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2085U -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2085U
CN215692085U CN202121283377.4U CN202121283377U CN215692085U CN 215692085 U CN215692085 U CN 215692085U CN 202121283377 U CN202121283377 U CN 202121283377U CN 215692085 U CN215692085 U CN 215692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hole
section
wall
mechanical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33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杨小华
何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33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2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2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2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清洁过滤器,包括外壳体、放在外壳体内部的过滤筛网,以及放置在过滤筛网内部的刮片组件;电机和机封组件均与刮片组件的转动杆连接,特别的,机封组件包括机封底座和可与其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其中机封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转动杆可轴向穿过第一通孔、并与其间隙配合。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连接件可在第一通孔和转动杆形成的间隙内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密封件所受的轴向压力及其径向形变程度,使得密封件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密封段的内壁密封抵靠,以实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封性的自清洁过滤器。

Description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刮洗的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通常由筒体和滤芯组成,待使用的液体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后,其中含有的杂质被阻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器必然被大量的杂质堵塞,对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过滤器往往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将过滤器拆开,取出滤芯,待清洗完成后重新装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过滤器的拆装较为繁琐。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过滤器,该种过滤器具有能将杂质刮擦掉的刮片组件,而该刮片组件与电机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过滤器的自动刮擦清洗的功能。而为了保证刮片组件与过滤器本体的密封连接,进而确保过滤器的密封性,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机封组件来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的。然而这种结构的过滤器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机封组件可能会发生磨损,导致刮片组件与过滤器本体之间的密封失效,影响过滤器的功能。
为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始终保证刮片组件与过滤器本体密封连接的装置,以保证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封性的自清洁过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洁过滤器,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筒体和固定于筒体端部的端盖,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过滤筛网,放置在筒体的内部,其内部与所述进液口相通,其外壁与筒体内壁形成的间隙与所述出液口相通;
刮片组件,包括转动杆和刮片,所述转动杆穿过端盖进入过滤筛网内,所述刮片固定在转动杆上、并与过滤筛网的内壁抵靠;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封组件和电机,所述机封组件和电机均位于筒体端部、并与转动杆相连;
机封组件,包括机封底座和可与其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机封底座开设有第一通孔,转动杆可轴向穿过第一通孔、并与其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密封段,以及位于密封段下方、径向缩径的缩颈段,所述缩颈段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件,以使得密封件位于密封段内;
连接件,位于机封底座上方,开设有转动杆可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下部至少部分位于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形成的间隙内,并与所述密封件的上端面相接触;
所述连接件可在第一通孔和转动杆形成的间隙内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密封件所受的轴向压力及其径向形变程度,使得密封件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密封段的内壁密封抵靠,以实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刮片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连接在其上的刮片,所述刮片与过滤筛网的内壁相抵靠,因此当刮片组件转动时,刮片便会持续刮擦过滤筛网的内壁,保证过滤筛网的清洁。而为了实现过滤器的自清洗功能,刮片组件的转动杆与电机连接在一起。为了解决刮片组件与外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在外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机封组件,转动杆轴向穿过机封组件后再插入到过滤筛网内。所述机封组件包括有机封底座和连接件,所述转动杆与机封底座上的第一通孔间隙配合,而连接件的下部至少部分插入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抵靠着位于第一通孔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受到连接件的压力后可以发生径向形变,使得其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第一通孔的内壁抵靠,实现了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配合,进而实现刮片组件与外壳体之间的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连接件在转动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的轴向移动,可以调节密封件径向形变的形变量,使得密封件可以始终与第一通孔和转动杆之间密封抵靠,保证过滤器的密封性,而且该种机封组件的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更具有优势的是,在长期使用后,重新调整两者之间的轴向位置,可避免由于磨损造成的机封组件处密封失效,以及转动杆的径向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连接段,以及位于连接段的上端、并沿其外边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连接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件相抵靠,所述凸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机封底座连接在一起,以实现连接件与机封底座的连接。
