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13518Y - 一种叠层住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层住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13518Y
CN2913518Y CN 200620097117 CN200620097117U CN2913518Y CN 2913518 Y CN2913518 Y CN 2913518Y CN 200620097117 CN200620097117 CN 200620097117 CN 200620097117 U CN200620097117 U CN 200620097117U CN 2913518 Y CN2913518 Y CN 29135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e
building
cover
dwelling
pub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971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超
张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971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135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135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135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叠层住宅,其结构是:本住宅是一种包括若干个单元的中高层或多层建筑,每个单元设有公用楼梯(3);在公用楼梯的一侧或两侧,各含有至少一套叠层住宅,每套叠层住宅在同平面内拥有竖向两层,套型为单开间,局部两开间,套内设有户内梯楼和各功能房间,客厅占用1或2层空间高度;本住宅在不设电梯的情况下,整栋建筑可达到九层的高度,其最高层住户的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m,与普通多层住宅比,建筑面积增加了50%,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了居住条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综合造价低,结构布置合理,采光通风好,使用舒适等优点。从而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叠层住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特别是一种叠层住宅。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型住宅通常为平层布置,每户往往在二、三开间以上,以致住宅建筑的户面宽动辄十一、二米甚至十四、五米。为节约用地和降低成本,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小面宽、低层高一直是建筑设计者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层高降不下来,普通七到九层的中高层住宅楼,登梯高度动辄17m以上。为了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中,房地产商要么建高层,提高电梯利用率;要么只建六层,不设电梯,以求降低造价。其结果,使中高层住宅建筑的发展始终处于劣势。
现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101-87第2.0.3条对楼层高度值的采用作了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3.6条及其条文说明,更是“进一步要求控制层高”。“不仅是控制投资,更重要的是为住宅节地、节能、节材、节约资源”。规范4.1.6条要求:“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对照该条的条文说明中关于允许“底部”架空层不计入层数的计算方式知道,现行规范要严格控制的是:“不设电梯的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6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按照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一种叠层住宅,依据居室功能的不同,按不同层高设计,且通过采用相应技术措施,使普通多层住宅在不增设电梯的情况下,让整栋建筑达到九层的高度,即实际增加了建筑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但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改善了居住条件。另外,其对套建筑面积的控制更满足了广大普通阶层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若干个单元的中高层或多层建筑,每个单元设有公用楼梯。在公用楼梯的一侧或两侧的建筑,各含有至少一套叠层住宅,每套叠层住宅在同平面内拥有竖向两层,套型为单开间,局部两开间,套内设有户内梯楼和各功能房间,客厅占用1或2层空间高度。依据居室功能的不同,采用现行国家规范推荐高度值,按不同层高设计。整栋建筑,其最高层住户的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用性极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
