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4785U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4785U
CN215684785U CN202121965204.0U CN202121965204U CN215684785U CN 215684785 U CN215684785 U CN 215684785U CN 202121965204 U CN202121965204 U CN 202121965204U CN 215684785 U CN215684785 U CN 215684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aerosol
housing
generating device
electric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52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杰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52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4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4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478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415 priority patent/WO202302059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驱动的电源组件;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能够通过在所述壳体外部操作下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其中,所述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分离,且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电连接。以上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未使用时或者存放过程中,可将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为分离状态,从而避免气溶胶生成装置产生非正常的工作情况。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气溶胶生成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液体,该液体被加热以使其发生汽化。该液体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
现有技术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具有雾化功能的雾化器以及为雾化器供电的电源组件;其中,雾化器包括有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组件,以及具有雾化功能的雾化组件;同时还设置有连通储液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导液通道;现有技术中,当雾化器与电源组件组装在一起时,两个部分之间处于电连接状态;一方面,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是由气流感应开关驱动,当装置感受到外界气流的变化或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会误触发启动;特别是当导液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时,雾化组件会在缺乏液体基质供应的情况下,发生干烧,影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气溶胶生成长期放置过程中,电源组件也处于待机状态,消耗内部电源的电容量,造成能源浪费;以上非正常的工作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上述非正常工作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电源,能够与所述雾化器进行电连接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以及支架,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架能够通过在所述壳体外部操作下从而相对所述壳体移动;其中,所述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分离,且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随所述支架一起移动并与第一电连接件保持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隔离所述雾化器和所述储液腔,并且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解除隔离从而使得所述雾化器和所述储液腔保持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弹性电极,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压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至少部分限定形成雾化腔;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通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驱动件;对所述驱动件施加外力,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支架进而带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沿所述壳体的纵向移动;或者,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以所述壳体的纵向为轴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可在所述滑动槽内移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电源,能够与所述雾化器进行电连接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支架,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保持所述雾化器,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沿所述壳体纵向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支架配置为在第三位置时隔离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器,同时使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保持分离,并且配置为在第四位置时接触隔离从而导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器,同时使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保持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设有电连接阀,设置于雾化器与电源组件的电连接通路上;电连接阀的至少部分被配置为可通过位置的改变来控制所述雾化器与电源组件的电连接状态。在气溶胶生成装置长期放置过程中或者未拆封前,将电连接阀设置为关闭状态,从而切断雾化器与电源组件的电连接,防止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不正常工作情况。所述不正常工作情况包括雾化器在液体基质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加热雾化,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外界气压变化时产生的误触发,以及儿童或者未成年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的模仿性的抽吸。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参考图1所示,包括雾化装置100和电源组件200,雾化装置100与电源组件200可设计为一个整体,也可以设计为两个可进行固定连接的两个组件,方便用户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可以随时将雾化装置100与电源组件200进行分开存放。其中,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磁吸式连接,也可以是卡扣式连接。
