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7546U -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7546U
CN215717546U CN202121852173.8U CN202121852173U CN215717546U CN 215717546 U CN215717546 U CN 215717546U CN 202121852173 U CN202121852173 U CN 202121852173U CN 215717546 U CN215717546 U CN 215717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villa
multiple dwelling
stairs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21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忻
刘慧敏
刘悦
裴彦会
张帆
刘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21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7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7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7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所述叠墅装置包括:电梯、楼梯、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上层的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住宅空间;其中,所述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所述两个电梯门分别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用于从地面连通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跑楼梯、双旋楼梯和对侧开门电梯的叠墅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且提高便利性的目的,实现叠墅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背景技术
叠拼住宅为每两层一户的复式住宅,多见四层或六层组合。四层叠拼分为含有第一层与第二层的下叠和第三层与第四层的上叠。下叠产品类似联排住宅,有私家庭院和地下室;上叠产品一般有露台和阁楼,经过室内楼梯和电梯入户。由于公共疏散楼梯和电梯只供上叠使用,现有的叠拼住宅多为两跑楼梯和公共电梯上到第三层,再分别进入左右两户,其缺点是公摊面积较大,套内使用的面积较小。
此外,随着建筑及土地成本的提高,现有技术的叠墅建设中大多需要进行利用效率更高的叠墅建设方式,叠墅可以缩小住户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但叠墅的建设基于较小的空间建设,不同楼层之间的连通所使用的楼梯建设非常困难,尤其是针对叠墅中的中上层用户,因为底层的用户空间可以保证作为叠墅的庭院和出入感受,但对叠墅中的中上层用户来说,一般很难设计好其庭院和出入口库,导致中上层用户无法达到叠墅的使用体验;同时,中上层用户的建筑成本也会因为其通常需要设计的双跑楼梯导致建筑成本提升,因此如何降低成本并提升使用方便性,一直是目前的叠墅设计中很难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叠墅住宅设计公摊面积较大,中上层无法获得叠墅使用感受,建筑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所述叠墅装置包括:电梯、楼梯、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上层的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住宅空间;其中,
所述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所述两个电梯门分别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
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用于从地面连通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楼层的住宅空间。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在所述单跑楼梯的地面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的庭院。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中设置有两上叠用户,且所述庭院之间设置有分户隔墙,用于对每一上叠用户形成私家庭院。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所述庭院设置在所述电梯的一楼出入口外侧连通的通道区域。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所述单跑楼梯设置在一楼和二楼之间。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的同一用户不同楼层之间设置有室内楼梯,且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中的第一室内楼梯和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的第二室内楼梯处于同一竖直空间内。
所述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室内楼梯与所述第二室内楼梯为在同一垂直叠加空间中分别通向不同方向的螺旋楼梯,所述第二室内楼梯与所述单跑楼梯连通,并在所述两个室内楼梯之前还设置有防扰的分户隔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所述叠墅装置包括:电梯、楼梯、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上层的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住宅空间;其中,所述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所述两个电梯门分别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用于从地面连通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跑楼梯、双旋楼梯和对侧开门电梯的叠墅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且提高便利性的目的,实现叠墅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单跑楼梯与室内楼梯、户内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楼梯与第一户内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楼层的结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楼层的结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楼层的结构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楼层的结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叠拼住宅普遍采用两跑楼梯作为公共疏散出口,位于第三楼层和第四楼层的上叠住宅需要进入第三层楼梯间作为安全疏散出口。