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4104U -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4104U
CN215724104U CN202121577828.5U CN202121577828U CN215724104U CN 215724104 U CN215724104 U CN 215724104U CN 202121577828 U CN202121577828 U CN 202121577828U CN 215724104 U CN215724104 U CN 215724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metal heat
electric heating
cylinder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78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鑫逸
杨旭
赵笔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na Electr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na Electr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na Electr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na Electr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78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4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4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4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热筒体、连接在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一接头、连接在金属导热筒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接头、若干个插接在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上的电热管、若干个设置在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中并与金属导热筒体导热相接的金属导热翅片;第一接头、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和第二接头依次连通形成供待加热介质通过的加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将电热管嵌入金属导热筒体,将金属导热翅片设置于金属导热筒体的内部,电热管在通电发热后热量通过金属导热筒体和金属导热翅片传导至流过金属导热筒体的介质,减少热损耗以及提高加热效率,还避免了待加热介质长时间与电热管接触造成腐蚀等问题,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一种通过电阻丝的热效应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设备。由于用途不同,电加热器电热管形状也不尽相同,如圆形、方形及椭圆形等。但是,目前主流的电热管都是以金属管作为外壳,矿物绝缘材料作为填充物,合金电阻线作为热源的金属管状电热管。
根据电加热器加热方式的不同,电加热器加热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两种,前者电加热器电热管直接浸没在需要加热器的物质内,直接对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如油加热器、液体加热器、气体加热器)。后者电加热器电热管不与被加热器介质接触,通过加热器盛装被加热器物质的容器、管道或外壳等,间接对被加热器物质进行加热。
当采用间接加热方式对物质进行加热时,金属管状的电热管圆形外壳与管道或容器外壁无法完全接触,导致加热效率不高。电热管通电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传导,极大的影响电加热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热损耗及提高加热效率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热筒体、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一接头、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接头、若干个插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上的电热管、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导热相接的金属导热翅片;
所述第一接头、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和第二接头依次连通形成供待加热介质通过的加热通道。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电热管间隔排布并沿着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轴向插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热筒体上对应所述电热管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的沉头孔;
所述沉头孔自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面,沿着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轴向向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内部延伸。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第一端在环向上依次相抵或相靠近,相对的第二端呈放射性向外延伸并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壁相抵接。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第一端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相平行间隔排布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内,且每一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壁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包括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连接的第一接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管远离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一法兰;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连接的第二接头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头管远离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二法兰。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的侧壁厚度均小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或第二接头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温度探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将电热管嵌入金属导热筒体,将金属导热翅片设置于金属导热筒体的内部,电热管在通电发热后热量通过金属导热筒体和金属导热翅片传导至流过金属导热筒体的介质,减少热损耗以及提高加热效率,还避免了待加热介质长时间与电热管接触造成腐蚀等问题,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热筒体10、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30、若干个电热管40以及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
金属导热筒体10为金属材料制成的两端开放的筒体结构。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分别连接在该金属导热筒体10的相对两端上,第一接头20、金属导热筒体10的内腔和第二接头30依次连通形成供待加热介质(液体或气体等等)通过的加热通道100;第一接头20可作为加热通道100的入口,第二接头30可作为加热通道100的出口。若干个电热管40间隔排布并插接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侧壁上,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设置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内腔中并与金属导热筒体10导热相接;电热管40在通电后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至金属导热筒体10和金属导热翅片50,从而对通过加热通道100的待加热介质进行加热。
具体地,金属导热筒体10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的筒体。若干个电热管40间隔排布并沿着金属导热筒体10的轴向插接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侧壁上,这样使得每一电热管40与金属导热筒体10之间有充分的接触面积,且金属导热筒体10的壁厚无需太大,只需在保证足够的强度下且供电热管40置于其内。优选地,金属导热筒体10的壁厚大于电热管40的外径。
对应电热管40的设置方式,金属导热筒体10上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的沉头孔11用于电热管10配合其中。沉头孔11的数量与电热管40的数量对应设置,以使得每一电热管40插入一个沉头孔11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沉头孔11自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面,沿着金属导热筒体10的轴向向金属导热筒体10的侧壁内部延伸,沉头孔11的深度(或长度)方向与金属导热筒体10的长度方向(轴向)相平行。若干个电热管40一一配合在若干个沉头孔11内,每一个电热管40的连接端位于沉头孔11外,用于外接电源。
根据设置需要,所有的沉头孔11的开口可以朝向相同,或者交错。