现以圆柱形一体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为示例进行说明,可理解地是,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是任何形状。参考图1至图3所示,雾化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0,在第一壳体10的内部一部分空间形成储液腔11,用于直接储存液体基质;或者,在储液腔11的内部填充毛细元件,该毛细元件内部储存有液体基质。第一壳体10的另一部分空间用于安装雾化器20,储液腔11内的液体基质可通过导液通道或导液元件的输送进入雾化器20,雾化器20用于将液体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雾化器20包括加热元件21以及至少部分围绕该加热元件21设置并用于支撑该加热元件21的第一导液元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液元件22可以是多孔陶瓷材料制备多孔体,其表面和内部具有大量彼此连通孔隙结构,液体基质可经多孔体表面渗入内部,加热元件21可以是发热涂层、发热片或发热网。其中,发热涂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发热膜层材料、电磁感应发热涂料和红外感应发热涂料等。发热片或发热网能够固定在多孔体表面或部分嵌入多孔体的内部。发热元件21也可以是采用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粉末与印刷助剂混合成浆料后于印刷后烧结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导液元件22的部分表面上的导电线路。在本申请提供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1可以采用不锈钢、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金属钛等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网状的或者螺旋状的发热体,固定放置于第一壳体10内部,且至少部分沿着第一壳体10纵向延伸;第一导液元件22由具有毛细结构的储液性能优异的材料制备,如无纺布、棉等,固定设置在该网状发热体的外部;且第一导液元件22沿第一壳体10纵向延伸的长度略大于加热元件21沿第一壳体10纵向延伸的长度,使得加热元件21的各个位置均能得到第一导液元件21的充足的液体基质的供应,避免局部位置导液不足而发生干烧。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0内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加热器20的上支架23和下支架24。下支架24内部的一部分空间形成雾化腔25,用于收容加热元件21和第一导液元件22。下支架24内部的另一部分空间形成与雾化腔25相连通的进气通道241,外部空气经由进气通道241进入雾化腔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液元件22为无纺布,缠绕在加热元件21的外部,在下支架24的部分侧壁上设有两个装配缺口242,第一导液元件22通过下支架23上的装配缺口242固定于雾化腔25内部。在上支架23与下支架2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液元件221,一方面液体基质可第二导液元件221传递给第一导液元件22,另一方面,第二导液元件221可吸收和存储液体基质,防止液体基质经上支架23和下支架24之间的装配缝隙,泄漏至雾化装置100外部。上支架23内部的一部分空间由于收容下支架24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支架23沿第一壳体10纵向可分为两段,第一段231的内径小于第二段232的内径,在上支架23的内壁上形成凸台233。下支架24的至少部分可插入第二段232的内腔中,下支架24的端部抵接在凸台233上。上支架23的第一段231的内腔形成气溶胶的出气通道234。上支架23沿第一壳体10纵向延伸并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具体地,第一壳体10具有纵向延伸的近端和远端,近端设置有供气溶胶输出的开口110,沿开口向内延伸形成内管12,上支架23的第一段231的至少部分收容于内管12的内腔中,且上支架23与内管12抵接的壁面上套设有密封件,使得上支架2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的端部形成密封连接,储液腔11内部的液体基质难以通过上支架23与第一壳体10连接的间隙向外渗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支架23的一端沿着第一壳体10纵向延伸至于第一壳体10的开口110的端部平齐。在第一壳体10的近端处连接有一致动件30,该致动件30可通过开口110插入第一壳体10内,该致动件30至少部分收容于内管12的内腔中。该致动件30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支架23的第一段231的上端面纵向抵接,且致动件30与上支架23形成可致动式的连接,例如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该致动件30可相对于第一壳体10产生相对运动,以驱动上支架23以及位于支架23内部的雾化器20相对储液组件13发生位置改变,用于改变设置于雾化器20和储液组件13之间的导液通道26的开关状态。当雾化装置100处于长期放置状态或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未拆封使用之前,储液腔11内部的液体基质可通过导液通道26进入雾化腔25,进而通过与雾化腔25相连通的进气通道241或者出气通道234,渗漏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部,影响用户体验。尤其是在运输或者长期放置过程中,产生的摇晃更加剧了这种液体基质的泄漏现象,给用户造成了不良的使用体验。通过将导液通道26设置为可开关的状态,用于改善这一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支架23以及位于支架内部的雾化器20可被驱动件30驱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储液组件13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10内部的支撑座40,一方面,支撑座40包括主体部41,该主体部41卡接于第一壳体10内壁上,且与第一壳体10形成密封连接,用于密封储液腔11;另一方面,支撑座40包括套设于上支架23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的连接管42,连接管42可将上支架23固定于第一壳体10内部。进一步地,连接管42上设置有与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导液孔421,上支架23上设置有与雾化腔25相连通的第二导液孔235,导液通道26由第一导液孔421和第二导液孔235界定形成。当上支架23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导液孔421和第二导液孔235位置相对,导液通道26处于打开状态。当上支架23处于第四位置时,第一导液孔421与第二导液孔235相互错开时,导液通道26处于关闭状态。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导液通道26也可以仅包括设置于上支架23上的第二导液孔235,当上支架23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二导液孔235被支撑座40的实体部分密封时,并与储液腔11相分隔时,导液通道26处于关闭状态;当上支架23处于第四位置时,第二导液孔235与支撑座40的实体部分相错开,并与储液腔11相连通,导液通道26处于打开状态。上支架23与支撑座40以及第一壳体10的内管12进行滑动式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驱动件30受到沿着第一壳体10纵向的方向拉力时,第一导液孔421与第二导液孔235由相互导通至相互错开。且在上支架23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236,该限位部236可以是设置于上支架23的外壁上的凸台或者是卡扣。在支撑座40的主体部41上设置有滑动槽411,该第一限位部236可在滑动槽411内进行纵向位移至限位部236与滑动槽411的端部相互抵接,上支架23沿第一壳体10纵向的位移终止。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0与上支架23进行螺纹连接,驱动件30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0上,旋转驱动件30,上支架23相对于第一壳体10产生纵向的位移,进而改变导液通道26的开关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0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0上,旋转驱动件30,上支架23可相对于支撑座40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导液孔421和第二导液孔235的相对位置,以改变导液通道26的开关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0沿着第一方向运动时,导液通道26可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驱动件30沿着第二方向运动时,导液通道26可由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例如,当驱动件30沿着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上移动时,第一导液孔421与第二导液孔235由相对连通设置改变为相互错开;当驱动件30沿着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下移动时,第二导液孔235与第一导液孔421由相互错开改变为逐步连通至完全相对连通,且在致动件3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1,当该第二限位部31与位于第一壳体10或者上支架23上的配合部相互抵接时,驱动件30沿着第二方向的位移终止,导液通道26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在可更换的实施方案中,驱动件30的具体运动方向与运动方式与导液通道26的开关状态可根据雾化装置100的内部结构进行匹配设计,主要是方便用户操作,以及当气溶胶生成装置长期放置时或者是未拆封使用前,导液通道26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需要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对致动件30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将导液通道26调整为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电连接阀50,该电连接阀50用于控制电源组件200为雾化器20提供电驱动的状态。电连接阀门50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参考图4和图5所示,当电连接阀50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源组件200可以为雾化器20提供电驱动;当电连接阀50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源组件200无法为雾化器20提供电驱动。当气溶胶生成装置处于长期放置过程中或者气溶胶生成装置未拆封前,电源组件200与雾化器20保持电连接,电源组件200处于待机状态,一方面会造成电源的电量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主要通过设置于电源组件200内部的气流感应开关62控制电驱动,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知到有外部气压产生的而不是抽吸产生的负压变化,会进行误触发,特别是当导液通道26处于关闭状态时,雾化器20内部的加热元件21会在缺乏液体基质供应的情况,进行加热,对加热元件21本身产生不良的影响包括损坏。