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5281U -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5281U
CN215715281U CN202121371164.7U CN202121371164U CN215715281U CN 215715281 U CN215715281 U CN 215715281U CN 202121371164 U CN202121371164 U CN 202121371164U CN 215715281 U CN215715281 U CN 215715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opening
water inlet
wat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11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锦添
许振�
喻祥
张庆勇
孙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 Yin Ocea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 Yin Ocea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 Yin Ocea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 Yin Ocea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11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5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5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5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包括:冲桩泵;冲桩管道,其安装在桩腿上、且输入端与冲桩泵的输出端相互连通,冲桩管道开设有开口;防护罩,其包括壳体和开闭结构,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安装在开口处、且进水口与开口相互连通,开闭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控制出水口和/或进水口的开闭。通过防护罩内的开闭结构实现进水口的开启或闭合,从而使冲桩管道内的水可排出至防护罩内或者堵住进水口,避免外部的水或者土体进入到冲桩管道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后面的冲桩效果、造成拔桩困难,进而降低拔桩作业失效、甚至无法完成拔桩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背景技术
冲桩系统应用于自升式海洋平台上,在拔桩作业前,冲刷桩靴表面的海床土层,消除桩靴与土层之间的吸附阻力,从而便于将桩靴从海床土层中拔出。
目前常见的平台冲桩系统是通过高压冲桩泵将高压冲桩海水输送至桩靴表面的冲桩喷嘴处,以实现冲桩目的。因平台站立状态时桩靴处于大埋深状态,桩靴被淤泥等严实覆盖,且桩靴与淤泥接触面存在很大的真空吸附力,同时无法避免冲桩管线被海床土体堵塞的问题,导致冲桩效果难以达到、拔桩困难,降低了拔桩作业时效,甚至出现拔桩作业无法正常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冲桩管线容易被土体堵塞,造成冲桩效果较差、拔桩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包括:
冲桩泵;
冲桩管道,其安装在桩腿上、且输入端与所述冲桩泵的输出端相互连通,所述冲桩管道开设有开口;
防护罩,其包括壳体和开闭结构,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开口处、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开闭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和/或所述进水口的开闭。避免外部的水或者土体进入到冲桩管道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后面的冲桩效果、造成拔桩困难。
优选地,所述开闭结构包括滑块和弹性阻尼回弹装置,所述滑块包括滑杆和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进水口包括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控制所述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开闭。可以通过冲桩泵的开启或闭合来控制第二进水孔的开闭,无需单独控制开闭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杆贯穿所述隔板、且所述滑杆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孔的一端突出所述隔板。保证在没有开启冲桩泵时,隔板不会在弹性阻尼回弹装置的作用下紧贴壳体内端面,从而避免了第一空腔的体积为零、隔板堵住第一进水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包括弹簧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内筒的内顶面和所述壳体的内端面,所述滑杆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孔的一端抵于所述内筒的外端面。结构简单,利用弹簧自身的弹力即可实现内筒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内筒的第一限位台阶。避免内筒无法堵住第二进水孔和出水口,避免海水影响弹簧的回弹,甚至腐蚀、损坏弹簧。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分别安装在所述壳身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后端盖的内端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防止弹簧在压缩和伸展过程中偏离失效,甚至造成变形。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内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进一步防止弹簧在压缩和伸展过程中偏离失效。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隔板的第二限位台阶。限制隔板的移动,使水流更加汇集,喷射的速度更大。
