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1060U -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1060U
CN215701060U CN202121681761.XU CN202121681761U CN215701060U CN 215701060 U CN215701060 U CN 215701060U CN 202121681761 U CN202121681761 U CN 202121681761U CN 215701060 U CN215701060 U CN 215701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ocking
clamping block
screw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17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万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6817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1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1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1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它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它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整体呈L型;第一夹持结构,第一夹持结构的固定部分装配于夹具主体上,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夹具主体滑动以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及,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固定部分装配于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配合以夹持零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通过设置在L型夹具主体上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的相互配合对零件进行夹持,具有装夹效率高,定位准确,灵活可调,坚固耐用,设计巧妙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目前针对成百上千的产品种类,普遍是每一种产品设计制造一套专用工装夹具,导致夹具都具有较强的专用性,通过一款工装夹具无法实现多种产品的使用,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通过设置在L型夹具主体上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的相互配合对零件进行夹持,具有装夹效率高,定位准确,灵活可调,坚固耐用,设计巧妙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整体呈L型;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固定部分装配于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滑动以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及,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固定部分装配于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配合以夹持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从Y轴方向对零件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从X轴方向对零件进行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主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水平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的右侧端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竖直段上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贯穿所述竖直段且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内滑轨,所述第一内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远离所述第一滑槽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内滑轨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设方向延伸;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内滑轨滑动装配;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一传动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贯穿所述第一夹紧块并于所述第一夹紧块装配,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夹紧块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及,第一螺杆帽,所述第一螺杆帽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螺杆帽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杆帽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一传动螺杆运动;所述水平段的上端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水平段上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贯穿所述水平段且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内滑轨,所述第二内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远离所述第二滑槽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内滑轨沿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设方向延伸;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内滑轨滑动装配;第二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贯穿所述第二夹紧块并于所述第二夹紧块装配,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紧块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以及,第二螺杆帽,所述第二螺杆帽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固定装配,所述第二螺杆帽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杆帽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二传动螺杆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左端均设置有装配穴,所述装配穴内均设置有轴承件,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轴承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上,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轴承件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槽,所述竖直段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和第一避位槽,所述第一避位槽与所述第一锁紧槽连通,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上;第一卡位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锁紧槽内;以及,第一锁紧螺杆,所述第一锁紧螺杆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一夹紧块和所述第一避位槽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配合,所述第一锁紧螺杆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块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配合锁紧;所述水平段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槽,所述水平段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和第二避位槽,所述第二避位槽与所述第二锁紧槽连通,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上;第二卡位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锁紧槽内;以及,第二锁紧螺杆,所述第二锁紧螺杆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二夹紧块和所述第二避位槽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配合,所述第二锁紧螺杆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块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配合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扣孔,所述竖直段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和第一腰型避位槽,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上;第一