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480U - 杯盖和水杯 - Google Patents

杯盖和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480U
CN215686480U CN202121418676.4U CN202121418676U CN215686480U CN 215686480 U CN215686480 U CN 215686480U CN 202121418676 U CN202121418676 U CN 202121418676U CN 215686480 U CN215686480 U CN 215686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dule
cu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86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棒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86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杯盖和水杯。其中,杯盖包括:内塞,内塞内具有容纳腔;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电连接的检测模块、控制板和与检测模块和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源模块,检测模块设置在内塞的底部;显示模块,与控制板电连接;支架,设置在容纳腔内,显示模块、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支架上。通过将控制板、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均设置在支架上,而非直接设置在内塞中与内塞连接,有利于先在支架上组装好控制板、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导线将三者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起来,而后再将支架整体放置在内塞中,装配方便,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杯盖和水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饮水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盖和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在向着高科技、智能方向发展,智能显温保温杯产品也不例外。相关技术的智能保温杯产品,大多具有测温、显温功能,并兼具检测水质的功能,但是,需要将这些功能模块分别装配到杯盖的内塞中,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装配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杯盖。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水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盖,包括:内塞,内塞内具有容纳腔;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板和与检测模块和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源模块,检测模块设置在内塞的底部;显示模块,与控制板电连接;支架,设置在容纳腔内,显示模块、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支架上。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杯盖,包括检测组件和显示模块,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水温、水质等等,显示模块用于将检测组件检测到的参数显示出来。其中,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板以及为控制板和检测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通过将控制板、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均设置在支架上,而非直接设置在内塞中与内塞连接,有利于先在支架上组装好控制板、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导线等电连接结构将三者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起来,而后再将支架整体放置在内塞中,装配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而且,无需为装配各模块而过度改变内塞结构,有利于保证内塞的密封效果。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杯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台;显示模块、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分别设置在多个支撑台中不同的支撑台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支架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台,将显示模块、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支撑台上。一方面由于多个支撑台间隔分布,为相互之间电连接的导线等电连接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三者对准不同的位置准确、快速装配到位,实现对显示模块、控制板和电源模块的稳定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支撑台包括在由下至上分布的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和第三支撑台;电源模块设置于第一支撑台,控制板设置于第二支撑台,显示模块设置于第三支撑台。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电源模块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支撑台,便于电源模块与内塞底部的检测模块电连接,从而为检测模块供电。将显示模块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三支撑台,便于显示模块透过杯盖的顶盖进行温度、水质情况等显示。将控制板设置在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台上,一方面方便与电源模块、检测模块电连接,另一方面便于与显示模块电连接,从而控制显示模块依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多个第一支撑柱,多个第一支撑柱间隔分布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多个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二支撑台;多个第二支撑柱,每个第二支撑柱设置在一个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面并使第二支撑台的一部分外露,多个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三支撑台。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和设置在多个第一支撑柱上的多个第二支撑柱。