其一.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
由于本住宅采用了叠层竖向布置,这种结构可使:通常三开间的户型变成单开间,大大缩小了户面宽值。同时将分户门分别设置于第一、三、五、七自然层上,使整栋建筑达到八、九层的高度,而最高层住户入口楼面标高控制在16m以内。在降低层高的同时,缩小了户面宽,增加了楼层数,即实际增加了建筑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与普通六层一梯两户比,两单元二十四套栋面宽通常都在40米以上,本实施例1三单元二十四套,栋面宽仅32.4米,即使在相同占地情况下,由于净增加了三层,建筑面积也增加了50%。可知本设计在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本实施例1中,二十四户总面宽32.4米,总建筑面积为3111.94平方米,套建筑面积在102.72平方米——150.77平方米)。
其二.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本住宅最高层住户的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米,故可以不设电梯,且由于平均层高的降低,使该住宅建筑的综合造价得以下降。同时,在节约能源和降低日常维护费用方面均具有优势。
其三.各功能房间设计合理,提高了使用面积比率。
本设计避免了过多的开门和设置过道,而且,其户内楼梯面积要比当前普通住宅建筑中的过道面积小且集中。由于公用楼梯只上至七层,这使八、九层的梯间空间为相邻两侧的住户各增加一个房间,建筑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各个楼层平面简洁,采光通风性能良好,家具布置空间充裕。各功能房间的分布更为独立方便,动静分区更为合理;卧室的私密性得到有效保障;为营造温馨的居家氛围创超了条件,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这是平层布置住宅所无法与之比拟的。
总之,本住宅是一种容积率较高的居住建筑形式,具有占地少、上地利用率高,成本低,结构合理,使用舒适等优点,从而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楼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首层平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第二、四、六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第三、五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第七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第八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第九层,同时也可作为实施例二的第八层。
图8、图9和图10分别是实施例一的正立面图、背立面图和侧立面图。
图中:1.分户门;2.单元门;3.公用楼梯;4.栏杆;5.雨蓬;6.室内窗;7.次卧室临客厅窗;8.卫生间;9.卫生间窗;10.餐厨间;11.户内楼梯;12.客厅;13.卧室;14.储藏柜;15.户内凭眺栏杆;16.客厅上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叠层住宅建筑,该建筑是包括若干个住宅单元的中高层或多层建筑,每个单元设有公用楼梯3。在公用楼梯的一侧或两侧的建筑,各含有至少一套叠层住宅,每套叠层住宅在同平面内拥有竖向两层,套型为单开间,局部两开间,套内设有户内梯楼和各功能房间,客厅占用1或2层空间高度。依据居室功能的不同,采用现行国家规范推荐的层高值,按不同高度设计。整栋建筑,其最高层住户的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m。
本实用新型住宅的屋顶可设计为坡屋面、平屋面或局部屋顶花园。由图7显示的楼层平面图可知,若将户内楼梯11向上延伸,可到达屋面层。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一.竖向九层四套叠层住宅楼
本住宅的结构是:公用楼梯3只上至七层。同平面内下面三套为每套两层,下层层高2.8米,为客厅和餐厨间及卫生间,其上层层高2.6米,为主、次卧室及卫生间,三套共计六个自然层。上面七、八、九计三个自然层为一套(见图5、图6、图7),其具体实施可采用本发明人“重叠三层楼中楼住宅”(专利号ZL 200520095619.1)中七、八、九层的设计方式。为保证该套住户入口楼面高度距室外地面高度控制在16m以下,本设计将第一自然层的分户门地面高度较单元公用楼梯出口高度调低两步,这里背立面室外地面较正立面室外地面高出0.64米(见图1)。这在建筑上不难实现,且适应了后高前低可有效排水防潮的建筑科学要求。
