) 2021-07-14 2021-07-14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1871B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
US20190054890A1 (en) Airbag for Vehicle
US7131668B2 (en) Anti-submarining seat-belt assembly
US7871132B2 (en) Dynamic cinching latch plate
US8403361B2 (en) Activation systems for inflatable personal restraint systems
EP1566306B1 (en) Mounting ancho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340820B (zh) 可展开的纵长构件
WO1997019835A1 (en) tNTEGRATED SWITCH FOR AIR BAG DEACTIVATION
WO2012158193A1 (en) Buckle connectors for inflatable personal restrain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CN110329200B (zh)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EP1727705A1 (en) A vehicle seat with rollover safety features
US11505159B2 (en) Seatbelt height adjuster
EP2125446A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108454559A (zh) 包括两点式安全带的安全带总成
KR101845570B1 (ko) 승객의 보호 및 고정을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및 보호 및 고정 장치용 평가 및 제어 유닛
WO2011039789A1 (en) Passive safety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operating before the possible crash
CN111660982A (zh) 汽车
CN111873865A (zh) 具有可触发的束带张紧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US20040113412A1 (en) Multi-point seat belt
CN109421654B (zh) 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CN215793641U (zh) 用于座椅的安全约束设备、座椅和车辆
CN113715706A (zh) 包括安全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JP3891057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3306522A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装置及汽车
CN112009417A (zh) 车辆及其乘员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