优选地,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冲桩管道上、且位于所述开口处。阻止泥沙进入防护罩或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阻尼板,所述阻尼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桩腿上。防止桩腿陷入泥沙以及起到一定的平衡支承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冲桩管道的开口处安装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内的开闭结构实现进水口的开启或闭合,从而使冲桩管道内的水可排出至防护罩内或者堵住进水口,避免外部的水或者土体进入到冲桩管道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后面的冲桩效果、造成拔桩困难,进而降低拔桩作业失效、甚至无法完成拔桩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桩管道和阻尼板安装在桩腿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桩管道、防护罩、阻尼板以及桩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桩泵、由壬接头、冲桩管道以及桩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冲桩管道与橡胶套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冲桩管道与橡胶套之间另一角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开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冲桩泵、2-冲桩管道、21-开口、3-防护罩、31-壳体、311-进水口、3111-第一进水孔、3112-第二进水孔、312-出水口、313-第一空腔、314-第二空腔、315-第一限位台阶、316-壳身、317-前端盖、318-后端盖、3181-第一定位柱、319-第二限位台阶、32-开闭结构、321-滑块、3211-滑杆、3212-隔板、322-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1-弹簧、3222-内筒、32221-第二定位柱、4-橡胶套、5-阻尼板、6-桩腿、7-由壬接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包括:
冲桩泵1;
冲桩管道2,其安装在桩腿6上、且输入端与所述冲桩泵1的输出端相互连通,所述冲桩管道2开设有开口21;
防护罩3,其包括壳体31和开闭结构32,所述壳体31开设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所述壳体31安装在所述开口21处、且所述进水口311与所述开口21相互连通,所述开闭结构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312和/或所述进水口311的开闭。
冲桩泵1为一种高压水泵,用于往冲桩管道2内泵入水,冲桩系统应用与自升式海洋平台上时,冲桩泵1可直接往冲桩管道2内泵入海水;冲桩泵1具体可设置在桩腿6的顶部。冲桩管道2安装在桩腿6上,冲桩管道2的首端(即输入端)通过高压由壬接头7与冲桩泵1连接,冲桩管道2的开口21处(即输出端)安装有防护罩3;冲桩管道2可直接焊接固定在桩腿6的内部,靠近桩靴的管道延伸至桩腿6外部,位于桩腿6外部的冲桩管道2开设有开口21,开口21朝向桩靴,冲桩管道2内的水可通过开口21排出。冲桩管道2包括主管和多条支管,全部采用无缝钢管组成,从冲桩泵1端流出使用的是管径较大的无缝钢管,在末端连接防护罩3的管道采用管径较小的无缝钢管,通过调节管径来增大冲桩水的压力,提高淤泥冲洗效果;冲桩管道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桩腿6内部,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防护罩3包括壳体31和开闭结构32,壳体31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壳体3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壳体31安装在冲桩管道2的开口21处,开口21与进水口311相互连通;冲桩管道2内的水可通过开口21和进水口311进入到壳体31内,然后再通过出水口312向外喷出。在壳体31内设置有开闭结构32,开闭结构32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31内,开闭结构32在壳体31内滑动时,可远离或靠近出水口312和/或进水口311;如,远离进水口311时,可开启进水口311,使冲桩管道2内部与壳体31内部相互连通;靠近进水口311时可将进水口311堵住,从而关闭进水口311,冲桩管道2内部与壳体31内部不连通。
本技术方案,在冲桩管道2的开口21处安装防护罩3,通过防护罩3内的开闭结构32实现进水口311的开启或闭合,从而使冲桩管道2内的水可排出至防护罩3内或者堵住进水口311,避免外部的水或者土体进入到冲桩管道2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后面的冲桩效果、造成拔桩困难,进而降低拔桩作业失效、甚至无法完成拔桩作业。防护罩3还能阻止泥沙进入冲桩管道2以及增大冲桩管到喷出的水的压强。防护罩3整体材料采用10CrMoAl,可以抵挡海水的腐蚀,提高了防护罩3的使用寿命,增强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开闭结构32包括滑块321和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所述滑块321包括滑杆3211和设置在所述滑杆3211上的隔板3212,所述隔板3212将所述壳体31内部分割为第一空腔313和第二空腔314;所述进水口311包括第一进水孔3111和第二进水孔3112,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313和所述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所述出水口312与所述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位于所述第二空腔314内、且控制所述出水口312和/或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的开闭。
开闭结构32包括滑块321和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滑块321包括滑杆3211和隔板3212,滑杆3211和隔板3212相互垂直,隔板3212外壁抵于壳体31的内壁,隔板3212的形状与壳体31内壁围设形成的截面形状一致;如壳体31为中空的圆柱体时,隔板3212为圆形板状;壳体31为中空的多边形柱体时,隔板3212为多边形板状。隔板3212将壳体31内部分割为第一空腔313和第二空腔314;第一进水孔3111和第二进水孔3112均与开口21相互连通,第一进水孔3111与第一空腔313相互连通,第二进水孔3112与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初始状态下,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位于第二进水孔3112处,且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通过冲桩泵1往冲桩管道2内泵入水,冲桩管道2内的水通过开口21和第一进水孔3111进入到第一空腔313内;当第一空腔313内灌入水时,水压会驱使隔板3212往第二进水孔3112一侧移动;然后滑杆3211抵住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使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远离第二进水孔3112,使第二进水孔3112与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冲桩管道2内的水可通过开口21和第二进水孔3112进入到第二空腔314内,第二空腔314内的水再通过出水口312向外喷出,喷出后的水将覆盖在桩靴上的泥土和海底沉积物冲散,从而便于桩靴从海底沉积物中拔起;当冲桩泵1不往冲桩管道2内泵入水时,第一空腔313内的水压降低,滑杆3211作用在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上的力大大减小,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由于自身的回弹作用可恢复至初始位置,即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回弹后再次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避免冲桩泵1不再泵入水时泥土或沉积物进入到第二空腔314内、堵塞第二进水孔3112和开口21。