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7007U -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7007U
CN215687007U CN202121128435.6U CN202121128435U CN215687007U CN 215687007 U CN215687007 U CN 215687007U CN 202121128435 U CN202121128435 U CN 202121128435U CN 215687007 U CN215687007 U CN 215687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handle
air fryer
gripping
sca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84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石岩
付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84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7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7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7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属于食品加工领域,主要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蒸汽发生组件、空气加热组件、上盖,上盖盖住工作腔,上盖的后部铰接于机体,上盖设有供用户操作打开上盖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连接在上盖的侧面并向外延伸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的口部。本实用新型对把手结构及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将把手单边设置,装配也更简单;并将把手与工作腔的口部位置避让设计,把手设置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连接在上盖的侧面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的口部,有效避开水蒸汽向上流动的路线,避免用户的手与工作腔流出的水蒸汽直接接触,减小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提升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蒸汽空炸,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通过铰链连接在锅体上,锅盖上具有把手,用户手握把手可以对锅盖上下摆动实现锅盖开盖、合盖操作,蒸汽空炸蒸烤时产生热辐射,工作腔内部温度极高,会产生一定量的高温水蒸汽,当用户手握把手开盖时,工作腔内部的水蒸汽会马上通过工作腔的口部向上流出,此时把手位置正处于水蒸汽上升流动的路线上,用户还用手握住把手,就极易造成用户被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对把手结构及位置进行优化设计,有效避开水蒸汽,降低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蒸汽发生组件、空气加热组件、上盖,上盖盖住工作腔,上盖的后部铰接于机体,上盖设有供用户操作打开上盖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连接在上盖的侧面使把手成为悬臂结构,连接向外延伸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的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把手结构及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将把手单边设置,结构上更简洁,装配也更简单;并将把手与工作腔的口部位置避让设计,把手设置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连接在上盖的侧面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的口部,有效避开水蒸汽向上流动的路线,避免用户的手与工作腔流出的水蒸汽直接接触,减小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提升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体和连接体,限位体和连接体均位于上盖内侧,限位体与上盖配合实现预定位,连接体设有连接通孔,螺钉穿过连接通孔将连接体与上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到上盖的外侧面的间距为A4,A4≥35mm。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和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持部平行于上盖的外侧面延伸。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从上盖的外侧面到握持部的长度为A2,A2=35mm~40mm。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水平宽度为A6,A6=20mm~25mm。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上盖的横向段和连接握持部的纵向段,纵向段相对横向段向上延伸,握持部连接在纵向段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长度为A5,A5=100mm~140mm,以满足用户单手操作。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设有配合手指指腹的凹陷。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中部与连接部连接;或者,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对把手结构及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将把手单边设置,结构上更简洁,装配也更简单;并将把手与工作腔开口位置避让设计,把手设置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开口,并与机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开蒸汽向上散出位置,避免手部与工作腔散出的蒸汽直接接触,减小烫伤风险,提升用户的体验;
