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1918U -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1918U
CN215751918U CN202122087054.4U CN202122087054U CN215751918U CN 215751918 U CN215751918 U CN 215751918U CN 202122087054 U CN202122087054 U CN 202122087054U CN 215751918 U CN215751918 U CN 215751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lates
half shaft
outer friction
axle housing
fri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0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以恒
吴建成
胡仁俊
宁春财
鲍超
陈海军
俞建良
吕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ngcha Bridge Box Co ltd
Hangch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ngcha Bridge Box Co ltd
Hangc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ngcha Bridge Box Co ltd, Hangch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ngcha Bridge 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0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1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1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1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包括桥壳、设置于桥壳内并与传动轴相连的差速器、与差速器的两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左右半轴,套设于左半轴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套、可轴向滑动地嵌设于旋转套内壁的外摩擦片、连接于差速器的壳体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座、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旋转座外壁且与各片外摩擦片交错分布的内摩擦片、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桥壳内并用于推动各片外摩擦片与各片内摩擦片互相压紧的制动活塞,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片外摩擦片之间、用于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相邻两片外摩擦片远离两者之间的内摩擦片的弹性预紧件。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于左右半轴之间产生差速,保证左右半轴的转速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背景技术
驱动桥是位于车辆传动系统末端、用于改变来自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并将其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驱动桥同时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体之间的垂向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矩作用。
目前,驱动桥的扭矩传递路径通常为: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至传动轴上,再通过传动轴输出至一级减速器或主减速器上,动力经过减速增扭后输出至差速器上,差速器具有两路输出,一路通过左半轴和轮边减速器后传递至左驱动轮,另一路通过右半轴和轮边减速器后传递至右驱动轮。
为实现驱动桥制动,一般同时通过两套摩擦片组件进行摩擦制动,其中第一套摩擦片组件连接在传动轴的右侧(桥壳左侧安装差速器和减速器)与桥壳之间,第二套摩擦片组件连接在右半轴与桥壳之间。在行驶时,第一套摩擦片组件、第二套摩擦片组件中的各片摩擦片互不摩擦,保持各自旋转状态;在制动时,第一套摩擦片组件互相摩擦将传动轴制动,第二套摩擦片组件互相摩擦将右半轴制动,进而将差速器锁止,保证左右半轴同时制动。
然而,由于摩擦片间隙很小,再加上润滑油与制造精度的影响,摩擦片在转动时不可避免地到润滑油的拖曳作用,而摩擦片的表面不平整因素进一步加大了该拖拽作用,如此导致在正常行驶时,右半轴受到第二套摩擦片组件的阻力而减速,造成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左右半轴产生差速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于左右半轴之间产生差速,保证左右半轴的转速均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能够避免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于左右半轴之间产生差速,保证左右半轴的转速均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包括桥壳、设置于所述桥壳内并与传动轴相连的差速器、与所述差速器的两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左半轴及右半轴,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左半轴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套、可轴向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旋转套内壁的若干片外摩擦片、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座、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外壁且与各片所述外摩擦片交错分布的若干片内摩擦片、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桥壳内并用于推动各片所述外摩擦片与各片所述内摩擦片互相压紧的制动活塞,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之间、用于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远离两者之间的所述内摩擦片的弹性预紧件。
