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5183U -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75183U CN215675183U CN202120944171.5U CN202120944171U CN215675183U CN 215675183 U CN215675183 U CN 215675183U CN 202120944171 U CN202120944171 U CN 202120944171U CN 215675183 U CN215675183 U CN 215675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plate
- burner
- fire
- holes
- flow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该燃烧器用于设置在燃气烤箱的加热腔上部,包括燃烧管和挡流板,燃烧管的管壁上设有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出火孔排列组,出火孔排列组中的多个出火孔横向开口设置,挡流板包括从燃烧管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且遮挡在出火孔排列组下方的挡流板本体部。在使用燃气烤箱的过程中,若同时开启位于加热腔底壁外的燃烧器和位于加热腔上部的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挡流板本体部可阻挡从加热腔底部向加热腔上部流通的上升热气流,防止上升的热气流直接吹在出火孔的火焰根部位置上,避免出现离焰,甚至火焰熄灭的现象,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背景技术
驻立式燃气烤箱内的燃烧器多以管状燃烧器为主,一般布置在加热腔底壁外和加热腔内的上部位置,下方燃烧器通过燃烧产生的能量给烤箱供热,用以加热食物,上方燃烧器在加热食物的同时,主要利用火焰的热辐射烧烤食物,给食物上色。燃烧器的燃烧情况决定了烤箱的性能,在烤箱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同时开启上下方两个燃烧器的情况,此时,下方燃烧器产生的热气流会在加热腔内上升,从而对上方燃烧器的火焰形成扰动,当热气流扰动剧烈时,还存在吹灭火焰的风险,导致上方燃烧器的燃烧工况较差,降低了整个燃气烤箱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能够使位于燃气烤箱的加热腔上部的燃烧器具有良好的燃烧工况,提高整个燃气烤箱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用于设置在燃气烤箱的加热腔上部,该燃烧器包括:
燃烧管,管壁上设有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出火孔排列组,出火孔排列组中的多个出火孔横向开口设置;和
挡流板,包括从燃烧管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且遮挡在出火孔排列组下方的挡流板本体部。
可选地,挡流板本体部的向外伸出长度为10mm至60mm。
可选地,从燃烧管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的挡流板本体部的上板面沿斜下方延伸设置。
可选地,挡流板本体部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挡流板补气孔。
可选地,挡流板本体部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挡流板补气孔,挡流板补气孔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
可选地,燃烧管包括:
出火孔排列组,包括相应地形成在燃烧管的横向两侧管壁上的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
传火槽,形成在燃烧管的下部管壁且位于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之间;和
挡流板,包括挡流板套装部和挡流板本体部,挡流板套装部套装于燃烧管的下部管壁且形成有与传火槽对位设置的套装部凹槽,挡流板本体部包括相应地连接在挡流板套装部的横向两端的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
可选地,燃烧器还包括辐射板,辐射板包括从燃烧管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且位于出火孔排列组上方的辐射板本体部,辐射板本体部和挡流板本体部的竖向间隔区域内形成有与出火孔横向对置的出火区。
可选地,辐射板本体部的横向内端部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辐射板补气孔。
可选地,辐射板本体部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辐射板补气孔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
可选地,在沿辐射板从燃烧管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的伸出方向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的两端总跨度为10mm至50mm。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加热系统,该燃气加热系统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烤箱,该燃气烤箱包括上述的燃气加热系统。
通过在燃烧器中设置挡流板,可利用其挡流板本体部从下方遮挡出火孔排列组,如此设置,在使用燃气烤箱时若同时开启位于加热腔底壁外的燃烧器和位于加热腔上部的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挡流板本体部便可有效阻挡加热腔内的上升热气流直吹出火孔排列组的火焰根部位置,避免出现离焰,甚至火焰熄灭的现象,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燃烧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辐射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挡流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燃烧器的剖视图,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加热腔内的热气流的流动路径。
附图标记说明:1、燃烧管;2、辐射板;3、挡流板;14、出火孔;15、传火槽;16、封口部;21、辐射板本体部;22、辐射板套装部;23、辐射板补气孔;31、挡流板本体部;32、挡流板套装部;33、挡流板补气孔;321、套装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用于设置在燃气烤箱的加热腔上部,该燃烧器包括燃烧管1和挡流板3。燃烧管1的管壁上设有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出火孔排列组,出火孔排列组中的多个出火孔14横向开口设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燃烧管1为呈L形的空心圆管,当然,燃烧管1也可以为空心直圆管或其他形状空心管。燃烧管1的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将燃气和空气引入燃烧管1内以形成可燃的混合气,燃气管的另一端为密闭形成封口部16,使得从进气端进入的可燃的混合气从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出火孔排列组中喷出,再通过烤箱内部设置的点火装置将从出火孔14喷出的可燃的混合气点燃,外部的提供燃气装置持续给燃烧器供气,从而使得燃烧器维持燃烧状态。
另外,挡流板3包括从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且遮挡在出火孔排列组下方的挡流板本体部31。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挡流板3为呈矩形的薄板且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将挡流板3固定连接在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上,并使得挡流板本体部31遮挡出火孔排列组,如此设置,在使用燃气烤箱时若同时开启位于加热腔底壁外的燃烧器和位于加热腔上部的本实施例的燃烧器时,挡流板本体部31便可有效阻挡加热腔内的上升热气流直吹出火孔排列组的火焰根部位置,避免出现离焰,甚至火焰熄灭的现象,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燃烧管1包括出火孔排列组、传火槽15以及挡流板3。出火孔排列组包括相应地形成在燃烧管1的横向两侧管壁上的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火孔14沿燃烧管1的管长方向线性阵列排布,且线性阵列的出火孔14位于燃烧管1的横向两侧管壁上以形成出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