其中,使多个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二支撑台,使多个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三支撑台,使多个第二支撑柱设置在多个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面,并使第二支撑台的一部分外露,使控制板能够搭设在第二支撑台外露的部分上,而后使显示模块搭设在第三支撑台上。此时,由于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的上端面,无需占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有利于减小支架的水平方向上的体积,便于支架安装在体积较小的内塞的容纳腔中。而且无需使第二支撑柱具有很长的高度便能够保证显示模块位于控制板的上方,靠近甚至贴合杯盖的顶板,保证显示效果,有利于减小第二支撑柱的用料,节约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支撑柱围绕多个第一支撑柱周向间隔分布且高于多个第一支撑柱。使多个第二支撑柱独立于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无需占用第二支撑台,从而有利于第二支撑台稳定支撑控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第一支撑板、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纳电源模块的安装空间,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构造成第一支撑台。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板将第二支撑板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使电源模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之间的空间内,有利于提高电源模块的安装稳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柱支撑在显示模块的边缘,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靠近显示模块中部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沉台状的第三支撑台。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第二支撑柱的上端面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第三支撑台,将显示模块搭设在凹陷的第三支撑台上,能够通过第二支撑柱顶部未凹陷的部分对显示模块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显示模块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边缘,第一缺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边缘,第二缺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缺口,在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第二缺口,便于导线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穿过,从而便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通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方的控制板,也便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通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的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第一缺口设置在第二缺口的正上方。使电源模块具有统一的输电部即可,使多条导线连通该输电部后,在同一位置上下走线,分别穿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布线整洁。而且,还有利于检测模块通过导线穿过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直接电连接控制板,为各模块之间的电连接提供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还包括:震动马达,震动马达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马达安装槽,震动马达设置在马达安装槽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内塞的容纳腔中设置马达安装槽,为杯盖配置震动马达,有利于通过震动马达的震动提示用户。而且,将震动马达安装在马达安装槽内而非设置在支架上,可在保证震动马达安装稳定度的同时,有效避免震动马达震动对支架上的显示模块、控制板、电源模块以及导线的电连接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板向第二支撑板的中部凹陷,以在连接板的一侧形成限位槽,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并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连接板向第二支撑板的中部凹陷以在外侧形成避让槽,使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内,有利于对支架进行限位,避免支架相对于内塞旋转。而且,使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接,也即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下插支架直至第一支撑板接触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以及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有利于支架准确安装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还包括:外盖,呈套筒状;顶盖,设置在外盖上,顶盖为透光顶盖;弹簧,弹簧的第一端设置于控制板,并与控制板电连接;导电胶带,设置在顶盖的下表面,弹簧的第二端与导电胶带电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弹簧的第一端设置在控制板上,将弹簧的第二端与顶盖下表面的导电胶带电连接,由于显示模块与控制板电连接,有利于用户用手触碰顶盖后,触发显示模块通电,从而显示杯身内水温等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盖还包括:充电接头,顶盖上设置有开口,充电接头设置在开口处,并与控制板的触电接触点相接触。便于为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测温模块和水质检测模块。既能够检测水温,又能够检测水质,保证饮水健康。
进一步地,测温模块包括热敏电阻和不锈钢感温头,热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水质检测模块包括TDS水质检测探头和与TDS水质检测探头电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无需在TDS水质检测探头上镀一些重金属镀层然后再锡焊导线连接电路板,免除导线不能直接锡焊在不锈钢材质的TDS水质检测探头上的难题。