优选地,各片所述内摩擦片的内缘均与所述旋转座的外壁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套的内壁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滑槽,且各片所述外摩擦片的外缘均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各片所述外摩擦片的外缘均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凸耳,各所述凸耳均开设有滑孔,且轴向对应的各组所述凸耳均通过贯穿于各所述滑孔的滑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弹性预紧件为套设于所述滑杆上并位于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的对应凸耳之间的碟形弹片。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桥壳内并用于支承所述旋转套端面的第一推力轴承。
优选地,还包括可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桥壳内并与所述制动活塞的工作端面保持抵接的压紧环。
优选地,还包括可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桥壳内并与所述压紧环的端面保持抵接、用于支承所述外摩擦片或所述内摩擦片的第二推力轴承。
优选地,所述桥壳上开设有进油孔,且所述进油孔的末端与所述制动活塞的非工作端面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主要包括桥壳、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旋转套、外摩擦片、内摩擦片、制动活塞和弹性预紧件。其中,桥壳为驱动桥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容纳安装其余零部件。差速器安装在桥壳内,并与传动轴相连,主要用于接收传动轴传递的来自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扭矩,并将其分配至左半轴及右半轴两路输出上。左半轴与右半轴分别与差速器的两路输出端相连,并分别用于驱动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旋转套套设在左半轴上,并与左半轴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各片外摩擦片嵌设在旋转套的内壁上,与其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并可同时沿轴向方向进行滑动。旋转座连接在差速器的壳体(或行星轮架,与传动轴动力连接)上,并与差速器的壳体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各片内摩擦片均设置在旋转座的外壁上,与其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并可同时沿轴向方向进行滑动,且各片内摩擦片与各片外摩擦片互相交错分布。制动活塞安装在桥壳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主要用于在液压作用下沿轴向推动各片外摩擦片与各片内摩擦片互相压紧,产生摩擦力进行制动。弹性预紧件设置在相邻两片外摩擦片之间,主要用于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身的预紧弹性力保持相邻的两片外摩擦片互相远离两者之间的内摩擦片,从而将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增大,保证各片外摩擦片与各片内摩擦片在未制动时互相远离、互不接触。
如此,在车辆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由于弹性预紧件的预紧弹力作用增大了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的间隙,使得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充分隔离,两者间不存在摩擦力,并且由于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以相同速度转动,保持相对静止,因此两者间不存在以润滑油为介质的相互拖曳作用,使得左半轴的转动状态几乎不受影响,能够与右半轴保持均衡一致的转速,避免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于左右半轴之间产生差速。另外,在车辆制动状态下,制动活塞轴向移动压紧各片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产生摩擦制动力,从而使内外摩擦片保持相对静止,进而使差速器功能被锁止,再加上传动轴同时被制动,因此能够同时制动左右半轴,避免制动时车辆跑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轴在桥壳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油孔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传动轴—a;
桥壳—1,差速器—2,左半轴—3,右半轴—4,旋转套—5,外摩擦片—6,旋转座—7,内摩擦片—8,制动活塞—9,弹性预紧件—10,第一推力轴承—11,压紧环—12,第二推力轴承—13,进油孔—14;
凸耳—61,滑孔—62,滑杆—63,锁紧螺母—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主要包括桥壳1、差速器2、左半轴3、右半轴4、旋转套5、外摩擦片6、内摩擦片8、制动活塞9和弹性预紧件10。
其中,桥壳1为驱动桥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容纳安装其余零部件。
差速器2安装在桥壳1内,并与传动轴a相连,主要用于接收传动轴a传递的来自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扭矩,并将其分配至左半轴3及右半轴4两路输出上。一般的,在本实施例中,差速器2具体安装在桥壳1的左侧区域内。
左半轴3与右半轴4分别与差速器2的两路输出端相连,并分别用于驱动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一般的,左半轴3与右半轴4也根据实际安装需求划分左半短轴、左长半轴或右短半轴、右长半轴。并且,左半轴3与右半轴4是相对概念,两者的角色在技术层面上可以互换。
旋转套5套设在左半轴3上,并与左半轴3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各片外摩擦片6嵌设在旋转套5的内壁上,与其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并可同时沿轴向方向进行滑动。