传火槽15形成在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且位于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之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火槽15呈窄条形且数量为两条,两条传火槽15分别位于靠近出火孔排列组的两端位置;传火槽15位于相邻两个出火孔14之间,并从第一出火孔排列组侧朝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侧方向布置,且沿燃烧下部管壁的周向位置开设。在进行点火时,例如,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先点燃,可通过传火槽15将火焰引向至第二出火孔14排列组,从而将所有的出火孔14点燃。因此,传火槽15起到在不同的出火孔排列组之间传递火焰的作用,保证所有的出火孔14均点燃,提高整个燃烧器燃烧的稳定性。
当然,可根据情况增加传火槽15的数量,另外,传火槽15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可以为位于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之间且沿燃烧管1下部管壁的周向圆周阵列的多个小孔,也能起到在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之间传递火焰的作用。
挡流板3还可包括挡流板套装部32,挡流板套装部32套装于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且形成有与传火槽15对位设置的套装部凹槽,挡流板本体部31包括相应地连接在挡流板套装部32的横向两端的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挡流板套装部32呈圆弧形且位于挡流板3横向中间位置,挡流板套装部32的横向两端延伸有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且在挡流板套装部32上设有与传火槽15配合的套装部凹槽。将挡流板套装部32套装于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便可使套装部凹槽和传火槽15相互对位,再将挡流板套装部32与燃烧管1固定连接,使得挡流板3整体固定在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上,从而使得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分别遮挡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防止上升的热气流直接吹在火焰的根部位置,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挡流板套装部32和燃烧管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钉连接、铆接以及销连接等,本示例性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火孔14可以是圆孔、方孔、腰形孔及三角孔等不同形状。在图示实施例中,出火孔14为方孔,出火孔排列组采用大小不同的孔间隔阵列布置,相邻两个大孔之间布置有一个小孔,小孔可以起到传递火焰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从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的挡流板本体部31的上板面沿斜下方延伸设置。在图示实施例中,将挡流板套装部32固定连接在燃烧管1上后,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均从燃烧管1下部管壁向外伸出。
此外,燃烧器还可包括辐射板2,辐射板2包括从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且位于出火孔排列组上方的辐射板本体部21,辐射板本体部21和挡流板本体部31的竖向间隔区域内形成有与出火孔14横向对置的出火区,该出火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减少外部气流影响,有利于保证火焰稳定燃烧。
具体地,辐射板2为呈矩形的薄板且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辐射板2还包括辐射板套装部22,辐射板套装部22呈圆弧形且位于辐射板2的横向中间位置,辐射板套装部22的横向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辐射板本体部21。将辐射板套装部22固定连接在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上,便使得辐射板本体部21位于燃烧管1的两侧且在出火孔排列组的上方,形成在出火孔14处的火焰的热量可通过辐射板2形成热辐射。
优选地,从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的辐射板本体部21沿斜上方延伸设置。如此,沿斜上方延伸设置的辐射板本体部21和沿斜下方延伸设置的挡流板本体部31之间形成沿横向向外方向逐渐扩大的出火区,从而可在出火区的横向外端引入更多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可以理解,辐射板套装部22和燃烧管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钉连接、铆接以及销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流板本体部31的向外伸出长度为10mm至60mm,使挡流板本体部31能够至少遮挡火焰根部位置,避免热气流直吹火焰根部,提高火焰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流板本体部31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挡流板补气孔33,燃烧器外的空气能够通过挡流板补气孔33进入出火区,保证燃烧充分。
进一步地,挡流板本体部31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挡流板补气孔33,且挡流板补气孔33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具体地,挡流板补气孔33布满位于燃烧管1两侧的挡流板本体部31,如此使得有足量的空气能够通过挡流板补气孔33进入至出火区内,保证燃烧充分。另外,挡流板补气孔33的孔径不大于4mm,可防止大量上升热气流直吹火焰根部,避免出现离焰或吹灭火焰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挡流板补气孔33为圆孔,可以理解的是,挡流板补气孔33包括但不限于方孔、三角孔或腰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辐射板本体部21的横向内端部可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辐射板补气孔23。在本实施例中,辐射板补气孔23位于辐射板本体部21上且靠近燃烧管1设置,有利于空气进入出火区内,保证燃烧充分。
进一步地,辐射板本体部21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23,辐射板补气孔23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具体地,呈矩形阵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23靠近燃烧管1设置且位于燃烧管1两侧的辐射板本体部21上,如此设置,使得通过辐射板补气孔23进入的空气正好位于火焰的根部位置,提高火焰的稳定性。另外,辐射板补气孔23的孔径不宜过大,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出火区的情况下,同时也能保证辐射板2有足够的辐射面积将火焰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加热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辐射板补气孔23为圆孔,可以理解的是,辐射板补气孔23还可包括但不限于方孔、三角孔或腰形孔等。
进一步地,在沿辐射板2从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的伸出方向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23的两端总跨度为10mm至50mm。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辐射板补气孔23的横向宽度不宜过长,保证辐射板补气孔23的位置区间与火焰的根部区间对位,使得通过辐射板补气孔23进入的空气正好位于火焰的根部位置,保证燃烧充分。
