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5927U -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5927U
CN215695927U CN202121795469.0U CN202121795469U CN215695927U CN 215695927 U CN215695927 U CN 215695927U CN 202121795469 U CN202121795469 U CN 202121795469U CN 215695927 U CN215695927 U CN 215695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guide rail
clamping
convey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54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54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5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5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5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包括上料理料装置和检测夹紧装置,检测夹紧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同步运动的夹紧输送带,两夹紧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且两输送面间距离与电容主体相适应,两输送面由电容主体两侧夹紧电容并向前输送;上料理料装置设置于检测夹紧装置的入料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通过检测夹紧装置实现电容的夹紧与同步输送,电容在夹紧和向前输送中完成各个检测位置图像提取,实现外观检测,即在对电容进行图像提取的一瞬间,电容与图像提取装置之间是相对静止或固定的,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外观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容包装前需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检查,其中包括外观检查。随着人工智能以及视觉检测的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广泛,将视觉检测应用在电容的外观检测中,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检测检查工作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较人工检测也较大的提高了检测准确率。现有技术中,通过视觉设备对带管脚电容进行自动检测,主要操作过程或检测方法是:将图像提取设备固定,然后电容旋转,在电容旋转中图像提取设备对电容各个位置进行图像提取,实现检测。这种方式,虽然检测效率较人工检测高,但是在电容的旋转中,电容姿态不可控,成像位置不可控,且电容可能产生相对运动,准确率不够高。同时,在电容的上料和固定中,往往需要借助上料机械手记性上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带管脚电容外观检测时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包括上料理料装置和检测夹紧装置,所述检测夹紧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同步运动的夹紧输送带,两夹紧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且两输送面间距离与电容主体相适应,两输送面由电容主体两侧夹紧电容并向前输送;所述上料理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夹紧装置的入料端。
优选地,所述上料理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和理料机构,所述理料机构设置在检测夹紧装置的入料端的两输送面之间,将上料机构输送过来的电容整理成轴线与输送方向垂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包括振动输送组件和驱动所述振动输送组件运动的振动驱动组件;所述振动输送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且呈分离状态的振动板,两所述振动板之间留有限位缝,所述限位缝宽度大于电容管脚直径且小于电容主体上两管脚之间距离;两所述振动板上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之间距离略大于电容主体直径。
优选地,两所述振动板均水平设置且上表面齐平,两振动板均与振动驱动组件连接且同步振动。
优选地,所述理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构端部的导料导轨和置于所述导料导轨上部的压轮;所述导料导轨的上表面与振动板的上表面齐平,导料导轨中线与两振动板间的限位缝中线重合;所述压轮外圆周面与导料导轨之间最小距离与电容主体高度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导料导轨为一长度小于夹紧输送带长度的Y型导轨,所述Y 型导轨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料机构,上料机构靠近Y型导轨端设置为V型并置于Y 型导轨的开口内并与Y型导轨的直线部分对接;Y型导轨主要由两对称设置的弯折导杆组成,两所述弯折导杆之间距离可调且小于电容主体直径。
优选地,所述压轮上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无动力升降主轴,所述压轮通过轴承与所述无动力升降主轴安装。
优选地,所述两所述夹紧输送带之间距离可调,两所述振动板之间距离可调。
