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0462U -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0462U
CN215760462U CN202122393643.5U CN202122393643U CN215760462U CN 215760462 U CN215760462 U CN 215760462U CN 202122393643 U CN202122393643 U CN 202122393643U CN 215760462 U CN215760462 U CN 215760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lane
templates
anchor
fiber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36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鑫瑞
王萧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3936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0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0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0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包括若干模板组件,若干模板组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相邻两模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模板组件的外侧固接有预埋组件;模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平面模板和直角模板,平面模板和直角模板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平面模板和四个直角模板围成一方形管状结构,相邻两平面模板通过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若干平面模板内侧均固接有若干锚固件,若干锚固件呈矩阵型分布;预埋组件包括第一预埋板和第二预埋板。本实用新型在浇筑后无需拆除,与混凝土柱一体成型,省去浇筑后模板拆除的步骤,加快了施工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背景技术
混凝土立柱作为建筑结构中主要的承重结构,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现有的立柱施工方法是,架设立柱钢筋骨架,在骨架外侧搭建浇筑模板,在浇筑模板内浇筑普通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将浇筑模板拆除,在此过程中拆除浇筑模板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延长了施工时间,加大了施工难度,而且在浇筑模板拆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混凝土柱损伤,导致混凝土柱的可靠性降低。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包括若干模板组件,若干所述模板组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相邻两所述模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模板组件的外侧固接有预埋组件;
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平面模板和直角模板,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直角模板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平面模板和四个所述直角模板围成一方形管状结构,相邻两所述平面模板通过所述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平面模板内侧均固接有若干锚固件,若干所述锚固件呈矩阵型分布;
所述预埋组件包括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外侧固接的第一预埋板、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直角模板外侧固接的第二预埋板,所述第一预埋板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第二预埋板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直角模板的底端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锚固件包括与所述平面模板固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平面模板的一侧固接有锚固杆,所述锚固杆外侧固接有若干组锚固凸起,且若干组所述锚固凸起呈周向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锚固凸起包括若干朝所述固定板倾斜设置的锚固片,若干所述锚固片与所述锚固杆外壁固接,且若干所述锚固片沿所述锚固杆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锚固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杆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锚固凸起数量相对应的浇筑口,若干所述浇筑口呈周向等距分布,且任一所述浇筑口位于相邻两所述锚固凸起之间。
优选的,所述平面模板顶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平面模板底端固接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对应的插接头,位于上方的所述平面模板的所述插接头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的所述插接槽插接。
优选的,所述平面模板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若干所述插接孔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直角模板与所述平面模板相接触的一侧固接有若干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且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插接孔卡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块内开设有卡接腔,所述平面模板外侧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末端伸入所述卡接腔并固接有卡接块,且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平面模板和所述卡接块均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腔卡接。
