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127U -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 Google Patents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127U
CN215723127U CN202122119926.0U CN202122119926U CN215723127U CN 215723127 U CN215723127 U CN 215723127U CN 202122119926 U CN202122119926 U CN 202122119926U CN 215723127 U CN215723127 U CN 21572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film
film heating
heating resistance
stea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99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鹏
王伟
方献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99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底盘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结构上的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相邻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独立盘绕或并行盘绕设置,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均连接至同一零线;温度采集单元,与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产生装置通过在底盘上盘绕设置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将厚膜加热技术应用到蒸箱发热装置上,极大地缩短了蒸箱产生蒸汽的时间,使蒸箱热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背景技术
蒸箱可以快速的产生蒸汽,使得蒸箱内食物快速被饱和蒸汽包围,加快烹饪时间,提升食物鲜嫩口感,越来成为一种趋势。蒸箱通过加热水产生水蒸汽后进行食物的烹饪,因此加热器件是蒸箱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蒸箱产生蒸汽及控制方法的现有技术方案是采用铝加热管,采用热敏电阻检测温度进行发热盘有无水检测,基于该种加热器件的简单控制方法。
现有的蒸箱加热技术方案由于受到铝加热管的15W/cm2电力密度的限制,在有效加热盘面积下,无法将加热器件的功率做大,造成无法做到快速产生蒸汽。现有的蒸箱加热器件有无水检测方案也无法适应于检测快速产生蒸汽的加热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蒸箱加热器件的加热效率低下的缺陷,提供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
底盘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结构上的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相邻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独立盘绕或并行盘绕设置,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均连接至同一零线;
温度采集单元,与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
较佳地,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所述温度感应线;
所述温度感应线随着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并行盘绕,所有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包覆由所述温度感应线进行包覆,且所述温度感应线设于所述底盘结构上;
所述温度感应线用于获取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所述温度数据。
较佳地,所述温度采集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盘绕形成的圆形内部的汇合处,并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相接触;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所述温度。
较佳地,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生成第一触控指令以驱动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进行发热。
较佳地,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
所述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并行盘绕设置于所述底盘结构上。
较佳地,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丝功率大于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丝功率。
较佳地,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和所述温度感应线形成的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远离所述底盘结构方向依次包括不锈钢基材层、内绝缘介质层、电阻丝电阻发热层和外绝缘介质层。
较佳地,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控器和电源模块;
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
所述温控器用于采集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并生成第二触控指令以驱动所述电源模块下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蒸箱,包括箱体和如上所述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控制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蒸箱还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
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并且所述水泵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从所述水箱抽水到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发热盘。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通过在底盘上盘绕设置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将厚膜加热技术应用到蒸箱发热装置上,厚膜加热电阻丝电力密度高,热传导距离短,所以热阻很小,热响应速度快,厚膜加热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蒸箱产生蒸汽的时间,使蒸箱热效率更高;针对厚膜加热电阻丝干烧后快速升温的特点,利用温度采集单元自动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以监控蒸箱是否正常产生蒸汽,提高了蒸箱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底盘结构1,以及设于底盘结构1上的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相邻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独立盘绕或并行盘绕设置,每组厚膜加热电阻丝均连接至同一零线3;温度采集单元4,与每组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汽产生装置包括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并行盘绕设置于底盘结构1上。
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汽产生装置包括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独立盘绕设置于底盘结构1上。
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阻丝功率大于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阻丝功率。当然,不同厚膜加热电阻丝的具体电阻丝功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厚膜加热电阻丝2盘绕形成的圆形中,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处于圆形的外圈,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处于圆形的内圈。
具体地,蒸汽产生装置的电力密度可以达到60W/cm2,以快速加热水产生蒸汽。其中,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力密度可以为55W/cm2,该电力密度与腔体快速产生蒸汽有关,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力密度可以约为55W/cm2。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阻丝功率较大,用于加热水以在蒸箱腔体内快速产生水蒸汽;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电阻丝功率较小,用于在蒸箱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位于外围的功率较大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停止加热时,持续以较小功率加热以使蒸箱内的蒸汽维持在预设温度所要求的一个精度范围内。两组功率不同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的设计使得蒸箱既可以快速产生蒸汽,又可以精准地控制蒸箱内的温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温度采集单元4包括温度感应线5;温度感应线5随着厚膜加热电阻丝2并行盘绕,所有厚膜加热电阻丝2由温度感应线5进行包覆,且温度感应线5设于底盘结构1上;温度感应线5用于获取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数据。以蒸汽产生装置包括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2为例,温度感应线5在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外侧随着厚膜加热电阻丝2并行盘绕进入盘绕形成的圆形内部,并在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内侧随着厚膜加热电阻丝2并行盘绕从圆形内部盘绕出来。温度感应线5随着厚膜加热电阻丝2并行盘绕并且包覆全部厚膜加热电阻丝2,可以精准地测量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以确保对蒸汽产生装置有无水的检测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温度采集单元4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设于厚膜加热电阻丝2盘绕形成的圆形内部的汇合处,并与厚膜加热电阻丝2相接触;温度传感器6用于获取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以确保对蒸汽产生装置有无水的检测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采集单元4和厚膜加热电阻丝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生成第一触控指令以驱动厚膜加热电阻丝2进行发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控器7和电源模块;温控器与厚膜加热电阻丝2接触连接;温控器7用于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数据并生成第二触控指令以驱动电源模块下电。