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058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0586U
CN215820586U CN202121694825.XU CN202121694825U CN215820586U CN 215820586 U CN215820586 U CN 215820586U CN 202121694825 U CN202121694825 U CN 202121694825U CN 215820586 U CN215820586 U CN 215820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valve
area
cooking
opening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48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南
孔进喜
张力文
陈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6948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0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0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0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本体、上盖组件和蒸汽阀,上盖组件设置于烹饪本体,蒸汽阀设置于上盖组件;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加热功率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可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避免因功率提高导致泡沫溢出的问题,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的最大化利用,且无需增加过多的成本,实现以低成本解决烹饪器具的溢出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利用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烹饪时,溢出是影响食材烹饪速度的主要的因素,由于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会溶出一些小分子或者大分子物质,并且随着水量的蒸发,烹饪物会越来越黏稠,从而导致在食材接近沸腾或者沸腾过程中不能采取大功率进行加热。
传统的烹饪器具,采取减小加热功率、利用气泵往锅内吹气消泡、顶部添加涡轮旋转的方式来避免溢出问题。但是这种方案会额外添加相关部件,从而提高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烹饪器具解决溢出问题导致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达到以低成本解决溢出问题的效果。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本体、上盖组件和蒸汽阀,所述上盖组件设置于所述烹饪本体,所述蒸汽阀设置于所述上盖组件;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加热功率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5,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壳、座板和保温盖板,所述蒸汽阀、所述座板和所述保温盖板均设置于所述上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盖板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座板的开口面积之比为:S保温/S座板≥0.5,其中S保温为保温盖板的开口面积,S座板为座板的开口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350m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本体的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蒸汽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的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本体包括壳体和内胆,所述壳体设置有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烹饪腔。
上述烹饪器具,包括烹饪本体、上盖组件和蒸汽阀,上盖组件设置于烹饪本体,蒸汽阀设置于上盖组件;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加热功率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可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避免因功率提高导致泡沫溢出的问题,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的最大化利用,且无需增加过多的成本,实现以低成本解决烹饪器具的溢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煮粥过程中的温度-功率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烹饪本体;210、上盖壳;220、座板;230、保温盖板;232、保温盖板开口;300、蒸汽阀;410、控制装置;420、加热装置;430、交互装置;440、无线供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本体100、上盖组件和蒸汽阀300,上盖组件设置于烹饪本体100,蒸汽阀300设置于上盖组件;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加热功率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烹饪本体100的结构并不唯一,在一个实施例中,烹饪本体100包括壳体和内胆,壳体设置有烹饪腔,内胆设置于烹饪腔。其中,上盖组件可转动固定于壳体。蒸汽阀300可连接烹饪器具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300内部的调节机构进行控制,以改变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确保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
其中,根据蒸汽阀300的结构,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可包括蒸汽通道面积、内开口面积和上开口面积,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改变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时,可以是使蒸汽阀300的蒸汽通道面积、内开口面积和上开口面积一致,且均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限制蒸汽阀300的出气量;也可以是使蒸汽阀300的蒸汽通道面积、内开口面积和上开口面积中的最小面积满足上述关系式,同样可限制蒸汽阀300的出气量。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350mm2。将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限制在350mm2以下,避免因蒸汽阀300的开口过大导致水蒸发量过多而影响烹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烹饪器具一直按照额定功率工作,则可只需在烹饪器具开始工作时,控制器根据烹饪器具的额定功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即可。如果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的加热功率会发生变化,控制器则实时获取烹饪器具的实际加热功率,并对应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此外,根据烹饪器具的实际加热功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可以是根据实时采集的加热功率持续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也可以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平均加热功率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具体地,控制器计算烹饪器具在不同阶段的加热平均功率,并对应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使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每个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大于或等于0.3。其中,不同阶段中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包括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以及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5,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上盖组件的结构也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壳210、座板220和保温盖板230,蒸汽阀300、座板220和保温盖板230均设置于上盖壳210。其中,保温盖板230的开口面积与座板220的开口面积之比为:S保温/S座板≥0.5,其中S保温为保温盖板的开口面积,S座板为座板的开口面积,S保温与S座板的单位相同。具体地,座板220设置于保温盖板230的后方且与上盖壳210连成一体,保温盖板230上设置有保温盖板开口232,将保温盖板230的开口面积设计为座板220的开口面积的一半以上,将保温盖板230的开口面积作为外面通道或阀孔面积变化的依据,可以在保温盖板230的开口面积不变的情况,以保温盖板230的开口面积作为参考来设计外面通道或阀孔面积,例如作为座板220的开口面积的设计参考依据。