一种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前述的理料装置,理料装置中夹紧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两夹紧输送带的输送面均呈竖直状态设置,电容主体置于两呈竖直状态的输送面间被夹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电容进行拍摄取象的图像采集器以及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设置有若干台,且分别置于夹紧输送带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电容主体上表面和电容主体下表面与管脚进行拍摄取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检测夹紧装置实现电容的夹紧与同步输送,电容在夹紧和向前输送中完成各个检测位置图像提取,实现外观检测,即在对电容进行图像提取的一瞬间,电容与图像提取装置之间是相对静止或固定的,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2、通过上料理料装置,实现对待检测的带管脚电容进行上料和理料,在上料与理料中,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的电容相互之间发生长时间的摩擦、碰撞等问题,而影响电容质量或损坏电容,另一方面实现电容的向前输送,并结合后部的夹紧输送带,将电容分离,避免两电容距离过近导致图像提取造成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在电容在夹紧状态下进行检测,电容姿态固定,且所有参加检测的电容姿态均相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通过检测夹紧装置实现电容的夹紧与同步输送,电容在夹紧和向前输送中完成各个检测位置图像提取,实现外观检测,即在对电容进行图像提取的一瞬间,电容与图像提取装置之间是相对静止或固定的,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带管脚电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5所示,为带管脚电容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电容主体101和管脚 102。一般的电容主体101如图5中所示的为圆柱形,当然也有呈扁平状态的电容主体或矩形状的电容主体或其他形状的电容主体,一般的电容主体均是以管脚的中心呈轴对称状。管脚多为两支。无论带管脚电容100呈何种结构,一般的电容主体100的直径或厚度均大于管脚102的直径。基于上述电容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以下的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
本技术方案中的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不仅适用于说明书附图中体现的圆柱形带管脚电容,也适用于上述提出的多种形状或结构的带管脚电容,只要带管脚电容符合能在直线振动器的限位缝113内向前输送,形状关于直线振动器和夹紧输送带21的两输送面的中心对称,且顶部最高处为一段直线段即可。本技术方案的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还适用于不带管脚的电容,满足上述特征的电容均可以进行整理、理料。也适用于满足上述特征但不是电容的物体的姿态理料。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电容进行整理排序并获得一定固定姿态的上料理料装置1和在检测中对电容进行固定和夹紧并保持电容处于固定姿态的检测夹紧装置2。检测夹紧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同步运动的夹紧输送带21,两夹紧输送带21的输送面211相对设置且两输送面211间距离与电容主体101相适应,两输送面211由电容主体 101两侧夹紧电容100并向前输送。电容100在被夹紧输送带21夹紧输送中保持固定姿态,在固定位置被图像采集器提取到图像,实现电容100外观检测。本技术方案中上料理料装置1设置于检测夹紧装置2的入料端,为检测夹紧装置2输送固定姿态的电容,便于检测夹紧装置2对电容进行夹紧和输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夹紧装置2实现电容100的夹紧与同步输送,电容100在夹紧和向前输送中完成各个检测位置图像提取,实现外观检测。即在对电容100进行图像提取的一瞬间,电容与图像提取装置之间是相对静止或固定的,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即实现自动上料、自动理料、自动夹紧输送和自动取像检测,人工参与少,进一步降低人工投入,降低人工工作强度和人工成本投入。本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中没有复杂的自动化机械结构和控制,成本低。同时,在检测中,不需要调整两电容之间距离,能够大大的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4所示,上料理料装置1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11和理料机构12。理料机构12设置在检测夹紧装置2的入料端的两输送面211之间,将上料机构11输送过来的电容100整理成轴线与输送方向垂直状态。即理料机构12 设置,确保经过上料机构11输送过来的电容100呈竖直状态被两夹紧输送带21 夹紧并向前输送,确保电容以固定姿态被检测,实现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如图4所示,上料机构11包括直线振动器,直线振动器包括振动输送组件和驱动振动输送组件运动的振动驱动组件。直线振动器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振动驱动组件主要是振动电机(图4中未示出),振动电机带动振动输送组件向上向前振动,位于振动输送组件上的电容被向上向前抛出,做一个向前的抛物线运动后落下回到振动输送组件上,在一次振动中,电容向前前进一个距离,在周而复始的振动工作的,电容被振动输送组件向前输送。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容经过直线振动器被输送至两夹紧输送带21位置后,通过调整两夹紧输送带21的输送速度,使得两夹紧输送带21的输送速度大于直线振动器对电容的输送速度,这样经过直线振动器进入两夹紧输送带上的电容被快速向前输送,能够将相邻两电容之间的距离拉大,便于对电容进行图像提取,避免相邻两电容之间出现干扰等问题,提高提取的图像的质量。
为实现对电容这种与常规物品、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化的结构的输送,本技术方案中对振动输送组件做了适应性的创新,实现电容的输送,同时确保电容呈中线竖直状态输送,且在输送中不会影响或磕碰电容外观和管脚,在输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确保电容质量和外观的稳定。振动输送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且呈分离状态的振动板111,两振动板111之间留有限位缝113。限位缝113宽度大于电容管脚102直径且小于电容主体101上两管脚102之间距离。两振动板111上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112,两限位板112之间距离略大于电容主体101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缝113的设计,使得电容100在两振动板111上输送时,将管脚102置于限位缝113内,一般的限位缝113宽度大于管脚102直径1~2mm,而小于两管脚之间距离,这样就确保了电容在两振动板111上被振动向前时,管脚和电容主体均不会因限位缝113过窄而受到较大的摩擦,同时,也不会因限位缝过宽而电容发生自身转动的问题,利于电容保持固定姿态。