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3332U -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3332U
CN215673332U CN202121045022.1U CN202121045022U CN215673332U CN 215673332 U CN215673332 U CN 215673332U CN 202121045022 U CN202121045022 U CN 202121045022U CN 215673332 U CN215673332 U CN 21567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dust cover
fold
cov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450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微
丁树伟
韩超
徐婷婷
王德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0450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3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包括:弹簧上支座、减振器防尘罩以及减振器护盖,所述减振器护盖安装在减振器缸筒上端外侧,所述弹簧上支座位于减振器总成的上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为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由若干组结构均相同的双层褶皱沿轴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通过呈锐角的第一连接褶皱与弹簧上支座上的环形沟槽卡接,减振器防尘罩下端通过呈锐角的第二连接褶皱与减振器护盖上的卡爪卡接。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尘结构不仅解决了防尘结构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因剐蹭磨损而影响密封的问题,有效提升密封防尘性能,还能够满足车轮上下跳动及转向过程中,对防尘罩需承受弯曲、扭转载荷以及具有耐久可靠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滑柱系统零部件防尘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滑柱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起到衰减由车轮传递的冲击和振动的作用,为提高整车的舒适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减振器防尘罩作为汽车滑柱系统中的重要的密封防尘零件,对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减振器防尘罩的功能是防止灰尘、泥水、石子等异物进入减振器,磨损油封和活塞杆,而导致的减振器失效。为了实现有效的防尘作用,减振器防尘罩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弹性,以及一定的耐久性,同时应便于安装,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产生噪音。
目前的滑柱系统中,通用的弹簧上支座轴线与减振器轴线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布置。现有的滑柱系统中,在减振器外侧设置的减振器防尘罩上端通常通过弹簧上软垫与弹簧上支座压紧,而减振器防尘罩下端缩口后则直接套接在减振器缸筒外侧。当减振器防尘罩下端缩口后直接套接在减振器缸筒外侧时,由于弹簧上支座倾斜,减振器防尘罩下端会出现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出现剐蹭摩擦的情况而影响密封性,此外,有些减振器防尘罩下端采用间隙配合等开放式连接的方式,也导致灰层更容易从减振器防尘罩下端进入到减振器内部。
与此同时,如前所述,除上述的防尘功能外,减振器防尘罩还应该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及避免产生噪声的等功能,而现有技术中少有实现相关功能的结构设计,造成减振器防尘罩存在弹性不佳,影响减振器防尘罩的使用性能,以及易产生额外噪音,影响整车NVH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既能够实现密封防尘,还能有效提高弯曲及扭转变形能力,且安装方便。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包括:弹簧上支座1、减振器防尘罩2以及减振器护盖3,所述减振器护盖3安装在减振器缸筒4上端外侧,所述弹簧上支座1位于减振器总成的上方;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卡接,减振器防尘罩2下端与减振器护盖3卡接;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为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并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制造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由若干组结构均相同的双层褶皱202沿轴向依次连接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在自由状态下,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中,单层褶皱的轴向褶皱厚度为3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距离为18mm,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的褶皱径向高度为11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褶皱夹角不超过62°。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顶部设有第一连接褶皱201;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外侧与弹簧上支座1圆周内侧开设的支座环形沟槽101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的方式相卡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与双层褶皱202之间设有过渡褶皱204。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褶皱204为单层褶皱。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褶皱203;
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
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内侧与减振器护盖3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的卡爪302相卡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第二连接褶皱203下方还设有配合柱筒205;
