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5702U -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5702U
CN215675702U CN202122140673.5U CN202122140673U CN215675702U CN 215675702 U CN215675702 U CN 215675702U CN 202122140673 U CN202122140673 U CN 202122140673U CN 215675702 U CN215675702 U CN 215675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ight
panel
light guid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06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余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06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5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5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5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显示面;导光件,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和第一反射面,第二端具有相对的出光面和第二反射面,入光面与显示面相对,第二端延伸至显示板的一侧,显示面的光线由入光面射入导光件,经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反射后由出光面射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组件,通过设置导光件,通过导光件将显示面的画面引导至导光件的第二端的出光面上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应用本申请显示组件的产品实现轻薄化。

Description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显示板组件通常直接固定在面板或面框上用于显示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显示板组件体积较大,不利于实现产品的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显示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显示面;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和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端具有相对的出光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面相对,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显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的光线由所述入光面射入所述导光件,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通过设置导光件,并使得导光件的第一端的入光面与显示面相对,导光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显示板的一侧,并通过导光件将显示面的画面引导至导光件的第二端的出光面上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应用本申请显示组件的产品实现轻薄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均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出光面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显示面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入光面设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出光面设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角度为0-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光件为玻璃、PMMA件、PC件、ABS件、或HIPS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面紧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机壳上;上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板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面板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组件,并使得导光件的第一端的入光面与显示面相对,导光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显示板的一侧,并通过导光件将显示面的画面引导至导光件的第二端的出光面上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显示板可以位于空调器有足够空间的位置,使得空调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便于空调器实现轻薄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面板紧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面板平行,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所述显示板设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面板之间,所述第二段延伸至所述第一段和所述面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4中A-A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0、显示组件;
1、显示板;11、显示面;
2、导光件;21、第一端;22、第二端;23、入光面;24、第一反射面;25、第二反射面;26、出光面;27、第一凸出部;28、第二凸出部;
20、机壳;201、安装空间;
30、面板;
40、换热器;41、第一段;4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包括显示板1和导光件2。
具体的,显示板1为显示控制板,显示控制板上设有显示电路,显示板1上设有显示面11,显示面11可以由设在显示板1上的显示屏的表面形成,显示屏与显示电路电连接,显示板1上还设有组成显示电路的其他结构,例如电阻、电容等。其中,显示板1为硬质电路板,硬质电路板结构强度高,可以对显示屏以及组成显示电路的其他结构提供支撑,保证整个显示组件10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显示屏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或LED(light-emittingdiode)屏。
可选地,显示屏可以与显示板1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提高显示屏固定的可靠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显示屏还可以与显示板1卡接连接。
导光件2可以导光,导光件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例如,如图1所示,导光件2大体形成为长条形,导光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具有相对的入光面23和第一反射面24,第二端22具有相对的出光面26和第二反射面25。可以理解的是,入光面23和第一反射面24设在第一端21,且入光面23和第一反射面24分别位于导光件2相对的两侧,例如如图1所示的导光件2厚度方向的两侧,出光面26和第二反射面25设在第二端22,出光面26和第二反射面25分别位于导光件2相对的两侧,例如如图1所示的导光件2厚度方向的两侧。
入光面23与显示面11相对,显示面11的光线由入光面23射入导光件2,经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反射后由出光面26射出。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11发出的光线可以进入与其相对的入光面23,然后进入导光件2内,光线先在与入光面23相对的第一反射面24上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射向第二反射面25,光线在第二反射面25上再次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可以从出光面26射出,从而在出光面26可以观看到与显示面11上显示画面相同的画面。
