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5520U - 自动补水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补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5520U
CN215765520U CN202122223953.2U CN202122223953U CN215765520U CN 215765520 U CN215765520 U CN 215765520U CN 202122223953 U CN202122223953 U CN 202122223953U CN 215765520 U CN215765520 U CN 215765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ling
bottom end
pipe
seal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39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述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Yisihang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Yisihang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Yisihang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Yisihang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39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5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5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5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补水机构,包括壳体、水箱、接水盒、密封组件、气管以及水管;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片、密封盖以及顶出杆,密封盖上设有穿接孔,密封盖安装于导水口,顶出杆的一端连接有密封片,顶出杆的另一端可活动的穿接于穿接孔内;顶出杆用于在密封片受压时向下以使密封片封盖密封盖的顶端;气管的一端连通于密封盖的底端,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接水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密封盖的底端,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接水盒内;气管的底端与水管的底端在接水盒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气管的底端高于水管的底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以及接水盒上下分开设置,不需要水泵结构,且水箱在壳体顶端,便于加水以及清洗。

Description

自动补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自动补水机构的具有送风、净化、加湿和取暖等功能的多合一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具有加湿功能或调节空气湿度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把水箱与接水盒两个零件设计在相邻位置,水箱漏水给接水盒,然后让湿帘在接水盒吸水或者超声波震荡片直接在接水盒内消耗水,但是这样会限制了外观的设计,以及内部的结构设计。
也有一些具有加湿功能或调节空气湿度的产品是把水箱设计在最底部,把接水盒设计在水箱上面,湿帘设计在接水盒上面,在湿帘上面设计一个洒水盒,利用水泵把水箱的水抽到洒水盒,让后洒水盒的水漏到湿帘上,湿帘上的水漏到接水盒,接水盒有个孔把水漏回水箱,以此形成一个循环,但此方案会利用到水泵,水泵会受水质的影响,长期运行水泵内会产生水垢,水垢会影响水泵的运转,从而降低水泵的寿命。另外当水箱设计在最底部时,用户加水非常不方便:如果水箱要被取出加水,那么水泵需要一个转换装置,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如果水箱不能被取出加水,那么水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沉淀物或滋生细菌,不好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水机构,其水箱以及接水盒上下分开设置,不需要水泵结构,且水箱在壳体顶端,便于加水以及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自动补水机构,包括壳体、水箱、接水盒、密封组件、气管以及水管,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接水盒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水箱的底端设有导水口;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片、密封盖以及顶出杆,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穿接孔,所述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导水口,所述顶出杆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密封片,所述顶出杆的另一端可活动的穿接于所述穿接孔内;所述顶出杆用于在密封片受压时向下以使所述密封片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
所述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密封盖的底端,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水盒;所述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盖的底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水盒内;所述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水管的底端在接水盒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管的底端高于所述水管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气水交换盒,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气水交换盒的顶端;所述气水交换盒的底端设有穿接腔;所述水箱的底端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导水口贯通所述安装凸台;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密封套装于所述安装凸台外;所述密封盖的另一端密封穿接于所述穿接腔内;所述气管以及水管均贯通至所述穿接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安装凸台外部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与穿接腔的内壁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凸台与密封盖之间夹持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气水交换盒的底端设有第一定位柱以及第二定位柱,所述气管穿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所述水管穿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穿接孔设于密封台的中部,所述密封台上还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多个漏水孔圆周分布于所述穿接孔的外周;所述密封片用于与所述密封台的端面密封配合以封盖所述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台与密封片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提供驱使密封片向上运动以使密封片打开所述漏水孔的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的外表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水箱在正常出水时,顶出杆可以向上运动,密封片可以打开密封盖,水箱内的水可以经水管导出至接水盒内,在水箱下水时,水从水管流出,只要气管的底端还没被水淹没,一直有气体进入水箱,水箱内气压与大气压相通,水就可以一直往下流,在接水盒内的水位上涨,当水淹没气管的底端时,水箱被密封,形成气压低于大气压的密闭空间,水停止往下流。