卡位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锁紧扣孔内;以及,第一锁紧螺杆,所述第一锁紧螺杆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一夹紧块和所述第一腰型避位槽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配合,所述第一锁紧螺杆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块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配合锁紧;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扣孔,所述竖直段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和第二腰型避位槽,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上;第二卡位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锁紧扣孔内;以及,第二锁紧螺杆,所述第二锁紧螺杆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二夹紧块和所述第二腰型避位槽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配合,所述第二锁紧螺杆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块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配合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所述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用于与所述第一夹紧块配合;所述水平段右端的夹持侧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所述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用于与所述第二夹紧块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且所述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竖直段的夹持侧还设置有第一外滑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上;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一传动螺杆装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块连接;以及,第一螺杆帽,所述第一螺杆帽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块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帽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转动;所述水平段右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且所述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水平段的夹持侧还设置有第二外滑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上;第二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装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连接;以及,第二螺杆帽,所述第二螺杆帽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上远离所述第二夹紧块一侧,所述第二螺杆帽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段和所述竖直段上均设置有锁紧腰孔,所述锁紧腰孔用于供紧固螺穿设以将该工装夹具安装于机械设备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使用L型万能夹具时,先调整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的位置,使得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之间的夹持空间明显大于待夹持零件的尺寸;然后将待夹持零件放置于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构成的夹持空间内;最后,调整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分,使其向待夹持零件一侧靠近,直至夹持部分将待加工零件夹紧。这样设置的L型万能夹具不仅能够根据待夹持零件的大小调整夹持空间,而且通过第一夹持结构在Y轴方向进行夹持和第二夹持结构在X轴方向进行夹持,并配合夹具主体的水平段和竖直段,从而将待夹持零件牢牢夹紧在夹具主体上,具有装夹效率高,定位准确,灵活可调,坚固耐用,设计巧妙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对应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3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4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5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5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5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夹具主体;101、锁紧腰孔;102、腰孔避空位;103、调节螺纹孔;104、调节避空槽;105、装配穴;106、第一锁紧槽;107、第一避位槽;108、第二锁紧槽;109、第二避位槽;1010、第一锁紧扣孔;1011、第一腰型避位槽;1012、第二锁紧扣孔;1013、第二腰型避位槽;1014、腰型避空槽;110、竖直段;111、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2、第一外滑轨;120、水平段;121、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2、第二外滑轨;200、第一夹持结构;201、第一滑槽;202、第一安装槽;210、第一内滑轨;220、第一夹紧块;230、第一传动螺杆;240、第一螺杆帽;250、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60、第一锁紧螺杆;300、第二夹持结构;301、第二滑槽;302、第二安装槽;310、第二内滑轨;320、第二夹紧块;330、第二传动螺杆;340、第二螺杆帽;350、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60、第二锁紧螺杆;400、轴承件;500、金属垫片;600、夹紧部;700、内六角孔;800、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如图1-3所示,包括:夹具主体100、第一夹持结构200以及第二夹持结构300。
其中,夹具主体100整体呈L型。第一夹持结构200的固定部分装配于夹具主体100上,第一夹持结构200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夹具主体100滑动,从而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第二夹持结构300的固定部分装配于夹具主体100上,第二夹持结构300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夹具主体100滑动、以远离或靠近第一夹持结构200。第二夹持结构300用于与第一夹持结构200配合以夹持零件800。
优选的,如图1-3所示,第一夹持结构200从Y轴方向对零件800进行夹持,第二夹持结构300从X轴方向对零件800进行夹持。显然地,通过第一夹持结构200在Y轴方向进行夹持和第二夹持结构300在X轴方向进行夹持,并配合夹具主体100的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从而将待夹持零件800牢牢夹紧在夹具主体100上。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夹具主体100包括: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其中,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相互垂直设置,且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一体成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结构200设置于竖直段110上,第二夹持结构300设置于水平段120上。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上均设置有两个锁紧腰孔101。竖直段110上的两个锁紧腰孔101沿竖直方向排布,水平段120的两个锁紧腰孔101沿水平方向排布。锁紧腰孔101用于供紧固螺顶穿设以将该工装夹具安装于机械设备(例如: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机,数控线切割机等)上。每个锁紧腰孔101的孔口处均设置有腰孔避空位102,从而方便容纳紧固螺钉的头部容纳,进而保证工装夹具安装后的美观性。此外,夹具主体100外侧壁上的三个直角上均设置有调节螺纹孔103,从而方便用户对工装夹具的位置进行微调,同时,在调节螺纹孔103的孔口处设置有调节避空槽104。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竖直段110的右侧端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201,竖直段110上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2,第一安装槽202贯穿竖直段110且与第一滑槽201连通,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内滑轨210、第一夹紧块220、第一传动螺杆230以及第一螺杆帽240。
