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7986U -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7986U
CN215777986U CN202122087259.2U CN202122087259U CN215777986U CN 215777986 U CN215777986 U CN 215777986U CN 202122087259 U CN202122087259 U CN 202122087259U CN 215777986 U CN215777986 U CN 215777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heath
clamping
neuroendoscope
sheat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2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敏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Hospital of Wuhan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Hospital of Wu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Hospital of Wuhan filed Critical Central Hospital of Wuhan
Priority to CN2021220872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7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7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7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中,包括中空柱状的主体、卡紧套帽、鞘管夹紧部件、迫紧件以及沿主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支脚。该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弹力支脚的折弯部及卡紧套帽从颅骨孔内外两侧夹住颅骨骨板,同时通过弹力支脚卡紧颅骨骨板的侧面,从而将其固定于颅骨孔处;通过其中空结构使神经内镜鞘管通过并穿过颅骨孔;再利用鞘管夹紧部件及迫紧件固定神经内镜鞘管。该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固定效果好;并且适用于多种大小的颅骨孔、多种厚度的颅骨,以及多种规格的神经内镜鞘管,适用性强;进一步的,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结构紧凑,能够有效节省手术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已经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中,在应用神经内镜进行颅脑手术的时候,首先在颅骨上形成直径3cm~4cm的颅骨孔,将神经内镜鞘管通过颅骨孔插入脑组织病灶中,再将神经内镜沿鞘管置入,进行相应手术操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神经内镜鞘管固定,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目前实际操作中常用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人为手把持鞘管;由于手的不稳定性,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引起鞘管晃动,尤其是大多数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使人疲惫,导致其把持鞘管的手动作变形,影响手术的效率和效果;且人为把持不易控制鞘管置入脑组织的深浅,可能使内镜及鞘管的方向和深度发生变化,导致鞘管脱出,甚至引起鞘管损伤脑组织,对患者造成损害。另外一种方式是利用安装在手术床或基座上的连接臂固定鞘管;由于连接臂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仅其本身存在着使用上的不便,而且会因为其占据一部分原本就狭小的手术空间,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不便。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相对简便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将装置缝合于头皮以达到固定的目的,然而由于头皮具有一定伸缩性,该装置明显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将神经内镜鞘管利用卡槽装置卡在颅骨孔处的颅骨侧面用以固定,然而由于颅骨厚度的限制,卡槽装置与颅骨侧面接触面积小,这种仅靠颅骨侧面固定的方式仍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对现有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以使在利用神经内镜进行颅脑手术时,神经内镜鞘管保持稳定,方便医生操作;避免神经内镜鞘管晃动,影响手术的效率和效果,甚至给患者带来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结合颅骨骨板以及手术时形成的颅骨孔的特点,相应设计了从颅骨孔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同时从颅骨骨板侧面卡紧的结构,相应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因而尤其适用于神经内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状的主体、卡紧套帽、鞘管夹紧部件、迫紧件以及沿主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支脚,其中:卡紧套帽和鞘管夹紧部件分设于主体的两端;卡紧套帽与主体的外壁相连,且轴向位置可调;鞘管夹紧部件的一端与主体相连,另一端为用于神经内镜鞘管插入的夹持端;迫紧件轴向可调安装于鞘管夹紧部件,并用于使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沿径向向中心收缩,以夹紧神经内镜鞘管;多根弹力支脚均与主体的内壁弹性连接,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主体的中心弹性收缩,并在外力移除后回弹复位;弹力支脚靠近卡紧套帽的一端伸出主体并向外延伸,该端具有沿主体径向朝外的折弯部。
