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5457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5457U
CN215675457U CN202121142777.3U CN202121142777U CN215675457U CN 215675457 U CN215675457 U CN 215675457U CN 202121142777 U CN202121142777 U CN 202121142777U CN 215675457 U CN215675457 U CN 215675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seat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27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27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5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5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5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具有出风口;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风机,用于向所述出风口吹出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出风风道,用于引导所述空气从所述风机流动到所述出风口;挡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风道上,以增大所述空气的流动阻力,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解决了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器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现在流行的空调器均具有超大出风口(进出风口的面积比例降低,且出风口大)、超大导风板(其出风口无小横向风板增加阻力),并且将将蒸发器的翅片间距改小;同时,为了提高空调过滤网的过滤作用,采用了将过滤网的网布目数加大的方式。
虽然上述结构的改进能够增大出风量,提高空调的能效,但是却导致抗风阻能力变差。同时,由于过滤网会存在一定的积灰,且制冷时产生的凝露水会使得蒸发器上积水,从而会导致积水无法及时且顺畅的排出,这样会使空调器进风口的阻力增大,从而进一步导致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变差。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优化风扇、风道、进出风口的面积比例等方式进行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但是采用以上方法时改动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针对已经上市的老产品或者已被售卖的产品,因此导致实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具有出风口;
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
风机,用于向所述出风口吹出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
出风风道,用于引导所述空气从所述风机流动到所述出风口;
挡风组件,其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处。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的出风风道处设置挡风组件,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减小,从而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阻力增大,然而进风口的进风阻力不变,因此使得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增大,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多个挡风件,多个挡风件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所述出风风道处。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挡风组件设置为包括多个挡风件,且挡风组件依次排列于出风风道处,进一步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阻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包括第一挡风面,所述第一挡风面朝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挡风面设置为倒斜角结构,能够避免在此位置处存在背风区而导致出现凝露的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还包括第二挡风面,所述第二挡风面与所述第一挡风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挡风面朝向所述出风风道内设置,所述第二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挡风面设置为倒斜角结构,能够避免影响正常的出风,从而防止出现异常音。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还包括底端面,所述底端面、第一挡风面和第二挡风面之间依次连接;
所述底端面与所述第一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ɑ1,所述底端面与所述第二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ɑ2,且第一夹角ɑ1>第二夹角ɑ2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夹角ɑ1设计为大于第二夹角ɑ2,保证了出风口处能够正常的出风且能够避免出现凝露的前提下,增大了出风口处出风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外罩和底座,所述外罩和底座相连接,且所述外罩和底座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包括固定相接的,
外罩本体;
外罩连接座,所述外罩连接座与所述外罩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所述底座包括固定相接的,
第一分座,所述第一分座为朝向远离外罩本体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且第一分座与所述外罩本体固定相接;
第二分座,所述第二分座位于所述第一分座的下方,第二分座为朝向远离外罩本体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且第二分座与所述外罩连接座固定相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前端设置有风盖板,所述风盖板包括风盖板风道面,所述风盖板风道面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风盖板风道面朝向所述出风风道内延伸。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罩连接座处、第二分座处或风盖板风道面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盖板风道面与外罩连接座相连接,且所述外罩连接座位于所述风盖板风道面与所述第二分座之间,所述挡风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风盖板连接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分座处或穿过外罩连接座延伸至所述第二分座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机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挡风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
1、机壳;11、外罩;111、外罩本体;112、外罩连接座;113、出风口;12、底座;121、第一分座;122、第二分座;123、承载件;
2、挡风组件;21、挡风件;3、容纳腔室;31、第一容纳分腔室;32、第二容纳分腔室;
4、风盖板;41、风盖板连接件;42、风盖板风道面;43、开口;
5、换热器;6、风机;7、蜗舌;8、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具有出风口113;
换热器5,设于所述机壳1内;
风机6,用于向所述出风口113吹出与所述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
出风风道,用于引导所述空气从所述风机6流动到所述出风口113;
挡风组件2,其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处。
机壳1包括外罩11和底座12,外罩11和底座12相连接,且外罩11和底座12之间形成容纳腔室3。
具体地说,外罩11包括固定相接的外罩本体111和外罩连接座112。外罩本体111和外罩连接座112之间形成上述机壳1前端的出风口113。同时,外罩本体1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且外罩11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敞开口,此敞开口处设置有前面板。进一步,底座12包括第一分座121和第二分座122,第一分座121为朝向远离外罩11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第二分座122位于第一分座121的下方,第二分座122为朝向远离外罩11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且第二分座122与外罩连接座112固定相接。
更具体地说,第一分座121与外罩本体11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分腔室31,第二分座122与外罩本体111之间形成第二容纳分腔室32,第一容纳分腔室31与第二容纳分腔室32相连通,第一容纳分腔室31和第二容纳分腔室32形成上述机壳1中的容纳腔室3,即容纳腔室3包括第一容纳分腔室31和第二容纳分腔室32。同时,第一分座121与第二分座122之间还设置有承载件123,换热器5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分腔室31内,且设置于承载件123上,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容纳分腔室32内。进一步,第二容纳分腔室32内还设置有风机6,风机6位于换热器5的下方,使得换热器5设置于风机6的外周处。同时,风机6靠近机壳1出风口113的一侧设置有蜗舌7,蜗舌7固定设置于外罩11的内侧壁上,通过设置此蜗舌7防止了气体在机壳1内循环流动。进一步,第二容纳腔室3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纵向风叶。
进一步,此出风口113处设置有超大的导风板8,从而使得空气由出风口吹出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吹向用户所需的位置处,且提高了空调的能效。
