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3575U -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3575U
CN215673575U CN202120840259.2U CN202120840259U CN215673575U CN 215673575 U CN215673575 U CN 215673575U CN 202120840259 U CN202120840259 U CN 202120840259U CN 215673575 U CN215673575 U CN 215673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hydraulic valve
screw rod
adjusting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02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宗宇
王广志
汪效炜
杨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02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3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3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3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于液压阀体内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螺帽,螺帽为桶状结构,螺帽罩在调节螺杆上,并与液压阀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阀调节杆使用调节螺杆,通过在调节螺杆的外侧套一个与液压阀体密封且并紧的桶状螺帽,其密封可靠性高,结构紧凑、组装简便、拆装维护方便,同时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特点,从而减少了液压阀漏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属于机械设计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调节杆结构应用比较广泛,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普遍用于限位控制,行程控制等方面;现举一例用于阀杆限位控制对调节杆结构的工作背景加以说明。
液压阀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工作油的流动方向及流量大小,通过操纵液压阀杆的工作位置来对其流动方向和流量大小进行调节,而调节杆对液压阀杆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但是根据客户使用后反馈的情况来看,液压阀调节杆的位置经常出现漏油现象,即影响液压阀工作的稳定性又污染工作环境,耽误生产,降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液压阀调节杆的漏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于液压阀体内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螺帽,螺帽为桶状结构,螺帽罩在调节螺杆上,并与液压阀体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螺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上设有外螺纹;螺帽的内螺纹与调节螺杆的外螺纹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螺杆上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设于螺帽与液压阀体之间;锁紧螺母与调节螺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的一端与螺帽密封连接,锁紧螺母的另一端与液压阀体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锁紧螺母的一端与螺帽之间通过上密封圈密封连接,锁紧螺母的另一端与液压阀体之间通过下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螺帽上与上密封圈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卡住上密封圈的沉槽,上密封圈设于螺帽的沉槽内;锁紧螺母上与下密封圈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卡住下密封圈的沉槽,下密封圈设于锁紧螺母的沉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上密封圈的截面为矩形;下密封圈的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的锁紧螺母的外形为六方形;螺帽的外形为六方形。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阀体与调节螺杆的一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杆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便于调节螺杆沿其螺纹中轴线转动的沉孔。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螺杆上与液压阀体连接的一端面设有便于调节螺杆装入液压阀体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螺杆另一端端面上的沉孔为六方形的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阀调节杆使用调节螺杆,通过在调节螺杆的外侧套一个与液压阀体密封且并紧的桶状螺帽,其密封可靠性高,结构紧凑、组装简便、拆装维护方便,同时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特点,从而减少了液压阀漏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螺帽1、调节螺杆2、上密封圈3、锁紧螺母4、下密封圈5;螺帽1的外形为六方形的桶状结构,螺帽1罩在调节螺杆2上,螺帽1下端面设有内螺纹,沿内螺纹中轴线设有带外螺纹的调节螺杆2,调节螺杆2的上端面设有六方形的沉孔,调节螺杆2下端面设有便于装入的倒角。螺帽1的下端面设有锁紧螺母4,锁紧螺母4的外形为六方形,锁紧螺母4的下端面连接液压阀体。螺帽1与锁紧螺母4之间设有上密封圈3,锁紧螺母4与液压阀体之间设有下密封圈5。螺帽1的下端面设有卡住上密封圈3的圆形沉槽,锁紧螺母4的下端面设有卡住下密封圈5的圆形沉槽。上密封圈3的截面为矩形;下密封圈5的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使用过程如下:
安装时,调节螺杆2通过螺纹连接旋入液压阀体内,沿调节螺杆2的中轴线方向装入下密封圈5,锁紧螺母4通过螺纹连接旋入调节螺杆2上,与液压阀体并紧,压缩下密封圈5,从而形成密封;再沿调节螺杆2的中轴线方向装入上密封圈3,螺帽1通过螺纹连接旋入调节螺杆2上,与锁紧螺母4并紧,压缩上密封圈3,从而形成密封。螺帽1与锁紧螺母4并紧,锁紧螺母4与液压阀体并紧,从而起到防松作用。
需要调节时,用开口扳手将螺帽1取下,将锁紧螺母4旋松,用内六角扳手转动调节螺杆2,从而改变调节螺杆2的旋入配合长度,调好后再用开口扳手将锁紧螺母4与液压阀体并紧,将螺帽1与锁紧螺母4并紧,从而形成密封防松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于液压阀体内的调节螺杆(2),调节螺杆(2)的另一端设有螺帽(1),螺帽(1)为桶状结构,螺帽(1)罩在调节螺杆(2)上,并与液压阀体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帽(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2)上设有外螺纹;螺帽(1)的内螺纹与调节螺杆(2)的外螺纹匹配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杆(2)上设有锁紧螺母(4),锁紧螺母(4)设于螺帽(1)与液压阀体之间;锁紧螺母(4)与调节螺杆(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4)的一端与螺帽(1)密封连接,锁紧螺母(4)的另一端与液压阀体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螺母(4)的一端与螺帽(1)之间通过上密封圈(3)密封连接,锁紧螺母(4)的另一端与液压阀体之间通过下密封圈(5)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帽(1)上与上密封圈(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卡住上密封圈(3)的沉槽,上密封圈(3)设于螺帽(1)的沉槽内;锁紧螺母(4)上与下密封圈(5)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卡住下密封圈(5)的沉槽,下密封圈(5)设于锁紧螺母(4)的沉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密封圈(3)的截面为矩形;下密封圈(5)的截面为矩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螺母(4)的外形为六方形;螺帽(1)的外形为六方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阀体与调节螺杆(2)的一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杆(2)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便于调节螺杆(2)沿其螺纹中轴线转动的沉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杆(2)上与液压阀体连接的一端面设有便于调节螺杆(2)装入液压阀体的倒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杆(2)另一端端面上的沉孔为六方形的沉孔。
CN202120840259.2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Active CN215673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0259.2U CN21567357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0259.2U CN21567357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3575U true CN215673575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0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0259.2U Active CN21567357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3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73575U (zh)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CN206708477U (zh) 一种硬密封稳压阀
CN113154037A (zh) 防止密封泄漏的调节杆结构
CN201712658U (zh) 外调式转向泵恒流溢流阀
CN205101608U (zh) 一种液面阀组
CN219994430U (zh) 一种便于连接安装的截止阀
CN219587884U (zh) 一种防止密封泄漏的控制阀调节螺杆结构
CN220016201U (zh) 一种泄压安全阀
CN111779867B (zh) 一种抑振减压阀
CN216343971U (zh) 一种电动高性能双偏心高压蝶阀
CN212959891U (zh) 一种新型蝶阀
CN220910549U (zh) 基于低成本的多功能两组阀结构
CN216382807U (zh) 一种阀杆调整结构
CN212509620U (zh) 一片式球阀
CN213479232U (zh) 蝶阀自调节动载密封系统
CN220134708U (zh) 一种具有防掉密封平垫的气体阀门
CN218031468U (zh) 一种双偏心喷涂氧化铝蝶板
CN219755455U (zh) 一种防泄漏控制阀
CN213064850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球形密封杆
CN210003883U (zh) 一种多功用安全阀
CN216789252U (zh) 一种适用于具有可调式限位装置的双偏心蝶阀
CN202396250U (zh) 一种出水压力调节阀
CN217874204U (zh) 一种截止阀防止过度拧紧结构
CN217422222U (zh) 一种苛刻工况用蝶阀
CN219549702U (zh) 一种减压遥控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