优选的,所述直角模板和所述平面模板均由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模板在浇筑后无需拆除,与混凝土柱一体成型,省去浇筑后模板拆除的步骤,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一体化模板无需拆除,避免了在拆除过程中对混凝土柱总成损伤,使混凝土柱的成型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锚固件,使浇筑后的混凝土柱与一体化模板的连接效果更好,保证了施工后形成的混凝土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平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直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直角模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杆与卡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直角模板、2为平面模板、3为锚固件、301为固定板、302为锚固杆、303为锚固片、304为浇筑口、4为加强筋、5为第二预埋板、6为第一预埋板、7为插接块、8为卡接腔、9为第一通孔、10为插接孔、11为插接头、12为插接槽、13为卡接杆、14为卡接块、15为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包括若干模板组件,若干模板组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相邻两模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模板组件的外侧固接有预埋组件;
模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平面模板2和直角模板1,平面模板2和直角模板1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平面模板2和四个直角模板1围成一方形管状结构,相邻两平面模板2通过直角模板1可拆卸连接;若干平面模板2内侧均固接有若干锚固件3,若干锚固件3呈矩阵型分布;
预埋组件包括与位于最下方的平面模板2外侧固接的第一预埋板6、与位于最下方的直角模板1外侧固接的第二预埋板5,第一预埋板6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平面模板2的底端面齐平,第二预埋板5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直角模板1的底端面齐平。先将带有第一预埋板6的平面模板2和带有第二预埋板5的直角模板1搭建,在底层构建出一体化模板的底座,然后在底座上搭建位于底座上方的模板组件,根据实际情况搭建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在搭建好的一体化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柱,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模板在浇筑后无需拆除,与混凝土柱一体成型,省去浇筑后模板拆除的步骤,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一体化模板无需拆除,避免了在拆除过程中对混凝土柱总成损伤,使混凝土柱的成型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沿相邻模板组件之前存有的缝隙溢出,方形管状结构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凹陷,方形管状结构的底端内侧固接有与凹陷相适配的凸起,位于上方的方形管状结构通过凸起插接在位于下方的管状结构上。
进一步的,第一预埋板6的顶端固接有若干加强筋4,加强筋4为直角三角形,加强筋4的另一直角边与位于最下方的平面模板2的外壁固接。
进一步的,锚固件3包括与平面模板2固接的固定板301,固定板301远离平面模板2的一侧固接有锚固杆302,锚固杆302外侧固接有若干组锚固凸起,且若干组锚固凸起呈周向等距分布。在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模板搭建好之后,向一体化模板内浇筑混凝土,锚固杆302在混凝土凝固后固定在混凝土柱中,使一体化模板与混凝土柱有更好的成型效果,同时使一体化模板与混凝土柱的固定更加牢靠。
进一步的,锚固凸起包括若干朝固定板301倾斜设置的锚固片303,若干锚固片303与锚固杆302外壁固接,且若干锚固片303沿锚固杆302长度方向等距设置。设置朝固定板301倾斜设置的锚固片303,在锚固杆302上形成倒刺结构,能够更好的使锚固杆302与混凝土柱固定,进一步保证一体化模板与混凝土柱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锚固杆30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锚固杆302外壁上开设有与锚固凸起数量相对应的浇筑口304,若干浇筑口304呈周向等距分布,且任一浇筑口304位于相邻两锚固凸起之间。锚固杆302为中空机构且设置浇筑口304,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回从浇筑口304流入锚固杆302内,使锚固杆302能够更好的与混凝土融合,保证混凝土柱与一体化模板的锚固效果。
进一步的,平面模板2顶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12,平面模板2底端固接有与插接槽12相对应的插接头11,位于上方的平面模板2的插接头11与位于下方的平面模板2的插接槽12插接。在一体化模板的搭建过程中,底层的搭建好之后,将上层的平面模板2上的插接头11与下层平面模板2的插接槽12对准并插入,实现上层平面模板2与下层平面模板2的快速定位和固定,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为了使插接头11插接在插接槽12后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插接槽12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梯形的窄边靠近平面模板2的内侧。
进一步的,平面模板2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0,若干插接孔10沿竖直方向分布,直角模板1与平面模板2相接触的一侧固接有若干插接块7,插接块7与插接孔10相适配,且插接块7与插接孔10卡接。
进一步的,插接块7内开设有卡接腔8,平面模板2外侧设置有卡接杆13,卡接杆13末端伸入卡接腔8并固接有卡接块14,且卡接杆13与平面模板2和卡接块14均滑动连接,卡接块14与卡接腔8卡接。
进一步的,平面模板2外侧开设有与卡接杆13和卡接块14连接处截面相适配的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与插接孔10连通,插接块7靠近第一通孔9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通孔9相适配的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与卡接腔8连通,卡接杆13通过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5伸入卡接腔8内。
在平面模板2与直角模板1连接时,将直角模板1上的插接块7对准平面模板2上的插接孔10并插入,实现平面模板2与直角模板1的初步定位固定,将平面模板2与直角模板1插接好之后,将带有卡接块14的卡接杆13对准平面模板2上的第一通孔9插入,当卡接块14进入卡接腔8后转动卡接杆13使卡接块14在卡接腔8内转动,卡接块14与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5的位置不再适配完成卡接,实现平面模板2与直角模板1的最终固定。
进一步的,卡接腔8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与卡接块14以卡接杆13轴线为中心转动时扫过的路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直角模板1和平面模板2均由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模板2和直角模板1采用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制成,与浇筑立柱所用的普通混凝土同为混凝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成型后的混凝土柱的连接更加牢靠,同时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仅在浇筑过程损坏几率降低,而且能够强化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柱。
具体实施方式:在施工现场先将带有第一预埋板6的平面模板2和带有第二预埋板5的直角模板1搭建,在底层构建出一体化模板的底座,然后在底座上搭建平面模板2和直角模板1构成的模板组件,根据实际情况搭建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在搭建好的一体化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模板组件,若干所述模板组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相邻两所述模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模板组件的外侧固接有预埋组件;