上述烹饪器具,上盖组件设置于烹饪本体100,蒸汽阀300设置于上盖组件,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可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避免因功率提高导致泡沫溢出的问题,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的最大化利用,且无需增加过多的成本,实现以低成本解决烹饪器具的溢出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烹饪本体100的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控制装置410连接加热装置420和蒸汽阀300。具体地,加热装置420可设置在壳体的烹饪腔,用于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加热。控制装置410可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通过线路与加热装置420和蒸汽阀300连接。控制装置410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控制加热装置420的加热功率,并根据加热装置420的加热功率控制蒸汽阀300内部的调节机构动作,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从而使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加热功率之比维持在大于或等于0.3。
可以理解,控制装置410控制蒸汽阀300内部的调节机构动作,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的方式并不唯一,可以是在蒸汽阀300内部设置挡板,调节机构采用电机,可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挡板移动以改变对蒸汽阀300蒸汽通道的遮挡面积,从而改变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而达到限制蒸汽阀300的出气量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是在蒸汽阀300内部设置带有菊瓣结构的圆盘,调节机构同样采用电机,可将圆盘设置在蒸汽阀300的蒸汽通道,通过控制电机带动圆盘的菊瓣结构转动,改变圆盘的打开面积来达到限制蒸汽阀300的出气量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10为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的控制器。具体地,当烹饪器具以额定功率工作时,控制器只需根据烹饪器具的额定功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当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变化时,控制器则根据烹饪器具的实际加热功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地,在根据烹饪器具的实际加热功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时,控制器计算烹饪器具在升温阶段和沸腾阶段的加热平均功率,并通过调节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使得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5,以及蒸汽阀300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在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交互装置430,交互装置430连接控制装置410。其中,交互装置430可视设置在上盖组件的控制面板上,用户可通过交互装置430输入指令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例如调节烹饪器具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长等参数。
交互装置430的结构同样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装置430包括控制按键和显示组件,控制按键和显示组件均连接控制装置410。具体地,控制按键和显示组件均设置在上盖组件的控制面板,控制按键用于发送指令至控制装置410,对烹饪器具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和调节。控制装置410还可将烹饪器具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显示组件进行显示,以便用户查看。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按键包括连接控制装置410的电源按键、暂定按键、定时按键和模式选择按键中的至少一种。以控制按键同时包括电源按键、暂定按键、定时按键和模式选择按键为例,用户可通过电源按键对烹饪器具进行启动和停止控制;用户可通过按一下暂定按键进行暂停操作,并且当再次按一下暂定按键后烹饪器具继续工作。定时按键用作控制烹饪器具进行定时工作,具体地,用户可以是通过定时按键决定过多长时间后烹饪器具开始工作,也可以是通过定时按键设置烹饪器具开始工作的具体时刻。模式选择按键用作对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烹饪器具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长等参数互不相同。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烹饪的食物,通过模式选择按键针对性的设置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包括连接控制装置410的显示器和/或提示灯。显示器具体可以是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器或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提示灯可以是采用数码管或LED管。控制装置410可通过显示器显示烹饪器具的当前状态,例如是否处于加热中,以及当前选择的加热模式是煮饭、煲粥还是煲汤等。当检测到烹饪器具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410还可控制提示灯闪烁,以便用户及时检修。
此外,交互装置430还可包括连接控制装置410的扬声器,当烹饪器具加热结束或检测到烹饪器具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410还可通过扬声器输出相应的提示语音信息,以便用户知晓。
在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烹饪本体100的无线供电装置440,无线供电装置440连接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具体地,无线供电装置440可设置在壳体底部,在需要使用烹饪器具时,将烹饪器具放置在无线供电发射底盘上,然后由无线供电装置440接收无线供电发射底盘发射的无线充电信号,根据无线充电信号对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供电,无需通过电源插头接入外部电源。
无线供电装置440的具体结构并不是唯一的,根据无线供电装置440的结构不同,无线充电信号的具体类型也会对应有所不同。无线充电信号可以是电磁感应信号,则无线供电装置440可以包括有感应线圈,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磁感应信号之后,根据磁生电原理产生变化的电流,可输出电流至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供电装置44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充电控制电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其中,充电控制电路具体包括芯片、控制开关、整流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得到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线流经控制开关和芯片,然后通过整流滤波以及稳压之后,最终流向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过控制开关与芯片连接,当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得到感应电流,对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供电时,芯片能够调节充电电流大小,控制开关则能够控制电路通断,实现充电控制。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能够控制对控制装置410和加热装置420的供电电流大小,以及对电流进行整流滤波,保证供电过程中电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10可包括控制器和储能元件,控制器连接蒸汽阀300、加热装置420、交互装置430、无线供电装置440和储能元件。储能元件具体可以是储能电容、蓄电池等。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也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单片机等器件。