使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两个方面将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固定于颅骨孔处的颅骨骨板:一方面,弹力支脚的折弯部及卡紧套帽从颅骨孔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另一方面,各根弹力支脚在弹力的作用下紧贴颅骨孔处颅骨骨板的侧面,从颅骨骨板的侧面将本装置卡紧;两方面相结合以加强固定效果;然后通过鞘管夹紧部件及主体的中空结构以插入神经内镜鞘管,并使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进入颅内;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鞘管夹紧部件及迫紧件夹紧神经内镜鞘管;各部分互相配合,以实现将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并将其固定的功能,且该装置固定效果好,使得神经内镜鞘管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卡紧套帽的位置可调,能够使该装置适应多种厚度的颅骨骨板;弹力支脚与主体内壁为弹性连接,能够使弹力支脚与多种大小的颅骨孔均可配合卡紧;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可沿径向收缩,能够匹配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优选的,多根弹力支脚通过弹性元件与主体的内壁实现弹性连接;每根弹力支脚与主体的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弹性元件,以使弹力支脚在弹性收缩和复位时受力平衡,运动更加平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力片。
优选的,弹力支脚远离折弯部的一端设置有施力按钮,所述施力按钮穿过主体的侧壁并伸出主体外;该施力按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弹力支脚向主体的中心收缩;通过增加施力按钮,使得该装置操作更为方便。
优选的,弹力支脚伸出主体并向外延伸的长度为1cm~1.5cm;此技术方案的选取是基于人体颅骨骨板的厚度为1cm~1.5cm;通过选取此方案,使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与颅骨骨板的厚度相匹配,避免弹力支脚过短而无法穿过颅骨孔,或过长而影响神经内镜的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弹力支脚伸出主体并向外延伸的长度为1.5cm;选用此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节卡紧套帽的位置,使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对于所有厚度为1cm~1.5cm的颅骨骨板均适用。
优选的,主体为内径为3cm~5cm的中空圆柱体;卡紧套帽为中空圆筒状;此技术方案的选取是基于手术时颅骨孔的孔径一般为3cm~4cm,以及神经内镜鞘管的外径通常为2cm~4cm;通过选取此方案,能够使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与颅骨孔及神经内镜鞘管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卡紧套帽与主体的外壁螺纹连接;选用螺纹连接,以使在手术时很方便地调节卡紧套帽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主体的外壁及卡紧套帽的内壁所设螺纹的长度为1cm~1.5cm;选取此技术方案,一方面用以与不同厚度的颅骨骨板相匹配,使得对于小厚度的颅骨骨板,卡紧套帽向弹力支脚的折弯部调节后,主体与卡紧套帽始终有足够的螺纹配合;另一方面,以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主体及卡紧套帽的高度,避免装置过高而影响神经内镜的操作。
优选的,鞘管夹紧部件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端部周向分布的夹紧片,多个夹紧片合围形成中空圆台形结构;所述夹紧片从连接主体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且各夹紧片之间留有间隙;选用此技术方案,迫紧件对中空圆台形结构施加环向压力,使中空圆台形结构的窄端收缩,从而将神经内镜鞘管夹紧;同时,夹紧片的渐变设计使鞘管夹紧部件适用于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迫紧件为螺母,该螺母与多个夹紧片合围形成的中空圆台形结构螺纹连接;选用螺纹连接,以使在手术时很方便地调节迫紧件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夹紧片外侧及螺母的螺纹长度为0.5cm~1cm,以使在充分夹紧神经内镜鞘管的同时尽量减小鞘管夹紧部件的高度,方便神经内镜的操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经消毒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形成颅骨孔后,向所有弹力支脚施加外力,使弹力支脚向主体的中心弹性收缩;将弹力支脚穿过颅骨孔并伸入颅内;当弹力支脚的折弯部紧贴颅骨骨板的颅内侧时,移除施加于弹力支脚的外力,使弹力支脚回弹复位;弹力支脚回弹后紧贴颅骨骨板侧面;
步骤二:调节卡紧套帽,使其与弹力支脚的折弯部配合,从颅骨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从而将该装置固定于颅骨孔;
步骤三:从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置入神经内镜鞘管并使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调节迫紧件,以使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向中心收缩,将鞘管固定;
步骤四:手术结束后,调节迫紧件,以使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向外张开复位;取出神经内镜鞘管;调节卡紧套帽使其离开颅骨骨板;向所有弹力支脚施加外力,使其向主体的中心弹性收缩;将弹力支脚穿过颅骨孔,取出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力支脚的折弯部及卡紧套帽从颅骨孔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同时通过弹力支脚从颅骨骨板的侧面卡紧,从而将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固定于颅骨骨板;通过鞘管夹紧部件及主体的中空结构以插入神经内镜鞘管,并使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进入颅内;通过迫紧件压迫鞘管夹紧部件,以夹紧神经内镜鞘管;各部分互相配合,实现了将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并将其固定的功能,且该装置固定效果好,使神经内镜鞘管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卡紧套帽的位置,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颅骨骨板;通过弹力支脚与主体内壁的弹性连接,能够适用于多种大小的颅骨孔;通过鞘管夹紧部件夹持端的收缩,能够匹配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3.本实用新型各个元件的尺寸均依据颅骨孔的大小、颅骨骨板的厚度以及神经内镜鞘管的规格进行设计,使其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同时尺寸紧凑。