如图1所示:由单元门2进入公用楼梯间,公用楼梯3只上至第七自然层。叠层竖向布置的四套住宅都由公用楼梯经分户门1进出客厅12,其分户门分别设在第一、三、五、七自然层上,客厅和餐厨间10相连通在一起,其它自然层设置包括卧室或书房在内的各功能房间。每套设置户内楼梯11,以及1~3个卫生间8和若干个阳台,本实例依据不同套型给出2-3个卫生间,每个卫生间都有卫生间窗9。根据需要,可在餐厨间内安放厨房案台和厨房吊柜等用具。每个公用楼梯间均有栏杆4和雨蓬5。序号6和7分别是室内窗、次卧室临客厅窗。
上述实例中,同平面内四套住宅中的下面三套每套设计为二房二厅二卫,建筑面积102.72平方米。户进深12m,户面宽5.4m(含公共梯间),另外可根据需要设计1至4个阳台。;上面一套每套设计为四房二厅三卫,建筑面积150.77平方米。户进深12m,户面宽5.4m(含公共梯间)。另外,可根据需要设计1至5个阳台。所述尺寸数据仅供参考。对每个套型及整栋的建筑面积的调整,可通过调整户面宽或进深的数值达到目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若将户进深调整为10.4米,在户面宽不变的情况下,下面三套每套建筑面积可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整栋套型结构即可满足2006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关于商品房要加大90平方米以下套型比重(占70%以上)的要求。另外,顶层的层高由于不受登梯高度的限制,故可以适当调节,以适合不同气候地区居住。
见图2、图4、图5:第一、三、五、七自然层设分户门1,每户主要设计为客厅12、餐厨间10和卫生间8。此外,还可设计南、北阳台。
见图3:第二、四、六自然层每户设计为两间卧室13和一间卫生间8,此外,还可设计南、北阳台。另外还设有储藏柜14。偶数层公用楼梯间不设分户门。
见图5:第七自然层为本实施例中上面七、八、九三层叠层住宅(即重叠三层楼中楼)的首层,每户主要设计为客厅12、餐厨间10和卫生间8。此外,还可设计南、北阳台。
见图6:第八自然层由于不设公用楼梯,其公用楼梯间的空间便可为作为一个房间或将其与客厅共享空间相邻的墙改作栏杆,以作为一个休闲空间使用,这样,每单元在该层的两套住宅中,其中一套比另一套多一间卧室13或休闲空间,此外该层每套都还含一间卧室13和一个卫生间8,且户内凭眺栏杆15濒临户内客厅上空16,有效地增加了住户的优越感。
见图7:第九自然层也由于不设公用楼梯,其公用楼梯间的空间便作为一个房间使用。于是,每单元在该层的两套住宅中,该层设计一为两间卧室,一为三间卧室。另外都含一间卫生间8。
本实例建筑的正立面图、背立面图和侧立面图,分别见图8、图9和图10。
实例二.竖向八层四套叠层住宅楼
本住宅总共八层,每套两层,下层层高2.8米,为客厅和餐厨间及卫生间,其上层层高2.6米,为主、次卧室及卫生间,四套计八个自然层。公用楼梯只上至七层。其上部空间为上层住户多建一个房间。为保证顶层住户入口高度距室外地面高度控制在16m以下,本设计将第一自然层的分户门地面高度较公用楼梯出口高度调低两步。这里背立面室外地面较正立面室外地面高出0.64米。这在建筑上不难实现,且同样适应了后高前低可有效排水防潮的建筑科学要求。
见图7:第八自然层由于不设公用楼梯,其公用楼梯间的空间便可为作为一个房间使用,这样,每单元在该层的两套住宅中,一为两间卧室13,一为三间卧室,另外都含一间卫生间8。
实例三.“一梯一户”叠层住宅建筑
本住宅若采用统一层高(如2.7米),在保证顶层住户入口高度距室外地面高度在16m以下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需要,本住宅可选用不同的排列办法来安排若干套叠层住宅。例如,若将单元公用楼梯的一侧设置为2套三层叠层住宅中间含有1套两层叠层住宅,分户门分别设在该叠层住宅楼的2、4、6自然层,另一侧设置为4套两层叠层住宅,分户门分别设在该叠层住宅楼的1、3、5、7自然层,共同达到8层的高度,就实现了一梯一户,即每层有且仅有一个分户门。
在上例中,还可将设置4套两层叠层住宅的一侧改为下面3套两层叠层住宅上加一套三层叠层住宅,这样该单元会呈现出一侧八层,另一侧九层,多个单元组合使得建筑立面更显丰富。
实例四.不同竖向组合方式的叠层住宅建筑
将“叠层住宅”与“重叠三层楼中楼住宅”配合应用。还可有多种不同的竖向组合方式,当登梯高度控制在普通多层建筑的4、5层左右时,其实际建筑楼层即可达到7、8层。既节约用地,又使居住者更加舒适。不同的组合,登梯高度和套型面积都会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实例五.含有1套叠层住宅的建筑
本套叠层住宅,由公用楼梯3经分户门1进出客厅2,分户门1设在该套住宅的第一或第二层上,其它同实例一。本住宅的上方是屋面,或具有建筑结构空间的普通建筑物;下方是楼地面,或包括门面、车库等在内的普通建筑物。
实例六.含有2套叠层住宅的建筑
两套叠层住宅隔开或重叠在一起,由公用楼梯3经分户门1进出客厅2,其分户门1分别设在它们自己的第一层或第二层上,其它同实例一。重叠在一起的2套叠层住宅,其上方是屋面,或具有建筑结构空间的普通建筑物;下方是楼地面,或包括门面、车库等在内的普通建筑物。在隔开的两套叠层住宅之间是具有建筑结构空间的普通建筑物。
实例七.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第一自然层的临街窗墙面改作营业店门,则本套叠层住宅适合作为商住楼使用。

Claims (5)