本申请通过设置导光件2,可以将显示面11显示画面引导至导光件2的第二端22即导光件2的远离显示面11的一端,由于第二端22延伸至显示板1的一侧,可以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11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从而在显示组件10安装时,显示板1的安装位置受用户观看到的界面的位置影响降低,从而使得显示板1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在轻薄化的产品不便于在前后方向上布置显示组件10时,可以仅将导光件2的第二端22与其他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布置,显示板1可以布置在产品内有充足空间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通过设置导光件2,并使得导光件2的第一端21的入光面23与显示面11相对,导光件2的第二端22延伸至显示板1的一侧,并通过导光件2将显示面11的画面引导至导光件2的第二端22的出光面26上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11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1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应用本申请显示组件10的产品实现轻薄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分别位于导光件2相对的两侧,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均由第一端21至第二端22的方向上朝向出光面26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入光面23和第二反射面25位于导光件2的同一侧,出光面26和第一反射面24位于导光件2的同一侧,入光面23和出光面26位于导光件2相对的两侧,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可以在导光件2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还可以分别设在导光件2相邻的两侧面上,此时入光面23和出光面26设在导光件2相邻的两侧面上。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导光件2大体形成为长方体状,入光面23和出光面26分别设在导光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分别设在导光件2厚度方向的两侧面上,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和分别设在导光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分别设在导光件2厚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导光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反射面24和入光面23相对且位于第一端21,第二反射面25和出光面26相对且位于第二端22,在从第一端21至第二端22的方向上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均朝向出光面26倾斜。
图2显示了光线的传播路线图,具体的,在显示板1组件工作时,显示面11组件显示画面,显示画面处相对其他未显示画面处光源亮起,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与显示面11相对的入光面23进入导光件2内,光线先射入与入光面23相对的第一反射面24,第一反射面24将光线反射至导光件2内,光线在导光件2内传播并达到第二反射面25,射向第二反射面25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面25反射射向出光面26,从而在出光面26上显示显示面11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之间的角度为0-90°。由此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参照图2,下面以入光面23为竖直面,第一反射面24与入射面之间的角度为45度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由第一反射面24射向第二反射面25的光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当显示组件10所应用的产品的出光面26的显示高度与人眼高度大体相同时,可以使得第二反射面25的光线水平射出,第二反射面25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为45度,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平行,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之间的角度为0度。当显示组件10所应用的产品的出光面26的显示高度高于人眼高度时,例如显示组件10应用于挂式空调器100时,挂式空调器100高度较高,用户需要抬头查看,第二反射面25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相对第一反射面24与竖直面的角度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反射面25将光线向下倾斜射出,便于用户查看。当显示组件10所应用的产品的出光面26的显示高度低于人眼高度时,例如显示组件10应用于地面上位置较低的产品时,用户需要低头查看,第二反射面25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相对第一反射面24与竖直面的角度增大,从而使得第二反射面25将光线向上倾斜射出,便于用户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端21具有朝向显示面11凸出的第一凸出部27,入光面23设在第一凸出部27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出部27的朝向显示面11的表面形成为入光面23。由此可以使得导光件2的出光面26与显示面11之间的距离更大,便于显示板1的布置,使得显示板1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入光面23与显示面11紧贴。由此可以保证显示面11的光线大部分可以进入导光件2内,避免显示面11的光线从显示面11和导光件2的之间缝隙漏出,降低出光面26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入光面23和显示面11紧贴,可以避免显示面11和入光面23之间漏光,从而避免产品的对应出光面26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也相应的有光线漏出或有画面显示出,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漏光现象更为明显,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22具有朝向远离第二反射面25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28,出光面26设在第二凸出部28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出部28的远离第二反射面25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出光面26,由此便于出光面26与产品的面板30或壳体贴合以显示画面,避免在出光面26与产品进行贴合时导光件2的其他部分与面板30或机壳20上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当显示组件10应用于产品时,该产品可以具有面板30,显示组件10的出光面26可以与面板30的内侧贴合,从而避免被第二反射面25反射的光线从出光面26和面板30之间缝隙漏出,降低出光面26在面板30上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出光面26和面板30紧贴,可以避免面板30和出光面26之间漏光,从而避免产品的对应出光面26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也相应的有光线漏出或有画面显示出,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漏光现象更为明显,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显示组件10的出光面26还可以与应用其的产品的其他位置贴合,例如机壳20,面框等,这里不做限制。
可选地,导光件2为玻璃、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件、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件、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件、或HIPS(Polystyrene,高抗冲聚苯乙烯)件。玻璃、PMMA件、PC件、ABS件和HIPS件导光性能较好,衰减少,有利于提高出光面26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导光件2为透明件,可以提高导光件2的导光效果。
可选地,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上均涂设有涂层,以便于第一反射面24和第二反射面25反射光线。其中涂层可以与现有技术中人面镜的图层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20、面板30和上述的显示组件10。
具体的,机壳20内具有安装空间201,机壳20上具有进风口202和出风口203,安装空间201内设有换热器40和风机组件50,风机组件5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202流向安装空间201内,在安装空间201内气流与换热器40进行换热,换热完成的气流在风机组件50的驱动下从出风口203流出。