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一内滑轨21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02内远离第一滑槽201一侧的侧壁上。第一内滑轨210沿第一安装槽202的开设方向延伸。第一夹紧块220活动式容置于第一滑槽201内、且与第一内滑轨210滑动装配。第一传动螺杆2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02内,并可相对于第一安装槽202转动,第一传动螺杆230贯穿第一夹紧块220并于第一夹紧块220装配。在第一传动螺杆230转动时驱动第一夹紧块220沿第一滑槽201滑动。第一螺杆帽240与第一传动螺杆230固定装配,第一螺杆帽240位于第一传动螺杆230的上端。第一螺杆帽240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一传动螺杆230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水平段120的上端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301,水平段120上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02,且第二安装槽302贯穿水平段120且与第二滑槽301连通。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内滑轨310、第二夹紧块320、第二传动螺杆330以及第二螺杆帽340。
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二内滑轨31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02内远离第二滑槽301一侧的侧壁上。第二内滑轨310沿第二安装槽302的开设方向延伸。第二夹紧块320活动式容置于第二滑槽301内、且与第二内滑轨310滑动装配。第二传动螺杆33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02内,并可相对于第二安装槽302转动。第二传动螺杆330贯穿第二夹紧块320并于第二夹紧块320装配。在第二传动螺杆330转动时驱动第二夹紧块320沿第二滑槽301滑动。第二螺杆帽340与第二传动螺杆330固定装配,且第二螺杆帽340位于第二传动螺杆330的上端。第二螺杆帽340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二传动螺杆330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紧块220和第二夹紧块320可以根据加工物体的不同,制作成不同形状,但,相同的夹具主体可以使用不同的第一夹紧块220和/或第二夹紧块320,进而达到对不同零件的装夹要求。
优选的,如图1-3所示,第一滑槽201的下端和第二滑槽301的左端均设置有装配穴105,装配穴105内均设置有轴承件400。位于第一滑槽201内的轴承件400套设于第一传动螺杆230上,且第一传动螺杆230上套设有金属垫片500,该金属垫片500位于轴承件400与装配穴105内壁之间。位于第二滑槽301内的轴承件400套设于第二传动螺杆330上,且第二传动螺杆330上套设有金属垫片500,该金属垫片500位于轴承件400与装配穴105内壁之间。
优选的,如图1-3所示,第一夹紧块220和第二夹紧块320露出夹具主体100的部分为夹紧部600,该夹紧部600能够根据被夹持零件800的形状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被夹持零件800为圆柱形,夹紧部600上靠近被夹持零件800一侧设置有导斜面或弧形面,以便于夹紧该被夹持零件800。
优选的,如图1-3所示,第一传动螺杆230与第一夹紧块220的贯穿连接处采用螺纹装配,第二传动螺杆330与第二夹紧块320的贯穿连接处同样采用螺纹装配。第一螺杆帽240与第一传动螺杆230一体成型或焊接成型,第二螺杆帽340与第二传动螺杆330一体成型或焊接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帽240上远离第一螺杆一侧的端面上和第二螺杆帽340远离第二螺杆一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内六角孔700。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第一传动螺杆230与第一夹紧块220螺纹装配,不仅能够方便第一夹紧块220的位置调整,从而方便待夹持零件800的装夹,而且可以通过第一传动螺杆230的转动,将第一夹紧块220调整并限定在第一滑槽201的任一位置上,保证了被夹持零件800定位的精准度。第二传动螺杆330与第二夹紧块320也是同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使用L型万能夹具时,先调整第一夹持结构200和第二夹持结构300的位置,使得第一夹持结构200与第二夹持结构300之间的夹持空间明显大于待夹持零件800的尺寸;然后将待夹持零件800放置于第一夹持结构200和第二夹持结构300构成的夹持空间内;最后,调整第一夹持结构200的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结构300的夹持部分,使其向待夹持零件800一侧靠近,直至夹持部分将待加工零件800夹紧。这样设置的L型万能夹具不仅能够根据待夹持零件800的大小调整夹持空间,而且通过第一夹持结构200在Y轴方向进行夹持和第二夹持结构300在X轴方向进行夹持,并配合夹具主体100的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从而将待夹持零件800牢牢夹紧在夹具主体100上,具有装夹效率高,定位准确,灵活可调,坚固耐用,设计巧妙的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10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且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还凸出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第一传动螺杆230以及第一螺杆帽240。
具体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第一外滑轨112上。第一传动螺杆230装配于第一螺纹孔内,且一端与第一夹紧块220连接。第一螺杆帽240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螺杆230上远离第一夹紧块220一侧。第一螺杆帽240用于供用户操作,从而驱动第一传动螺杆230转动。
如图4、5所示,水平段120右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且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水平段120的夹持侧还凸出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夹紧块320、第二传动螺杆330以及第二螺杆帽340。
具体地,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第二外滑轨122上。第二传动螺杆330装配于第二螺纹孔内,且一端与第二夹紧块320连接。第二螺杆帽340固定安装于第二传动螺杆330上远离第二夹紧块320一侧。第二螺杆帽340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第二传动螺杆330转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6-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1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槽106,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和第一避位槽107,且第一避位槽107与第一锁紧槽106连通。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以及第一锁紧螺杆260。
具体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第一外滑轨112上。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设置于第一锁紧槽106内。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穿过第一夹紧块220和第一避位槽107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驱动端设置于第一夹紧块2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转动,在第一锁紧螺杆260转动时,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锁紧,从而将第一夹紧块220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100上。
如图6-8所示,水平段120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槽108,水平段12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和第二避位槽109,且第二避位槽109与第二锁紧槽108连通。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夹紧块320、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以及第二锁紧螺杆360。
其中,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第二外滑轨122上。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设置于第二锁紧槽108内。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穿过第二夹紧块320和第二避位槽109与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驱动端设置于第二夹紧块3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转动,在第二锁紧螺杆360转动时,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锁紧,从而将第一夹紧块220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槽106和第二锁紧槽108靠近夹持侧的端面均为波浪形端面,且波浪形端面上向夹持侧凹陷的部分为锁紧固定部分。第一避位槽107与第二避位槽109的槽口处均设置有腰型避空槽101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9、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1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扣孔1010,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和第一腰型避位槽1011。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以及第一锁紧螺杆260。