为防止出现温度采集单元4无法准确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或发生干烧等意外情况,温控器7实时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2的温度数据,并在温度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紧急驱动电源模块下电,防止厚膜加热电阻丝2温度过高导致蒸箱损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厚膜加热电阻丝2和温度感应线5形成的第一结构,第一结构远离底盘结构方向依次包括不锈钢基材层、内绝缘介质层、电阻丝电阻发热层和外绝缘介质层。以底盘结构设置于蒸箱底部为例,第一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不锈钢基材层、内绝缘介质层、电阻丝电阻发热层和外绝缘介质层。水流入不锈钢基材层上表面被加热成水蒸汽,不锈钢基材层具有不易结垢的特点。厚膜加热电阻丝2和温度感应线5盘绕于电阻丝电阻发热,内绝缘介质层厚度可以在100微米左右,由于从电阻发热层到不锈钢基材层的热传导距离短,所以热阻很小,热响应速度极快。第一结构具有电力密度高,体积小巧,承压耐用,无功率衰减,热响应快,不易结垢,热转换率高达97%以上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通过在底盘上盘绕设置两组不同功率的厚膜加热电阻丝,大功率的厚膜加热电阻丝快速产生蒸汽,热传导距离短,热响应速度快,小功率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精准控制加热温度,极大地缩短了蒸箱产生蒸汽的时间,使蒸箱热效率更高,并且提高了蒸箱的智能程度和安全性;针对厚膜加热电阻丝干烧后快速升温的特点,利用温度感应线、温度传感器、温控器等温控元件自动采集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实时监控蒸箱是否正常产生蒸汽,提高了蒸箱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箱,包括箱体8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蒸汽产生装置9;蒸汽控制装置9设于箱体的内部。
蒸箱还可以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等其他部件;水箱和水泵设于箱体的外部,水箱和水泵通过水管连接至蒸汽产生装置,并且水泵与蒸汽产生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从水箱抽水到蒸汽产生装置的蒸汽产生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箱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设于箱体的外部,并且显示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将显示信息发送给显示器,以由显示器展示该显示信息,显示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时间、温度、湿度、压力等中的至少之一,便于用户及时了解蒸汽烹饪电器的工作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箱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设于箱体的外部,并且报警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蒸汽排量超过排量阈值时,控制器可控制报警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用户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例如断开蒸汽烹饪电器的电源。报警器3例如可以是光电报警器、语音报警器等。
本实施例的蒸箱通过利用上述蒸汽产生装置,极大地缩短了蒸箱产生蒸汽的时间,使蒸箱热效率更高,使得烹饪时间可以缩短一半,甚至更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采用双检测有无水方案,以监控蒸箱是否正常产生蒸汽,提高了蒸箱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
底盘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结构上的至少一组厚膜加热电阻丝,相邻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独立盘绕或并行盘绕设置,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均连接至同一零线;
温度采集单元,与每组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温度感应线;
所述温度感应线随着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并行盘绕,所有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由所述温度感应线进行包覆,且所述温度感应线设于所述底盘结构上;
所述温度感应线用于获取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所述温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盘绕形成的圆形内部的汇合处,并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相接触;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所述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生成第一触控指令以驱动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进行发热。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包括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
所述两组厚膜加热电阻丝并行盘绕设置于所述底盘结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丝功率大于位于内围的厚膜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丝功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和所述温度感应线形成的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远离所述底盘结构方向依次包括不锈钢基材层、内绝缘介质层、电阻丝电阻发热层和外绝缘介质层。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控器和电源模块;
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接触连接;
所述温控器用于采集所述厚膜加热电阻丝的温度数据并生成第二触控指令以驱动所述电源模块下电。
9.一种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还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
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并且所述水泵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从所述水箱抽水到所述蒸汽产生装置。
CN202122119926.0U 2021-09-03 2021-09-03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Active CN21572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9926.0U CN215723127U (zh) 2021-09-03 2021-09-03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9926.0U CN215723127U (zh) 2021-09-03 2021-09-03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127U true CN21572312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9926.0U Active CN215723127U (zh) 2021-09-03 2021-09-03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50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蒸箱控制方法及蒸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50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蒸箱控制方法及蒸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710B (zh) 一种智能过热检测的电热水器
CN107242781A (zh) 电水壶防干烧方法与电水壶
CN102949081B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CN215723127U (zh) 蒸箱的蒸汽产生装置及蒸箱
CN107752720A (zh) 食物保鲜的方法、烹饪器具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166742B (zh) 一种自动控制泄漏的电热水器
CN102914053A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防干烧方法及其加热装置
WO2015149437A1 (zh) 设置多感温探头的蒸煮锅具及一种蒸煮食物的方法
CN105867471B (zh) 温控式水加热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温控式水加热设备
CN109237540A (zh) 防干烧的控制方法和防干烧系统
CN107087984A (zh) 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
CN105342363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CN206540988U (zh) 一种套管油纸绝缘电热联合老化实验装置
CN203447092U (zh) 电热水壶
CN113729501A (zh) 蒸箱控制方法及蒸箱
CN107692817A (zh) 一种带有高低水位检测的智能电热水壶
CN202254231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0239724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水功能的煲粥煲汤机
CN208598152U (zh) 一种新型水位检测装置及其烧水壶
CN107296483A (zh) 智能型蒸汽锅
CN203829133U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热水袋
CN208337925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112386117A (zh) 烹饪方法及电饭锅
CN209047921U (zh) 一种带防干烧功能的净水器加热装置
CN106979623B (zh) 一种燃油开水炉安全保护控制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