同时,限位缝113 大于管脚之间,在直线振动器工作时,电容100及电容上的管脚102能够被两振动板111由限位缝113内顺利抛出,不会出现卡死等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板112的设置,且两限位板112之间距离略大于电容主体101直径,便于电容顺利振动向前,具体的一般是大于电容主体101直径1~ 5mm,便于电容主体101在两限位板112之间被顺利向上向前抛出,同时也避免电容主体101发生旋转等运动,确保电容在振动向前输送中能够保持固定姿态。确保在电容主体在两振动板111振动下向前向上抛出后,管脚102回落至限位缝 113内,电容不发生旋转(为确保电容顺利抛出预留余量对电容姿态影响忽略不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板112高度略大于电容主体101高度,便于在电容振动输送中保持电容始终位于两限位板112之间,确保电容姿态。两振动板111 厚度应能够确保位于两振动板111之间的电容保持呈直立状态。两振动板111 之间的限位缝113宽度应小于电容主体101直径,在电容主体101为矩形、扁平状或异形时,应确保电容主体101不会由两限位缝113内掉落,同时要确保电容呈竖直状态在两振动板111之间被振动输送。
本技术方案中,两振动板111均水平设置且上表面齐平,在电容主体101 落在振动板111上后,能够确保电容主体101保持竖直状态。两振动板均111 与振动驱动组件连接且同步振动,确保电容呈竖直状态被振动向前,确保电容保持固定姿态,避免电容在振动向前中出现倾斜、倾倒等问题。
如图4所示,理料机构12包括连接在上料机构11端部的导料导轨121和置于导料导轨121上部的压轮122。导料导轨121的上表面与振动板111的上表面齐平,导料导轨121中线与两振动板111间的限位缝113中线重合。压轮122 外圆周面与导料导轨121之间最小距离与电容主体101高度相适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料机构11上的电容被振动板111向前振动输送至靠近导料导轨121的端部后,电容在最后一次振动向前中被抛送至导料导轨121上,或在振动板111上后部的电容的推动下向前运动至导料导轨121上。进入导料导轨121上的电动,首选在再后面进入导料导轨121上的电容和振动板111上电容的推动下继续向前,最后运动至两夹紧输送带21之间,被两夹紧输送带21夹紧被向前输送。即完成了电容由上料机构11进入检测夹紧装置2上的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料导轨121的上表面与振动板111的上表面齐平,导料导轨121中线与两振动板111间的限位缝113中线重合,确保电容以在振动板 111上相同的姿态进入导料导轨121上,避免电容在由振动板111上进入导料导轨121上过程中发生脱落、旋转、偏移、倾斜、倾倒等问题。且电容由振动板 111上进入导料导轨121上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姿态和运动路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电容100在由振动板111上进入导料导轨121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偏移,即电容主体101轴线不呈竖直状态,所以,这里设置无动力的压轮122。压轮122外圆周面与导料导轨121之间最小距离与电容主体101高度相适应,在呈倾斜状态的电容经过压轮122下后,被压轮122反作用,实现扶正。
如图2和图4所示,导料导轨121为一长度小于夹紧输送带21长度的Y型导轨。Y型导轨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料机构11,上料机构11靠近Y型导轨端设置为V型并置于Y型导轨的开口内并与Y型导轨的直线部分对接。Y型导轨主要由两对称设置的弯折导杆组成,两弯折导杆之间距离可调且小于电容主体直径。弯折导杆为圆杆最佳,利于电容更加顺利的向前输送。导料导轨121形状结构以及其与上料机构11的对接如图2所示状态设置,便于实现导料导轨121的上料机构11的对接,使得电容在最后一次振动向前中被抛送至导料导轨121上,或在振动板111上后部的电容的推动下向前运动至导料导轨121上。
本技术方案中,压轮122上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无动力升降主轴123,压轮 122通过轴承与无动力升降主轴安装,压轮122在经过其下部的呈倾斜状态的电容的作用下被绕无动力升降主轴旋转,同时压轮122在其自身重力和摩擦力的反作用下,对经过其下部的呈倾斜状态的电容进行扶正。无动力升降主轴的设置,便于压轮122外圆周面与导料导轨121之间最小距离可调,适应不同型号或尺寸的电容的扶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两夹紧输送带21之间距离可调。两振动板111之间距离可调。即本理料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或尺寸的电容进行调节,适应不同型号或尺寸的电容的理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于上述的理料装置还提出一种具有该理料装置的电容检测设备。一种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前述的理料装置,理料装置中夹紧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两夹紧输送带21的输送面 211均呈竖直状态设置。电容主体101置于两呈竖直状态的输送面211间被夹紧。检测装置包括对电容100进行拍摄取象的图像采集器以及与图像采集器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器。图像采集器至少设置有两台且分别置于夹紧输送带21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电容主体上表面和电容主体下表面与管脚进行拍摄取像。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图像采集器,位置固定,对经过其视野范围内的电容的固定位置进行拍照,获得电容固定位置的外观图像,最后将这些图像输送至图像处理器内进行图像信号处理和分析,判断本电容为合格或不合格,最后在夹紧输送带21的出料端被合格品收集箱或不合格品收集箱收集。