具体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第一外滑轨112上。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设置于第一锁紧扣孔1010内。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穿过第一夹紧块220和第一腰型避位槽1011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第一锁紧螺杆260的转动端设置于第一夹紧块2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转动第一锁紧螺杆260。在第一锁紧螺杆260转动时,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锁紧,从而将第一夹紧块220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100上。
如图9、10所示,水平段120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扣孔1012,水平段12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和第二腰型避位槽1013,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夹紧块320、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以及第二锁紧螺杆360。其中,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第二外滑轨122上。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设置于第二锁紧扣孔1012内。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穿过第二夹紧块320和第二腰型避位槽1013与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第二锁紧螺杆360的转动端设置于第二夹紧块3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转动第二锁紧螺杆360。在第二锁紧螺杆360转动时,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与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锁紧,从而将第二夹紧块320压紧固定在夹具主体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扣孔1010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10个。第二锁紧扣孔1012沿水平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10个。第一锁紧螺杆260与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螺纹装配,第二锁紧螺杆360与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同样采用螺纹装配。第一腰型避位槽1011与第二腰型避位槽1013的槽口处均设置有腰型避空槽1014(如图7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11-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10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该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能够与第一夹紧块220配合,从而形成一钳位。同理,水平段120右端的夹持侧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该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也能够与第二夹紧块320配合,从而形成一钳位。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主体(100),所述夹具主体(100)整体呈L型;
第一夹持结构(200),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的固定部分装配于所述夹具主体(100)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100)滑动以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及,
第二夹持结构(300),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的固定部分装配于所述夹具主体(100)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的夹持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100)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配合以夹持零件(8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从Y轴方向对零件(800)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从X轴方向对零件(800)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100)包括:水平段(120)和竖直段(110);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设置于所述竖直段(110)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设置于所述水平段(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0)的右侧端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201),所述竖直段(110)上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2),所述第一安装槽(202)贯穿所述竖直段(110)且与所述第一滑槽(201)连通,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
第一内滑轨(210),所述第一内滑轨(2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内远离所述第一滑槽(201)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内滑轨(210)沿所述第一安装槽(202)的开设方向延伸;
第一夹紧块(220),所述第一夹紧块(220)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01)内、且与所述第一内滑轨(210)滑动装配;
第一传动螺杆(230),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贯穿所述第一夹紧块(220)并于所述第一夹紧块(220)装配,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夹紧块(220)沿所述第一滑槽(201)滑动;以及,第一螺杆帽(240),所述第一螺杆帽(240)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螺杆帽(24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杆帽(240)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一传动螺杆(230)运动;
所述水平段(120)的上端面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301),所述水平段(120)上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02),所述第二安装槽(302)贯穿所述水平段(120)且与所述第二滑槽(301)连通,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
第二内滑轨(310),所述第二内滑轨(31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02)内远离所述第二滑槽(301)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内滑轨(310)沿所述第二安装槽(302)的开设方向延伸;
第二夹紧块(320),所述第二夹紧块(320)活动式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301)内、且与所述第二内滑轨(310)滑动装配;
第二传动螺杆(330),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02)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02)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贯穿所述第二夹紧块(320)并于所述第二夹紧块(320)装配,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紧块(320)沿所述第二滑槽(301)滑动;以及,第二螺杆帽(340),所述第二螺杆帽(340)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固定装配,所述第二螺杆帽(340)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杆帽(340)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驱动第二传动螺杆(330)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01)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滑槽(301)的左端均设置有装配穴(105),所述装配穴(105)内均设置有轴承件(400),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01)内的轴承件(400)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上,位于所述第二滑槽(301)内的轴承件(400)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槽(106),所述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和第一避位槽(107),所述第一避位槽(107)与所述第一锁紧槽(106)连通,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所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112)上;