4.本实用新型主体与卡紧套帽采用螺纹连接,同时鞘管夹紧部件与迫紧件采用螺纹连接,使用时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主体,2-弹力支脚,3-卡紧套帽,4-鞘管夹紧部件,5-折弯部,6-迫紧件,7-弹簧,8-施力按钮,9-夹紧片,10-颅骨孔,11-颅骨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目前,在利用神经内镜进行颅脑手术时,神经内镜鞘管通常采用手持的方式或固定于手术床的方式加以固定,这两种方式均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影响手术的效率和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将装置缝合于头皮以达到固定的目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将神经内镜鞘管利用卡槽装置卡在颅骨孔处的颅骨侧面用以固定,然而这两种方式均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尤其是对其在颅骨孔处的固定方式进行了设计,以实现将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并将其固定的功能。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现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包括中空柱状的主体1、卡紧套帽3、鞘管夹紧部件4、迫紧件6以及沿主体1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支脚2;其中,卡紧套帽3和鞘管夹紧部件4分设于主体1的两端;卡紧套帽3与主体1的外壁相连,且轴向位置可调;鞘管夹紧部件4的一端与主体1相连,另一端为用于神经内镜鞘管插入的夹持端;迫紧件6轴向可调安装于鞘管夹紧部件4,并用于使鞘管夹紧部件4的夹持端沿径向向中心收缩,以夹紧神经内镜鞘管;多根弹力支脚2均与主体1的内壁弹性连接,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主体1的中心弹性收缩,并在外力移除后回弹复位;弹力支脚2靠近卡紧套帽3的一端伸出主体1并向外延伸,该端具有沿主体1径向朝外的折弯部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调节卡紧套帽3的位置,使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及卡紧套帽3分别由颅骨孔10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1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颅骨孔10的大小选取规格与之相匹配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使卡紧套帽3的外径大于颅骨孔10的孔径;再通过向弹力支脚2折弯部5的方向调节卡紧套帽3以使之与颅骨骨板11贴合,与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配合夹紧颅骨骨板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各根弹力支脚2在弹力的作用下紧贴颅骨孔10处颅骨骨板11的侧面,从颅骨骨板11的侧面将本装置卡紧;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颅骨孔10的大小选取规格与之相匹配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使多根弹力支脚2在自然状态下的周向外围大于颅骨孔10;弹力支脚2在外力作用下向主体1的中心弹性收缩,以穿过颅骨孔10;随后外力移除,弹力支脚2回弹;由于弹力支脚2在自然状态下的周向外围大于颅骨孔10,弹力支脚2在回弹后即会紧贴颅骨孔10处颅骨骨板11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鞘管夹紧部件4及主体1的中空结构以插入神经内镜鞘管,并使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10,进入颅内;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鞘管夹紧部件4及迫紧件6夹紧神经内镜鞘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以上各部分互相配合,以实现将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10并将其固定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固定效果好,使神经内镜鞘管在手术中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卡紧套帽3的位置可调,能够使该装置适应多种厚度的颅骨骨板11;弹力支脚2与主体1内壁为弹性连接,使弹力支脚2与多种大小的颅骨孔10均能够配合卡紧;鞘管夹紧部件4的夹持端可沿径向收缩,能够匹配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下面将对各个部件逐一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设有两根弹力支脚2;弹力支脚2伸出主体1并向外延伸的长度为1cm~1.5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为1.5cm;由于人体颅骨骨板11的厚度为1cm~1.5cm,因此通过选取弹力支脚2伸出主体并向外延伸的长度为1.5cm,使得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对于颅骨骨板11的厚度具有最大的适用性,使用时调整卡紧套帽3的位置即可;
在利用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时,颅骨孔10的孔径一般为3cm~4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颅骨孔10的孔径为4cm,两根弹力支脚2在自然状态下外侧距离优选为4.5cm,因此弹力支脚2在压缩并回弹后会紧贴颅骨孔10处颅骨骨板11的侧面。