第一接头20可包括与金属导热筒体10连接的第一接头管21、连接在第一接头管21远离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的第一法兰22。第一接头管21可以一体形成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或者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该第一接头管21的侧壁厚度可小于金属导热筒体10的侧壁厚度,节省材料,并且两者之间的过渡面可以是直面,也可以是弧面。第一法兰2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对接在第一接头管21远离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上。
第二接头30可包括与金属导热筒体10连接的第二接头管31、连接在第二接头管31远离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的第二法兰32。同理于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管31可以一体形成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或者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该第二接头管31的侧壁厚度可小于金属导热筒体10的侧壁厚度,节省材料,并且两者之间的过渡面可以是直面,也可以是弧面。第二法兰3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对接在第二接头管31远离金属导热筒体10的一端上。
第一法兰22和第二法兰32分别用于与外部管路上的法兰配合连接,实现将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安装在外部管路上。
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可以多种方式灵活设置在金属导热筒体10的内腔中,以不隔断加热通道100为准。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的第一端在环向上依次相抵或相靠近,相对的第二端呈放射性向外延伸并与金属导热筒体10的内壁相抵接;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的第一端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上述金属导热翅片50的设置方式,在中心处形成一个中心通道,相邻的金属导热翅片50之间的间隔也形成分隔通道。当待加热介质从第一接头20进入加热通道100后,沿着加热通道100从分隔通道和中心通道通过,在通过的过程中金属导热翅片50和金属导热筒体10的热量传导给待加热介质,使待加热介质加热升温。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个金属导热翅片50可以相平行间隔排布在金属导热筒体10内,且每一金属导热翅片50的两端均与金属导热筒体10的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探头30;温度探头30设置在第一接头20和/或第二接头30上,用于测量待加热介质的进/出温度
作为优选,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温度探头60,分别设置在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上。第一接头20上的温度探头60用于测量待加热介质进入前(加热前)的温度,第二接头30上的温度探头60用于测量待加热介质流出时(加热后)的温度,通过对待加热介质进出温度测量及温差可以得出加热效率以及便于控制加热温度、效率等。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使用时,只需通过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与外部管路连接,形成接通状态。待加热介质从外部管路输出进入该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内,迅速被加热后输出,流向所需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热筒体、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一接头、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接头、若干个插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上的电热管、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导热相接的金属导热翅片;
所述第一接头、金属导热筒体的内腔和第二接头依次连通形成供待加热介质通过的加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电热管间隔排布并沿着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轴向插接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上对应所述电热管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的沉头孔;
所述沉头孔自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面,沿着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轴向向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内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第一端在环向上依次相抵或相靠近,相对的第二端呈放射性向外延伸并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第一端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相平行间隔排布在所述金属导热筒体内,且每一所述金属导热翅片的两端均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内壁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连接的第一接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管远离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一法兰;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连接的第二接头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头管远离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一端的第二法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的侧壁厚度均小于所述金属导热筒体的侧壁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或第二接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温度探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
CN202121577828.5U 2021-07-12 2021-07-12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724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828.5U CN215724104U (zh) 2021-07-12 2021-07-12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828.5U CN215724104U (zh) 2021-07-12 2021-07-12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4104U true CN215724104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7828.5U Active CN215724104U (zh) 2021-07-12 2021-07-12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4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4478A (en) Liquid heater assembly
US3489209A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plastic and metal components
US11808534B2 (en)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heat exchanger
CN102667360B (zh) 用于泄漏敏感应用的双壁轴流式电加热器
US10330342B2 (en) Dielectrically insulated secondary flue for gas-fired water heater
US9074819B2 (en) High velocity fluid flow electric heater
CN215724104U (zh) 金属导热电加热装置
WO2018096718A1 (ja)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WO2016004835A1 (zh) 柱状传热装置及用于流体物质传热的管道及方法
JP2010125485A (ja) 多管式熱交換器の管取付け方法、及び、多管式熱交換器の管取付け装置
KR20200015206A (ko) 나선형 날개를 갖는 열교환장치
US10464160B2 (e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apparatus
RU161305U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секций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220669802U (zh) 一种液态金属电加热器
CN214119333U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夹套
RU161300U1 (ru) Секция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RU162419U1 (ru) Секция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220087510U (zh) 电磁加热器
US11913736B2 (en)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heat exchanger
KR100922136B1 (ko) 파이프 히터를 둘러싸는 도관 장치
CN215819183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2319128U (zh) 一种基于电磁诱导加热的hdpe材料焊接结构
CN112483758A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夹套
CN207815689U (zh) 一种发热系统
CA2862462C (en) Condensing water heater with dielectric insulated secondary fl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