无线供电装置440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并对控制器进行供电时,可以通过储能组件来进行储能,使得在无线供电装置440没有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储能组件中储存的电能继续工作,例如监测烹饪器具的状态,或者通过交互装置430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烹饪器具断电,无法继续执行烹饪操作。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烹饪器具,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为保证在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的最大化利用,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蒸汽阀口的设计方法,其主要要点在于,通过确定保温盖板与座板的开口面积,以及确定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与蒸汽阀开口的面积的关系,来对蒸汽阀的设计提供方法,其主要方法如下:
1.保温盖板与座板的开口面积的关系为:S保温/S座板≥0.5
2.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与蒸汽阀开口的面积的关系为:S开口面积/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的单位为mm2,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的单位为W。
其中,座板为保温盖板后方与上盖壳连成一体的部分。蒸汽阀开口面积与最大加热平均功率的关系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175258840000111
表1
在米饭烹饪过程中,主要限制烹饪时间的因素是烹饪功率过低,如图3所示为煮粥过程中的温度-功率曲线图,结果表明,在接近沸点及沸腾过程中,烹饪功率从升温阶段的1200W降低为150W,下降87.5%,严重滞后了食物成熟的时间。但是如果单纯的提高功率又会发生溢出问题,故为达到快速烹饪的目的,其根本上要解决在大功率下的泡沫溢出的问题。但是从一方面来说,烹饪器具功率与蒸汽阀开口又不能无限的进行提升,由于蒸汽阀在开口增大后,水的蒸发量会逐步增加(时间固定为30min时),从而导致烹饪效果下降,其关系如表1所示。故为保证效果和能源的大的利用率,其最佳的开口面积选择需小于350mm2
在接近沸点及沸腾过程中,如果要保证在不溢出的情况下,不同加热功率下的蒸汽阀开口面积不同,当维持功率为150W时,蒸汽阀开口面积为50mm2,当加热功率为280W时,蒸汽阀开口面积为100mm2,当维持功率为450W时,蒸汽阀开口面积为320mm2,基于这样的规律,提出了如下关系式:
S开口面积/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
从而以此来确定在不同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下的蒸汽阀开口面积大小。
上述烹饪器具,基于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蒸汽阀面积设计,节约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本体、上盖组件和蒸汽阀,所述上盖组件设置于所述烹饪本体,所述蒸汽阀设置于所述上盖组件;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加热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加热功率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5,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升温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升温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与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之比为:S开口面积/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0.3,其中S开口面积为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单位为mm2;P沸腾最大加热平均功率为烹饪器具沸腾阶段的最大加热平均功率,单位为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壳、座板和保温盖板,所述蒸汽阀、所述座板和所述保温盖板均设置于所述上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板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座板的开口面积之比为:S保温/S座板≥0.5,其中S保温为保温盖板的开口面积,S座板为座板的开口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350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本体的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蒸汽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根据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对蒸汽阀的开口面积进行调节的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本体包括壳体和内胆,所述壳体设置有烹饪腔,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烹饪腔。
CN202121694825.XU 2021-07-22 2021-07-22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820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4825.XU CN215820586U (zh) 2021-07-22 2021-07-22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4825.XU CN215820586U (zh) 2021-07-22 2021-07-22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0586U true CN215820586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4825.XU Active CN215820586U (zh) 2021-07-22 2021-07-22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05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264A (zh) * 2021-08-30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煲粥的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264A (zh) * 2021-08-30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煲粥的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19207A1 (fr) Appareil de cuisson intelligent sans fil, cuisinière, dispositif de cuisson et fonctionnement de ceux-ci
CN107765727B (zh) 电磁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KR101288551B1 (ko) 고주파 유도가열 기술을 이용한 인덕션렌지
CN109124343B (zh) 烹饪厨具盖体和烹饪厨具及破泡防溢方法
CN215820586U (zh) 烹饪器具
CN204889584U (zh) 火锅
CN104930563A (zh) 一种智能温控电磁炉
CN201542425U (zh) 一种用红外感应器控制的饮水机
CN203468292U (zh) 一种具有自定义烹饪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0993237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用电热锅
KR20120107059A (ko) 고주파 유도가열 기술을 이용한 인덕션렌지
CN108652440A (zh) 防溢养生壶
CN207784939U (zh) 多功能智能水壶
CN205004793U (zh) 一种移动式节能蒸煮饭盒
CN204787198U (zh) 变频加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2755276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3723913U (zh) 智能咖啡壶
CN210249562U (zh) 一种防溢电饭锅
CN209106975U (zh) 电压力锅
CN201977544U (zh) 一种功能调整的电压力锅
CN21330926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1270168U (zh) 智能加热的电炊具
CN213786808U (zh)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锅
CN204862582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煮炉
CN219069912U (zh) 一种烹饪锅体及智能烹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