因此上叠需要公摊三层楼梯间的面积,在相同建筑面积的条件下户内舒适度受到很大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主要应用于四层叠墅住宅建筑中,上叠与下叠共用部分楼梯垂直空间,以减少公摊面积,优化上叠住宅的户内空间感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主要应用于住宅建筑中,住宅建筑有多个复式住宅结构组成,每个复式住宅结构包括至少一层楼层,例如两层,每个楼层包括至少一个住宅空间,例如两个住宅空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第一楼层17与第二楼层18组成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第三楼层19、第四楼层20组成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对开设置的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不同的电梯门对应朝向不同的住宅空间用于其进出;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为一四层楼的叠墅装置结构,其中的第一复式住宅结构和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组成复式住宅结构11即整体的叠墅装置,所述复式住宅结构11含有四个楼层,所述楼层依次向上含有第一楼层17、第二楼层18、第三楼层19和第四楼层20,每层的所述楼层含有两个住宅空间15,如图4至图7所示。
第一楼层17和第二楼层18中的各部分对应组成第一复式住宅结构,即形成左右两家叠墅住宅空间,每一家住宅空间为包括第一楼层17和第二楼层18的一部分,具体地,是上下叠置在一起,且通过内部的楼梯形成复式空间。
第三楼层19和第四楼层20组成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同样是每一楼层的对应叠置部分,例如各自对应的一半,上下叠置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形成一家叠墅住宅空间。所述第一楼层17与所述第二楼层18之间设置有位于一侧例如北侧的单跑楼梯12,所述单跑楼梯12的倾斜方向为朝向住宅空间15进深方向的一侧,用来向叠墅装置的第三楼层和第四楼层中的住宅空间进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跑楼梯12是直通到第二楼层后,在经过室内楼梯24进入到第三楼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第一楼层17与第二楼层18中的各部分组成第一复式住宅结构,即下叠,由第一户内楼梯31相连。贯通电梯23为对侧开门电梯,为位于第三楼层19和第四楼层20的第二复式结构提供便捷的上楼通道。第二复式结构由第三楼层19和第四楼层20的各部分组成,即上叠,所述单跑楼梯12为上叠的紧急疏散通道,此楼梯在室外从一层直通到第二楼层。请参见图示2,经单跑楼梯12达到第二楼层后,进入上叠在第二楼层所设置的室内楼梯24,从而上至第三楼层。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户内楼梯31为下叠从二层下到一层的户内楼梯。第一户内楼梯31和室内楼梯24在此处进行了垂直空间的叠加使用,并通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一部双旋楼梯。在这部双旋楼梯中行进时,上下两个复式结构是完全独立的,互不干扰,而垂直空间的叠加使用有效地减少了上叠结构交通公摊面积。在使用第二复式结构的日常动线中,贯通电梯23是直通第三楼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当电梯发生故障或者第二复式结构发生意外情况需要紧急疏散时,才会从第三楼层经由室内楼梯24,进入单跑楼梯12,从而安全抵达室外地面。
由此,可以通过单跑楼梯12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因为在建筑成本的核算中,单跑楼梯的成本计算是按照双跑楼梯的一般计算的,因此,对叠墅装置的上层单元用户来说,可以降低其成本。此外,在单跑楼梯12外侧的地面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庭院,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叠墅使用体验。所述第一楼层17和所述第二楼层18靠近所述单跑楼梯12一侧设置有私人庭院16,如图4和图6所示,利用第一层的两侧空间,进行与第一层的其他住宅的区隔,形成独立空间。所述私人庭院16(为第一复式结构的庭院,可设置院墙形成私属空间)位于所述复式住宅结构的第一层,所述第一楼层17可通过双开门的贯通电梯23与所述第三楼层19连通,如图1、图4和图6所示。
另外,通过单跑楼梯12的侧墙和院墙形成私属空间为第二复式结构的地面庭院,进入庭院后通过电梯23直达三层,进入第二复式结构的户内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电梯23在第二楼层不做停靠,不设开门,以避免上叠两户在不同楼层进入对面户的户内,从而实现上叠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所述楼层15两两之间设置有楼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楼层与第三楼层间设置有室内楼梯24,第一楼层与第二楼层见设置有第一户内楼梯31,第三楼层与第四楼层间设置有第二户内楼梯32,所述室内楼梯24边缘设置有分户隔墙25,所述室内楼梯24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在同一垂直叠加空间中分别通向不同方向例如螺旋楼梯,或者两跑楼梯,所述室内楼梯24与第一户内楼梯31处于同一竖直空间,所述单跑楼梯12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楼层18的所述室内楼梯24连通。每一楼层都含有两个不同的住宅空间,例如第一住宅空间和第二住宅空间,所述贯通电梯23采用的是对侧开门电梯,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设置在两个楼层中,而所述电梯23可设置选择只停靠其中一个楼层,例如在一楼的楼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也包括两个楼层,例如在叠墅装置的更高楼层上,其中的任一楼层都由两个住宅空间构成,所述电梯23至少或仅只停靠其中的一个楼层,例如第三楼的楼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为下叠,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为上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一楼层都设置了不同的住宅空间,较佳的设置方式是设置采用第一和第二住宅空间两个住宅空间,而且两个住宅空间分别位于所述电梯23的两侧,并且如前述的设计方案中,可以仅设置其中一个住宅空间设置有出入口,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同的叠墅用户通过不同的楼层进行进出,从而实现叠墅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感受。
具体地,所述电梯为贯通电梯,所述第一电梯门与所述第二电梯门分别位于所述贯通电梯的两侧,并可以根据预先的设计,采用在某个楼层朝向一侧开门。当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对侧开门电梯也可以在某一楼层设置成可以同时向双向开门,例如从必要的安全角度设计。但在叠墅的使用体验角度,为更满足使用者的私密性要求,通常可以设置成仅在某一层朝向一家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层楼层设置的双开门贯通电梯,根据IC卡权限自动选择电梯开门方向,为上叠住户专享的私家电梯,提升居住的私密性和便利性;所述对侧开门电梯23也可以在二层取消开门设置,这样一方面便于上叠住户直达三层,另一方面两家上叠住户在共用电梯的过程中不会进入另外一家户内,从而互不干扰,进一步提升居住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感受。同时,上叠住户在进入首层庭院后,业主乘坐私家电梯直达三层后,出电梯门便进入私家空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梯厅公摊面积。
具体地,所述单跑楼梯设置于所述第一楼层与所述第二楼层之间,所述单跑楼梯的倾斜方向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朝向另一侧例如南面方向的一侧。