连接件的连接段插入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形成的间隙内,通过调节连接段在所述间隙内的位移量,进而控制密封件的形变量,使得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始终是密封配合的状态。而通过凸缘与机封底座的连接固定,使得连接件与机封底座固定在一起,进而保持住密封件的形变量,保证过滤器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密封件与缩颈段之间的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转动杆上且其内外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抵靠,以为所述密封件提供支撑作用。
位于密封件的下方的第一衬套套设在转动杆上,且其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第一通孔内壁抵靠在一起,当连接件下压密封件以调节密封件的径向形变量时,位于下方的第一衬套可以为密封件提供支撑作用,保证连接件能对密封件实施有效的下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缩颈段与所述密封段在相接处形成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衬套的下表面具有延伸到所述缩颈段内部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与缩颈段的内壁相抵靠。
这种结构的第一衬套能够稳定安放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防止第一衬套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悬空而掉落,为密封件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外套层和位于所外套层内部的芯层,所述密封件在受力时,外套层的形变量较芯层的形变量大。
密封件包括形变量大的外套层和形变量小的芯层,在密封件受到轴向压力后形变量大的外套层发生形变而与转动杆的外壁和第一通孔的内壁密封抵靠在一起。而芯层便可以为外套层提供支撑,增加密封件本身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的数量为三个。
多个密封件在受到连接件的轴向压力后,发生的形变量增大,实现多级密封的效果,保证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两端面相抵靠形成具有切口的环状结构,以放置在所述缩颈段的上端面,三个所述密封件的切口均匀间隔布设在缩颈段的上端面。
长条形结构的密封件形成具有切口的环状结构后,放置在缩颈段的上端面上,即方便密封件的安装操作,又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节密封件的位置。而三个密封件的切口间隔均匀的错开分布,可以避免切口对密封件的密封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保证过滤器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缩颈段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径向向内的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缩颈段内安装有密封圈和第二衬套,所述密封圈和第二衬套填充在第二环形台阶面与密封件之间的空间内。
缩颈段内设置有密封圈可以实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多级密封,即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包括位于密封段的密封件和位于缩颈段的密封圈,保证过滤器整体的密封效果。而第二衬套不仅可以为密封圈提供支撑,还能对转动杆起到径向限位的功能,防止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内壁发生碰撞。而第二环形台阶面在此的作用是为密封圈和第二衬套提供支撑,防止第二衬套和密封圈从缩颈段中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件,所述第一衬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衬套;或者,所述密封件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件,所述第二衬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衬套。
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件、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不仅可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料液,满足不同的过滤需求,而且聚四氟乙烯是较柔软的聚合物,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当转动杆在第一通孔内转动时,第一衬套或第二衬套可以防止刮伤转动杆的同时,也减小转动杆转动时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包括转动杆和套设在其外壁上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轴向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防止转动杆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发生磨损。
保护套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套设在转动杆的外壁,可以保护转动杆,避免其与机封组件发生摩擦进而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件在受到连接件的轴向压力后可以发生径向形变,而实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连接;且通过调节连接件的轴向位移,进而调控密封件的径向形变量,使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始终处于密封连接的状态;避免长期使用中的磨损带来的密封失效和转动轴的径向窜动。而第一通孔包括密封段和处于密封段下方的缩颈段,其中缩颈段在与密封段相接处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面,以将密封件保持在密封段内;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密封件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悬空而掉落,在第一环形台阶面上安装有第一衬套,以为密封件提供支撑作用;且第一衬套具有延伸到缩颈段内的凸起,可以保证第一衬套在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稳定性。缩颈段内安装有密封圈,保证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连接,而第二衬套不仅可以为密封圈提供支撑,也可以对转动杆起到径向限位的功能,防止转动杆在第一通孔内晃动。三个具有切口的环形结构的密封件,在不影响密封效果的同时,可以简化安装操作,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自清洁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刮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封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封底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封组件与保护套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封组件与保护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一种自清洁过滤器的示意图所示,自清洁过滤器1包括外壳体2、置于所述外壳体2内部的过滤筛网5,外壳体2包括筒体3和端盖4,其中外壳体2上设置有与过滤筛网5的内部相通进液口6,以及与过滤筛网5和筒体3形成的间隙相连通出液口7。待过滤的液体从进液口6进入过滤筛网5内,通过过滤筛网5的过滤后得到洁净的滤液,该洁净的滤液从出液口7排出过自清洁过滤器1。过滤筛网5在过滤时,液体的杂质会吸附在过滤筛网5表面上,长久下来,过滤筛网5表面上的杂质会越来越多,从而可将过滤筛网5上的微孔堵塞,造成过滤筛网5无法完成液体的过滤。如图2刮片组件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刮片组件18包括转动杆21和刮片20,其中刮片20和过滤筛网5相抵靠。当转动转动杆21时,会带动刮片20一起旋转,刮片20旋转时会与过滤筛网5摩擦,因此可将过滤筛网5上的杂质刮洗下来,从而可防止杂质将过滤筛网5的过滤孔堵塞。