1.一种叠层住宅,是一种包括若干个单元的中高层或多层建筑,每个单元设有公用楼梯(3),其特征在于:位于公用楼梯的一侧或两侧的建筑,各含有至少一套叠层住宅,每套叠层住宅在同平面内拥有竖向两层,套型为单开间,局部两开间,套内设有户内梯楼和各功能房间,客厅占用1或2层空间高度;整栋建筑,其最高层住户的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每套叠层住宅中,其中一层层高为2.8m,另一层层高为2.6m;公用楼梯间的层高为2.7m;在保持步高和梯级不变的情况下,分户门所在的楼层的户内外楼面标高刚好平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含有一套叠层住宅的建筑,在该套叠层住宅的上方是屋面或普通建筑物,下方是楼地面或普通建筑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含有两套叠层住宅的建筑,该两套叠层住宅隔开或重叠在一起;重叠在一起的两套叠层住宅,其上方是屋面或普通建筑物,下方是楼地面或普通建筑物;在隔开的两套叠层住宅之间是普通建筑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整栋建筑,其第一自然层的临街窗墙面改作营业店门,则本套叠层住宅适合作为商住楼使用。
CN 200620097117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叠层住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135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97117 CN2913518Y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叠层住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97117 CN2913518Y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叠层住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3518Y true CN2913518Y (zh) 2007-06-20

Family

ID=3816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971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13518Y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叠层住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1351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589A (zh) * 2016-12-10 2017-03-22 王升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589A (zh) * 2016-12-10 2017-03-22 王升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feifer et al. Courtyard houses: a housing typology
CN110685465A (zh) 一种新型多层叠加别墅
CN202645051U (zh) 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
CN2931672Y (zh) 空中花园式住宅
CN2913518Y (zh) 一种叠层住宅
CN202611274U (zh) 一种上层双跃层式住宅
CN101397856A (zh) 叠加式别墅户型住宅
CN210264034U (zh) 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CN202611273U (zh) 一种中层双跃层式住宅
CN201090034Y (zh) 一种多层楼房建筑的楼梯结构
CN201809996U (zh) 新式联体别墅
CN2780896Y (zh) 重叠三层楼中楼住宅
CN110685464A (zh) 一种中式叠院别墅
Petrović Desig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family housing architecture in the period of mature and late Modern architecture of Niš: Case studies
CN109235928A (zh) 一种中式新型空中别墅
CN218467225U (zh) 一种环形楼房
CN201121418Y (zh) 叠加式别墅户型住宅
CN103758363A (zh) 叠拼拓展式组合别墅
KR101414432B1 (ko) 서비스면적 확충을 위한 공동 주택의 구조
CN211473515U (zh) 一种无电梯低公摊的多层住宅竖向结构
CN201125538Y (zh) 一种跃层式三居室住宅
CN200978532Y (zh) 客厅挑高复式结构房屋
CN203213644U (zh) 一种空间层次丰富、免遭楼板噪声影响的住宅楼
CN203412313U (zh) 节能降噪防干扰型跃层住宅
CN202467243U (zh) 一种单双层交替布置型住宅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