如图2所示,两根弹力支脚2均通过弹性元件与主体1的内壁实现弹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优选为弹簧7,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选择弹簧片或其它带有弹性的元件,用以实现弹力支脚2与主体1的内壁的弹性连接;每根弹力支脚2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弹簧7;设置两个弹簧7能够使弹力支脚2在弹性收缩和复位时受力更加平衡,防止其旋转;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弹性元件数量以使弹力支脚2的运动更为平稳。
如图2所示,弹力支脚2远离折弯部5的一端设置有施力按钮8;该施力按钮8为长条形,其穿过主体1的侧壁并伸出主体1外;按压施力按钮8位于主体1外侧的一端,对其施加外力,施力按钮8能够带动弹力支脚2向主体1的中心收缩;松开施力按钮8,移除外力,弹力支脚2在弹簧7的作用下回弹复位;设置施力按钮8使得在手术时能够很方便的向弹力支脚2施加外力,同时施力按钮8穿过主体1的侧壁,对弹力支脚2也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防止弹力支脚2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坠。
在利用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时,颅骨孔10的孔径一般为3cm~4cm,神经内镜鞘管的外径通常为2cm~4cm;因此优选主体1为内径3cm~5cm的中空圆柱体,以与颅骨孔10的孔径及神经内镜鞘管的外径相匹配;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为使能够实现弹力支脚2在自然状态下的周向外围大于颅骨孔10,同时有足够的空间在主体1的内壁与弹力支脚2之间连接弹性元件,主体1的内径需要比颅骨孔10的孔径大;同时,主体1的内径比颅骨孔10的孔径大,还能实现使主体1外侧卡紧套帽3的外径大于颅骨孔10的孔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颅骨孔10的孔径为4cm,主体1的内径优选为5cm;对于较小的颅骨孔10,以及外径较小的神经内镜鞘管,主体1可以选取较小的内径值,以使与颅骨孔10及神经内镜鞘管匹配。
如图2所示,卡紧套帽3为中空圆筒状;卡紧套帽3与主体1的外壁螺纹连接,且螺纹长度为1cm~1.5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螺纹长度为1cm;主体1及卡紧套帽3采用螺纹连接,以使在手术时很方便地调节卡紧套帽3在主体1上的位置;由于人体颅骨骨板11的厚度为1cm~1.5cm,主体1及卡紧套帽3选取长度为1cm~1.5cm的螺纹,一方面使得对于小厚度颅骨骨板11,卡紧套帽3在向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调节后,其与主体1始终有足够的螺纹配合;另一方面,使得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主体1及卡紧套帽的高度尽量小,使插入其中的神经内镜的操作更为方便。
如图2所示,鞘管夹紧部件4包括多个沿主体1端部周向分布的夹紧片9,优选4个~6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优选为4个夹紧片9;4个夹紧片9合围形成中空圆台形结构;夹紧片9从连接主体1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且各夹紧片9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空圆台形结构在受环向压力时,其夹紧片之间的间隙缩小,夹紧片相互靠拢,由于中空圆台形结构的宽端固定,因此其窄端会相应收缩;在本实施中,中空圆台形结构的窄端即为鞘管夹紧部件的夹持端,通过该端插入神经内镜鞘管,并由中空圆台形结构的窄端至宽端调节迫紧件,迫紧件对中空圆台形结构施加环向压力,使中空圆台形结构的窄端收缩,从而将神经内镜鞘管夹紧;同时,夹紧片的渐变设计使鞘管夹紧部件适用于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迫紧件6为螺母,与夹紧片9合围形成的中空圆台形结构螺纹连接,且优选螺纹长度为0.5cm~1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螺纹长度为1cm;在充分夹紧神经内镜鞘管的同时,应尽量选择小的螺纹长度,以减小鞘管夹紧部件4的高度,方便神经内镜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经消毒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
下面将具体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及操作过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主体1及卡紧套帽3位于颅外,两根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伸入颅内并与卡紧套帽3从颅骨孔10内外两侧夹住颅骨骨板11;弹力支脚2在弹簧7的作用下卡紧颅骨骨板11的侧面;神经内镜鞘管从夹紧片9形成的中空圆台形结构内置入;向中空圆台形结构的宽端调节迫紧件6螺母的位置,使夹紧片9向内收缩从而夹紧神经内镜鞘管鞘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形成颅骨孔10后,同时按压两个施力按钮8,使其带动两根弹力支脚2向主体1的中心弹性收缩;将弹力支脚2穿过颅骨孔10并伸入颅内;当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紧贴颅骨骨板11的颅内侧时,松开施力按钮8,弹力支脚2回弹复位,弹力支脚回弹后紧贴颅骨骨板11侧面;
步骤二:向弹力支脚折弯部5的方向旋转卡紧套帽3,使其从外侧紧贴颅骨骨板11,从而与弹力支脚2的折弯部5配合,从颅骨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11,将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固定于颅骨孔10;
步骤三:在夹紧片9合围形成的中空圆台形结构内置入神经内镜鞘管,并调整鞘管的深度及方向;向中空圆台形结构的宽端旋转与其连接的螺母,使夹紧片9向内收缩,将鞘管固定;
