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404U - 一种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23404U CN215723404U CN202121595820.1U CN202121595820U CN215723404U CN 215723404 U CN215723404 U CN 215723404U CN 202121595820 U CN202121595820 U CN 202121595820U CN 215723404 U CN215723404 U CN 2157234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ire coil
- heating
- electromagnetic wire
- heat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围绕在所述发热盘外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设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所述发热盘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炉不仅可以适应不同材质的锅具,而且还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烹饪需求,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电磁线盘的温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炉。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与电陶炉为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其中电磁炉是通过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在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而电陶炉则是由电阻式电热丝产生高温,经面板辐射至炉面上而加热锅具。其中电磁炉加热效率高但对锅具的材质要求高,存在挑锅的问题,而电陶炉加热效率虽低,但是辐射加热所以不挑锅。由此可知,现有的电磁炉和电陶炉加热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适用不同材质的锅具以及无法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进而降低了产品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热炉,不仅可以适应不同材质的锅具,而且还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烹饪需求,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磁线盘的温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围绕在所述发热盘外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设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所述发热盘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包括盘体和设于所述盘体上的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在竖向面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隔热环在竖向面的投影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放置锅具的面板,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隔热件还包括环形的隔热片,所述隔热片设于所述面板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锅具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盘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隔热片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环与所述隔热片一体加工成型形成所述隔热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片支撑在所述电磁线盘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环形的线盘支架和绕装在所述线盘支架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线盘支架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块,所述隔热片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线盘支架的边缘,所述隔热片的外环侧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以使所述隔热片的内环侧与所述线盘支架之间形成隔热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环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散热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散热间隙内的固定柱,所述发热盘的外周侧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固定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电磁线盘围绕在发热盘外侧,当放置在壳体上的锅具不适用于电磁加热时或者锅具尺寸小于电磁线盘的内环尺寸时,则采用发热盘对锅具进行加热,当锅具适用于电磁加热且锅具尺寸大于电磁线盘的内环尺寸时,则可根据烹饪需求灵活切换电磁线盘的加热功率和发热盘的加热功率,以实现不同的烹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磁线盘无法实现小功率加热,因此当需要小功率加热锅具时,可采用发热盘单独加热,或者控制电磁线盘间歇加热;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炉能够加热不同材质和不同尺寸的锅具,且能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由此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最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隔热环设于发热盘与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发热盘向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如此设计,可降低电磁线盘的温升,以此延长电磁线盘的使用寿命。
发热盘包括盘体和设于盘体上的发热件,发热件在竖向面上的投影全部位于隔热环在竖向面的投影内。如此设计,能够通过隔热环将发热件产生热量有效隔离在隔热环内,以进一步减少发热件向电磁线盘辐射的热量,提升了隔热环的隔热效果。
壳体包括用于放置锅具的面板,面板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隔热件还包括环形的隔热片,隔热片设于面板与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锅具向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隔热件对热量的隔离效果,以此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的温升。
电磁线盘在面板上的投影全部位于隔热片在面板上的投影内。如此设计,能够有效阻挡锅具向下传递给电磁线盘的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的温升。
