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安装简单方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自助式翻身的护理床,并且增强其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护理床,包括:床体,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共同限定床面的横梁、以及支撑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床腿;第一床头,与床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包括中空的容纳空间以及在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的上方开设有竖直方向上滑槽;第二床头,与床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包括中空的容纳空间以及在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的上方开设有竖直方向上滑槽;第一卷布管,设置在第一侧板的上方,其第一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一床头的对应的滑槽中,其第二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二床头的对应的滑槽中;第二卷布管,设置在第二侧板的上方,其第一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一床头的对应的滑槽中,其第二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二床头的对应的滑槽中;第一电动机,设置在第一床头或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中,与第一卷布管同轴连接并驱动其正反转;第二电动机,设置在第一床头或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中,与第二卷布管同轴连接并驱动其正反转;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床头的容纳空间中,联动驱动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中,联动驱动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的第二端。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同步驱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护栏,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侧板的外侧;以及第二护栏,与第一护栏相对,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侧板的外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可具有相同的性能且可互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每一个可包括:减速机,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升降电动机,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并在正反转两个方向驱动减速机;传动结构,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并与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直接或间接耦合以同步驱动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的外壁上还可包括与床单可快速连接的粘结手段。粘结手段可包括粘扣带或快速夹头。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升降电动机的运行。控制器与遥控器或手机APP可无线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头或第二床头的上方与第一侧板对应;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头或第二床头的上方与第二侧板对应;以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头或第二床头的上方位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之间。当监测到被监测物越过第一侧板时,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或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发出信号,以停止各电动机的运行。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可用于测量被测人体的体温。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力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头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一卷布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传动机构之间;第二力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头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二卷布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传动机构之间;第三力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一卷布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传动机构之间;以及第四力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二卷布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传动机构之间。第一力学传感器与第三力学传感器配套使用,以监测第一卷布管上的受力变化,并且第二力学传感器与第四力学传感器配套使用,以监测第二卷布管上的受力变化。第一力学传感器、第二力学传感器、第三力学传感器和第四力学传感器发射传感信号至控制器。
因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将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分别容放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内,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采用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配合旋转管上缠绕的床单,即可辅助行动不便的人实现翻身,避免行动不便的人由于长期卧床而产生褥疮,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的床体,且安装简单方便。
2.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具有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尤其是,所有的升降机构均埋设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内。
3.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床体,可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简单方便。即使是对旧床的改造,只要更换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即可实现。
4.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济效果显著;
5.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制造简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
6.床单卷绕方式促使人体在翻身过程中,缓慢执行动作,灵活舒适,床单可进行快速更换,提升客户体验。
7.在翻身过程中,加入红外传感器及称重传感器进行识别,反馈给上位机进行判断,更加安全可靠。加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机械辅助装置避免人体受到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的床头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包括床体10、第一床头20、第二床头30、第一卷布管40、第二卷布管50、第一电动机60、第二电动机70、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
如图1所示,床体10包括第一侧板11、与第一侧板11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12、连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以共同限定床面的横梁13、以及支撑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床腿14。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长度大致限定了护理床的长度,并且横梁13的长度大致限定了护理床的宽度。侧板也可称为侧杆或床边,横梁也可称为床头边框或横担等。
第一床头20与床体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包括中空的容纳空间以及在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对应的上方开设有竖直方向上滑槽21和22。
第二床头30,与床体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包括中空的容纳空间以及在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对应的上方开设有竖直方向上滑槽31和32。
第一床头20可为床头,并且第二床头30可为床尾,反之亦然。另外,床头、床尾与侧板的连接应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滑槽21、22、31、32可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同,并且在位置上,滑槽21与滑槽22对称地设置在第一床头20上,滑槽31与滑槽32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床头30上。因此,滑槽21与滑槽31彼此相对,并且滑槽22与滑槽32彼此相对。
尽管图1中无法显示滑槽21和22,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它们分别与滑槽31和32对应,并且可具有相同的位置和结构,如下文所述。
第一卷布管40设置在第一侧板11的上方,其第一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一床头20的对应的滑槽21中,其第二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二床头30的对应的滑槽31中。
第二卷布管50设置在第二侧板12的上方,其第一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一床头20的对应的滑槽21中,其第二端可旋转可滑动地容放在第二床头30的对应的滑槽32中。
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也可统称为卷布管、卷布杆、卷管或卷杆等,只要具有可旋转且能缠绕床单的功能即可。
第一电动机60设置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中,与第一卷布管40同轴连接并驱动其正反转。或者第一电动机60可容放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卷布管40的正反转。
第二电动机70设置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中,与第二卷布管50同轴连接并驱动其正反转。或者第二电动机可容放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中,并且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第二卷布管50的正反转。