本实用新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加热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燃烧器,因此显然具备由该燃烧器带来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赘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燃气加热系统可包括与燃烧器相互作用或独立于燃烧器设置的其他部件,其他部件的种类可根据燃气加热系统所应用在的具体产品的不同而适应性调整。
本实用新型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烤箱,其采用了上述的燃气加热系统,因此同样具备由该燃气加热系统中的燃烧器带来的所有技术效果。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指的燃气烤箱,包括单独的燃气烤箱、集成有燃气灶台的大烤箱等多种产品类型,即,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2)
1.一种燃烧器,用于设置在燃气烤箱的加热腔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
燃烧管(1),管壁上设有沿管长方向布置的出火孔排列组,所述出火孔排列组中的多个出火孔(14)横向开口设置;和
挡流板(3),包括从所述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且遮挡在所述出火孔排列组下方的挡流板本体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的向外伸出长度为10mm至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向外伸出的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的上板面沿斜下方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挡流板补气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所述挡流板补气孔(33),所述挡流板补气孔(33)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包括:
所述出火孔排列组,包括相应地形成在所述燃烧管(1)的横向两侧管壁上的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第二出火孔排列组;
传火槽(15),形成在所述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孔排列组和所述第二出火孔排列组之间;和
所述挡流板(3),包括挡流板套装部(32)和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所述挡流板套装部(32)套装于所述燃烧管(1)的下部管壁且形成有与所述传火槽(15)对位设置的套装部凹槽(321),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包括相应地连接在所述挡流板套装部(32)的横向两端的第一挡流板本体部和第二挡流板本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辐射板(2),所述辐射板(2)包括从所述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且位于所述出火孔排列组上方的辐射板本体部(21),所述辐射板本体部(21)和所述挡流板本体部(31)的竖向间隔区域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火孔(14)横向对置的出火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本体部(21)的横向内端部形成有贯穿板厚设置的辐射板补气孔(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本体部(21)形成有在板面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所述辐射板补气孔(23),所述辐射板补气孔(23)为圆孔且孔径不大于4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辐射板(2)从所述燃烧管(1)的上部管壁向外伸出的伸出方向上,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所述辐射板补气孔(23)的两端总跨度为10mm至50mm。
11.一种燃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12.一种燃气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烤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气加热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44171.5U CN215675183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44171.5U CN215675183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75183U true CN215675183U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97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44171.5U Active CN215675183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75183U (zh) |
-
2021
- 2021-04-30 CN CN202120944171.5U patent/CN215675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326963B1 (ko) | 적외선 가스 브로일러를 구비한 전기 조리 오븐 | |
CA2639991A1 (en) | Water heaters with combustion air inlet | |
CN102186389A (zh) | 具有改进的冷却和减小的尺寸的平行管燃烧器 | |
US20130239945A1 (en) | Dual function air channel for gas burner | |
EP3477199B1 (en) | Combustion apparatus | |
CN109404907A (zh) |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 |
KR101064050B1 (ko) | 버너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 |
US2682867A (en) | Floor furnace with tubular heating element | |
EP2781835A1 (en) | Inner and outer flame compound type multistage burner | |
CN215675183U (zh) |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及燃气烤箱 | |
CA2099227C (en) | Standing pilot furnace with vented vestibule | |
WO2010013929A2 (en) | Burner and gas oven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7540734U (zh) | 完全预混燃烧器及热水器 | |
US10429065B2 (en) | Low NOx gas burners with carryover ignition | |
CN219995333U (zh) | 燃烧器 | |
CN220038463U (zh) | 燃烧器 | |
CA1320119C (en) | Gas fire appliance | |
CN219867880U (zh) | 燃烧器 | |
CN217540856U (zh) | 一种燃气取暖炉头 | |
CN217356879U (zh) |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 |
JP4139008B2 (ja) | ガスグリルの点火装置 | |
CN214536169U (zh)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取暖器 | |
CN219550521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 |
CN219868002U (zh) |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 |
CN216953050U (zh) |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