所述配合柱筒205与对应位置的减振器护盖3外圆周表面相匹配,配合柱筒205的底部落至减振器护盖3底部设置沿径向向外的护盖翻边303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一端通过呈锐角设计的褶皱外侧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卡接在弹簧上支座的环形卡槽内,另一端通过呈锐角设计的褶皱内侧套装卡接在减震器护盖圆周设计的锐角卡爪上,该连接方式解决了防尘结构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因剐蹭磨损而影响密封的问题,有效提升密封防尘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中,防尘罩采用双褶皱结构,大幅度提升弯曲及扭转变形能力,以满足车轮上下跳动及转向过程中,对防尘罩需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的要求,以及对防尘罩极为苛刻的耐久可靠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中,减震器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中,减震器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中,减震器防尘罩与弹簧上支座配合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中,减震器防尘罩与减震器护盖配合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中:
1-弹簧上支座, 2-减振器防尘罩, 3-减振器护盖;
4-减振器缸筒, 5-活塞杆;
101-支座环形沟槽;
201-第一连接褶皱, 202-双层褶皱, 203-第二连接褶皱,
204-过渡褶皱, 205-配合柱筒;
301-护盖本体, 302-卡爪, 303护盖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的整体结构,包括:弹簧上支座1、减振器防尘罩2以及减振器护盖3。
所述减振器护盖3作为减振器总成中的一部分,除了所述减振器护盖3以外,减振器总成还包括:减振器缸筒4和活塞杆5;其中,活塞杆5朝上设置并与减振器缸筒4滑动配合连接,减振器护盖3套置安装在减振器缸筒4上端外侧。
所述弹簧上支座1位于减振器总成的上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套置安装在减振器总成上部外侧,其中,减振器防尘罩2的上部与弹簧上支座1配合连接,减振器防尘罩2的下部与减振器总成中的减振器护盖3配合连接。
如图1所示,减振器总成的减振器总成轴线A与弹簧上支座1的弹簧上支座轴线B之间呈倾斜布置,故,在所在车辆的车轮上下及转向运动过程中,安装连接在弹簧上支座1与减振器护盖3之间的减振器防尘罩2在承受拉伸或压缩变形的同时,还将承受弯曲或扭转变形。
如图2所示,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材质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的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由若干组结构均相同的双层褶皱202沿轴向依次连接组成,根据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轴向实际尺寸,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褶皱有六组;
一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为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中的一个大波纹;
一组所述双层褶皱202由两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波纹形状的单层褶皱沿轴向叠加组成,每组双层褶皱202中的一个单层褶皱为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中的一个小波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在无外力作用的自由状态下,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中,单层褶皱的轴向褶皱厚度,即每个小波纹的波纹宽度X为3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距离,即相邻两个大波纹之间的大波纹间距Y为18mm;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的褶皱径向高度,即每个大波纹的波纹高度Z为11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褶皱夹角,即相邻两个大波纹之间的波纹夹角θ不超过62°;以上减振器防尘罩2的具有结构尺寸可确保减振器防尘罩2耐久可靠性同时,确保吹塑成型可行性;
在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顶部设有第一连接褶皱201,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且第一连接褶皱201的锐角α角度范围为3°-5°,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为单层的褶皱;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与下方的第一组双层褶皱202之间设有过渡褶皱204,所述过渡褶皱204用于第一连接褶皱201与下方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过渡连接,所述过渡褶皱204为单层的褶皱;
在最后一组所述双层褶皱202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褶皱203,第二连接褶皱203与最后一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与第一连接褶皱结构相类似,即: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且第二连接褶皱203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为单层的褶皱;
在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的下方还设有配合柱筒205,所述配合柱筒205内圆周表面与减振器护盖3下部外圆周表面相匹配;
如图3所示,所述减振器护盖3的护盖本体301为柱筒状结构;在所述护盖本体301的下方外圆周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卡爪302,所述卡爪302的为轮廓形状为与减振器防尘罩2下端的第二连接褶皱203内侧轮廓形状相匹配的锐角凸起状;在所述护盖本体301的底部设有沿径向向外的护盖翻边303。
如图4所示,在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上部与弹簧上支座1配合连接的结构中,所述弹簧上支座1的圆周内侧开设有一圈支座环形沟槽101,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顶部的第一连接褶皱201的外侧通过其锐角轮廓结构卡接安装在支座环形沟槽101内,且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与弹簧上支座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以确保弹簧上支座1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之间紧密卡接,达到密封防尘效果,且该卡接结构使弹簧上支座1与减振器防尘罩2之间的安装连接过程十分便捷。