进一步地,TDS水质检测探头和不锈钢感温头注塑连接在内塞的底部。安装稳定。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杯,包括:杯身;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杯盖,杯盖盖设于杯身。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杯,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杯盖,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二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三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0内塞,111封水塞,120测温模块,121热敏电阻,122不锈钢感温头,130水质检测模块,131TDS水质检测探头,132电路板,140控制板,150显示模块,160电源模块,170支架,171第一支撑板,1711第一缺口,172第一支撑柱,173第二支撑柱,174第二支撑板,1741第二缺口,175连接板,1751限位槽,176第一支撑台,177第二支撑台,178第三支撑台,180震动马达,190导线,210外盖,211不锈钢装饰盖,220顶盖,230弹簧,240充电接头,25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11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杯盖和水杯。
然而,本申请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水杯除了可以装饮用水以外,还可以装饮品,如茶水、咖啡等等,不限于装水。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盖,包括:内塞110,内塞110内具有容纳腔,内塞110上设置有封水塞111,用于密封杯身的杯口;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板140和与检测模块和控制板140电连接的电源模块160,检测模块设置在内塞110的底部;显示模块150,与控制板140电连接;支架170,设置在容纳腔内,显示模块150、控制板140和电源模块160均设置在支架170上。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杯盖,包括检测组件和显示模块150,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水温、水质等等,显示模块150用于将检测组件检测到的参数显示出来。其中,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板140以及为控制板140和检测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160。通过将控制板140、电源模块160和显示模块150均设置在支架170上,而非直接设置在内塞110中与内塞110连接,有利于先在支架170上组装好控制板140、电源模块160和显示模块150,通过导线190等电连接结构将三者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起来,而后再将支架170整体放置在内塞110中,装配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而且,无需为装配各模块而过度改变内塞110结构,有利于保证内塞110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70包括在自身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台;显示模块150、控制板140和电源模块160分别设置在多个支撑台中不同的支撑台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支架170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台,将显示模块150、控制板140和电源模块16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支撑台上。一方面由于多个支撑台间隔分布,为相互之间电连接的导线190等电连接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三者对准不同的位置准确、快速装配到位,实现对显示模块150、控制板140和电源模块160的稳定支撑。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支撑台包括在由下至上分布的第一支撑台176、第二支撑台177和第三支撑台178;电源模块160设置于第一支撑台176,控制板140设置于第二支撑台177,显示模块150设置于第三支撑台178。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电源模块160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支撑台176,便于电源模块160与内塞110底部的检测模块电连接,从而为检测模块供电。将显示模块150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三支撑台178,便于显示模块150透过杯盖的顶盖220进行温度、水质情况等显示。将控制板140设置在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台177上,一方面方便与电源模块160、检测模块电连接,另一方面便于与显示模块150电连接,从而控制显示模块150依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显示。
图4至图6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支架170包括:第一支撑板171,大致沿水平方向布置;多个第一支撑柱172,多个第一支撑柱172间隔分布在第一支撑板171的上表面,并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多个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二支撑台177;多个第二支撑柱173,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支撑柱173设置在一个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并使第二支撑台177的一部分外露,多个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三支撑台178。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支架170包括第一支撑板17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71上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72和设置在多个第一支撑柱172上的多个第二支撑柱173。其中,使多个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二支撑台177,使多个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构造成第三支撑台178,使多个第二支撑柱173设置在多个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并使第二支撑台177的一部分外露,使控制板140能够搭设在第二支撑台177外露的部分上,而后使显示模块150搭设在第三支撑台178上。此时,由于第二支撑柱173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无需占用第一支撑板171的上表面,有利于减小支架170的水平方向上的体积,便于支架170安装在体积较小的内塞110的容纳腔中。而且无需使第二支撑柱173具有很长的高度便能够保证显示模块150位于控制板140的上方,靠近甚至贴合杯盖的顶板,保证显示效果,有利于减小第二支撑柱173的用料,节约成本。
