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4642U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4642U
CN215724642U CN202121594349.4U CN202121594349U CN215724642U CN 215724642 U CN215724642 U CN 215724642U CN 202121594349 U CN202121594349 U CN 202121594349U CN 215724642 U CN215724642 U CN 215724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heat flow
channel
lug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43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中心
陈彪
张卫龙
张五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43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4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4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4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加热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承载部,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用于分别承载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以将热量传递至正极耳与负极耳,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之间凹设有导风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能够对动力电池内部均匀且快速的加热,显著提升除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除水处理,并确认含水量达标后才能开展后续工序。目前市面上用于对动力电池除水的装置,通过采用接触式或辐射式对动力电池的外壳进行热传输,进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热除水。
此类装置在加热过程中会导致动力电池内部温度不均匀,除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能够对动力电池内部均匀且快速的加热,显著提升除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承载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承载部用于分别承载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承载部之间凹设有导风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极耳承载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槽为贯穿所述加热底座的通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承载部上设置有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凹陷用于供所述正极耳或所述负极耳嵌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通道,所述加热底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热流进口与热流出口,所述热流进口与所述热流出口均与所述热流通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流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并列排布,且所述热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极耳承载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分流通道与汇流通道,所述热流进口及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各自一端均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所述热流出口及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各自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流进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通道的一端,多个所述热流通道沿所述分流通道依次排布,由所述分流通道靠近所述热流进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热流进口的一端,多个所述热流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真空箱体,所述加热底座容置于所述真空箱体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加热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承载部,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用于分别承载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以将热量传递至正极耳与负极耳,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之间凹设有导风槽。在实际应用中,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与动力电池的内部极片相连,该加热底座通过对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行加热,能够将热量直接传递至内部极片,相比通过电池外壳传热,传热效率更高,热量热传递更加均匀。并且,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之间凹设有导风槽,导风槽对气体流通提供通道,加速动力电池下方的气体循环,进一步提升除水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对动力电池内部均匀且快速的加热,显著提升除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加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底座在实际应用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底座的剖视图。
图标:100-加热底座;110-极耳承载部;130-导风槽;150-热流通道;160-热流进口;170-热流出口;180-分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加热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除水,其加热底座10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承载部110,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110用于分别承载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以将热量传递至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热除水。
由于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直接与电池内部的极片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外壳的热传递,该加热底座100能够更加快速的将热量传递至电池的内部,传热效率更高,热量传递更加均匀,进而显著提升除水效率。
并且,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110之间凹设有导风槽130。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同一个动力电池,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110分别支撑该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相当于该动力电池倒立跨设在导风槽130的上方。在两个极耳承载部110与该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行分别加热的过程中,对应的导风槽130对该动力电池下方的空气进行导流,提升气体流动效率,进一步提升除水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2所示为加热底座100在实际应用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动力电池倒立跨设在导风槽130上,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分别与对应导风槽130的相邻的两个极耳承载部110接触。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同时对多个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导风槽130的延伸方向与极耳承载部110的延伸方向平行。
为了进一步提升导风槽130的导风效果,本实施例中,将导风槽130设置为贯穿加热底座100的通槽。
并且,本实施例中,导风槽130的横截面呈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槽130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调整为横截面为半圆形、V形等的其他结构。