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平面模板(2)和直角模板(1),所述平面模板(2)和所述直角模板(1)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平面模板(2)和四个所述直角模板(1)围成一方形管状结构,相邻两所述平面模板(2)通过所述直角模板(1)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平面模板(2)内侧均固接有若干锚固件(3),若干所述锚固件(3)呈矩阵型分布;
所述预埋组件包括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2)外侧固接的第一预埋板(6)、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直角模板(1)外侧固接的第二预埋板(5),所述第一预埋板(6)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2)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第二预埋板(5)底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直角模板(1)的底端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3)包括与所述平面模板(2)固接的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远离所述平面模板(2)的一侧固接有锚固杆(302),所述锚固杆(302)外侧固接有若干组锚固凸起,且若干组所述锚固凸起呈周向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凸起包括若干朝所述固定板(301)倾斜设置的锚固片(303),若干所述锚固片(303)与所述锚固杆(302)外壁固接,且若干所述锚固片(303)沿所述锚固杆(302)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杆(30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锚固杆(302)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锚固凸起数量相对应的浇筑口(304),若干所述浇筑口(304)呈周向等距分布,且任一所述浇筑口(304)位于相邻两所述锚固凸起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模板(2)顶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12),所述平面模板(2)底端固接有与所述插接槽(12)相对应的插接头(11),位于上方的所述平面模板(2)的所述插接头(11)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平面模板(2)的所述插接槽(12)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模板(2)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10),若干所述插接孔(10)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直角模板(1)与所述平面模板(2)相接触的一侧固接有若干插接块(7),所述插接块(7)与所述插接孔(10)相适配,且所述插接块(7)与所述插接孔(10)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7)内开设有卡接腔(8),所述平面模板(2)外侧设置有卡接杆(13),所述卡接杆(13)末端伸入所述卡接腔(8)并固接有卡接块(14),且所述卡接杆(13)与所述平面模板(2)和所述卡接块(14)均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14)与所述卡接腔(8)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模板(1)和所述平面模板(2)均由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制成。
CN202122393643.5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Active CN215760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643.5U CN21576046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643.5U CN21576046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0462U true CN215760462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2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3643.5U Active CN21576046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0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530A (zh) 基于3d打印的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结构
CN111705950A (zh) 高强度装配式剪力墙构造
CN108930404A (zh) 单元式可调异形曲面模板支撑系统及浇筑成型方法
CN215760462U (zh) 一种精细钢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一体化模板
CN204552085U (zh) 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顶部支模浇筑混凝土构造
CN21563106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预制梁及其制备模具
CN214423665U (zh) 一种基站用装配式预制墙板
CN110700566B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成型钢模板
CN212427769U (zh) 一种免拆模构造柱用的嵌锁式砌块
CN211899036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构造
CN113818480A (zh) 顶部堆土山形结构挡土墙模板
CN113152876A (zh) 一种脚手架用连墙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076877B (zh) 工地围挡预制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9508825U (zh) 一种钢模块建筑结构连接节点
CN207003451U (zh) 拼接钢板以及边坡支护模架
CN111502123A (zh) 倒插灌浆式预制混凝土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03915U (zh) 一种软岩隧道开挖支护设备
CN11203127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38556U (zh) 一种u型砌块成型模具
CN209686724U (zh) 一种异型砖
CN215926039U (zh) 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
CN211173086U (zh) 地铁车站掖角模板
CN214993023U (zh) 一种框架墩墩体结构
CN216042180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10797858U (zh) 一种高强度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