由于增加了进气管与排水管,可以把水箱与接水盒分离,水箱与接水盒有较大空间,或接触或不接触均可,不受结构限制的设计;同时本方案不需要水泵,水箱在壳体顶端,水箱可以随时取走加水或清洗,解决了用户加水不方便,不好清理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水交换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水交换盒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加湿机构;12、吹风口;20、水箱;21、水箱底盖;22、安装凸台;30、接水盒;31、密封片;32、顶出杆; 33、密封盖;331、穿接孔;332、密封台;333、漏水孔;34、密封圈;35、密封垫;36、弹性部件;40、气管;50、水管;60、气水交换盒;61、穿接腔;62、第一定位柱;63、第二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的自动补水机构,包括壳体10、水箱20、接水盒 30、密封组件、气管40以及水管50,将水箱20安装于壳体10的顶端,而接水盒30安装于壳体10的底端,且水箱20的底端设有导水口。
具体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片31、密封盖33以及顶出杆32,在密封盖33上设有穿接孔331,上述密封盖33安装于导水口,上述密封片 31安装在顶出杆32,而顶出杆32的另一端可活动的穿接于穿接孔 331内,顶出杆32可在密封片31受压时向下,以使密封片31封盖密封盖33的顶端。
另外,气管40的一端连通于密封盖33的底端,而气管40的另一端连通至接水盒30,同样的,水管50的一端连通至密封盖33的底端,水管50的另一端连通至接水盒30内,气管40的底端与水管 50的底端在接水盒3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气管40的底端高于水管50的底端。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机构时,可以在水箱20内放置水,顶出杆32在正常情况下向上运动,使密封片31 保持打开的状态,水箱20内的水可以经水管50导出至接水盒30内,在水箱20下水时,水从水管50流出,只要气管40的底端还没被水淹没,一直有气体进入水箱20,水箱20内气压与大气压相通,水就可以一直往下流,在接水盒30内的水位上涨,当水淹没气管40的底端时,水箱20被密封,形成气压低于大气压的密闭空间,水停止往下流。
由于增加了进气管40与排气管40,可以把水箱20与接水盒30 分离,水箱20与接水盒30有较大空间,或接触或不接触均可,不受结构限制的设计;同时本方案不需要水泵,水箱20在壳体10顶端,水箱20可以随时取走加水或清洗,解决了用户加水不方便,不好清理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壳体10的顶端设有气水交换盒60,将水箱 20安装于气水交换盒60的顶端,而气水交换盒60的底端设有穿接腔61。在装配时,水箱20的底端设有安装凸台22,该导水口贯通安装凸台22,将密封盖33的一端密封套装于安装凸台22外,而密封盖33的另一端密封穿接于穿接腔61内;气管40以及水管50均贯通至穿接腔61内。
在此结构基础上,在进行水箱20的安装时,可以是在水箱20的底端设置水箱底盖21,在气水交换盒60内设置固定孔,在水箱底盖 21的底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可以穿接至固定孔内,然后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即可,如此可以将水箱底盖21安装在气水交换盒60内,便于水箱20的拆装。
此外,在装配合适,密封盖33的顶端可以是与水箱底盖21的安装凸台22外部密封配合,密封盖33的底端穿接在气水交换盒60的穿接腔61内并密封配合,可以稳定装配结构,也可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盖33的一端与安装凸台22外部螺纹配合,即可以在密封盖33的顶端加工内螺纹,在安装凸台22的外表面加工外螺纹,密封盖33与水箱20进行装配时,实现螺纹连接即可,拆装方便。
更具体的是,可以是在密封盖33的外壁与穿接腔61的内壁之间夹持有密封圈34,在密封盖33与穿接腔61夹持的密封圈34可以对二者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性。
当然,还可以在安装凸台22与密封盖33之间夹持有密封垫35,该密封垫35可以对安装凸台22以及密封盖33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气管40以及水管50的装配,可以在气水交换盒60的底端设有第一定位柱62以及第二定位柱63,具体气管40 穿接于第一定位柱62上,而水管50穿接于第二定位柱63上,即第一定位柱62以及第二定位柱63可以供气管40以及水管50的插装,气管40以及水管50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更具体的是,可以在密封盖33的中部设有密封台332,上述穿接孔331设于密封台332的中部,此外,还可在密封台332上还设有多个漏水孔333,且多个漏水孔333圆周分布于穿接孔331的外周,如此,在进行漏水作业时,顶出杆32可以在穿接孔331内上下运动,而穿接孔331外周的漏水孔333可以用于漏水,在水箱20内没有水时,顶出杆32便可向下运动,密封片31便可与密封台332的端面密封配合以封盖漏水孔333。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台332与密封片31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36,弹性部件36可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可以驱使密封片31向上运动以使密封片31打开漏水孔333,如此,在正常漏水时,密封片 31可以在弹性部件36的作用下保持正常打开状态,保持漏水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36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弹簧可以套装于顶出杆32外即可实现装配。
进一步地,密封片31的外表面呈锥形,锥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如此,锥形的外表面可以引导水流更好的向下导出,下水过程更加顺畅,下水效率相对较高。
具体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机构可以是应用于具有加湿功能的净化器,如具有加湿功能的取暖器,再如具有加湿功能的冷风扇等,总之,具有加湿功能的产品均可涉及。
以上述自动补水机构应用于冷风扇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5,包括上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壳体10上设有吹风口12;壳体10内设有加湿机构11,加湿机构11用于使接水盒内的水能够变成水雾或者蒸发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具体本实施例中上述加湿机构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加湿机构(如超声波雾化器等)或者气化加湿机构(如加热气化等)来实现。