步骤四:手术结束后,向中空圆台形结构的窄端旋转步骤四中所述的螺母,使夹紧片9向外张开复位;取出神经内镜鞘管;旋转卡紧套帽3使其离开颅骨骨板11;同时按压两个施力按钮8,使其带动弹力支脚2向主体1的柱体中心弹性收缩;将弹力支脚2穿过颅骨孔10,取出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总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弹力支脚的折弯部与卡紧套帽从颅骨孔内外两侧夹紧颅骨骨板;同时通过两根弹力支脚从颅骨骨板的侧面夹紧,以将该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固定于颅骨骨板;通过其中空结构以插入神经内镜鞘管且使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进入颅内;通过夹紧片及迫紧件的配合以夹紧神经内镜鞘管;各部分互相连接配合,实现了将神经内镜鞘管穿过颅骨孔并将其固定的功能,且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通过调节卡紧套帽的位置,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颅骨骨板;通过弹力支脚与主体内壁的弹性连接,能够适用于多种大小的颅骨孔;通过鞘管夹紧部件夹持端的收缩,能够匹配多种外径的神经内镜鞘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各个元件的尺寸均依据颅骨特点进行设计,使其与颅骨骨板的厚度、颅骨孔的大小及神经内镜鞘管的外径相适应性,同时尺寸紧凑;此外,主体与卡紧套帽采用螺纹连接,同时鞘管夹紧部件与迫紧件采用螺纹连接,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经消毒处理后能够重复利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状的主体(1)、卡紧套帽(3)、鞘管夹紧部件(4)、迫紧件(6)以及沿主体(1)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支脚(2),其中:
所述卡紧套帽(3)和鞘管夹紧部件(4)分设于主体(1)的两端;所述卡紧套帽(3)与主体(1)的外壁相连,且轴向位置可调;所述鞘管夹紧部件(4)的一端与主体(1)相连,另一端为用于神经内镜鞘管插入的夹持端;所述迫紧件(6)轴向可调安装于鞘管夹紧部件(4),并用于使鞘管夹紧部件(4)的夹持端沿径向向中心收缩,以夹紧神经内镜鞘管;
所述多根弹力支脚(2)均与主体(1)的内壁弹性连接,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主体(1)的中心弹性收缩,并在外力移除后回弹复位;所述弹力支脚(2)靠近卡紧套帽(3)的一端伸出主体(1)并向外延伸,该端具有沿主体(1)径向朝外的折弯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弹力支脚(2)通过弹性元件与主体(1)的内壁实现弹性连接;每根弹力支脚(2)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7)或弹力片。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支脚(2)远离折弯部(5)的一端设置有施力按钮(8),所述施力按钮(8)穿过主体(1)的侧壁并伸出主体(1)外;该施力按钮(8)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弹力支脚(2)向主体(1)的中心收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支脚(2)伸出主体(1)并向外延伸的长度为1cm~1.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内径3cm~5cm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卡紧套帽(3)为中空圆筒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套帽(3)与所述主体(1)的外壁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的长度为1cm~1.5c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夹紧部件(4)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1)端部周向分布的夹紧片(9),多个夹紧片(9)合围形成中空圆台形结构;所述夹紧片(9)从连接主体(1)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且各夹紧片(9)之间留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件(6)为螺母,该螺母与所述中空圆台形结构螺纹连接。
CN202122087259.2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777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259.2U CN21577798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259.2U CN21577798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7986U true CN215777986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259.2U Active CN21577798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7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4760B2 (ja) ロッドを受けてそのロッドを骨固定要素に連結するための受け部、およびそのような受け部を有する骨固定装置
JP5014164B2 (ja) 脊椎固定デバイス
CN106880405B (zh) 手术机器人用柔性器械、手术器械及内窥镜
US11344286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CN110934672B (zh) 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器
TWM482369U (zh) 腰椎微創固定裝置之骨釘
CN215777986U (zh) 一种神经内镜鞘管固定装置
KR101199458B1 (ko) 척추 고정용 장치
JP2020192329A (ja) 伸縮式椎体置換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064741B2 (en) Clamping device for affixing a stop plate to an interbody implant
JP3929538B2 (ja) 椎体固定具取付け装置を有する脊椎矯正装置
KR20100052953A (ko) 교정 스크류 시술용 드라이버
US10743921B2 (en) Reductio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CN210872051U (zh) 医用内窥镜手术辅助支架
TWM503196U (zh) 立體定位穩定器
CN113456194A (zh) 一种脊柱外科穿刺定位器
JP6411420B2 (ja) レトラクター保持装置
CN215994074U (zh) 脊柱微创手术用套筒装置
WO2013176100A1 (ja) 組織剥離装置
JP2021514697A (ja) ケージホルダ
CN210903151U (zh) 一种心外科用二尖瓣膜拉钩
CN109222857B (zh) 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
CN114176676A (zh) 一种应用于颈椎前路齿状突骨折手术的定位装置
JP2018531712A (ja) 小径眼科器具および方法
CN206482656U (zh) 镜下成形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