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0459U -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0459U
CN215760459U CN202122290603.8U CN202122290603U CN215760459U CN 215760459 U CN215760459 U CN 215760459U CN 202122290603 U CN202122290603 U CN 202122290603U CN 215760459 U CN215760459 U CN 215760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upport
reinforcement
concrete column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06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阳
荆朋朋
张兰阁
闫瑞朋
王晓航
郭志伟
吕红光
王光辉
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906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0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0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0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件安装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若干组加固组件、支撑组件和紧固组件,加固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首尾相连构成框型结构并通过紧固组件固定,框型结构内径用于与混凝土柱外缘匹配且内径大小可调,任意相邻两组加固组件之间通过两组对称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由于支撑组件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加固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供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中的主厂房、汽机基座、侧煤仓等框架结构一般设计为清水混凝土,而且上述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大,模板加固体系通常选用槽钢穿对拉螺栓工艺,根据实际经验表明,槽钢加固系统操作不方便,且需要提前加工制作,施工周期较长,效率不高,且存在使用过程中的防腐等问题,周转及存储需要一定的费用进行重新刷漆防腐。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类新型柱模板加加固件-方圆扣,卡箍一端折弯,另一端设置双排卡槽,四个卡箍相互卡套,使用楔铁板插入凹凸槽中使卡箍相互咬合紧密,形成水平整体对方柱模板进行加固,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方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方圆扣加固体系具有加固稳定、防止松动的作用,同时装卸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槽钢加固体系安装步骤复杂、操作时间长、适用范围有限等缺点,目前该新型加固体系已经逐步在建筑市场使用,深受各施工单位的好评。
但是对于大尺寸特别是边长大于1.5m以上的混凝土柱,配套使用的方圆扣单片卡箍重量达到50kg-90kg以上,施工人员在模板加固过程中搬运、安装均比较困难,需要多名施工人员配合。另外,大型方圆扣拆卸时难以做到轻拆轻放,由于质量大,拆除过程中四片卡箍会同时松动,如果不及时,会出现方圆扣砸落的情况,难以保证拆卸时的安全工作。另外方圆扣卡槽受力部位仅为1cm,比较薄弱,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采用手锤敲击紧固,多次使用后卡槽受力点出现变形、断裂,导致方圆扣提前失效报废。另外双排卡槽在加工过程中工序较为复杂,且极大降低了该部位的钢结构强度。
鉴于上述情况,为保证大截面混凝土模板施工过程中质量及安全工作,在此提出了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件安装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若干组加固组件、支撑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首尾相连构成框型结构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固定,所述框型结构内径用于与混凝土柱外缘匹配且内径大小可调,任意相邻两组加固组件之间通过两组对称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固定;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四个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一端向内弯折呈匚型结构,另一端为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匚型结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均远大于宽度,且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正交;
所述加固件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的预制孔,所述预制孔两两一组构成多组预制孔组,同组的预制孔沿所述加固件重心对称。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分别用于与相邻两组加固组件的预制孔匹配,所述第三支撑段外径大于所述预制孔孔径,所述第三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加固件。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盘,两个所述支撑盘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段的两端,所述支撑盘用于支撑所述加固件。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匹配。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件由工字型钢制成。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件中部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的预制孔,四个所述预制孔两两一组构成两组预制孔组,两组预制孔组交错设置。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槽为七个,七个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加固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构成第一卡槽段,所述预制孔与所述第一卡槽段之间为设定距离。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匚型结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匚型结构的两个第二卡槽同轴贯穿设置。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孔为螺纹孔,所述加固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相邻两组所述加固组件之间通过四个支撑组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由于支撑组件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加固过程中施工人员搬运工作量,大截面清水混凝土柱的加固工作可以由两人较为便利的开展。
支撑柱由工厂定尺寸加工,保证了柱子的加固间距均匀,拆卸时与安装步骤相反,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有承重支架部分,支撑柱可以临时承托四片卡箍重量,避免方圆扣拆卸时卡箍掉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操作实用性强。
