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8477U -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 Google Patents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8477U
CN215738477U CN202120831354.6U CN202120831354U CN215738477U CN 215738477 U CN215738477 U CN 215738477U CN 202120831354 U CN202120831354 U CN 202120831354U CN 215738477 U CN215738477 U CN 21573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tainer body
heating
outle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13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种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313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8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主要目的是使得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简单,同时提高储水加热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包括容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温控装置电连接。

Description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烹饪设备如美食机取代了传统的烹饪方式,满足了用户对于速食产品的高效烹饪需求。
目前,美食机通常采用密闭储水式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进行烹饪,该储水式加热器的储水设备上通常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气口,其中出水口用于热水的留出,排气口用于排出内部的蒸汽。
然后,上述储水设备设置出水口和排汽口这两个出口,使得该储水式加热器的结构相对较复杂,而且,增加了储水设备上漏水的风险点,降低了该加热器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主要目的是使得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包括容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温控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或下部,所述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或上部;
其中,所述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和汽/水复用输出口。
其中,所述汽/水复用输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且至少高出所述容器本体高度的1/2。
另外,所述储水加热设备还包括废水口,所述废水口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汽/水复用输出口和废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第一温控器,所述第一温控器、所述加热装置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加热回路;所述第一温控器用于根据所述容器本体内水的温度断开所述加热回路或闭合所述加热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器,所述第二温控器串联连接于所述加热回路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端;所述第二温控器的位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温控器用于根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情况断开所述加热回路或闭合所述加热回路;
所述第二温控器为手动复位型温控器。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加热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上,用于检测所述容器本体内水的温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食机,包括前述的储水加热设备;所述美食机还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板、加热单元和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控制板的控制下选择性地连通水源、所述储水加热设备及供水出口,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加热单元、储水加热设备和水路系统电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容器本体上的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即将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即可以出水又可以排蒸汽的输出口,从而减少容器本体上的出口数量,使得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还可以减少容器上漏水的风险点,提高了该加热器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将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中下部,尤其是底部时,可以通过进水来挤压容器内的热水从出水口排出。一方面,可以降低单独设置一套动力抽水系统进行抽水带来的高复杂性和高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干烧的情况,因为如果没有进水,那么就没有出水,所以不会存在冷水没进而又热水被排出而导致干烧的情况。另外,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省掉水位传感器,因为容器内的水始终是满的,需要关注的只是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包括容器本体1,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进水口12、出水口和排气口,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11,即出水口和排气口为同一个出口,该出口即为汽/水复用输出口11;该储水加热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容器本体1内的加热装置7和温控装置,加热装置7与温控装置电连接。其中,加热装置7可以为860-900W的发热管,其可以密封焊接在容器本体1的下端。
其中,进水口12用于连接水源以向容器本体1内输入烹饪用水,加热装置7用于对容器本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温控装置用于控制加热装置7对容器本体1内水的加热温度,而汽/水复用输出口11用于将容器本体1内因加热而产生的蒸汽排出,还用于将加热完毕的热水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通过将容器本体1上的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即将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即可以出水又可以排蒸汽的输出口,从而减少容器本体1上的出口数量,使得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还可以减少容器上漏水的风险点,提高了该加热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进水口12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11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顶部或上部;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12和汽/水复用输出口11。
从本申请原理上来说,进水口12的高度应当低于汽/水复用输出口11的高度,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进水口12进入的冷水从而挤压容器本体1内的存水,也就是热水,由于冷水密度较大,从而挤压热水从上部的输出口11排出。由于需要一定量的热水,因此汽/水复用输出口11的高度最好高于进水口1/2倍的容器的高度,也就是二者之间的高度差要大于等于容器高度的1/2,这样才能输出一定量的热水;可以想见,高度差越大输出热水的能力越强,最强的情形是输出口11设置在顶部,进水口12设置在底部。
上述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上的液体通孔可以仅设置进水口和汽/水复用输出口11,从而保证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简单性,以及减少容器上漏水的风险点,而且,通过将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11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顶部或上部,以便采用水泵等水路系统将外部冷水通过进水口泵入容器本体1内底部,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上部的热水可以通过汽/水复用输出口11流出,同时,也便于加热产生的蒸汽从汽/水复用输出口11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上的液体通孔仅设置进水口和汽/水复用输出口11时,进水口和汽/水复用输出口11在容器本体1上的设置位置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汽/水复用输出口11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上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上部,在实施时,可以根据该储水加热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或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储水加热设备还可以包括废水口14,该废水口14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底部;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12、汽/水复用输出口11和废水口14。
上述实施例中,废水口14用于排出容器本体1内的废水残渣,以便清理容器本体1,避免容器本体1被污染。而且,容器本体1上的液体通孔仅设置进水口、汽/水复用输出口11和废水口14时,进水口、汽/水复用输出口11和废水口14在容器本体1上的设置位置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汽/水复用输出口11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废水口14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上部,废水口14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顶部,废水口14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者,进水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汽/水复用输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上部,废水口14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在实施时,可以根据该储水加热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温控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温控器8,该第一温控8、加热装置7和电源9串联连接形成加热回路;第一温控器8用于根据容器本体1内水的温度断开加热回路或闭合加热回路。