旋转座7连接在差速器2的壳体(或行星轮架,与传动轴a动力连接)上,并与差速器2的壳体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各片内摩擦片8均设置在旋转座7的外壁上,与其保持同步旋转运动状态,并可同时沿轴向方向进行滑动。
各片内摩擦片8与各片外摩擦片6在轴向方向上互相交错分布,即各片内摩擦片8分别分布在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之间。一般的,外摩擦片6具体可为钢片、铁片等,而内摩擦片8可为摩擦盘等。
制动活塞9安装在桥壳1内,并可沿轴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主要用于在液压作用下沿轴向推动各片外摩擦片6与各片内摩擦片8互相压紧,产生摩擦力进行制动。
弹性预紧件10设置在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之间,主要用于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身的预紧弹性力保持相邻的两片外摩擦片6互相远离两者之间的内摩擦片8,从而将外摩擦片6与内摩擦片8之间的间隙增大,保证各片外摩擦片6与各片内摩擦片8在未制动时互相远离、互不接触。
如此,在车辆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由于弹性预紧件10的预紧弹力作用增大了外摩擦片6与内摩擦片8的间隙,使得内摩擦片8与外摩擦片6充分隔离,两者间不存在摩擦力,并且由于内摩擦片8与外摩擦片6以相同速度转动,保持相对静止,因此两者间不存在以润滑油为介质的相互拖曳作用,使得左半轴3的转动状态几乎不受影响,能够与右半轴4保持均衡一致的转速,避免车辆在正常直线行驶状态下于左右半轴4之间产生差速。
另外,在车辆制动状态下,制动活塞9轴向移动压紧各片外摩擦片6与内摩擦片8,产生摩擦制动力,从而使内外摩擦片6保持相对静止,进而使差速器2功能被锁止,再加上传动轴a同时被制动,因此能够同时制动左右半轴4,避免制动时车辆跑偏。
如图2所示,图2为传动轴a在桥壳1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一般的,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传动轴a的制动也可通过另一组摩擦片的互相摩擦实现。具体的,该组摩擦片设置于桥壳1的右侧区域,并分别连接在传动轴a的花键套与桥壳1的内壁之间,同样通过活塞的推动实现摩擦片的互相摩擦以制动传动轴a。
在关于内摩擦片8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为便于各片内摩擦片8与旋转座7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各片内摩擦片8的内缘均与旋转座7的外壁形成键连接。比如,在旋转座7的外壁表面设置有花键槽,而各片内摩擦片8的内缘均设置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
在关于外摩擦片6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为便于各片外摩擦片6与旋转套5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套5的内壁上开设有沿轴向方向分布的滑槽,同时,各片外摩擦片6的外缘均嵌设在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滑动。
如图3所示,图3为外摩擦片6与内摩擦片8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的,为便于各片外摩擦片6与各片内摩擦片8的快速挤压摩擦,本实施例还在各片外摩擦片6的外缘上均设置有凸耳61,同时在各个凸耳61上均开设有滑孔62。具体的,各个凸耳61在各片外摩擦片6的外缘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一般同时分布有4~8个等,并且,各片外摩擦片6的具体分布形式相同,即各片外摩擦片6的各个凸耳61在轴向上的分布位置互相对应、呈轴向直线排列。同时,各个滑孔62均通过滑杆63进行穿设,以沿轴向依次将各片外摩擦片6的凸耳61贯穿,并通过锁紧螺母64等将滑杆63的末端锁固。如此设置,各片外摩擦片6均被串接在各根滑杆63内,并可均沿滑杆63进行轴向滑动,而各片内摩擦片8分别被夹在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之间,不与滑杆63相连。
此外,为便于弹性预紧件10的安装与生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预紧件10具体为具有通孔的碟型弹片,并且碟型弹片穿设在滑杆63上,具体位于滑杆63的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的对应凸耳61之间,通常也位于内摩擦片8的外围。由于外摩擦片6具有多片,因此弹性预紧件10也同时在滑杆63上串有多个。如此设置,通过各个碟型弹片对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的凸耳61的弹力作用,可使相邻两片外摩擦片6互相远离,并均与中间的内摩擦片8保持较大轴向间隙。
当然,弹性预紧件10不仅可以为碟型弹片,还可以为螺旋弹簧、弹性柱等部件。
另外,为保证旋转套5的旋转稳定性,本实施例在桥壳1内增设了第一推力轴承11。具体的,该第一推力轴承11位于桥壳1左侧内壁,并与旋转套5的左侧端面抵接,从而对旋转套5形成轴向支承作用。由于轴承的运动阻力很小,在弹性预紧件10的弹力作用下,外摩擦片6压紧旋转套5,进而使旋转套5的左侧端面与第一推力轴承11保持抵接,旋转套5受到的阻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左半轴3的转速几乎不受影响。
为提高制动活塞9的压紧力,提高外摩擦片6与内摩擦片8的压紧效率,本实施例在桥壳1内增设了压紧环12。具体的,该压紧环12设置在制动活塞9与外摩擦片6或内摩擦片8之间,并可在桥壳1内进行轴向滑动,同时压紧环12的一侧端面与制动活塞9的工作端面(图示左侧端面)保持抵接。如此设置,当制动活塞9受到液压推动沿轴向左移时,将推动压紧环12同步轴向左移,并利用压紧环12的较大压紧面积压紧到外摩擦片6或内摩擦片8上,保证良好的压紧、推动效果。
同理,本实施例还在压紧环12与外摩擦片6或内摩擦片8之间增设有第二推力轴承13。具体的,该第二推力轴承13的作用与第一推力轴承11相同,主要用于支承外摩擦片6或内摩擦片8,同时与压紧环12的左侧端面保持抵接,并且还第二推力轴承13还可进行小幅度轴向位移。如此设置,当制动活塞9沿轴向移动(图示左移)时,依次推动压紧环12、第二推力轴承13压紧外摩擦片6。