2.连接部一端设置限位体和连接体,并分别与上盖配合构成双保险连接结构,限位体与上盖配合实现预定位,对限位体与上盖内壁面配合孔的限位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有效防止限位体晃动,且把手开合动作可以分担螺钉柱强度压力,形成支撑点;连接体上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个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螺钉穿过连接通孔将连接体与上盖固定连接;
3.在把手的握持部设置了凹陷,凹陷与手指指腹相适配,贴合人体工学设计,当开盖操作时,手指指腹贴合凹陷与之紧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同时也增大了接触面的摩檫力,有效起到防滑的作用,开盖更容易,大大提升了用户开盖体验;
4.握持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根部加粗设置,增大了空气热传导空间,同时,加粗设置后使连接部体积也相应增加,使其与握持部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把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5.将把手折弯设置,握持部的中部与连接部连接,握持部与水蒸汽向上流动的路线保持安全距离,有效减小用户手被高温烫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把手与上盖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把手各部位的尺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体;2、工作腔;3、蒸汽发生组件;11、线路板组件;12、蒸烤架;33、水箱;34、蒸汽发生器;4、空气加热组件;41、电机;42、加热管;43、风扇;5、上盖;6、把手;61、连接部;611、横向段;612、纵向段;62、握持部;63、凹陷;7、限位体;8、连接体;81、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如图1,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工作腔2、蒸汽发生组件3、空气加热组件4、上盖5,上盖5盖住工作腔2,上盖5的后部铰接于机体1,上盖5设有供用户操作打开上盖5的把手6,所述把手6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61和握持部62,连接部61连接在上盖5的侧面使把手成为悬臂结构,连接向外延伸使握持部62远离工作腔2的口部。
对把手6结构及位置进行优化设计,把手成为悬臂结构,即把手6单边设置,结构上更简洁,装配也更简单;并将把手6与工作腔2开口位置避让设计,把手6设置连接部61和握持部62,连接部61使握持部62远离工作腔2开口,并与机体1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开蒸汽向上散出位置,避免手部与工作腔2散出的蒸汽直接接触,减小烫伤风险,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组件3包括水箱33、水泵和蒸汽发生器34,水泵将水箱33的水输送至蒸汽发生器34,蒸汽发生器34工作产生蒸汽,蒸汽输送至工作腔2内,工作腔2的顶端具有敞开的口部,上盖5盖住工作腔2可以将工作腔2的口部密封,工作腔2内设有用来放置食物的蒸烤架12,空气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管42、风扇43和带动风扇43旋转的电机41,加热管42、风扇43和电机41均安装在上盖5中,机体1设有线路板组件11,水泵、蒸汽发生器34、加热管42、电机41分别与线路板组件11电连接并由线路板组件11控制工作。在一些机型中,也可以省去水箱33和水泵,直接将蒸汽发生器34与外部水源连接,外部水源具有一定的压力,可以通过进水阀来控制进水的通断。在一些机型中,加热管42、风扇43和电机41也可以选择安装在机体1中。
工作时,水箱33注水,将需要加工的食材放入机体1工作腔2内的蒸烤架12上,接通线路板组件11,蒸汽发生器34和空气加热组件4就绪开始工作,通过蒸汽加热及加热管42热辐射同时烘烤食材,风扇43通过电机41传递动力进行热风传递,当加工完成后,通过把手6开盖取出。
如图2和图3,握持部62的一端与连接部61连接,握持部62和连接部61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持部62平行于上盖5的外侧面延伸,连接部61的一端设有限位体7和连接体8,限位体7和连接体8均位于上盖5内侧,限位体7与上盖5配合实现预定位,连接体8设有连接通孔81,螺钉穿过连接通孔81将连接体8与上盖5固定连接。
如图4,限位体7和连接体8分别与上盖5配合构成双保险连接结构,限位体7与上盖5配合实现预定位,A1为限位体7与上盖5内壁面配合孔的限位尺寸,当A1尺寸过小时只能起到初定位作用,无法起到限位作用,限位体7易松动脱落,这样把手6可靠性容易受到影响,减少产品使用寿命;当A1尺寸过大时,限位体7自身强度降低,把手6将无法有效装配,同时会出现无法安装到位,影响组装效率;通过对A1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优选设计A1=2mm~3mm,有效防止限位体7晃动,且把手6开合动作可以分担螺钉柱强度压力,形成支撑点;连接体8上设有连接通孔81,连接通孔81的个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螺钉穿过连接通孔81将连接体8与上盖5固定连接。
握持部62的根部加粗设置,A3为握持部62的根部加粗尺寸,优选设计A3=16mm~18mm,使其与连接部61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把手6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连接部61上从上盖5的外侧面到握持部62的长度为A2,当尺寸过长时,连接部61结构强度降低,原材料增多,造成工业浪费;通过对A2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优选设计A2=35mm~40mm,有效减少原材料浪费,增强连接部61结构强度。
握持部62到上盖5的外侧面的间距为A4,尺寸过小时,握持部62体验感差,同时与上盖5距离较近,水蒸汽的热量易被空气传递,有效隔离距离不够;尺寸过大时,影响把手6结构强度,整体配合造型不协调。通过对间距有效控制,优选设计A4≥35mm,减少热量接触,改善整体结构。
连接部61的水平宽度为A6,如尺寸过小时连接部61不足以支撑整体强度,易损坏;同时尺寸过大时,由于配件注塑成型易产生外观不良,流痕,缩水等现象,优选设计A6=20mm~25mm。
