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3258U -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3258U
CN215783258U CN202121134739.3U CN202121134739U CN215783258U CN 215783258 U CN215783258 U CN 215783258U CN 202121134739 U CN202121134739 U CN 202121134739U CN 215783258 U CN215783258 U CN 215783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valve
reaction kettle
buffer tank
vacu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47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军
吴畏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xin Waterproof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xin Yuwa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xin Yuwa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xin Yuwa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47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3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3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3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包括真空泵、阀件、反应釜以及缓冲罐,真空泵、缓冲罐以及反应釜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阀件包括第一阀件、第二阀件以及第三阀件;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每一个第一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其相应的真空泵的吸口,其另一端均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连接缓冲罐;缓冲罐与第三管道连接;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反应釜;每一根第一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阀件;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件;每一根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开启或关闭相应的阀件就能实现对相应反应釜抽真空,灵活的适应了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涂料脱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水,通常采用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使得聚氨酯内的水分蒸发出来,达到脱水目的。但只采用加热的方式脱水其脱水效果差,一般会采用抽真空的方法使得聚氨酯涂料沸点降低更容易使水分蒸发,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真空泵通过一根管道给一个反应釜进行抽真空,每个真空泵只负责一个反应釜,当真空泵出现故障时相应的反应釜就不能使用,或者某个反应釜需要较高真空度时,不能实现真空泵的串联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使其实现真空泵和反应釜的合理分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包括真空泵、阀件、反应釜以及缓冲罐,所述真空泵、所述缓冲罐以及所述反应釜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件包括第一阀件、第二阀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所述真空泵、所述反应釜、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以及所述阀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其相应的所述真空泵的吸口,其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应釜;每一根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阀件;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件;每一根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阀件。
进一步地,所述阀件均为单向阀。采用单向阀能保证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管道内的水蒸气不会回流到反应釜内。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反应釜、所述第一管道、第四管道、第一阀件以及第三阀件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第二阀件的数量为两个。真空泵、反应釜、第一管道以及第四管道数量相同才能满足相应的连接和控制。第二阀件为两个,对所有反应釜的抽真空进行总控制,设置的相应阀件能便于对相应管道的维修,且还能实现合理分配真空泵对反应釜的抽真空。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阀件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缓冲罐的所述第四管道的两侧。在第四管道左侧的第二阀件能控制其右侧的所有反应釜的抽真空工作,而位于第四管道右侧的第二阀件能控制其右侧的两个反应釜的抽真空工作。两个第二阀件的设置不仅能实现对反应釜抽真空的控制,还能便于后续的维修工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反应釜均为双层反应釜;且每个所述反应釜的外层与内层之间均设有油加热管道;所述油加热管道缠绕在所述反应釜内。油加热管道实现了对反应釜内的聚氨酯涂料的加热,缠绕在反应釜内的油加热管道能保证油的热量能充分的传给反应釜。
进一步地,所述油加热管道与所述管道和所述缓冲罐贴合。提高了管道和缓冲罐的温度,使得管道内和缓冲罐内的水蒸气不会凝结成水,造成对管道和缓冲罐的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的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缓冲罐密封连接。设置顶盖主要为了在停止抽真空工作后,打开顶盖让水蒸气蒸发出去不让其停留在缓冲罐内,减小缓冲罐内的水汽浓度,防止其在缓冲罐内凝结成水珠对缓冲罐造成腐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真空泵的吸口汇聚成一个吸口,再将多个反应釜的排气也汇聚成一个排气口,并将该吸口和排气口都连接在一个缓冲罐上,并且在每个真空泵吸口附近和每个反应釜的排气口附近设置阀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开启或关闭相应的阀件就能实现对相应反应釜抽真空,灵活的适应了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压脱水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真空泵;2、阀件;201、第一阀件;202、第二阀件;203、第三阀件;3、反应釜;4、缓冲罐;5、管道;501、第一管道;502、第二管道;503、第三管道;504、第四管道;6、顶盖;7、油加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包括真空泵1、阀件、反应釜3以及缓冲罐4,真空泵1、缓冲罐4以及反应釜3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阀件2包括第一阀件201、第二阀件202以及第三阀件203;管道5包括第一管道501、第二管道502、第三管道503以及第四管道504;真空泵1、反应釜3、第一管道501、第四管道504以及阀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一个第一管道501的一端分别连接其相应的真空泵1的吸口,其另一端均与第二管道502连接;第二管道502连接缓冲罐4;缓冲罐4与第三管道503连接;第三管道503与第四管道504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管道504的另一端连接反应釜3;每一根第一管道501分别设置有第一阀件201;第三管道503上设置有第二阀件202;每一根第四管道504上设置有第三阀件203。
阀件均为单向阀。采用单向阀能保证当真空泵1停止工作时管道内的水蒸气不会回流到反应釜3内。