隔热环与隔热片一体加工成型形成隔热件。如此设计,可减少组装步骤,提升组装效率。
隔热片支撑在电磁线盘上。如此设计,组装简单方便。
支撑块设于线盘支架的边缘,隔热片的外环侧支撑在支撑块上,以使隔热片的内环侧与线盘支架之间形成隔热间隙。如此设计,能够减少隔热片与线盘支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隔热片向线盘支架传递的热量。
隔热环与发热盘之间设有散热间隙。如此设计,可使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间隙散发掉一部分,以此减少传递给隔热环的热量。
壳体的底壁上设有位于散热间隙内的固定柱,发热盘的外周侧设有安装耳,安装耳与固定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便于发热盘的单独安装和单独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炉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炉的部分结构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炉去掉面板和上盖后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110、固定柱;200、发热盘;210、盘体;220、发热件;230、安装耳;300、电磁线盘;310、线盘支架;311、支撑块;320、电磁线圈;400、隔热件;410、隔热环;420、隔热片;500、散热间隙;600、隔热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围绕在所述发热盘外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设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所述发热盘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电磁线盘围绕在发热盘外侧,当放置在壳体上的锅具不适用于电磁加热时或者锅具尺寸小于电磁线盘的内环尺寸时,则采用发热盘对锅具进行加热,当锅具适用于电磁加热且锅具尺寸大于电磁线盘的内环尺寸时,则可根据烹饪需求灵活切换电磁线盘的加热功率和发热盘的加热功率,以实现不同的烹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磁线盘无法实现小功率加热,因此当需要小功率加热锅具时,可采用发热盘单独加热,或者控制电磁线盘间歇加热;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炉能够加热不同材质和不同尺寸的锅具,且能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由此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最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隔热环设于发热盘与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发热盘向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如此设计,可降低电磁线盘的温升,以此延长电磁线盘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其中壳体包括底座100、上盖和面板,上盖固定在底座100上,面板粘结在上盖上并位于加热装置上方,面板用于放置锅具,而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200和电磁线盘300,电磁线盘300包括环形的线盘支架310和绕装在线盘支架310上的电磁线圈320,线盘支架310围绕在发热盘200外侧,以实现电磁线盘300围绕在发热盘200外侧,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400,隔热件400的材质为云母或者石棉,隔热件400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410,隔热环410设于发热盘200与电磁线盘300之间,以减少发热盘200向电磁线盘300传递的热量。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炉时,当放置在面板上的锅具不适用于电磁加热时或者锅具尺寸小于电磁线盘300的内环尺寸时,则采用发热盘200对锅具进行加热,当锅具适用于电磁加热且锅具尺寸大于电磁线盘300的内环尺寸时,则可根据烹饪需求灵活切换电磁线盘300的加热功率和发热盘200的加热功率,以实现不同的烹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磁线盘300无法实现小功率加热,因此当需要小功率加热锅具时,可采用发热盘200单独加热,或者控制电磁线盘300间歇加热;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炉能够加热不同材质和不同尺寸的锅具,且能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由此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最后,本实施例中隔热环410能够减少发热盘200向电磁线盘300传递的热量,如此设计,可降低电磁线盘300的温升,以此延长电磁线盘300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加热炉的控制方法包括:开启电磁线盘300,控制单元判断电磁线圈的脉冲数量,若判断电磁线圈的脉冲数大于N,则判断当前锅具不适合电磁加热,此时关闭电磁线盘300,开启发热盘200加热;若判断电磁线圈的脉冲数小于M,(其中N>M)则表明当前锅具可采用电磁线盘300和发热盘200同时加热,开启电磁线盘300和发热盘200,此时用户可根据烹饪需求灵活切换电磁线盘300的加热功率和发热盘200的加热功率;若判断电磁线圈的脉冲数大于M小于N,则判断当前锅具的尺寸小于线盘支架310的内径,此时关闭电磁线盘300,开启发热盘200加热,由此可知,通过该控制方法即可判断当前放置在面板上的锅具适合何种方式加热,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盘200包括盘体210和设于盘体210顶面的发热件220,发热件220为水平螺旋状分布的电热丝或者平铺的发热膜,发热件220在竖向面上的投影全部位于隔热环410在竖向面的投影内,即发热件220的底面高于隔热环410的底面,发热件220的顶面低于隔热环410的顶面。如此设计,能够通过隔热环410将发热件220产生热量有效隔离在隔热环410内,以进一步减少发热件220向电磁线盘300辐射的热量,提升了隔热环410的隔热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隔热环410与发热盘200之间设有环形的散热间隙500,散热间隙500上下贯通,如此设计,加热炉中的散热风扇工作时,其吸入的冷风可流经散热间隙500,经过热交换后可吸收掉一部分热量,也就是使发热盘20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间隙500散发掉一部分,由此减少传递给隔热环410的热量。
另外,为了便于发热盘200的单独安装和单独拆卸,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的底壁上设有位于散热间隙500内的固定柱110,发热盘200的外周侧设有安装耳230,安装耳230与固定柱110通过紧固件(螺钉)固定连接,由于安装耳230、固定柱110均位于线盘支架310的内环侧,因此方便发热盘200的单独拆装。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隔热件400对热量的隔离效果,以此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300的温升,本实施例中的隔热件400还包括环形的隔热片420,隔热片420设于面板与电磁线盘300之间,以此减少锅具向电磁线盘300传递的热量。优选的,电磁线盘300在面板上的投影全部位于隔热片420在面板上的投影内,即线盘支架310的内径大于隔热片420的内径,线盘支架310的外径小于隔热片420的外径,如此设计,能够有效阻挡锅具向下传递给电磁线盘300的热量,以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300的温升。