同时机壳1的前端还设置有风盖板4,风盖板4包括风盖板连接件41和风盖板连接面42,风盖板连接面42与风盖板连接件41固定相接,本实施例中,风盖板连接件41和风盖板连接面42为一体结构,其中,风盖板连接件41上设置有开口43,开口43的结构与出风口113的结构相重合,风盖板连接件41设置于外罩11上。具体地说,风盖板连接件41的上端与外罩本体111相连接,风盖板连接件41的下端与外罩连接座112相连接,从而使得风盖板4能够与外罩11固定相接。进一步,风盖板连接面42固定设置于开口43处,且风盖板连接面42朝向容纳腔室3处延伸。换言之,风盖板连接面42水平设置于出风口113处,且风盖板连接面42由出风口处朝向出风风道内延伸。本实施例中,风盖板连接件41与外罩连接座112相连接,且外罩连接座112位于风盖板连接面42与所述第二分座122之间。
挡风组件2设置于出风风道处,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的出风风道处设置挡风组件2,使得出风风道的出风面积减小,从而使得出风风道的出风阻力增大,然而进风口的进风阻力不变。由于抗风阻的能力是由进风口的阻力与出风口的阻力差值来决定的,进风口的进风阻力越小,出风口的出风阻力越大时,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越好。因此,当进风口的进风阻力不变,出风风道内因增加挡风组件2导致出风口的出风阻力增大时,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也增大,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说,挡风组件2包括多个挡风件21,挡风件21沿着机壳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出风风道处,由于出风风道沿着机壳1的长度方向由机壳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即挡风件21由出风风道的一端依次排列至出风风道的另一端,使得出风风道上均匀设置有挡风件21。更具体地说,挡风件21包括第一挡风面和第二挡风面,第一挡风面朝向出风口113处设置,第二挡风面朝向出风风道内设置,且第一挡风面与第二挡风面相对设置,即第一挡风面位于第二挡风面的前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且第二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通过将第一挡风面设置成倒斜角结构,能够避免在此位置处存在背风区而导致出现凝露的问题;同时,通过在第二挡风面设置倒斜角结构,能够避免影响正常的出风,从而防止出现异常音。
进一步,挡风件21还包括底端面,底端面与第一挡风面、第二挡风面之间依次连接,且底端面与第一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ɑ1,底端面与第二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ɑ2,且第一夹角ɑ1>第二夹角ɑ2,通过将第一夹角ɑ1设计为大于第二夹角ɑ2,保证了出风口处能够正常的出风且能够避免出现凝露的前提下,增大了出风口处出风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挡风组件2是由多个筋条结构构成,其可以为一个整体件,此整体件的尺寸与出风风道的结构相配合,且多个筋条依次排列。挡风组件2还可以为多个部分件,每个部分件上均依次排列多个筋条,多个部分件之间依次相互连接形成挡风组件2。此挡风组件2与机壳1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独立件,当为独立件时通过粘贴或卡接的方式安装于出风口处。
进一步,挡风组件2可以设置于外罩连接座112处、第二分座122处或风盖板连接件41处,同时还可以将挡风组件2的一端设置于风盖板连接面42上,其另一端穿过外罩连接座112延伸至第二分座122处,即选用较大尺寸的挡风组件2使得每个挡风件21均由风盖连接面处能够延伸至第二分座122处,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阻力,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在出风风道内设置挡风组件2,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阻力,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同时,挡风组件2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挡风件21,从而使得出风风道处排满挡风件21,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进一步,通过将挡风件21的第一挡风面和第二挡风面均设置为倒斜角结构,并且将底端面与第一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ɑ1的角度设置为大于底端面与第二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ɑ2,从而在保证了出风口处能够正常的出风且能够避免出现凝露的前提下,增大了出风口处出风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抗风阻能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出风口;
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
风机,用于向所述出风口吹出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
出风风道,用于引导所述空气从所述风机流动到所述出风口;
挡风组件,其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多个挡风件,多个挡风件沿着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所述出风风道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包括第一挡风面,所述第一挡风面朝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还包括第二挡风面,所述第二挡风面与所述第一挡风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挡风面朝向所述出风风道内设置,所述第二挡风面为倒斜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还包括底端面,所述底端面、第一挡风面和第二挡风面之间依次连接;
所述底端面与所述第一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ɑ1,所述底端面与所述第二挡风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ɑ2,且第一夹角ɑ1>第二夹角ɑ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外罩和底座,所述外罩和底座相连接,且所述外罩和底座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包括固定相接的,
外罩本体;
外罩连接座,所述外罩连接座与所述外罩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所述底座包括固定相接的,
第一分座,所述第一分座为朝向远离外罩本体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且第一分座与所述外罩本体固定相接;
第二分座,所述第二分座位于所述第一分座的下方,第二分座为朝向远离外罩本体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且第二分座与所述外罩连接座固定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端设置有风盖板,所述风盖板包括风盖板风道面,所述风盖板风道面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风盖板风道面朝向所述出风风道内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罩连接座处、第二分座处或风盖板风道面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盖板风道面与外罩连接座相连接,且所述外罩连接座位于所述风盖板风道面与所述第二分座之间,所述挡风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风盖板连接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分座处或穿过外罩连接座延伸至所述第二分座处。
CN202121142777.3U 2021-05-26 2021-05-26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5675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2777.3U CN215675457U (zh) 2021-05-26 2021-05-26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2777.3U CN215675457U (zh) 2021-05-26 2021-05-2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5457U true CN215675457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2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2777.3U Active CN215675457U (zh) 2021-05-26 2021-05-2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5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36267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567545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48042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00191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39558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1790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790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7902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289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289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7905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5867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5570831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76541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494939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17903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220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6306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1403237U (zh) 挂式空调
CN212179027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