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2525U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32525U CN215732525U CN202121908782.0U CN202121908782U CN215732525U CN 215732525 U CN215732525 U CN 215732525U CN 202121908782 U CN202121908782 U CN 202121908782U CN 215732525 U CN215732525 U CN 2157325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rtise
- grounding
- tenon
- shielding plate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屏蔽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内屏蔽面和一外屏蔽面;多个隔离通道,多个隔离通道位于所述屏蔽板上、或多个隔离通道位于所述内屏蔽面的一侧,其中,所述隔离通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用来使得所述隔离通道能够与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榫卯连接。本申请的屏蔽板用于实现接地端头的接地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背板连接器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常用的一类连接器。背板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其主要用来连接单板和背板,单板和背板间成90度垂直结构,传递高速差分信号或单端信号以及传递大电流。
随着信号通道速率的不断提高,为了保证连接器信号具备良好的回流路径以及更小的串扰干扰,往往会增加屏蔽板的方式,屏蔽板与母端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对接组成信号回流路径。由此,屏蔽板与母端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的连接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地连接可靠的屏蔽板与母端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使得屏蔽板与接地端头采用榫卯连接,保证屏蔽板与接地端头的连接处的接地连接稳固可靠。
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内屏蔽面和一外屏蔽面;多个隔离通道位于所述屏蔽板上、或多个隔离通道位于所述内屏蔽面的一侧,其中,在所述隔离通道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用来使得所述隔离通道能够与一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榫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还具有垂直设置的一前接地边缘和一底接地边缘;所述隔离通道具有前接地段、后接地段以及连接所述前接地段和后接地段的中间接地段,所述前接地段沿着所述前接地边缘并列排布,所述后接地段沿着所述底接地边缘并列排布隔离通道;其中,所述前接地段的前端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所述后接地段的尾端靠近所述底接地边缘,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前接地段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通道包括一底壁,所述底壁通过两个侧壁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底壁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的一端,其中,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内屏蔽面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通道还设置有接地接触部,所述接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前端,所述接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头形成接地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接触部呈平面状,使得所述接地端头和所述接地接触部能够形成面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接触部为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臂,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邻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或,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对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接地边缘,所述卯眼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前接地边缘凸伸,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卯眼中形成有倾斜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屏蔽板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板应用于上述连接器内,并且上述屏蔽板与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采用榫卯连接的连接方式。其中,榫卯连接中通常将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榫头和卯眼咬合以起到连接作用,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使得屏蔽板与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的接地连接稳固且可靠。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薄片体包括绝缘框架,以及与所述绝缘框架一体成型的多个接地端头和多对信号端子;上述的屏蔽板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侧,所述屏蔽板的内屏蔽面朝向所述接地端头和所述信号端子,其中,所述隔离通道位于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用于隔开相邻的两对所述信号端子;所述屏蔽板的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所述接地端头的尾端为所述榫头和所述卯眼的另一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地端头的尾端形成榫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框架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和一安装端,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插接端,所述尾端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的反向凸伸,其中,所述卯眼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框架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和一安装端,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凸伸,所述尾端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背向所述插接端,其中,所述卯眼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头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插接端的头端、一与所述头端呈反向设置的尾端、以及连接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的基部,所述尾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基部的宽度,所述尾端和所述基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薄片体中的屏蔽板和上述屏蔽板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薄片体能够达到和屏蔽板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固定框架;以及多个上述的薄片体,多个所述薄片体并列设置、且被容纳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内。