开闭结构32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冲桩泵1的开启或闭合来控制第二进水孔3112的开闭,无需单独控制开闭结构32;即需要拔桩时,冲桩泵1开启,第一空腔313泵入水后则开启第二进水孔3112,使冲桩管道2内的水可通过出水口312向外喷出;停止冲桩,第二进水孔3112又能自动关闭,避免泥土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3211贯穿所述隔板3212、且所述滑杆3211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的一端突出所述隔板3212。
滑杆3211贯穿隔板3212,即滑杆3211的两端分别向隔板3212的两个端面突出;在没有开启冲桩泵1时,靠近第一进水孔3111的一端抵于壳体31的内端面,靠近第二进水孔3112的一端抵于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滑块321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在没有开启冲桩泵1时,隔板3212不会在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的作用下紧贴壳体31内端面,从而避免了第一空腔313的体积为零、隔板3212堵住第一进水孔3111;因此可确保开启冲桩泵1时,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可开启第二进水孔3112,保证冲桩过程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包括弹簧3221和内筒3222,所述内筒322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3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簧3221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内筒3222的内顶面和所述壳体31的内端面,所述滑杆3211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的一端抵于所述内筒3222的外端面。
内筒322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开口21,具体为靠近滑块321的一端为封闭端,远离滑块321的一端为开口21端;内筒3222的形状与壳体31的形状一致,如壳体31为中空的圆柱体,内筒3222同样为圆柱体,内筒3222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壳体31的内径,使内筒3222的外壁可紧贴壳体31的内壁;弹簧3221的两端分别抵于内筒3222的内顶面和壳体31的内端面,弹簧3221伸展时,推动内筒3222往第一进水孔3111所在一侧移动;第一空腔313灌入水时,滑块321推动内筒3222往第二进水孔3112所在一侧移动,进而压缩弹簧3221。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结构简单,利用弹簧3221自身的弹力即可实现内筒3222的移动,且内筒3222的外壁紧贴壳体31的内壁,使内筒3222在位于第二进水孔3112处时能完全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避免淤泥或沉积物进入到冲桩管道2中。
更优地,在冲桩泵1不往第一空腔313泵入水时,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可同时堵住出水口312和第二进水孔3112,或者是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仅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通过设置第二进水孔3112和出水口312的位置以及内筒3222的长度,可在冲桩泵1不往第一空腔313泵入水时,内筒3222可同时堵住出水口312和第二进水孔3112,有效避免淤泥或海底沉积物通过出水口312进入到第二空腔314内,从而更进一步地避免冲桩管道2、第二进水孔3112、出水口312被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3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内筒3222的第一限位台阶315。
在往第一空腔313泵入水时或弹簧3221由于自身弹力回弹时,内筒3222可在壳体31内滑动;第一限位台阶315用于限制内筒3222的移动,避免内筒3222在弹簧3221的作用下过于往第一进水孔3111一侧移动,造成内筒3222无法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和出水口312,从而造成从第二进水孔3112进入的水灌入到内筒3222内部,影响弹簧3221的回弹,甚至腐蚀、损坏弹簧3221。具体地,当然,可通过选用自身弹力合适的弹簧3221来避免内筒3222过于往第一进水孔3111一侧移动,或者设置滑杆3211的长度来限制内筒3222过于往第一进水孔3111一侧移动,但是这两种方式实施起来较为麻烦;因此,根据第二进水孔3112、出水口312的位置,以及内筒3222的长度,直接在第一进水孔3111和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设置第一限位台阶315,通过第一限位台阶315来限制内筒3222的移动,实施起来较为方便,且更能保证内筒3222的移动距离;具体地,第一限位台阶315与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内筒3222的长度,使得内筒3222的端面抵于第一限位台阶315时,内筒3222依旧能堵住第二进水孔31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31包括壳身316和分别安装在所述壳身316两端的前端盖317和后端盖318;所述后端盖318的内端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181,所述弹簧3221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3181上。
壳身316为中空且两端开口21的筒体,前端盖317和后端盖318可拆卸地安装在壳身316的两端,如此设置,便于将滑块321和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设置在壳体31内;且方便拆卸、更换、清洗、排出壳体31内可能堆积的物质。滑块321位于靠近前端盖317的一侧,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位于靠近后端盖318的一侧,后端盖318的内端面设置有向壳体31内部延伸的第一定位柱3181,弹簧3221套设在第一定位上;当弹簧3221处于伸展状态时,弹簧3221的长度远大于第一定位柱3181的长度,使弹簧3221能正常被压缩,避免第一定位柱3181干涉挤压弹簧3221的内筒3222。设置第一定位柱3181,可用于定位弹簧3221、限制弹簧3221,防止弹簧3221在压缩和伸展过程中偏离失效,甚至造成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3222的内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18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柱32221,所述弹簧3221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32221上。