在自清洁过滤器1的上部还设有电机14和机封组件15,所述电机14和机封组件15与转动杆21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刮洗过滤筛网5时,只需打开电机14调节合适的电机功率便可以达到想要的刮洗效果,其中电机14与外部的控制柜17连接在一起,以调节电机功率。而且,为了能够承接刮下来的杂质,在筒体3的下部固定有与过滤筛网5的内部连通的呈漏斗型的纳污筒8,所述纳污筒8可以使刮下来的杂质沉积在此处,同时纳污筒8的下方设计有一个排污口10,待需要排污时直接打开所述排污口10进行排污,杂质通过重力即可以完全流出。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杂质凝固,将沉积在纳污筒8内部的杂质完全排出,在纳污筒8的内部另设有搅拌桨9,该搅拌桨9与转动杆21连接。因此当刮片组件18工作时,所述搅拌桨9也会随之转动,以达到不停的搅动底部杂质的目的。而且在筒体3上还设置有放气阀11,当物料从进液口6进入筒体3内时,气体从放气阀11排出以保证自清洁过滤器1内气压的稳定,避免造成压力波动及物料含有气泡的现象。而该自清洁过滤器1固定在支架12上,且该支架12安装有轮子13。在本实施例中,机封组件15与端盖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机封组件15和端盖4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7,以用螺杆等部件连接在一圈,且为了保护机封组件15,在其外部套设有套罩16。
进一步的,如图3-5所示,机封组件15包括具有第一通孔31的机封底座25和具有第二通孔42的连接件24,其中第一通孔31具有密封段32和位于其下方的缩颈段33,缩颈段33的内径相较于密封段32是径向减小的。在本实施例中,缩颈段33的上端部在密封段32内形成第一环形台阶面34,所述第一环形阶梯面上安装有可径向形变的密封件27。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缩颈段33的上端面在密封段32内也可以是从外圈向内圈、从上向下倾斜的锥形面;或者,缩颈段33的上端面在在密封段32内也可以是从外圈向内圈、从下向上倾斜的锥形面。
转动杆21可轴向穿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而插入到筒体3内部,其中转动杆21与第一通孔31是间隙配合的。而连接件24的下部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间隙内,并压持在密封件27的上表面,当连接件24在所述间隙内轴向移动,可调节所述密封件27受到的压力,进而调节密封件27的径向形变量,使得密封件27的两侧始终与转动杆21的外壁和第一通孔31的内壁相密封抵靠,实现第一通孔31与转动杆21的密封连接。
第一衬套28位于第一环形台阶面34和密封件27之间,且第一衬套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转动杆21的外壁和第一通孔31的内壁相抵靠,以为密封件27提供支撑作用,防止密封件27脱落。特别的,第一衬套28具有延伸到缩颈段33内的凸起41,所述凸起41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21的外壁和缩颈段33的内壁相抵靠,可防止第一衬套28从第一环形台阶面34上脱落。
连接件24包括连接段38和凸缘37,其中连接段38成中空的圆柱状,且其下部可插入到转动杆21与第一通孔31形成的间隙内,而与密封件27相抵靠。在本实施例中的凸缘37和机封底座25在对位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6,紧固件即在本实施例中为螺栓26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6而将连接件24与机封底座25固定连接在一起,将密封件27的径向形变保持住,以实现转动杆21与第一通孔31的密封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连接件24与机封底座2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本领域中任何一种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7包括编织结构的外套层和芯层(未在图中示出),在受到相同的轴向压力后,外套层的形变量大于芯层的形变量,即转动杆与第一通孔31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外套层的径向形变实现的,而形变量较小的芯层主要为密封件27提供支撑,以增强其本身的强度。
为了实现密封件在密封段的多级密封效果,在第一环形台阶面34上设置有三个密封件27。特别的,密封件27是长条形结构,其两端面对接在一起后形成具有切口的环状结构,而三个密封件27的三个切口间隔均匀的布置在第一环形台阶面34上,可以有效避免切口对密封件27密封效果的不利影响,保证第一通孔31与转动杆2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密封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并不进行严格的数量限定。
为了进一步增加转动杆21与第一通孔3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缩颈段33内设置有密封圈29和第二衬套30。具体的,在缩颈段33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台阶面35,以防止密封圈29和第二衬套30从中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9和第二衬套30形成一个重复单元,两个所述的重复单元填充在第二环形台阶面35和第一衬套28之间的空间内,以增加密封效果。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衬套30与第二环形台阶面35相接触,且与第二环形台阶面35相接触的第二衬套30具有与第一衬套28相同的结构特征,即都具有向下延伸的凸起,以与第二环形台阶面35相卡和在一起,保护所述重复单元能够稳定的存在缩颈段33内。而不与第二环形台阶面35接触的第二衬套30具有平整的上下端面,以便放置密封圈29。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所述重复单元的个数使得密封圈29与第二环形台阶面35相接触。第二衬套30可以为密封圈29提供支撑作用,防止密封圈29发生歪斜等现象,保证密封效果;而且第二衬套30也可以对转动杆21实现径向限位的功能,防止转动杆21在第一通孔31内晃动。
为了可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料液,避免刮伤转动杆21,在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27、第一衬套28和第二衬套30均是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而且聚四氟乙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不会对转动杆21在第一通孔31内的转动造成较大的阻力。
如图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21包括转动轴19和套设在其外部的保护套22,该保护套22轴向穿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2,并凸出于连接件24的上端面。该保护套22的上端部外壁开设有豁口23,如此便可以使其上端部分发生缩径行为。即当转动轴19与保护套22套设在一起后,保护套22上端部分通过卡合件40的紧固作用而发生缩径现象,使得保护套22与转动轴19连接在一起。而当需要拆卸两者时,只需松弛卡合件40,保护套22的上端部分便会与转动轴19分开。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保护套22插入机封组件15内并固定,后将转动轴19插入到保护套22内,用卡合件40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清洁过滤器,包括:
外壳体,包括筒体和固定于筒体端部的端盖,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过滤筛网,放置在筒体的内部,其内部与所述进液口相通,其外壁与筒体内壁形成的间隙与所述出液口相通;
刮片组件,包括转动杆和刮片,所述转动杆穿过端盖进入过滤筛网内,所述刮片固定在转动杆上、并与过滤筛网的内壁抵靠;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封组件和电机,所述机封组件和电机均位于筒体端部、并与转动杆相连;
机封组件,包括机封底座和可与其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机封底座开设有第一通孔,转动杆可轴向穿过第一通孔、并与其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密封段,以及位于密封段下方、径向缩径的缩颈段,所述缩颈段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件,以使得密封件位于密封段内;
连接件,位于机封底座上方,开设有转动杆可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下部至少部分位于转动杆与第一通孔形成的间隙内,并与所述密封件的上端面相接触;
所述连接件可在第一通孔和转动杆形成的间隙内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密封件所受的轴向压力及其径向形变程度,使得密封件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密封段的内壁密封抵靠,以实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的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连接段,以及位于连接段的上端、并沿其外边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连接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件相抵靠,所述凸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机封底座连接在一起,以实现连接件与机封底座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密封件与缩颈段之间的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转动杆上且其内外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和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抵靠,以为所述密封件提供支撑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段与所述密封段在相接处形成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衬套的下表面具有延伸到所述缩颈段内部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两侧分别与转动杆的外壁与缩颈段的内壁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外套层和位于所外套层内部的芯层,所述密封件在受力时,外套层的形变量较芯层的形变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数量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两端面相抵靠形成具有切口的环状结构,以放置在所述缩颈段的上端面,三个所述密封件的切口均匀间隔布设在缩颈段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段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径向向内的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缩颈段内安装有密封圈和第二衬套,所述密封圈和第二衬套填充在第二环形台阶面与密封件之间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件,所述第一衬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衬套;或者,所述密封件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件,所述第二衬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衬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转动轴和套设在其外壁上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轴向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防止转动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发生磨损。
CN202121283377.4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Active CN215692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3377.4U CN215692085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3377.4U CN215692085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2085U true CN215692085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3377.4U Active CN215692085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2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57566A (en) Dual element filter assembly with backwash arms
CN108472655A (zh) 卫生旋转罐式清洁装置
CN112169404A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US3762563A (en) Cylindrical rotary strainer
CN215692085U (zh)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CN102574159A (zh) 筒形筛和筒形筛粉机
US3042214A (en) Filter apparatus
CN101920132A (zh) 中心无通轴螺带式自清理胶液过滤器
CN113926233A (zh) 一种低负载启动的过滤器
US7520986B2 (en) Filtration device
JP2002228012A (ja) 機械及びホイール
CN201572561U (zh) 中心无通轴螺带式自清理胶液过滤器
CN216131382U (zh) 一种设有限位结构的输水管道用阀门
CN215763618U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质的阀门自清洁装置
CN212491810U (zh) 一种管道过滤器
CN113730974A (zh)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减压阀
CN220228245U (zh) 一种液压旋转接头
CZ280382B6 (cs) Filtrační zařízení, zejména k oddělování hrubých částeček ze suspenze mazacích kapalin
CN215387920U (zh) 一种自清洗过滤装置
CN213912569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214551583U (zh) 一种自清洗过滤装置
CN215387921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20736528U (zh) 一种过滤器组件
CN214019504U (zh) 一种可连续排出干渣的刮刀式过滤器
CN220634289U (zh) 一种液态肥料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