其中,第二支撑柱173的数量可少于第一支撑柱172,也可以与第一支撑柱172数量相同。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支撑柱173围绕多个第一支撑柱172周向间隔分布且高于多个第一支撑柱172。使多个第二支撑柱173独立于第一支撑柱17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71上,无需占用第二支撑台177,从而有利于第二支撑台177稳定支撑控制板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支架17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74和连接板175,第二支撑板174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与第一支撑板171大致平行,连接板175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4之间。具体地,第二支撑板174通过连接板175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71的下方,第一支撑板171、连接板175和第二支撑板174之间形成容纳电源模块160的安装空间,第二支撑板174的上表面构造成第一支撑台176。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板175将第二支撑板174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71的下方,使电源模块160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71、第二支撑板174和连接板175之间的空间内,有利于提高电源模块160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板17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连接板175并不会完全包围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4之间的空间,而是使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4之间具有开口,以供电源模块160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柱173支撑在显示模块150的边缘,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靠近显示模块150中部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沉台状的第三支撑台178。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第三支撑台178,将显示模块150搭设在凹陷的第三支撑台178上,能够通过第二支撑柱173顶部未凹陷的部分对显示模块150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显示模块15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模块150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第二支撑柱173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显示模块150的对角,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朝向显示模块150中部的边角处凹陷以形成沉台状的第三支撑台178。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50呈圆形。第二支撑柱173的数量为三个,分布在显示模块150的边缘,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朝向显示模块150中部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沉台状的第三支撑台178。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板171上设置有供导线190穿过的第一缺口1711,第一缺口1711延伸至第一支撑板171的边缘,第一缺口17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174上设置有供导线190穿过的第二缺口1741,第二缺口1741延伸至第二支撑板174的边缘,第二缺口174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板171上设置第一缺口1711,在第二支撑板174上设置第二缺口1741,便于导线190从第一缺口1711和第二缺口1741中穿过,从而便于电源模块160通过导线190连通位于第一支撑板171上方的控制板140,也便于电源模块160通过导线190连通位于第二支撑板174下方的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第一缺口1711设置在第二缺口1741的正上方。使电源模块160具有统一的输电部即可,使多条导线190连通该输电部后,在同一位置上下走线,分别穿过第一缺口1711和第二缺口1741,布线整洁。而且,还有利于检测模块通过导线190穿过第一缺口1711、第二缺口1741直接电连接控制板140,为各模块之间的电连接提供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杯盖还包括:震动马达180,震动马达180与电源模块160电连接,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马达安装槽(图中未示出),震动马达180设置在马达安装槽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内塞110的容纳腔中设置马达安装槽,为杯盖配置震动马达180,有利于通过震动马达180的震动提示用户。而且,将震动马达180安装在马达安装槽内而非设置在支架170上,可在保证震动马达180安装稳定度的同时,有效避免震动马达180震动对支架170上的显示模块150、控制板140、电源模块160以及导线190的电连接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在具体应用中,可先将震动马达180装入马达安装槽内,与电源模块160电连接,而后再整体装入支架170。
进一步地,震动马达180与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后震动,以提示用户观看显示模块150。具体地,震动马达180与检测模块中的测温模块120和/或与水质检测模块130电连接。
进一步地,震动马达180与控制板140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设定,定时震动,以提供用户喝水等操作,或者为用户触控顶盖220提供震动反馈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8所示,连接板175延伸至第二支撑板174的下方,连接板175向第二支撑板174的中部凹陷,以在连接板175的一侧形成限位槽1751,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1751,并与第一支撑板171的下表面相抵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连接板175向第二支撑板174的中部凹陷以在外侧形成避让槽,使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1751内,有利于对支架170进行限位,避免支架170相对于内塞110旋转。而且,使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与第一支撑板171的下表面相抵接,也即在安装支架170的过程中,下插支架170直至第一支撑板171接触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以及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限位槽1751,有利于支架170准确安装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杯盖还包括:外盖210,呈套筒状;顶盖220,设置在外盖210上,顶盖220为透光顶盖;弹簧230,弹簧230的第一端设置于控制板140,并与控制板140电连接;导电胶带,设置在顶盖220的下表面,弹簧230的第二端与导电胶带电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弹簧230的第一端设置在控制板140上,将弹簧230的第二端与顶盖220下表面的导电胶带电连接,由于显示模块150与控制板140电连接,有利于用户用手触碰顶盖220后,触发显示模块150通电,从而显示杯身内水温等参数。