单跑楼梯也可以作为为公共疏散楼梯,直达二层,这样就可以释放出二层的部分空间,从而可以实现上叠产品在首层也即是第三层的入门处拥有私家庭院。这样,对上叠来说,除了在单跑楼梯外的地面上设置庭院外(为方便每一户的私家庭院感受,可以将地面上的庭院设置在对应进出电梯的位置,并可以通过分隔墙形成不同家的入户通道),在上叠用户的首层还可以形成更多的私家庭院。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单跑楼梯的顶端,对于上叠住宅来说,从第二楼层上第三楼层的室内楼梯下方,设置了下叠住宅从第二楼层下到第一楼层的室内楼梯部分,这样就通过在室内楼梯增设分户隔墙的方式,利用双向楼梯的剪刀楼梯空间设置方式,实现了在这个竖向重叠的空间中,实现上下两户在上下楼的各自使用过程中互不干扰,压缩了上叠室内楼梯的实际面积,进一步减小了公摊面积。在所述单跑楼梯的顶端,向上叠用户的进出楼梯,分别针对两侧的两家不同住宅空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室内楼梯,并且在两个室内楼梯之间设置了分户隔墙,并且每一室内楼梯设置为螺旋楼梯,在所述单跑楼梯的顶端与所述单跑楼梯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从作为公共疏散楼梯的单跑楼梯到达二层后,进入上叠住宅在二层的室内门厅,通过室内楼梯到达第三层,在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安全疏散时,形成一条满足规范要求的、占用空间最小的逃生路线。
具体地,所述第三楼层也含有两个住宅空间,每一住宅空间与本家的另一楼层的对应住宅空间之间设置有室内的楼梯通道,所述电梯23对应外侧设有第一电梯口和第二电梯口,所述住宅空间对应与相应的电梯口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所述叠墅装置包括:电梯、楼梯、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上层的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住宅空间;其中,所述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所述两个电梯门分别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用于从地面连通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跑楼梯、双旋楼梯和对侧开门电梯的叠墅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且提高便利性的目的,实现叠墅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感受。另外,通过单跑楼梯的设置使上叠产品拥有首层私家庭院,且单跑楼梯降低成本,同时在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压缩不经常使用的安全疏散空间面积,进一步减小公摊,为上叠产品带来了空间的极大改善,提升市场竞争力。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所述叠墅装置包括:电梯、楼梯、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上层的第二复式住宅结构;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包括位于不同楼层的住宅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采用对侧开门电梯,并设置有第一电梯门和第二电梯门,所述两个电梯门分别对应不同的住宅空间开门;
所述楼梯包括单跑楼梯,所述单跑楼梯位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用于从地面连通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楼层的住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跑楼梯的地面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的庭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中设置有两上叠用户,且所述庭院之间设置有分户隔墙,用于对每一上叠用户形成私家庭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庭院设置在所述电梯的一楼出入口外侧连通的通道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跑楼梯设置在一楼和二楼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的同一用户不同楼层之间设置有室内楼梯,且位于第一复式住宅结构中的第一室内楼梯和第二复式住宅结构的第二室内楼梯处于同一竖直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楼梯与所述第二室内楼梯为在同一垂直叠加空间中分别通向不同方向的螺旋楼梯,所述第二室内楼梯与所述单跑楼梯连通,并在所述两个室内楼梯之前还设置有防扰的分户隔墙。
CN202121852173.8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Active CN215717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2173.8U CN215717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2173.8U CN215717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7546U true CN215717546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2173.8U Active CN21571754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7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17546U (zh) 一种具有双旋楼梯的叠墅装置
CN100465401C (zh) 楼房电梯与楼梯共用结构
CN205400112U (zh) 楼梯间内加建电梯井道的多层电梯住宅建筑
CN210655743U (zh) 一种叠拼户型的独立入户电梯结构
CN214498510U (zh) 新型建筑结构
CN202611274U (zh) 一种上层双跃层式住宅
CN101397856A (zh) 叠加式别墅户型住宅
CN210264034U (zh) 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CN103089026B (zh) 单元式小面积住宅集群设计的新方案
CN218479603U (zh) 一种具有独立电梯厅的核心筒
JP6842278B2 (ja) 集合住宅
CN111042581A (zh) 一种带电梯的独立进出建筑
KR102440053B1 (ko) 조망권이 보장되고 내력벽 위치가 동일한 복층형 공동주택 구조
CN201024682Y (zh) 应用于住宅楼房中的楼梯与电梯集成连接结构
CN201343876Y (zh) 减小公摊面积的高层建筑户型结构
CN212478638U (zh) 一种平层入户式旧楼加装电梯结构
CN216553204U (zh)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CN213953115U (zh) 一种高层住宅门厅建筑用消防疏散通道结构
CN215484920U (zh) 一种多层住宅结构
CN215101356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用的廊桥结构
KR100746765B1 (ko) 넓은 공용홀을 구비하는 공동주택
CN102213038A (zh) 高层建筑物
CN213609477U (zh) 电梯救援通道及设有该救援通道的电梯结构
CN2913518Y (zh) 一种叠层住宅
CN215760695U (zh) 一种多房型住宅楼内的洋房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