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容100在夹紧状态下进行检测,电容姿态固定,且所有参加检测的电容姿态均相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通过检测夹紧装置实现电容的夹紧与同步输送,电容在夹紧和向前输送中完成各个检测位置图像提取,实现外观检测,即在对电容进行图像提取的一瞬间,电容与图像提取装置之间是相对静止或固定的,电容姿态可控,成像位置可控,提取的图像可靠,电容外观检测准确可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理料装置和检测夹紧装置,所述检测夹紧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同步运动的夹紧输送带,两夹紧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且两输送面间距离与电容主体相适应,两输送面由电容主体两侧夹紧电容并向前输送;所述上料理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夹紧装置的入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理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和理料机构,所述理料机构设置在检测夹紧装置的入料端的两输送面之间,将上料机构输送过来的电容整理成轴线与输送方向垂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包括振动输送组件和驱动所述振动输送组件运动的振动驱动组件;所述振动输送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且呈分离状态的振动板,两所述振动板之间留有限位缝,所述限位缝宽度大于电容管脚直径且小于电容主体上两管脚之间距离;两所述振动板上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之间距离略大于电容主体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振动板均水平设置且上表面齐平,两振动板均与振动驱动组件连接且同步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构端部的导料导轨和置于所述导料导轨上部的压轮;所述导料导轨的上表面与振动板的上表面齐平,导料导轨中线与两振动板间的限位缝中线重合;所述压轮的外圆周面与导料导轨之间最小距离与电容主体高度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导轨为一长度小于夹紧输送带长度的Y型导轨,所述Y型导轨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料机构,上料机构靠近Y型导轨端设置为V型并置于Y型导轨的开口内并与Y型导轨的直线部分对接;Y型导轨主要由两对称设置的弯折导杆组成,两所述弯折导杆之间距离可调且小于电容主体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上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无动力升降主轴,所述压轮通过轴承与所述无动力升降主轴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所述夹紧输送带之间距离可调,两所述振动板之间距离可调。
9.一种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理料装置,理料装置中夹紧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两夹紧输送带的输送面均呈竖直状态设置,电容主体置于两呈竖直状态的输送面间被夹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电容进行拍摄取象的图像采集器以及与所述图像采集器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设置有若干台,且分别置于夹紧输送带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电容主体上表面和电容主体下表面与管脚进行拍摄取像。
CN202121795469.0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Active CN215695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5469.0U CN21569592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5469.0U CN21569592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5927U true CN215695927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5469.0U Active CN21569592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5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0543A (zh) * 2022-06-30 2022-09-23 扬州大学 一种旋转指夹振动式两列恒姿态菱角分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0543A (zh) * 2022-06-30 2022-09-23 扬州大学 一种旋转指夹振动式两列恒姿态菱角分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6878B (zh) 多工位视觉检测机构
CN2845931Y (zh) 小型器件质量自动检测设备
CN110560582A (zh) 一种多轴模组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CN215695927U (zh)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CN212531140U (zh) 一种随动式子弹输送装置
CN109164110B (zh) 滚子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CN109092701B (zh) 电池铝壳检测装置
CN113600496A (zh) 一种带管脚电容理料装置及具有理料装置的检测设备
CN112371526A (zh) 一种线路板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07353129U (zh) 一种静触片铆银点装置
CN209182252U (zh) 滚子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CN218191095U (zh) 一种卡扣外观检测设备
CN210775248U (zh) 一种太阳能鼓簧生产线影像检测装置
CN210935992U (zh) 电池外观检测机
CN113351519A (zh) 一种2d/3d圆弧边玻璃盖板视觉检测设备
CN110961903B (zh) 自动锁螺钉系统及方法
CN210209066U (zh) 一种二极管焊接分选机
CN212514324U (zh) 一种玻璃缺陷检测装置
CN212041540U (zh) 一种卡扣光学检测机
CN211937935U (zh) 一种精密磁环性能检测设备
CN210523107U (zh) 筛选装置和植入设备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219723730U (zh) 一种手机识别分选机
CN218610502U (zh) 一种陶瓷本体视觉筛选机
CN217017494U (zh) 一种基于ccd密封接头视觉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