真空泵1、反应釜3、第一管道501、第四管道504、第一阀件201以及第三阀件203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二阀件202的数量为两个。真空泵1、反应釜3、第一管道501以及第四管道504数量相同才能满足相应的连接和控制。第二阀件202为两个,对所有反应釜3的抽真空进行总控制,设置的相应阀件能便于对相应管道的维修,且还能实现合理分配真空泵1对反应釜3的抽真空。
两个第二阀件202分别位于靠近缓冲罐4的第四管道504的两侧。在第四管道504左侧的第二阀件202能控制其右侧的所有反应釜3的抽真空工作,而位于第四管道504右侧的第二阀件202能控制其右侧的两个反应釜3的抽真空工作。两个第二阀件202的设置不仅能实现对反应釜3抽真空的控制,还能便于后续的维修工作。
每个反应釜3均为双层反应釜;且每个反应釜3的外层与内层之间均设有油加热管道7;油加热管道7缠绕在反应釜3内。油加热管道7实现了对反应釜3内的聚氨酯涂料的加热,缠绕在反应釜3内的油加热管道7能保证油的热量能充分的传给反应釜3。
油加热管道7与所述管道和所述缓冲罐4贴合。提高了管道和缓冲罐4的温度,使得管道内和缓冲罐4内的水蒸气不会凝结成水,造成对管道和缓冲罐4的腐蚀。
缓冲罐4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与缓冲罐4密封连接。设置顶盖主要为了在停止抽真空工作后,打开顶盖让水蒸气蒸发出去不让其停留在缓冲罐4内,减小缓冲罐4内的水汽浓度,防止其在缓冲罐4内凝结成水珠对缓冲罐4造成腐蚀。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当生产只需要一个反应釜3工作时,打开其反应釜3上的第三阀件203,将其他反应釜3对应的第三阀件203关闭,同时打开一个真空泵1上的第一阀件201,关闭其他真空泵1上的相应第一阀件201,打开两个第二阀件202。启动真空泵1即可,若是需要增加反应釜3内的真空度可增开一个真空泵1共同对一个反应釜3抽真空,提高了反应釜的抽气速率。当工作的反应釜3较多而且这些反应釜需要进行较缓慢的抽气时,可以根据需要只开一台或两台真空泵1对其进行抽真空。实现了对真空泵和反应釜多样化和最优化的搭配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真空泵的吸口汇聚成一个吸口,再将多个反应釜的排气也汇聚成一个排气口,并将该吸口和排气口都连接在一个缓冲罐上,并且在每个真空泵吸口附近和每个反应釜的排气口附近设置阀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开启或关闭相应的阀件就能实现对相应反应釜抽真空,灵活的适应了生产需求。

Claims (7)

1.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包括真空泵、阀件、反应釜以及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所述缓冲罐以及所述反应釜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件包括第一阀件、第二阀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所述真空泵、所述反应釜、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以及所述阀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其相应的所述真空泵的吸口,其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且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应釜;每一根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阀件;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件;每一根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阀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件均为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反应釜、所述第一管道、第四管道、第一阀件以及第三阀件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第二阀件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阀件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缓冲罐的所述第四管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应釜均为双层反应釜;且每个所述反应釜的外层与内层之间均设有油加热管道;所述油加热管道缠绕在所述反应釜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加热管道与所述管道和所述缓冲罐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的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缓冲罐密封连接。
CN202121134739.3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Active CN215783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4739.3U CN21578325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4739.3U CN21578325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3258U true CN21578325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4739.3U Active CN21578325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3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83258U (zh)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减压脱水系统
CN204781251U (zh) 一种真空排水系统
CN207906077U (zh) 自动集液罗茨螺杆真空机组
CN107387364A (zh) 一种真空系统
CN102319516A (zh) 低温真空浓缩机
CN206837535U (zh) 一种闪蒸罐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02223912U (zh) 低温真空浓缩机
CN206534503U (zh) 一种防蒸汽逆流式自动储水加水电饭煲
CN212035815U (zh) 一种带冷凝功能的低压蒸煮锅
CN20620773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7850111U (zh) 一种火电厂并联抽真空系统
CN209145660U (zh) 一种汽轮发电机用疏水系统
CN201141590Y (zh) 高温冷凝水的连续全自动密闭回收装置
CN211097593U (zh) 一种新型乏汽回收综合利用装置
CN206146231U (zh) 一种蒸汽凝结水高低压公网密闭回收系统
CN214535713U (zh) 一种药液浓缩真空收集器
CN208436415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二效节能浓缩器
CN216723085U (zh) 用于复烤烟叶真空回潮的机械真空系统
CN220687584U (zh) 一种提高真空泵工作效率的装置
CN214577635U (zh) 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
CN217418239U (zh) 一种新型热力除氧器
CN216048466U (zh) 吸收式热泵供水管回水管双效补水装置
CN216922448U (zh) 真空容器抽真空的装置
CN211008790U (zh) 一种引风机汽轮机的凝汽器真空系统
CN203394598U (zh) 一种甲醇热功联产汽轮机凝结水节能疏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3058 No.9, Jinzhu Avenu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base, Qingyuan overseas Chinese Industrial Park, Donghua Town, Yingde City,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ixin Waterproof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3058 No.9, Jinzhu Avenu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base, Qingyuan overseas Chinese Industrial Park, Donghua Town, Yingde City,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ixin Yuwa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