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母端连接器中的屏蔽板和上述屏蔽板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本申请提供的母端连接器能够达到和屏蔽板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公端连接器;以及上述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与所述公端连接器能够配对。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组件中的母端连接器和上述母端连接器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能够达到和母端连接器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母端连接器中绝缘框架和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母端连接器中绝缘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地端头、信号端子和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框架中的接地端头和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公端连接器;200-母端连接器;10-固定框架;1-绝缘框架;11-插接端; 12-安装端;2-接地端头;21-头端;22-尾端;23-基部;3-信号端子;31-对接触头;32-主体部;33-安装触头;4-屏蔽板;41-内屏蔽面;42-外屏蔽面;43-隔离通道;431-前接地段;432-后接地段;433-底壁;434-接触板;435-连接臂;44- 前接地边缘;45-底接地边缘;46-卯眼;47-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通信设备中设有背板和单板,单板与单板之间或者单板与背板之间具有高速信号互连,用于实现通信的功能。其中为了实现高速信号互连,单板与背板通过连接器组件(即连接器)实现连接。参照图1~图3,连接器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100和母端连接器200,母端连接器200包括固定框架10和固定于固定框架10 内的多个薄片体,且多个所述薄片体并列排布,所述薄片体包括一绝缘框架1和安装在绝缘框架1一侧的屏蔽板4。公端连接器100的一端与背板连接、另一端与母端连接器200连接。
以下,具体介绍所述屏蔽板4的结构。
参照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板4,屏蔽板4具有一内屏蔽面41 (靠近绝缘框架1的一侧)和一外屏蔽面42(远离绝缘框架1的一侧),多个隔离通道43位于所述屏蔽板4上、或多个隔离通道43位于所述内屏蔽面41的一侧,其中,在所述隔离通道43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用来使得所述隔离通道43能够与连接器组件中的母端连接器200中的接地端头2 榫卯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接地端头2设置在屏蔽板4的一侧,本申请中的接地端头2 与固定部榫卯连接,其中,榫卯连接中通常将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榫头和卯眼咬合以起到连接作用,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使得屏蔽板4与接地端头的接地连接稳固且可靠,即接地端头2的至少一部分水平嵌入隔离通道43上的固定部内,由此接地端头2和屏蔽板4在厚度方向(即靠近绝缘框架1的方向或远离绝缘框架1的方向)上至少有一部分会存在重合,有利于减小屏蔽板4和接地端头2连接处的厚度。
参照图5,所述屏蔽板4还具有垂直设置的一前接地边缘44和一底接地边缘 45;所述隔离通道43具有前接地段431、后接地段432以及连接前接地段431和后接地段432的中间接地段,所述前接地段431沿着所述前接地边缘44并列排布,所述后接地段432沿着所述底接地边缘45并列排布;其中,所述前接地段431的前端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44,所述后接地段432的尾端靠近所述底接地边缘45,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前接地段431上,便于实现固定部和接地端头2的榫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部和接地端头2的榫卯连接,即指的是固定部与接地端头2的尾端22的榫卯连接。所述前接地段431沿着所述前接地边缘44水平并列排布,所述后接地段432沿着所述底接地边缘45竖直并列排布,所述后接地端 432上形成有竖直向下的接地脚。
参照图4~图6,所述隔离通道43包括一底壁433,所述底壁433通过两个侧壁与所述屏蔽板4连接,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底壁433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44的一端,其中,所述底壁433位于所述内屏蔽面41的一侧,由于上述侧壁的厚度与屏蔽板4的厚度相同,隔离通道43的底壁433的宽度(底壁433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侧壁的宽度(侧壁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由此相较于将固定部设于侧壁上,固定部设置在底壁433上时与所述接地端头2的接触面积较大,利于降低电感,以及减少电流的感性突变。
其中,上述隔离通道43通过屏蔽板4冲压形成,即隔离通道43呈凹形,且朝向绝缘框架1凹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通道43还形成有接地接触部,所述接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前端,所述接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头2形成接地接触,以增大所述接地端头2和屏蔽板4的接触面积使得接地连接效果较好,并能够降低电感,减少电流的感性突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所述接地接触部呈平面状,使得所述接地端头2和所述接地接触部能够形成面接触,进而保证所述接地端头2和屏蔽板4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接地连接效果较好。
继续参照图3~图6,所述接地接触部为接触板434,所述接触板434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臂435,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435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邻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如图6所示,或,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对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以实现接触板434 和屏蔽板4之间的连接,且能够保证接触板434与屏蔽板4的连接较为稳固。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连接臂435均能够构成所述屏蔽板4和所述接地接触部(即接触板434)之间的一条回流路径。
当然,也可以在接触板434的四周均设置连接臂435,以增加信号的回流路径,或在接触板434的一侧设置多条连接臂435。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地接触部为一接触凸包,接触凸包设置在屏蔽板4上、且凸出于所述屏蔽板4,接触凸包朝向绝缘框架1凸出,接触凸包远离屏蔽板4的表面与所述接地端头2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触板434和接地端头2面接触指的是接触板434的靠近绝缘框架1的表面与接地端头2远离绝缘框架1的表面面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板434靠近所述绝缘框架1(即接触板434靠近所述内屏蔽面) 的表面与所述底壁433远离所述绝缘框架1(即底壁433靠近所述外屏蔽面)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便与接地端头2与固定部的榫卯连接。