进一步地,导电胶带避让显示模块150设置在顶盖220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杯盖还包括不锈钢装饰盖211和密封圈250,不锈钢装饰盖211套设在外盖210上,密封圈250设置在顶盖220和外盖210之间,具体设置在顶盖220上的凹槽内或外盖210上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外盖210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用于与杯身螺旋连接。
进一步地,外盖210和顶盖220通过塑胶件间的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顶盖220为半透明的塑胶件。
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先将密封圈250和不锈钢装饰盖211装配到外盖210上,而后将顶盖220压入到外盖210相应的卡槽内,使顶盖220与外盖210卡接连接。此时,密封圈250受压设置在顶盖220和外盖210之间,密封二者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液体进入内塞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杯盖还包括:充电接头240,顶盖220上设置有开口,充电接头240设置在开口处,并与控制板140的触电接触点相接触。便于为与控制板140电连接的电源模块160充电。
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在将顶盖220装配到外盖210上后,需使充电接头240对准控制板140上的触电接触点。
进一步地,充电接头240内含两个弹性导电金属件和两个磁铁,充电接头240注塑在顶盖2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模块包括测温模块120和水质检测模块130。既能够检测水温,又能够检测水质,保证饮水健康。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测温模块120包括热敏电阻121和不锈钢感温头122,热敏电阻121通过导线190与电源模块160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水质检测模块130包括TDS水质检测探头131和与TDS水质检测探头131电连接的电路板132,电路板132通过导线190与电源模块160电连接。无需在TDS水质检测探头131上镀一些重金属镀层然后再锡焊导线190连接电路板132,免除导线190不能直接锡焊在不锈钢材质的TDS水质检测探头131上的难题。
进一步地,TDS水质检测探头131和不锈钢感温头122注塑连接在内塞110的底部。安装稳定。
此外,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杯盖还可以包括蓝牙连接模块,wifi模块等,与手机等终端进行配对连接,在终端的APP内进行相应设置后,通过控制板140控制检测组件、震动马达180等执行相应操作。
以下详细介绍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杯盖的装配工序。显示模块150包括电子显示屏,电源模块160包括充电电池,控制板140为PCB电路板。
把电子显示屏、充电电池、震动马达180、连接TDS水质检测检测探头的电路板132、热敏电阻121及不锈钢感温头122通过导线190连接在PCB电路板上,同时把弹簧230连接在PCB电路板上,然后先将PCB电路板套入支架170对角的第一支撑柱172上,让支架170的4个第一支撑柱172都支撑PCB电路板;接着把电子显示屏固定在支架170的第二支撑柱173上;然后把电池塞入支架170的相应位置上,也即第一支撑板171和第二支撑板174之间,接着把整个组件装入内塞110体内的容纳腔,不过要先把热敏电阻121放入不锈钢感温头122内,把电路板132套入TDS水质检测探头131上,保证其电路能够接通,然后把震动马达180放入内塞110体内的马达安装槽,最后直接将支架170连通其上的部件塞入内塞110体的相应位置。
把密封圈250及不锈钢装饰盖211分别装入外盖210相应位置,同时把顶盖220压入到外盖210相应的卡槽内,使充电接头240对准PCB电路板上的触电接触点(充电接头240可为采购件,内含两个弹性导电金属件、两个磁铁,分别被固定在外侧的塑胶件上,最后把充电接头240注塑在顶盖220内),此时顶盖220与外盖210是以卡钩的方式配合压紧不锈钢装饰盖211和密封圈250。
其中,顶盖220内侧要预先粘贴导电胶带(使导电胶带避让开顶盖220与显示模块150相对应的区域),顶盖220压入后导电胶带必须与控制板140上的弹簧230接触,这样手触摸顶盖220外表面时,就会触发电子显示板通电,就会显示杯体内部的温度。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杯,包括:杯身(图中未示出);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杯盖,杯盖盖设于杯身。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水杯,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杯盖,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塞(110),所述内塞(110)内具有容纳腔;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板(140)和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控制板(140)电连接的电源模块(160),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内塞(110)的底部;
显示模块(150),与所述控制板(140)电连接;
支架(17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显示模块(150)、所述控制板(140)和所述电源模块(160)均设置在所述支架(17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70)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台;
所述显示模块(150)、所述控制板(140)和所述电源模块(160)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台中不同的支撑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支撑台包括在由下至上分布的第一支撑台(176)、第二支撑台(177)和第三支撑台(178);
所述电源模块(16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76),所述控制板(14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177),所述显示模块(150)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台(17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70)包括:
第一支撑板(171);
多个第一支撑柱(172),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72)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71)的上表面,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构造成所述第二支撑台(177);
多个第二支撑柱(17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73)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72)的上端面并使所述第二支撑台(177)的一部分外露,或者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173)围绕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72)周向间隔分布且高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72),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构造成所述第三支撑台(178);