考虑到将动力电池倒置加热会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及正极耳与负极耳易打滑,本实施例中,极耳承载部11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陷(图中未示出),并且,多个定位凹陷沿极耳承载部110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除水时,将动力电池的正极耳或负极耳对应嵌入极耳承载部110的定位凹陷内,定位凹陷的侧壁起到对嵌入的正极耳或负极耳的固定作用。
考虑到适应不同型号的动力电池,同一个极耳承载部110上设置的多个定位凹陷的尺寸规格不同,本实施例中,由极耳承载部110的一端至另一端,多个定位凹陷的尺寸逐渐增大。并且,多个定位凹陷的形状也不同,部分定位凹陷呈圆柱形,部分呈多棱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所应用的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的形状尺寸,多个定位凹陷的形状与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3,图3所示为加热底座100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加热底座100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通道150,热流通道150用于供加热流体流动,以实现对加热底座100的加热,进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的加热。热流体可以采用水,或者采用换热效率更好的换热剂。
加热底座10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热流进口160与热流出口170,热流进口160与热流出口170均与热流通道150连通。在实际应用中,外部的热流体通过热流进口160导入加热底座100内部的热流通道150,进而沿热流通道150在加热底座100的内部流动,进行换热。随着热流体的换热,其热量逐渐降低,并通过热流出口170导出加热底座100,以便后续具有更高热量的热流体流动。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增设包括压缩机在内的多个元件,与加热底座100组成类似空调冷媒管路的循环管路,实现对热流体的循环导流以及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持续加热。
为了提升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热流通道1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热流通道150在加热底座100的内部并列排布,且热流通道150的延伸方向与极耳承载部110的延伸方向相同。
加热底座100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分流通道180与汇流通道(图中未示出),热流进口160及多个热流通道150各自一端均与分流通道180连通,热流出口170及多个热流通道150各自的另一端均与汇流通道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外界提供的热流体由热流进口160流入分流通道180内,并沿分流通道180流动,在沿分流通道180流动的过程中,分别流入多个热流通道150,实现分流。流入多个热流通道150的热流体沿热流通道150向汇流通道流动,流入汇流通道后,再由热流出口170流出。
热流进口160设置于分流通道180的一端,多个热流通道150沿分流通道180依次排布。为了保证进入各个热流通道150的热流体的流量均匀,本实施例中,由分流通道180靠近热流进口160的一端至远离热流进口160的一端,多个热流通道15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底座100还可以采用其他加热方式,如在加热底座100内部排布电阻丝,实现电加热等。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真空箱体(图中未示出),加热底座100容置于真空箱体内。加热底座100在真空箱体内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除水,防止动力电池受到污染。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行加热,提升热量传递效率,并提升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均匀性,从而提升除水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导风槽130以及热流通道150、分流通道180与汇流通道,从多方面实现对除水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能够对动力电池内部均匀且快速的加热,显著提升除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承载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承载部用于分别承载动力电池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承载部之间凹设有导风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极耳承载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为贯穿所述加热底座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承载部上设置有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凹陷用于供所述正极耳或所述负极耳嵌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通道,所述加热底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热流进口与热流出口,所述热流进口与所述热流出口均与所述热流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并列排布,且所述热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极耳承载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分流通道与汇流通道,所述热流进口及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各自一端均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所述热流出口及多个所述热流通道各自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进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通道的一端,多个所述热流通道沿所述分流通道依次排布,由所述分流通道靠近所述热流进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热流进口的一端,多个所述热流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真空箱体,所述加热底座容置于所述真空箱体内。
CN202121594349.4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724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4349.4U CN21572464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4349.4U CN21572464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4642U true CN215724642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4349.4U Active CN21572464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4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6671B (zh)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KR102274518B1 (ko) 전지 셀 표면 냉각을 위한 불균일 유로를 구비한 쿨링 자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102005603B (zh) 动力电池组
CN108281590A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电池
US9093727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battery pack
CN103423871A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08352373U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电池
CN109935854A (zh) 一种加湿器、燃料电池和车辆
CN2157246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CN106571502A (zh) 一种换热器
CN218521172U (zh) 光纤冷却装置
CN117477131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08155441A (zh) 锂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11858823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连接器构件
CN210689319U (zh) 蓄热砖和蓄热设备
CN203084639U (zh) 水冷装置
CN216644769U (zh) 电池烘烤夹具和加热炉
CN214891548U (zh) 空调风道加热器及空调器
CN219457845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04329287U (zh) 双水路电热管
CN210688430U (zh) 蓄热砖及蓄热设备
CN115498321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用电池模组
CN212747138U (zh) 真空烤箱
CN209926593U (zh) 一种节能锅炉用高效加热装置
CN221226364U (zh) 一种集流件、电池箱体以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