为了减少加热炉的组装步骤,提升组装效率,本实施例中的隔热环410与隔热片420一体加工成型形成隔热件400,而隔热件400则通过隔热片420支撑在电磁线盘300上,如此可使隔热环410悬空设在发热盘200与电磁线盘300之间,省去了隔热环410的组装,组装时只需将隔热件400放置在电磁线盘300上即可,无需借助其他工具,由此使得隔热件400的组装更加简单方便。
为了实现电磁线盘300支撑隔热片420,本实施例中线盘支架310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块311,隔热片420支撑在支撑块311上,其中支撑块311优选设于线盘支架310的边缘,隔热片420的外环侧支撑在支撑块311上,以使隔热片420的内环侧与线盘支架310之间形成隔热间隙600,如此设计,能够减少隔热片420与线盘支架31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隔热片420向线盘支架310传递的热量。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电磁线盘300的降温效果,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块311周向间隔设于线盘支架310的边缘,如此可使冷风进入隔热间隙600内并带走部分电磁线盘300的热量以及隔热间隙600内的热量,由此实现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300的温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片与隔热环分体加工成型,隔热片粘结固定在面板的背面或支撑在电磁线盘上,线盘支架的内环侧设有插槽,隔热环的底部插装到插槽内,隔热环的顶部与隔热片相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盘和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围绕在所述发热盘外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设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所述发热盘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包括盘体和设于所述盘体上的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在竖向面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隔热环在竖向面的投影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放置锅具的面板,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隔热件还包括环形的隔热片,所述隔热片设于所述面板与所述电磁线盘之间,以减少锅具向所述电磁线盘传递的热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隔热片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环与所述隔热片一体加工成型形成所述隔热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支撑在所述电磁线盘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环形的线盘支架和绕装在所述线盘支架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线盘支架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块,所述隔热片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线盘支架的边缘,所述隔热片的外环侧支撑在所述支撑块上,以使所述隔热片的内环侧与所述线盘支架之间形成隔热间隙。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环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散热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散热间隙内的固定柱,所述发热盘的外周侧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固定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5820.1U CN21572340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加热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5820.1U CN21572340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加热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23404U true CN215723404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998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95820.1U Active CN21572340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加热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23404U (zh)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21595820.1U patent/CN2157234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21507A (en) | Electric cooker using induction heater | |
US3885128A (en) | Glass-ceramic plate heating unit cast-in heat spreader | |
KR101772189B1 (ko) | 전자유도가열 조리기기의 냉각장치 | |
JP2013026100A (ja) | 炊飯器 | |
JP4799271B2 (ja) | 炊飯器 | |
CN215723404U (zh) | 一种加热炉 | |
CN216932809U (zh) | 一种具有风扇加热系统的空气炸锅 | |
CN201821851U (zh) | 电磁自翻转炸炒锅 | |
CN201599843U (zh) | 一种电磁炉结构 | |
KR100556802B1 (ko) | 가정용 전기 쿡탑 | |
CN210951417U (zh) |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 |
CN215982708U (zh) | 保温装置 | |
CN216491125U (zh) | 一种电热结构 | |
CN215127279U (zh) | 一种电加热底座 | |
CN22080081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464552U (zh) | 电磁炉及烹饪器具 | |
CN21339544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020881U (zh) | 一种防烫空气炸锅 | |
CN221813706U (zh) | 一种适用于火锅的电热锅 | |
JP3933088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13238012U (zh) | 制冷制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 |
CN215647461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18219940U (zh) | 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及多功能电磁锅具 | |
JP2006031947A (ja) |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09678200U (zh) | 一种速热保温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