如图4所示,图4为进油孔14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不仅如此,为便于通过液压驱动制动活塞9进行轴向运动,本实施例在桥壳1上开设有进油孔14。具体的,该进油孔14在桥壳1内部延伸,且末端与桥壳1内的制动活塞9所在空腔连通,而制动活塞9的非工作端面(图示右侧端面)位于该空腔内。如此设置,通过进油孔14对空腔内注油,即可利用液压驱动制动活塞9沿轴向运动,进而压紧外摩擦片6和内摩擦片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包括桥壳(1)、设置于所述桥壳(1)内并与传动轴相连的差速器(2)、与所述差速器(2)的两输出端分别相连的左半轴(3)及右半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左半轴(3)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套(5)、可轴向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旋转套(5)内壁的若干片外摩擦片(6)、连接于所述差速器(2)的壳体上并与其同步旋转的旋转座(7)、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座(7)外壁且与各片所述外摩擦片(6)交错分布的若干片内摩擦片(8)、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桥壳(1)内并用于推动各片所述外摩擦片(6)与各片所述内摩擦片(8)互相压紧的制动活塞(9),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6)之间、用于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6)远离两者之间的所述内摩擦片(8)的弹性预紧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各片所述内摩擦片(8)的内缘均与所述旋转座(7)的外壁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5)的内壁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滑槽,且各片所述外摩擦片(6)的外缘均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各片所述外摩擦片(6)的外缘均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凸耳(61),各所述凸耳(61)均开设有滑孔(62),且轴向对应的各组所述凸耳(61)均通过贯穿于各所述滑孔(62)的滑杆(6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10)为套设于所述滑杆(62)上并位于相邻两片所述外摩擦片(6)的对应凸耳(61)之间的碟形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桥壳(1)内并用于支承所述旋转套(5)端面的第一推力轴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桥壳(1)内并与所述制动活塞(9)的工作端面保持抵接的压紧环(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桥壳(1)内并与所述压紧环(12)的端面保持抵接、用于支承所述外摩擦片(6)或所述内摩擦片(8)的第二推力轴承(1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上开设有进油孔(14),且所述进油孔(14)的末端与所述制动活塞(9)的非工作端面连通。
CN202122087054.4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Active CN215751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054.4U CN21575191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054.4U CN21575191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1918U true CN21575191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054.4U Active CN21575191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1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42475B1 (ko) 베벨기어부와 차동기어부 사이에 설치된 단순구조형트랜스미션
US5897452A (en) Integrated hydrostatic transaxle with controlled traction differential
CN204623148U (zh) 内置限滑差速器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5383455A (zh) 一种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10154722B (zh) 一种能够进行中央双作用湿式制动的电动驱动桥
CN214028067U (zh) 一种叉车用湿式桥箱一体驱动桥
KR20150089929A (ko) 프리로드 스프링 마모 패드를 갖는 잠금식 차동장치
CN111152607A (zh) 马达横置式液压平板运输车车桥
CN113525074A (zh)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US5863271A (en) Controlled traction cartridge and differential
CN104648139A (zh) 一种内置限滑差速器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CN215751918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CN111775629B (zh) 一种驱动桥
CN212827690U (zh) 一种驱动桥
CN108591305A (zh) 一种带有弹子加压结构制动器的电动轮
CN112223956A (zh) 一种叉车用湿式桥箱一体驱动桥
CN112297711A (zh) 一种小轮距叉车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804522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装置
CN205273437U (zh) 湿式制动驱动桥
CN218031140U (zh) 一种制动器结构、变速器和车辆
RU2468936C2 (ru) Ведущий управляемый мос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4057133U (zh) 一种大马力拖拉机的新型前驱动桥
CN212131232U (zh) 履带拖拉机用液压离合后桥变速箱
RU2460651C1 (ru) Ведущий мос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1843960U (zh) 一种马达横置式液压平板运输车车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