握持部62两端的前后距离为A5,若距离过长,把手6支撑强度弱,操作空间过大,握持部62的前端距离蒸汽出气位置近,达不到防烫效果,距离过短时,不便于握取,不易开盖,达不到单手操作体验,优选设计A5=100mm~140mm,以满足用户单手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A1也可以设置为2.1mm、2.3mm、2.5mm、2.7mm、2.8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A3也可以设置为16.3mm、16.6mm、16.8mm、17.2mm、17.5mm、17.9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A2也可以设置为35.5mm、36.6mm、37.8mm、38.2mm、39.4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A4也可以设置为36mm、38mm、40mm、45mm、50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61的水平宽度A6也可以设置为21mm、22.5mm、23mm、23.5mm、24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可以理解的是,握持部62的长度A5也可以设置为108mm、113mm、119mm、125mm、127mm、133mm、135mm等其他合理的值。
实施例二
如图5,握持部62设有配合手指指腹的凹陷63,在把手6的握持部62设置了凹陷63,凹陷63与手指指腹相适配,贴合人体工学设计,当开盖操作时,手指指腹贴合凹陷63与之紧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同时也增大了接触面的摩檫力,有效起到防滑的作用,开盖更容易,大大提升了用户开盖体验。
本实施例二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6,握持部62的中部与连接部61连接,有效避开蒸汽向上散出位置,避免手部与散出的蒸汽直接接触,有效避免烫伤,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三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7,连接部61包括连接上盖5的横向段611和连接握持部62的纵向段612,纵向段612相对横向段611向上延伸,握持部62连接在纵向段612的顶端。
将把手6折弯设置,连接部61分段设置结构强度增强,与水蒸汽向上流动的路线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待开盖时,有效减小手部高温烫伤的风险,手握体验感更加,增强产品竞争力。
本实施例四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蒸汽发生组件、空气加热组件、上盖,上盖盖住工作腔,上盖的后部铰接于机体,上盖设有供用户操作打开上盖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和握持部,连接部连接在上盖的侧面使把手成为悬臂结构,连接向外延伸使握持部远离工作腔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体和连接体,限位体和连接体均位于上盖内侧,限位体与上盖配合实现预定位,连接体设有连接通孔,螺钉穿过连接通孔将连接体与上盖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到上盖的外侧面的间距为A4,A4≥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和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握持部平行于上盖的外侧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从上盖的外侧面到握持部的长度为A2,A2=35mm~4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水平宽度为A6,A6=20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上盖的横向段和连接握持部的纵向段,纵向段相对横向段向上延伸,握持部连接在纵向段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长度为100mm~140mm,以满足用户单手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设有配合手指指腹的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中部与连接部连接;或者,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CN202121128435.6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5687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435.6U CN215687007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435.6U CN215687007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7007U true CN21568700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8435.6U Active CN215687007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7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678B (zh) 一种直接感温式电煎锅可分离式电源插接头、插接座连接结构
CN215687007U (zh) 一种防烫的空气炸锅
CN211408559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0077355U (zh) 烹饪器具
CN213664079U (zh) 一种电热饭盒
CN106037507B (zh) 一种多功能电烤盘
CN208941747U (zh) 烹饪器具
CN209828804U (zh) 一种加工酱料用的灭菌电磁加热装置
CN208463637U (zh) 一种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节能型蒸柜
CN214073039U (zh) 婴儿辅食机
CN215777256U (zh) 具有烘干功能的锅具结构
CN221105593U (zh) 烹饪机器
CN213491234U (zh) 一种自动加热熏蒸眼部的超声雾化器
CN213664078U (zh) 电热饭盒及电热饭盒的上盖
CN215777291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940314U (zh) 便于拿取炖盅的隔水炖壶
CN212878777U (zh) 一种婴儿保温碗
CN214801900U (zh) 草酸雾化器
CN213553908U (zh) 多功能消毒器
CN219661523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0783957U (zh) 一种水壶
CN212853267U (zh) 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
CN214180098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20213465U (zh) 一种奶瓶蒸汽消毒器
CN210043804U (zh) 辅食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