卡槽设计为单排,相邻卡槽中间受剪力部位长度2cm,强度高,能够满足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安装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安装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安装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安装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加固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加固组件,110-加固件,120-第一卡槽,130-第二卡槽,140-预制孔;200-支撑组件,210-支撑柱,211-第一支撑段,212-第二支撑段,213-第三支撑段;220-支撑盘;300-紧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若干组加固组件、支撑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首尾相连构成框型结构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固定,所述框型结构内径用于与混凝土柱外缘匹配且内径大小可调,任意相邻两组加固组件之间通过两组对称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固定;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四个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一端向内弯折呈匚型结构,另一端为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匚型结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均远大于宽度,且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正交;
所述加固件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的预制孔,所述预制孔两两一组构成多组预制孔组,同组的预制孔沿所述加固件重心对称。
为了更清晰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进行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进行展开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组加固组件100、支撑组件200和紧固组件300,加固组件100在装配状态下首尾相连构成框型结构并通过紧固组件300固定,框型结构内径用于与混凝土柱外缘匹配且内径大小可调,任意相邻两组加固组件100之间通过两组对称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200固定;
加固组件100包括四个加固件110,加固件110一端向内弯折呈匚型结构,另一端为水平结构,水平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120,匚型结构设置有第二卡槽130,第一卡槽120和第二卡槽130的长度均远大于宽度,且第一卡槽120的长度方向与加固件110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卡槽13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120的长度方向正交;
加固件110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200的预制孔140,预制孔140两两一组构成多组预制孔组,同组的预制孔140沿加固件110重心对称。
参阅图5和图9,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柱210,支撑柱2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211、第二支撑段212和第三支撑段213,第一支撑段211和第三支撑段213的外径相同,第二支撑段212的外径大于第一支撑段211和第三支撑段213,第一支撑段211和第三支撑段213分别用于与相邻两组加固组件100的预制孔匹配,第三支撑段213外径大于预制孔140孔径,第三支撑段213用于支撑加固件110。
支撑组件200还包括支撑盘220,两个支撑盘220设置于第三支撑段213的两端,支撑盘220用于支撑加固件110。
参阅图10,紧固组件300包括楔形板,楔形板用于与第一卡槽120和第二卡槽130匹配。
加固件110由工字型钢制成。优选地,本加固件使用10#加强工字钢。
加固件110中部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200的预制孔140,四个预制孔140两两一组构成两组预制孔组,两组预制孔组交错设置。其中外侧两孔与内侧两孔分别位于加固件110重心对称位置。
第一卡槽120为七个,七个第一卡槽120沿加固件1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构成第一卡槽段,预制孔140与第一卡槽段之间为设定距离。
匚型结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槽130,匚型结构的两个第二卡槽130同轴贯穿设置。
预制孔140为螺纹孔,加固组件100与支撑组件200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相邻两组加固组件100之间通过四个支撑组件200支撑。具体地,两个支撑组件200安装于同一侧,另外两个支撑组件200安装于其相对侧,即在大截面混凝土柱的两个相对面分别安装两个支撑组件200,以支撑平衡相邻两个加固组件100。该安装方式仅为优选,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在大截面混凝土柱的四个侧面均安装两个支撑组件200,即相邻两个加固组件100之间共计八个支撑组件200进行支撑。同理,各加固组件依次沿大截面混凝土柱的高度方向布设,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以方便安装和拆卸,本申请实用性高,易于操作,且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本加固件使用10#加强工字钢,尺寸为100mm宽×25mm厚成品工字钢,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成1800mm至2700mm。
加固件一端进行机械折弯,弯折后有效长度100mm,弯折一端上下各有一个方形孔,即第二卡槽,其尺寸为60mm×20mm。
另一端留设等间距卡槽,具体地,在加固件中心线上等间距布置7个第一卡槽,即方形孔,其尺寸40mm×20mm,相邻两孔间隙20mm。加固件中心位置设置四个φ10mm的预制孔,其中外侧两孔与内侧两孔分别位于加固件重心对称位置。该加固件折弯的一段也留设一组卡槽。同时设计一种定尺寸支撑柱,该支撑柱采用φ18mm圆钢加工制作,两端15mm位置焊接φ20mm×6mm或φ30mm×8mm的圆形托环,即支撑盘,上下两支撑盘间距固定(可根据加固间距分别制作250mm-400mm),两端部支撑柱铣削加工成9.5mm直径。加固件卡槽设置为单排,凹槽受剪力部位为2cm宽度,这样可保证凹槽部位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在加固件弯折端也设置一方形孔,当柱角两个加固件进行交叉连接时,在此位置插入楔铁将两加固件进行锁定,从而达到两加固件固定的作用。
操作步骤:首先将大截面混凝土柱底部加固件安装完成,从底部加固件中任选相对两个加固件,将支撑柱分别插入上面的圆孔中(选用对称的两个圆孔),每件加固件上插入2根支撑柱,共计4根,然后开始进行第二排加固件安装,首先在支撑柱上放置第二排加固件,由于支撑柱的作用,加固件可以保持稳定状态后,施工人员可安装第二排另两面无支撑柱的加固件,然后在弯折端插入三角楔铁并进行敲击紧固。整排全部加固完成后,逐层进行下一层的加固工作。详见图1-4,新型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件加固步骤。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由于支撑柱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加固过程中施工人员搬运工作量,大截面清水混凝土柱的加固工作可以由两人较为便利的开展。