第一电动机60和第二电动机70可统称为旋转电动机,用于驱动卷布管的旋转。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有时二者同时同向运行,有时也会二者同时反向运行。因此,第一电动机60和第二电动机70的同步性是重要的,应由控制器来控制,这将在下面更加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第一升降机构80设置在第一床头20的容纳空间中,联动驱动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的第一端。
如图2所示,第二升降机构90设置在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中,联动驱动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的第二端。
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应同步驱动和同步运行,从而保证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水平地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护栏15,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以及第二护栏16,与第一护栏15相对,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侧板12的外侧。如图1所示,第一护栏15和第二护栏16的每一个可为具有多个铰接立柱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以根据需要通过旋转各立柱升起或回位到与第一侧板11或第二侧板12相同水平的位置。但本申请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第一护栏15和第二护栏16可在升高位置和回位位置之间直线运动,并且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升高位置或回位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床头20和第二床头30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第一电动机60和第二电动机70可具有相同的性能且可互换。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可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可互换。
因此,当第一床头20与第二床头30具有相同的结构时,意味着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床头和床尾的结构一致,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对调。除了减少制造工艺上的成本外,更加降低了维护与更换上的便利性。
因此,当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具有相同的结构时,仅需一种制造工艺,来制造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并且在使用与更换过程中无需担心卷布杆与其它结合部件的兼容性。
因此,容放在第一床头20和第二床头30内的第一电动机60与第二电动机70之间以及第一升降机构80与第二升降机构90之间也支持第一床头20与第二床头30之间的对调、更换、替代等。
总之,在相同结构下,提高了各部件的可互换性,增强了装配上的灵活性。同时,也可看做护理床的部件数减少,提高了制造上方便性,尤其是大量减少工装设备,从而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的每一个可包括:减速机81(91),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升降电动机82(92),与减速机81(91)的输入端连接,并在正反转两个方向驱动减速机81(91);传动结构83(93),与减速机81(91)的输出端连接,并与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直接或间接耦合以同步驱动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每一个都可为其它驱动方式,例如,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等。当改变驱动方式时,其内部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对于液压驱动和气压驱动而言,电动机械传动的升降机构会更容易保证两个升降机构的同步性和运行稳定性,因此本申请优选采用电动机械传动的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但是,电动机械传动的升降机构通常因机械传动等而造成较大的噪声,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具体设计、试验和制造中已经在努力克服噪声上。
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卷布管40和第二卷布管50的外壁上还可包括与床单可快速连接的粘结手段。粘结手段可包括粘扣带或快速夹头。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管子与床单或布匹之间的连接有很多方式,均可用于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控制器(未示出),控制器可控制第一电动机60、第二电动机70和升降电动机82(92)的运行。控制器与遥控器或手机APP可无线通信。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设置方位。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3,设置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上方与第一侧板11对应;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4,设置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上方与第二侧板12对应;以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27,设置在第一床头20或第二床头30的上方位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3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4之间。当监测到被监测物越过第一侧板11时,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3或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4发出信号,以停止各电动机的运行。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3、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4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27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三红外线传感器27可用于测量被测人体的体温。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的第一床头中设置第一力学传感器和第二力学传感器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的第二床头中设置第三力学传感器和第四力学传感器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一力学传感器25,设置在第一床头20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一卷布管40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机构80的传动机构之间;第二力学传感器26,设置在第一床头20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二卷布管50的第一端与第一升降机构80的传动机构之间。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护理床还可包括:第三力学传感器33,设置在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一卷布管40的第二端与第二升降机构90的传动机构之间;以及第四力学传感器34,设置在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二卷布管50的第二端与第二升降机构90的传动机构之间。
第一力学传感器25与第三力学传感器33可配套使用,以监测第一卷布管40上的受力变化,并且第二力学传感器26与第四力学传感器34可配套使用,以监测第二卷布管50上的受力变化。第一力学传感器25、第二力学传感器26、第三力学传感器33和第四力学传感器34发射传感信号至控制器。
另外,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力学传感器25和第三力学传感器33的传感信号后,将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3发射的信号进行比对,以确定第一卷布管40的受力状态而确定是否停止各电动机的驱动运行。
再者,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力学传感器26和第四力学传感器34的传感信号后,将与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4发射的信号进行比对,以确定第二卷布管50的受力状态而确定是否停止各电动机的驱动运行。
图3是示出在床单上的人体通过旋转第一卷布管和第二卷布管而实现翻身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在第一卷布杆40和第二卷布杆50上缠绕床单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卷布杆40和第二卷布杆50的上升,将床单上的人体升起而离开床面。通过第一卷布杆40和第二卷布杆50之一放布而其另一个继续卷绕而拉紧,实现人体的卧姿改变。在放回床面的时候,实现人体翻转,即翻身。
图7是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中升降机构的结构及其与卷布管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升降电动机82(92)之一可通过传动机构83(93)驱动第一卷布杆40和第二卷布杆50升降。
因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护理床将第一升降机构80和第二升降机构90分别容放在第一床头20和第二床头30的容纳空间内,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采用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配合卷布管上缠绕的床单,即可辅助行动不便的人实现翻身,避免行动不便的人由于长期卧床而产生褥疮,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的床体,且安装简单方便。
2.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具有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尤其是,所有的升降机构均埋设在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的容纳空间内。
3.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床体10,可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简单方便。即使是对旧床的改造,只要更换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床头和第二床头即可实现。
4.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济效果显著;
5.根据本申请的护理床制造简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
6.床单卷绕方式促使人体在翻身过程中,缓慢执行动作,灵活舒适,床单可进行快速更换,提升客户体验。
7.在翻身过程中,加入红外传感器及称重传感器进行识别,反馈给上位机进行判断,更加安全可靠。加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机械辅助装置避免人体受到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