再者,上述接触板434和连接臂435通过对屏蔽板4冲压得到,由此屏蔽板4 上对应所述接触板434的位置处形成有一缺口。
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部为具有开口的卯眼46,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接地边缘44,所述卯眼46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或者,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前接地边缘44凸伸,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卯眼46上形成有倾斜的限位部47,所述限位部47用于限制所述屏蔽板4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由此实现屏蔽板4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其中,如图6所示,沿着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44的方向,所述限位部47为所述卯眼46中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递增或递减形成,以实现屏蔽板4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且上述限位部47易于实现。
或者,沿着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44的方向,所述限位部47所述卯眼46中至少一部分在内外方向(垂直于所述屏蔽板4的方向)上的尺寸递增或递减(图中未示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所述连接部、所述接地接触部(即接触板434)和所述屏蔽板4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接地接触部的结构更稳定,有利于降低电流回路的电感,优化回流路径,改善谐振问题。
以下,具体介绍所述薄片体的结构。
参照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片体包括绝缘框架1、以及与所述绝缘框架1一体成型的多个接地端头2和多对信号端子3,所述屏蔽板4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1的一侧,其中,所述隔离通道43位于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3之间,用于隔开相邻的两对所述信号端子3;所述屏蔽板4的内屏蔽面朝向所述接地端头2 和信号端子3,所述屏蔽板4的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所述接地端头2的尾端22为所述榫头和所述卯眼的另一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地端头2 的尾端22形成榫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板4应用于上述薄片体内,同时由于屏蔽板4与薄片体中的接地端头2采用榫卯连接的连接方式。其中,榫卯连接中通常将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榫头和卯眼咬合以起到连接作用,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使得屏蔽板4与薄片体中的接地端头2的接地连接稳固且可靠。
此外,本申请中的接地端头2的尾端22至少一部分水平嵌入隔离通道42上的固定部内,由此接地端头2和屏蔽板4在厚度方向上至少有一部分会存在重合,有利于减小屏蔽板4和接地端头2连接处的厚度。
参照图7,接地端头2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绝缘框架1的头端21、一与所示头端21呈反向设置的尾端22、以及连接所述头端21和所述尾端22的基部23,所述尾端22延伸至所述绝缘框架1的内腔内。信号端子3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绝缘框架1的对接触头31、一与所述对接触头31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绝缘框架1的安装触头33、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31与所述安装触头33的主体部 32。
继续参照图3~图7,所述绝缘框架1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11和一安装端 12,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46,所述卯眼46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插接端11,所述尾端22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11的反向凸伸,其中,所述卯眼46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相互配合的所述卯眼46和所述榫头的形状相同。
当然,上述榫头和卯眼的位置可以互换,即所述绝缘框架1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11和一安装端12,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11 凸伸,所述尾端22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背向所述插接端11,其中,所述卯眼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基于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46,所述尾端22为所述榫头的实施例,接地端头2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前接地边缘44的头端21、一与所述头端21呈反向设置的尾端、以及连接所述头端21和所述尾端22的基部23,所述接地端头2的尾端22的宽度小于所述基部23的宽度,所述尾端22和所述基部23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以进一步增大接地端头2和屏蔽板4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屏蔽板4和所述接地端头2之间的接地效果。
同时,上述台阶面还可以作为安装基准面,即将屏蔽板4安装于绝缘框架1 时,通过将该台阶面和上述开口所在的面对齐,就能够保证卯眼46与接地端头2 的尾端22顺利装配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宽度指的是尾端22在上下方向上尺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具有:
相对设置的一内屏蔽面和一外屏蔽面;
多个隔离通道,位于所述屏蔽板上、或位于所述内屏蔽面的一侧,其中,所述隔离通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用来使得所述隔离通道能够与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头榫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板还具有垂直设置的一前接地边缘和一底接地边缘;
所述隔离通道,具有前接地段、后接地段以及连接所述前接地段和后接地段的中间接地段,所述前接地段沿着所述前接地边缘并列排布,所述后接地段沿着所述底接地边缘并列排布;