即在使用时,可以在水箱20内放置水,顶出杆32在正常情况下向上运动,使密封片31保持打开的状态,水箱20内的水可以经水管50导出至接水盒30内,在水箱20下水时,水从水管50流出,只要气管40的底端还没被水淹没,一直有气体进入水箱20,水箱20内气压与大气压相通,水就可以一直往下流,在接水盒30内的水位上涨,当水淹没气管40的底端时,水箱20被密封,形成气压低于大气压的密闭空间,水停止往下流。而壳体10内的加湿机构11可以使接水盒30内的水进行变成水雾或者蒸发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冷风扇可以将接水盒30内经加湿机构11加湿后的水汽吹出,吹水冷风。
由于增加了进气管40与排水管50,可以把水箱20与接水盒30 分离,水箱20与接水盒30有较大空间,或接触或不接触均可,不受结构限制的设计;同时本方案不需要水泵,水箱20在壳体10顶端,水箱20可以随时取走加水或清洗,解决了用户加水不方便,不好清理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当然,上述自动补水机构还可用于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净化器等装置,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应用即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箱、接水盒、密封组件、气管以及水管,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接水盒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水箱的底端设有导水口;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片、密封盖以及顶出杆,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穿接孔,所述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导水口,所述顶出杆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密封片,所述顶出杆的另一端可活动的穿接于所述穿接孔内;所述顶出杆用于在密封片受压时向下以使所述密封片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
所述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密封盖的底端,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水盒;所述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盖的底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水盒内;所述气管的底端与所述水管的底端在接水盒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管的底端高于所述水管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气水交换盒,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气水交换盒的顶端;所述气水交换盒的底端设有穿接腔;所述水箱的底端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导水口贯通所述安装凸台;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密封套装于所述安装凸台外;所述密封盖的另一端密封穿接于所述穿接腔内;所述气管以及水管均贯通至所述穿接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安装凸台外部螺纹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与穿接腔的内壁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与密封盖之间夹持有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交换盒的底端设有第一定位柱以及第二定位柱,所述气管穿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所述水管穿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穿接孔设于密封台的中部,所述密封台上还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多个漏水孔圆周分布于所述穿接孔的外周;所述密封片用于与所述密封台的端面密封配合以封盖所述漏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台与密封片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提供驱使密封片向上运动以使密封片打开所述漏水孔的弹性应力。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的外表面呈锥形,所述锥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CN202122223953.2U 2021-09-14 2021-09-14 自动补水机构 Active CN215765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3953.2U CN215765520U (zh) 2021-09-14 2021-09-14 自动补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3953.2U CN215765520U (zh) 2021-09-14 2021-09-14 自动补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5520U true CN21576552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3953.2U Active CN215765520U (zh) 2021-09-14 2021-09-14 自动补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5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0221100A1 (zh) 一种加湿器
CN215765520U (zh) 自动补水机构
CN111089376A (zh) 风扇中置式空气净化与蒸发加湿一体机
CN112781136A (zh) 加湿设备
WO2023245996A1 (zh) 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冷风扇
CN209819726U (zh) 加湿装置和多联式空调系统
CN201954698U (zh) 防泄漏加湿器
CN208967973U (zh) 加湿器及加湿器的水箱
CN210220117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8983539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9944567U (zh) 布水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9297130A (zh) 加湿器及加湿器的水箱
CN219433409U (zh) 蒸发式加湿装置
CN20994457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871054U (zh) 加湿器
CN219103209U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220354087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装置
CN21746467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803822B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16522149U (zh) 一种落地式加湿器
CN210740617U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14664938U (zh) 立式加湿器
CN214664939U (zh) 加湿器
CN216346797U (zh) 一种加湿器的上加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