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设置于所述第一锁紧槽(106)内;以及,
第一锁紧螺杆(260),所述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一夹紧块(220)和所述第一避位槽(107)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所述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块(2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锁紧;
所述水平段(120)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槽(108),所述水平段(12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和第二避位槽(109),所述第二避位槽(109)与所述第二锁紧槽(108)连通,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夹紧块(320),所述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122)上;
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设置于所述第二锁紧槽(108)内;以及,
第二锁紧螺杆(360),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二夹紧块(320)和所述第二避位槽(109)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块(3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扣孔(1010),所述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和第一腰型避位槽(1011),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所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112)上;
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设置于所述第一锁紧扣孔(1010)内;
以及,第一锁紧螺杆(260),所述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一夹紧块(220)和所述第一腰型避位槽(1011)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所述第一锁紧螺杆(260)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块(2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一卡位锁紧螺母(250)配合锁紧;
所述竖直段(110)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扣孔(1012),所述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和第二腰型避位槽(1013),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第二夹紧块(320),所述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122)上;
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设置于所述第二锁紧扣孔(1012)内;
以及,第二锁紧螺杆(360),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锁紧端穿过所述第二夹紧块(320)和所述第二腰型避位槽(1013)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60)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块(320)上并用于供使用者驱动以与所述第二卡位锁紧螺母(350)配合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0)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所述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用于与所述第一夹紧块(220)配合;所述水平段(120)右端的夹持侧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所述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用于与所述第二夹紧块(320)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0)上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且所述第一主体夹紧钳口位(1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竖直段(110)的夹持侧还设置有第一外滑轨(112),所述第一夹持结构(200)包括:第一夹紧块(220),所述第一夹紧块(2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外滑轨(112)上;
第一传动螺杆(230),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装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块(220)连接;以及,
第一螺杆帽(240),所述第一螺杆帽(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块(220)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帽(240)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螺杆(230)转动;
所述水平段(120)右端的夹持侧上凸出设置有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且所述第二主体夹紧钳口位(12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水平段(120)的夹持侧还设置有第二外滑轨(122),所述第二夹持结构(300)包括:
第二夹紧块(320),所述第二夹紧块(320)滑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外滑轨(122)上;
第二传动螺杆(330),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装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
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320)连接;以及,
第二螺杆帽(340),所述第二螺杆帽(3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上远离所述第二夹紧块(320)一侧,所述第二螺杆帽(340)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330)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7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L型万能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120)和所述竖直段(110)上均设置有锁紧腰孔(101),所述锁紧腰孔(101)用于供紧固螺穿设以将该工装夹具安装于机械设备上。
CN202121681761.X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Active CN215701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1761.XU CN215701060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1761.XU CN215701060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1060U true CN215701060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1761.XU Active CN215701060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1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19573A1 (en) Work Holder
US11383354B1 (en) Vise
CN215701060U (zh)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CN113352253A (zh) 一种l型万能工装夹具
CN216882804U (zh) 一种便于异形工件夹紧稳定机构
CN215469724U (zh) 一种机加工夹具结构
CN116393943A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外壳定位的工装夹具
CN213053760U (zh) 轴类工件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4291978U (zh) 一种三轴加工中心用多工位夹具
CN112846850A (zh) 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装夹夹具
CN214023930U (zh) 角度可调的线切割夹具
CN216542727U (zh) 一种可调中心外圆磨夹具
CN215358088U (zh) 一种六角连接杆的固定夹具
CN219665889U (zh) 一种适用于机床加工的整平机构
CN219188709U (zh) 一种接线盒钻孔装置
CN219027249U (zh) 定位治具和加工设备
CN215037249U (zh) 定位装夹装置及变向定位锁紧装置
CN219358728U (zh) 一种用于异形零件装夹的虎钳装置
CN214560686U (zh) 定位装夹装置及变向定位锁紧装置
US20220305621A1 (en) Vise
CN219901209U (zh) 调节夹具
CN219853221U (zh) 一种毛坯件夹具安装结构
CN213764900U (zh) 一种弹簧导杆缺口铣模夹具
CN218696113U (zh) 一种用于侧向定位的装置
CN220825696U (zh) 自动定心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