如图5所示,在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下部与减振器护盖3配合连接的结构中,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下部的第二连接褶皱203的内侧通过其锐角轮廓结构卡接套装在减振器护盖3的卡爪302上,且减振器防尘罩2与减振器护盖3之间紧密卡接,确保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减振器防尘罩2不会因剐蹭磨损而影响防尘效果,且该卡接结构使减振器防尘罩2与减振器护盖3之间的安装连接过程十分便捷;此外,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下端的配合柱筒205与对应位置处的减振器护盖3外圆周表面相匹配,配合柱筒205的底部,即减振器防尘罩2底部落至减振器护盖3的护盖翻边303上,进一步增强密封防尘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包括:弹簧上支座(1)、减振器防尘罩(2)以及减振器护盖(3),所述减振器护盖(3)安装在减振器缸筒(4)上端外侧,所述弹簧上支座(1)位于减振器总成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卡接,减振器防尘罩(2)下端与减振器护盖(3)卡接;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为双层褶皱波纹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并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制造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由若干组结构均相同的双层褶皱(202)沿轴向依次连接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在自由状态下,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中,单层褶皱的轴向褶皱厚度为3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距离为18mm,每组所述双层褶皱(202)的褶皱径向高度为11mm,相邻两组所述双层褶皱(202)之间的褶皱夹角不超过6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顶部设有第一连接褶皱(201);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外侧与弹簧上支座(1)圆周内侧开设的支座环形沟槽(101)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的方式相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褶皱(201)与双层褶皱(202)之间设有过渡褶皱(20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褶皱(204)为单层褶皱。
9.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褶皱(203);
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为顶部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锐角褶皱;
所述第二连接褶皱(203)内侧与减振器护盖(3)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的卡爪(302)相卡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2)的第二连接褶皱(203)下方还设有配合柱筒(205);
所述配合柱筒(205)与对应位置的减振器护盖(3)外圆周表面相匹配,配合柱筒(205)的底部落至减振器护盖(3)底部设置沿径向向外的护盖翻边(303)上。
CN202121045022.1U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Active CN21567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5022.1U CN215673332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5022.1U CN215673332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3332U true CN21567333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2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45022.1U Active CN215673332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7203A (en) Air-spring leg
US9631751B2 (en) Flexible tube for exhaust pipe of automobile
US5009401A (en) Air spring suspension system with dual path isolation
CN102449344B (zh) 空气弹簧装置
CN101907126B (zh) 用于托辊的轴承装置
KR101426381B1 (ko) 공기 스프링 장치
US7314108B2 (en) Dust cover strike plate and suspension mechanism having the same
US7681896B2 (en) Thrust bearing and suspension for vehicle
US6199844B1 (en) Striker cap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JP2016520783A (ja) 空気ばね
CN103079847B (zh) 具有弹性活塞支承件的空气弹簧支柱
KR20130059210A (ko) 자동차용 필로우 볼 부시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4149572A (zh) 悬挂止推轴承装置以及设有该止推轴承的悬挂支柱
CN2156733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滑柱系统的减振器防尘结构
CN104995419A (zh)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KR101495100B1 (ko) 비공기압 타이어
US20040100032A1 (en) Pneumatic suspension assembly
US20060071378A1 (en) Fluid susp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711369B (zh) 具有双通道传力的麦弗逊悬架顶置支撑
CN110254460B (zh) 一种抗侧滚扭杆用连杆及提升其载荷耐受性的方法
CN214661514U (zh) 汽车减震器用悬架轴承
CN218177811U (zh) 磁流变减震器组合式油封结构
CN217842494U (zh) 一种后空气弹簧防尘罩
CN114135613B (zh) 一种新结构减震器衬套
CN218718422U (zh) 一种柔韧性强的汽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