支撑柱由工厂定尺寸加工,保证了柱子的加固间距均匀,拆卸时与安装步骤相反,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有承重支架部分,支撑柱可以临时承托四片卡箍重量,避免方圆扣拆卸时卡箍掉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操作实用性强。
卡槽设计为单排,相邻卡槽中间受剪力部位长度2cm,强度高,能够满足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强度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加固组件、支撑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首尾相连构成框型结构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固定,所述框型结构内径用于与混凝土柱外缘匹配且内径大小可调,任意相邻两组加固组件之间通过两组对称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固定;
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四个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一端向内弯折呈匚型结构,另一端为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匚型结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均远大于宽度,且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正交;
所述加固件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的预制孔,所述预制孔两两一组构成多组预制孔组,同组的预制孔沿所述加固件重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三支撑段分别用于与相邻两组加固组件的预制孔匹配,所述第三支撑段外径大于所述预制孔孔径,所述第三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加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盘,两个所述支撑盘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段的两端,所述支撑盘用于支撑所述加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由工字型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中部设置有四个用于固定支撑组件的预制孔,四个所述预制孔两两一组构成两组预制孔组,两组预制孔组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七个,七个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加固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构成第一卡槽段,所述预制孔与所述第一卡槽段之间为设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结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匚型结构的两个第二卡槽同轴贯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孔为螺纹孔,所述加固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加固组件之间通过四个支撑组件支撑。
CN202122290603.8U 2021-09-22 2021-09-22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Active CN215760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0603.8U CN215760459U (zh) 2021-09-22 2021-09-22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0603.8U CN215760459U (zh) 2021-09-22 2021-09-22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0459U true CN215760459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0603.8U Active CN215760459U (zh) 2021-09-22 2021-09-22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0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7513A (zh) * 2022-09-15 2022-12-13 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7513A (zh) * 2022-09-15 2022-12-13 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62499B1 (en) Prefabricated steel-wood composite joint
EP3865631B1 (en) Assembled floor slab-type steel/wood combination joint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215760459U (zh) 大截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系统
CN211690817U (zh)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CN111764683A (zh) 装配式斜向加劲薄壁钢板剪力墙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82018B (zh) 装配式的钢管桩顶部承重结构
CN216193949U (zh) 装配式的钢管桩顶部承重结构
CN110725402A (zh) 多腔体组合剪力墙与h型钢梁装配式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88987U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开孔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中的并列异形pbl剪力连接系统
CN217025120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可周转式塔吊附墙锚固结构及附墙结构
CN210033436U (zh) 一种盾构隧道轻型保圆支撑体系
CN110030005B (zh) 盾构隧道轻型保圆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6955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支撑梁
CN209941512U (zh) 一种斜拉桥斜塔下横梁支撑剪力件
CN111485640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钢板剪力墙快速定位连接结构及方法
CN212866614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箱型柱
CN22097835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传剪器结构
CN216615497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的临时支架
CN212478079U (zh) 一种钢架结构
CN219908599U (zh) 一种整体式施工平台
CN219621834U (zh) 一种盖板支撑结构
CN114575509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7267512U (zh) 一种h型传力件及传力连接结构
CN21289767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拼装的临时支撑胎架
CN220747255U (zh) 一种易拆卸装配式建筑物顶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