其中,第一温控器8可以为常闭温控器,由于第一温控器8与加热装置7和电源串联形成闭合的加热回路,因此,当容器本体1内的水温低于预设值时,加热回路始终是闭合的,电源为加热装置7供电,加热装置7对容器本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水温开始升高,当容器本体1内的水温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第一温控器8断开,使得加热回路断开,加热装置7停止加热,从而维持容器本体1内的水温处于预设值,进而使得该储水加热设备为美食机提供一定温度的热水用于烹饪。具体地,所述预设值可以为85度或87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温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温控器10,该第二温控器10串联连接于上述的加热回路中;加热装置7位于容器本体1的底端;第二温控器10的位置与加热装置7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温控器10用于根据加热装置7的加热情况断开加热回路或闭合加热回路。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温控器10可以位于第一温控器8的下部,并与加热装置7的位置相对应,以便第二温控器10能够在容器本体1内无水而加热装置7出现干烧时断开,从而断开上述的加热回路,从而避免加热装置7出现干烧现象。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温控器10可以为手动复位型温控器。也就是说,当加热装置7出现空水干烧,第二温控器10断开加热回路后,需要手动复位第二温控器10,即此种情况需要人为干预后,才能闭合加热回路,使得加热装置7重新正常工作,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加热装置7出现干烧现象,使用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该储水加热设备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3,该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容器本体1上,用于检测容器本体1内水的温度,以便检验加热装置7是否正常工作,例如,容器本体1内的水温过高或过低时,均可能提示加热装置7没有正常工作,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加热装置7进行维护,直到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容器本体1内的水温正常。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3可以为NTC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美食机,包括前述的储水加热设备;该美食机还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板、加热单元和水路系统;水路系统在控制板的控制下选择性地连通水源、储水加热设备及供水出口,控制板与加热单元、储水加热设备和水路系统电连接。其中,供水出口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排出热水,而加热单元可以为用于烹饪的电磁加热模块,该美食机还可以包括风扇,该风扇可用于为加热单元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路系统能够在控制板的控制下连通水源和储水加热设备,以便容器本体1排出的蒸汽可到达水源处,实现饮用水的回收,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水路系统还能够在控制板的控制下连通储水加热设备和供水出口,以使得加热完成后的热水流出供水出口用于加热单元对食材的烹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美食机,包括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该储水加热设备通过将容器本体1上的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即将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即可以出水又可以排蒸汽的输出口,从而减少容器本体1上的出口数量,使得储水加热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还可以减少容器上漏水的风险点,提高了该加热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美食机还可以包括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的显示器、扫描设备和扬声器等。其中,扫描设备可以用于扫描待烹饪食品包装上的标识码,使得控制板能够根据标识码信息调取与该待烹饪食品相对应的电子菜谱,从而控制加热单元和储水加热设备根据该电子菜谱进行烹饪;显示器可以用于显示待烹饪食品的具体烹饪流程等信息;扬声器可以进行语音播报,以提示或指示用户进行相应操作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进水口(12)、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出水口和排气口合一为汽/水复用输出口(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内的加热装置(7)和温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7)与所述温控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2)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下部,所述汽/水复用输出口(11)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顶部或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12)和汽/水复用输出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复用输出口(11)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12)的位置,且至少高出所述容器本体高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加热设备还包括废水口(14),所述废水口(14)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加热设备的液体通孔仅包括进水口(12)、汽/水复用输出口(11)和废水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第一温控器(8),所述第一温控器(8)、所述加热装置(7)和电源(9)串联连接形成加热回路;所述第一温控器(8)用于根据所述容器本体(1)内水的温度断开所述加热回路或闭合所述加热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器(10),所述第二温控器(10)串联连接于所述加热回路中;所述加热装置(7)位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底端;所述第二温控器(10)的位置与所述加热装置(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温控器(10)用于根据所述加热装置(7)的加热情况断开所述加热回路或闭合所述加热回路;
所述第二温控器(10)为手动复位型温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上,用于检测所述容器本体(1)内水的温度。
10.一种美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水加热设备;所述美食机还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板、加热单元和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控制板的控制下选择性地连通水源、所述储水加热设备及供水出口,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加热单元、储水加热设备和水路系统电连接。
CN202120831354.6U 2021-04-21 2021-04-21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Active CN21573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1354.6U CN215738477U (zh) 2021-04-21 2021-04-21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1354.6U CN215738477U (zh) 2021-04-21 2021-04-21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8477U true CN21573847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1354.6U Active CN215738477U (zh) 2021-04-21 2021-04-21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8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3481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US9345358B2 (en) Electric steam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788678B2 (en) Heating cooker
KR102437401B1 (ko) 스팀 기능이 있는 에어 프라이어 및 스팀 기능이 있는 에어 프라이어의 제어 방법
CN215738477U (zh) 美食机用储水加热设备及美食机
CN111685603A (zh) 净饮机、净饮机的即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43980A (zh) 一种加热水装置水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820586U (zh) 烹饪器具
CN108618624A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加热控制方法
CN215959356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06739601U (zh) 多缸循环快速加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0004578U (zh) 燃气热水机组
CN218410309U (zh) 一种多级水箱储热系统
CN212006304U (zh) 换热装置与空调系统
CN209966135U (zh) 调奶器
CN21947981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5272082U (zh) 料理机用即热组件及料理机
CN215605152U (zh) 料理机
CN219270712U (zh) 蒸汽烤箱
CN22038489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多功能液体加热器
CN212062632U (zh) 电池加热系统
CN206739638U (zh) 多缸储水式热水器的循环加热装置
CN215605153U (zh) 料理机
CN214172532U (zh) 一种速热结构及电热水器
CN213146985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定点预热控制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