机壳20的前侧还设有面板30,具体的,机壳20包括底座和面框,面框与底座连接,面板30与面框连接。上述的显示组件10设在机壳20内的安装空间201内,显示板1可以与面框连接,也可以与面板30连接,另外,显示板1还与安装空间201内的电源板电连接。导光件2的第二端22位于面板30的内侧,出光面26与面板30相对,出光面26上的光线射向面板30,在面板30上显示显示面11的画面,便于用户查看空调器100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组件10,并使得导光件2的第一端21的入光面23与显示面11相对,导光件2的第二端22延伸至显示板1的一侧,并通过导光件2将显示面11的画面引导至导光件2的第二端22的出光面26上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看到的界面与显示面11的显示界面分离设置,使得显示板1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显示板1可以位于空调器100有足够空间的位置,使得空调器100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便于空调器100实现轻薄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光面26与面板30紧贴。由此,可以避免第二反射面25反射的光线从出光面26和面板30之间缝隙漏出,降低出光面26在面板30上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出光面26和面板30紧贴,可以避免面板30和出光面26之间漏光,从而避免产品的对应出光面26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也相应的有光线漏出或有画面显示出,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漏光现象更为明显,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面板30的内侧面还可以设有凹槽,出光面26位于凹槽内,出光面26与凹槽的底壁贴合。由此可以降低面板30与出光面26相对区域的厚度,提高面板30在与出光面26相对区域的透光率,从而便于面板30显示画面,提高面板30显示画面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二端22具有朝向远离第二反射面25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28,出光面26设在第二凸出部28上。由此便于出光面26与产品的面板30或壳体贴合以显示画面,避免在出光面26与产品进行贴合时导光件2的其他部分与面板30或机壳20上的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另外可以使得出光面26伸入凹槽内,提高面板30的显示效果,便于用户查看。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面板30与出光面26相对的位置为透明区域,由此便于从面板30上显示显示面11的显示画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空调器100的换热器40设在机壳20内,换热器40包括相连的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第一段41与面板30平行,第二段42在第一段41至第二段42的方向上朝向远离面板30的方向倾斜,显示板1设在第二段42和面板30之间,第二段42延伸至第一段41和面板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段42与面板30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段41至第二段4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且第二段42与面板3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段41与面板30之前的距离,第一段41与面板30之间的空间有限,可以将导光件2的第二端22位于第一段41和面板30之间,将显示板1和导光件2的第一端21位于第二段42和面板30之间,使得显示板1在空调器100内部空间较大的位置布置,合理利用空调器100内部的空间,并可以保证在面板30与第一段41相对的位置进行显示画面,有利于减少空调器100在垂直于面板30方向上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实现空调器100的轻薄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设有显示面;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和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端具有相对的出光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面相对,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显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的光线由所述入光面射入所述导光件,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均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出光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显示面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入光面设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出光面设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角度为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玻璃、PMMA件、PC件、ABS件、或HIPS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面紧贴。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机壳上;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板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面板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面板紧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面板平行,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所述显示板设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面板之间,所述第二段延伸至所述第一段和所述面板之间。
CN202122140673.5U 2021-09-06 2021-09-06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5675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0673.5U CN215675702U (zh) 2021-09-06 2021-09-06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0673.5U CN215675702U (zh) 2021-09-06 2021-09-06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5702U true CN21567570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0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0673.5U Active CN215675702U (zh) 2021-09-06 2021-09-06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5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9233B (zh) 發光二極體印刷電路板、背光總成與其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器
US8864358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frame used therein
JP3331326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平面表示装置
US8958023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JP5390704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H0327087A (ja) 携帯形情報機器
JPWO2016185805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4212062B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KR20090120884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바텀샤시
KR101432899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551975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303658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10514884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69768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341648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KR20070121670A (ko) Led 및/또는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조명된 디스플레이 윈도
CN216848406U (zh) 显示装置
CN215675702U (zh) 显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039406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253080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034020B (zh) 灯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13025128U (zh) 显示装置
KR2011002975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609245B1 (ko) 타일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0764184B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