通过设置电连接阀50,在用户进行一定的操作后,电连接阀50才会处于打开状态,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电连接阀50包括设置于雾化装置100上的第一电连接件51,以及设置于电源组件200上的第二电连接件52。当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相接触时,电连接阀50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处于非接触状态时,电连接阀50处于关闭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的非接触状态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51相对于第二电连接件52产生了沿第一壳体10纵向的位移而分离。具体地,第一电连接件51与上支架23或者下支架24相连接,当上支架23受到驱动件30的驱动带动第一电连接件51沿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上运动,具体的运动范围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上支架23的运动范围是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当第一电连接件5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51和第二电连接件52保持接触,电连接阀50处于打开状态,电源组件200可以在气流感应开关的控制下为雾化器20提供电驱动;当第一电连接件51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相互分离,电连接阀50处于关闭状态,电源组件200无法在气流感应开关的控制下为雾化器20提供电驱动。驱动件30带动上支架23、下支架24以及连接于下支架24上的第一电连接件51沿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上移动,当设置于雾化器20或者第一电连件51上的第一限位件53抵接于第一配合件54时,第一电连接件51终止于第二位置。当第一电连件51收容于上支架23内或者端部与上支架23相平齐时,第一限位件53可以是上支架23的外壁上的凸台;当第一电连接件51套设于上支架23的外部或者第一电连接件51的至少部分表面凸出上支架23设置时,第一限位件53可以是设置于第一电连接件51上的凸台或者卡扣;配合件54可以是支撑座40的主体部41内的滑动槽411的端面。驱动件30带动雾化器20以及连接于雾化器20上的第一电连接件51沿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下移动,第一电连接件51可以由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当驱动件30的部分表面抵接于第一壳体10的近端处的端面时,驱动件30沿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下的位移终止,第一电连接件51处于第一位置。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是当第一电连接件51或者雾化器20上的第二限位件抵接在第二配合件上时,第一电连接件51沿第一壳体10纵向向下的位移终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的非接触状态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51相对于第二电连接件52产生以第一壳体10纵向为轴的转动而错开。驱动件30可以是直接连接于第一电连接件51,也可以是驱动件30连接于雾化器20进而带动连接于雾化器20的第一电连接件51,当驱动件30以第一壳体10为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上的电连接触点相互错开,电连接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驱动件30以第一壳体10为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上的电连接触点又恢复为接触状态,电连接阀处于打开状态。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可以是电路板,第二电连接件52可以是电极柱,电极柱优选为弹性电极柱,当第一电连接件51与第二电连接件52相接触时,弹性电极柱被压缩。在电路板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与雾化器20的加热元件21的进行电连接的第一组电连接触点;在电路板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第二电连件52可进行电连接的第二组电连接触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可以是电极柱,电极柱优选为弹性电极柱;第二电连接件52可以是电路板,在电路板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组件20内的电源或者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三组电连接触点;在电路板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件51可进行电连接的第四组电连接触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可以是第一电极柱,第二电连接件52也可以是第二电极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51或者第二电连接件5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是导电弹片,第一电连接件51或者第二电连接件52中的另外一个可以是导电体。导电弹片可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产生形变,从而与导电体相分离;当驱动件对其施加相反的驱动时,导电弹片与导电体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电连接件51是电路板时,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上支架23上。在电路板上设置有通气孔55。外部的空气可经该通气孔进入雾化腔25内部。
进一步地,电源组件200包括第二壳体60,参考图2和图4所示,以及收容于第二壳体60内的电源61,第二电极件52的一端与电源61相连接。在第二壳体60内设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电源61进行电连接,充电模块包括外露于第二壳体60的充电接口,供外部电源为电源61充电。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启动开关,启动开关用于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工作状态。当电连接阀50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对启动开关进行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产生气溶胶。当电连接阀50处于关闭状态时,用户对启动开关进行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也无法生成气溶胶。启动开关包括机械开关和气流感应开关。机械开关包括按压开关或者触摸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开关包括设于第二壳体60表面的操作部以及与操作部相连的感应件,感应件与电源组件200内部的控制模块进行电连接。当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或者触摸操作时,感应件将感受到的形变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电连接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模块可控制电源组件200为雾化装置100提供电驱动,使雾化装置100产生气溶胶。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开关可以是气流感应开关。当用户通过吸嘴口110处进行抽吸时,气流感应开关的检测端能够产生负压变化,同时将压力变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电源组件200内部的控制模块。第二壳体60内部设有气流感应开关以及用于固定气流感应开关的固定座63,固定座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60上。气流感应开关的一个气流检测端与雾化装置100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用于感受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由于使用者的正常情况下的抽吸动作而产生的负压,气流感应开关的另一个气流感应端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气流感应开关通过控制模块与第二电连接件52保持电连接,当气流感应开关感受到负压变化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源61通过第二电连接件52提供电源驱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电源组件200与雾化装置100之间设置有电连接阀50,即使外界气压变化,导致气流感应开关62产生误触发时,当电连接阀50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源组件200也无法为雾化装置100提供电驱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电源组件200与雾化装置100之间设有电连接阀50,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存放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电连接阀50设为关闭状态。即使有小孩或者未成年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接触到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模仿性的按压或者触摸操作,也无法触发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气溶胶生成装置存放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电连接阀50设为关闭状态,即使有小孩或者未成年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接触到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模仿性的抽吸动作,也无法触发气溶胶生成装置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电源,能够与所述雾化器进行电连接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