内筒3222的内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32221,弹簧322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181和第二定位柱32221上,第一定位柱3181的长度加上第二定位柱32221的长度小于弹簧3221伸展时的长度,以此保证弹簧3221能正常被压缩。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第一定位柱3181和第二定位柱32221中的一个为中空,另一个可嵌设在中空区域内,使第一定位柱3181和第二定位柱32221并不影响弹簧3221的压缩。设置第二定位柱32221,可用于定位弹簧3221、限制弹簧3221,防止弹簧3221在压缩和伸展过程中偏离失效,甚至造成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3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隔板3212的第二限位台阶319。
隔板3212用于分割壳体31内部空腔,滑块321用于移动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以开启第二进水孔3112;在往第一空腔313泵入水时或弹簧3221由于自身弹力回弹时,隔板3212可在壳体31内滑动;第二限位台阶319用于限制隔板3212的移动,第二限位台阶319限制住隔板3212后,冲桩管道2内的水便只能往第二进水孔3112中进入第二空腔314,再通过出水口312喷出;因此水流更加汇集,喷射的速度更大,冲走淤泥或海底沉积物的效果更好。当然,通过设置滑块321的长度、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的长度可实现上述效果,但实施难度较高;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台阶319能控制第一空腔313的最大体积,同时能确保滑块321驱动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开启出水口312和/或第二进水孔3112。
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套4,所述橡胶套4套设在所述冲桩管道2上、且位于所述开口21处。
防护罩3直接焊接在冲桩管道2的开口21处,冲桩管道2内的水直接通过防护罩3向外喷出;橡胶套4套设在冲桩管道2上、且位于开口21处,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泥沙进入防护罩3或开口21,保护防护罩3喷桩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板5,所述阻尼板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桩腿6上。
可拆卸的阻尼板5结构为带斜角矩形板,带斜角端与桩腿6通过螺纹连接;阻尼板5的具体数量可以为四,安装完毕后俯视图整体形状为展开的十字状;阻尼板5的主要功能为防止桩腿6陷入泥沙以及起到一定的平衡支承作用。冲桩管道2安装在桩腿6内部,呈对称均匀分布,每个阻尼板5的上、下表面均设有一个冲桩管道2的开口21,且均安装有防护罩3,这样设计,可以使冲桩泵1的水均匀流入各支管,使作用在桩靴上的防护罩1喷出的水的流量和压力均等,保障防护罩3可以出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冲桩泵(1);
冲桩管道(2),其安装在桩腿(6)上、且输入端与所述冲桩泵(1)的输出端相互连通,所述冲桩管道(2)开设有开口(21);
防护罩(3),其包括壳体(31)和开闭结构(32),所述壳体(31)开设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所述壳体(31)安装在所述开口(21)处、且所述进水口(311)与所述开口(21)相互连通,所述开闭结构(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312)和/或所述进水口(311)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勘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32)包括滑块(321)和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所述滑块(321)包括滑杆(3211)和设置在所述滑杆(3211)上的隔板(3212),所述隔板(3212)将所述壳体(31)内部分割为第一空腔(313)和第二空腔(314);所述进水口(311)包括第一进水孔(3111)和第二进水孔(3112),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313)和所述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所述出水口(312)与所述第二空腔(314)相互连通;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位于所述第二空腔(314)内、且控制所述出水口(312)和/或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211)贯穿所述隔板(3212)、且所述滑杆(3211)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的一端突出所述隔板(3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回弹装置(322)包括弹簧(3221)和内筒(3222),所述内筒(322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3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簧(3221)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内筒(3222)的内顶面和所述壳体(31)的内端面,所述滑杆(3211)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的一端抵于所述内筒(3222)的外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内筒(3222)的第一限位台阶(3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包括壳身(316)和分别安装在所述壳身(316)两端的前端盖(317)和后端盖(318);所述后端盖(318)的内端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181),所述弹簧(3221)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318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222)的内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18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柱(32221),所述弹簧(3221)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322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进水孔(31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311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隔板(3212)的第二限位台阶(3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套(4),所述橡胶套(4)套设在所述冲桩管道(2)上、且位于所述开口(21)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板(5),所述阻尼板(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桩腿(6)上。