第二支撑板(174)和连接板(175),所述第二支撑板(174)通过所述连接板(175)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7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71)、所述连接板(17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74)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电源模块(160)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板(174)的上表面构造成所述第一支撑台(1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柱(173)支撑在所述显示模块(150)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柱(173)的上端面靠近所述显示模块(150)中部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沉台状的所述第三支撑台(17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171)上设置有供导线(190)穿过的第一缺口(1711),所述第一缺口(1711)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171)的边缘,所述第一缺口(17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支撑板(174)上设置有供导线(190)穿过的第二缺口(1741),所述第二缺口(1741)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174)的边缘,所述第二缺口(174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缺口(1711)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1741)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
震动马达(180),所述震动马达(180)与所述电源模块(160)电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马达安装槽,所述震动马达(180)设置在所述马达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板(175)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174)的下方,所述连接板(175)向所述第二支撑板(174)的中部凹陷,以在所述连接板(175)的一侧形成限位槽(1751),所述马达安装槽的槽侧壁插入所述限位槽(1751),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71)的下表面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
外盖(210),呈套筒状;
顶盖(220),设置在所述外盖(210)上,所述顶盖(220)为透光顶盖(220);
弹簧(230),所述弹簧(230)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控制板(140),并与所述控制板(140)电连接;
导电胶带,设置在所述顶盖(220)的下表面,所述弹簧(230)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电胶带电连接;
充电接头(240),所述顶盖(220)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充电接头(240)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控制板(140)的触电接触点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测温模块(120)和水质检测模块(130);
所述测温模块(120)包括热敏电阻(121)和不锈钢感温头(122),所述热敏电阻(121)通过导线(190)与所述电源模块(160)电连接;
所述水质检测模块(130)包括TDS水质检测探头(131)和与所述TDS水质检测探头(131)电连接的电路板(132),所述电路板(132)通过导线(190)与所述电源模块(160)电连接;
所述TDS水质检测探头(131)和所述不锈钢感温头(122)注塑连接在所述内塞(110)的底部。
10.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身;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所述杯盖盖设于所述杯身。
CN202121418676.4U 2021-06-24 2021-06-24 杯盖和水杯 Active CN215686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8676.4U CN215686480U (zh) 2021-06-24 2021-06-24 杯盖和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8676.4U CN215686480U (zh) 2021-06-24 2021-06-24 杯盖和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480U true CN21568648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8676.4U Active CN215686480U (zh) 2021-06-24 2021-06-24 杯盖和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0379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US20140020697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TWI484684B (zh) 電池座
KR102019929B1 (ko) 테이블 매립형 멀티 콘센트장치
CN215686480U (zh) 杯盖和水杯
CN103166287A (zh) 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底座
CN104037882A (zh) 一种充电器
CN204346963U (zh) 水质传感器
CN205724945U (zh) 移动电源
CN210300650U (zh) 液体加热器
CN109820415B (zh) 一种电水壶
CN109805752B (zh) 电水壶
JP2015073425A (ja) 自走式清掃装置の充電装置
CN218958569U (zh) 电动搅拌器的充电座
US20240097491A1 (en) Electric Stirrer and Its Charging Base
KR20150118075A (ko) 미니 바로 보드
CN203933112U (zh) 一种充电器
CN110870648B (zh) 一种泡茶杯
CN210354433U (zh) 破壁机杯体的底部组件
CN216416714U (zh) 一种智能水杯
CN216702313U (zh) 检测装置、充电盒、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416722U (zh) 一种智能水杯组件
CN210780761U (zh) 一种手持调试终端机
CN205594147U (zh) 一种led灯串测试开关
CN211854335U (zh) 电镀式触摸开关及包括其的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