其中,所述前接地段的前端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所述后接地段的尾端靠近所述底接地边缘,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前接地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道包括一底壁,所述底壁通过两个侧壁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底壁靠近所述前接地边缘的一端,其中,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内屏蔽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通道还设置有接地接触部,所述接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前端,所述接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头形成接地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触部呈平面状,使得所述接地端头和所述接地接触部能够形成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触部为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臂,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邻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或,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接触板的相对侧边与所述屏蔽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接地边缘,所述卯眼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前接地边缘凸伸,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卯眼形成有倾斜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屏蔽板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
10.一种薄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框架,以及与所述绝缘框架一体成型的多个接地端头和多对信号端子;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板,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侧,所述屏蔽板的内屏蔽面朝向所述接地端头和所述信号端子,其中,
所述隔离通道位于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用于隔开相邻的两对所述信号端子;所述屏蔽板的所述固定部为榫头和卯眼的其中一者,所述接地端头的尾端为所述榫头和所述卯眼的另一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地端头的尾端形成榫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和一安装端,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插接端,所述尾端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的反向凸伸,其中,所述卯眼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具有垂直设置的一插接端和一安装端,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榫头,所述榫头朝所述插接端凸伸,所述尾端为所述卯眼,所述卯眼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背向所述插接端,其中,所述卯眼和所述榫头的形状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梅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头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插接端的头端、一与所述头端呈反向设置的尾端、以及连接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的基部,所述尾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基部的宽度,所述尾端和所述基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14.一种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架;
多个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体,多个所述薄片体并列设置、且被容纳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内。
15.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端连接器;以及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与所述公端连接器能够配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08782.0U CN215732525U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08782.0U CN215732525U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32525U true CN215732525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999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08782.0U Active CN215732525U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32525U (zh) |
-
2021
- 2021-08-13 CN CN202121908782.0U patent/CN2157325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5837B (zh) | 背板連接器組件 | |
CN109861035B (zh) | 高速连接器 | |
US11283221B2 (en) | Connector | |
US7223120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flat flexible cable | |
CN102946029A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 |
US6811434B2 (en) |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9830849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JP3125090U (ja) | 電気コネクタ構造 | |
TWI785492B (zh) | 電連接器 | |
CN104716505A (zh) |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 |
US1098548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duced crosstalk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 |
CN216773559U (zh) | 电连接器 | |
TWI801957B (zh) | 電連接器 | |
CN108879240B (zh) | 高速连接器及其传输模块 | |
CN215732525U (zh)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JP3134701U (ja) | オーディオジャック | |
JP3202707U (ja)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端子 | |
CN109768438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屏蔽组件、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CN113488815A (zh) | 屏蔽板、薄片体、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3113810B (zh) | 全屏蔽高速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4478261U (zh) | 全屏蔽高速连接器 | |
CN20986027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747832U (zh) | 高速连接器 | |
CN21659826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513458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