CN202121371164.7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Active CN215715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1164.7U CN21571528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1164.7U CN21571528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5281U true CN21571528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1164.7U Active CN21571528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52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3367A (zh) * 2022-05-12 2022-07-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冲桩装置
CN114875915A (zh) * 2022-05-23 2022-08-09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桩靴冲桩喷头装置
CN115787755A (zh) * 2023-01-18 2023-03-14 西南石油大学 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作业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3367A (zh) * 2022-05-12 2022-07-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冲桩装置
CN114875915A (zh) * 2022-05-23 2022-08-09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桩靴冲桩喷头装置
CN115787755A (zh) * 2023-01-18 2023-03-14 西南石油大学 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作业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15281U (zh) 一种用于勘探平台的防堵塞冲桩系统
CN109371950B (zh) 一种自升式平台冲桩桩靴及冲洗方法
JP2021532296A (ja) 杭底グラウチングチャンバー及び使用方法、並びに場所打ち杭体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04825836U (zh) 一种海上平台桩腿高压冲水装置
CN116181218B (zh) 一种建筑地基钻孔装置
CN110896646B (zh) 桩底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与灌注桩体及其施工方法
JP3307729B2 (ja) 層別揚水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井戸
CN109989460A (zh) 建筑下水道自动蓄能增压冲刷器
CN113356171B (zh) 一种自升式勘探平台
JP5180152B2 (ja) トンネル
JP2007100416A (ja) 通水用鋼矢板、および通水土留壁の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11963131A (zh) 一种用于煤层气水平井的致裂、解堵系统及方法
KR20180022219A (ko) 팽윤성 팩커를 이용한 지반보강 그라우팅 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372236B1 (ko) 튜브구조체 충진용 호스연결모듈 및 튜브구조체 충진용 호스연결모듈을 구비한 준설토주입모듈
KR101311000B1 (ko) 지하수 굴착공 국소배출 및 침전 토사 제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843232B (zh) 一种桥墩浇筑钢护筒内壁清刮装置
KR102247426B1 (ko) 진동인가부를 갖는 석션파일 기초 및 그 석션파일 기초의 기울기 조정방법
CN213539073U (zh) 一种新型孔洞封堵装置
CN213204185U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215518781U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分段式高压后注浆装置
CN112127391A (zh) 一种新型孔洞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74506U (zh) 一种不均地质条件下的顶管施工装置
CN216515525U (zh) 淤泥质软土地层土体变形长距离水平定向补偿注浆装置
CN218291805U (zh) 一种河道堤防加固装置
KR101314335B1 (ko) 이중관 보강형 그라우팅 주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dong Yaoda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Assignor: KEEN OFFSHORE ENGINEER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183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nti clogging and flushing pile system for exploration platform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91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nti clogging and flushing pile system for exploration platform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Pledgee: Guangdong Yaoda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Pledgor: KEEN OFFSHORE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756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