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以及
支架,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架能够通过在所述壳体外部操作下从而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其中,所述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分离,且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保持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随所述支架一起移动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保持位置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支架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隔离所述雾化器和所述储液腔,并且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解除隔离从而使得所述雾化器和所述储液腔保持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弹性电极,当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至少之一被压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至少部分限定形成雾化腔;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通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驱动件;对所述驱动件施加外力,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支架进而带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沿所述壳体的纵向移动;或者,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以所述壳体的纵向为轴进行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者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可在所述滑动槽内移动。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电源,能够与所述雾化器进行电连接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
支架,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保持所述雾化器,所述支架能够被驱动相对于所述壳体纵向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
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配置为在第三位置时隔离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器,同时使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保持分离,并且配置为在第四位置时解除隔离从而导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器,同时使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保持电连接。
CN202121965204.0U 2021-08-20 2021-08-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5684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5204.0U CN215684785U (zh) 2021-08-20 2021-08-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PCT/CN2022/113415 WO2023020594A1 (zh) 2021-08-20 2022-08-18 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5204.0U CN215684785U (zh) 2021-08-20 2021-08-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4785U true CN21568478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5204.0U Active CN215684785U (zh) 2021-08-20 2021-08-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4785U (zh)
WO (1) WO20230205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303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20594A1 (zh) * 2021-08-20 2023-02-23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5179B (zh) * 2016-08-17 2021-12-07 恒信伟业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CN110558613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气雾产生装置及电子烟
JP6550519B1 (ja) * 2018-10-30 2019-07-2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用プログラム
CN111329113A (zh) * 2020-04-28 2020-06-2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
CN113068869A (zh) * 2021-04-13 2021-07-06 深圳市非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意外启动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15684785U (zh) * 2021-08-20 2022-02-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303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20594A1 (zh) * 2021-08-20 2023-02-23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0594A1 (zh)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8478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493361B (zh) 电压输出电路、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烟
CN21568486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31717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21744668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WO2020143675A1 (zh) 电加热发烟系统
CN213879307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充电盒
CN116807063A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24637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和雾化器
CN110025049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212590305U (zh) 电子烟及控制装置
CN21246487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EP4335313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WO2019174445A1 (zh) 电子烟
CN21568478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111358A1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0581021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703889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920308U (zh) 一种具有双气流通道的电子烟
CN21670169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728270A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192158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641601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