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2481U - 一种炭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炭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2481U
CN215672481U CN202121524328.5U CN202121524328U CN215672481U CN 215672481 U CN215672481 U CN 215672481U CN 202121524328 U CN202121524328 U CN 202121524328U CN 215672481 U CN215672481 U CN 215672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arbon rod
accommodating space
shell
ro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43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光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43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2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2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2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罐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炭罐可以包括壳体和碳棒罩。其中,壳体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以容纳碳粉,壳体包括顶部和底部。碳棒罩形成于第一容纳空腔内,并由壳体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碳棒罩形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炭罐针对不同动力的车辆配置,预留蜂窝炭布置空间。通过不同配置选装,在不调整已开模具情况下,可快速完成蒸发控制系统法规排放达标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炭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炭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燃料系统是内燃机以及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的动力供给系统,由于汽油、甲醇等燃料具有易挥发的特性,车辆存储的燃油,在静止停放、行驶或加注燃油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的燃料蒸汽。炭罐总成作为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中的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是吸附和贮存燃油蒸汽,避免燃油蒸汽(HC)溢入大气污染环境。
然后随着国家第六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的法规实施,HC排放限值加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V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VII型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通过性面临挑战。为保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顺利通过法规,针对炭罐总成设计状态,相对纯汽油车辆增加蜂窝炭(honeycomb),吸附从炭罐通气口溢出的HC,降低排放到大气中的HC含量,提升车型排放法规通过率。按照常规做法,炭罐需开发二款壳体,满足不同车型方案及排放法规达标。
传统的炭罐结构中,在针对不同动力的车辆若需要增加honeycomb附加装置时,炭罐壳体需重新开发,导致车型成本升高,同时不利于架构平台化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炭罐,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炭罐无法根据不同车型增加蜂窝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发新的炭罐结构的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有该炭罐的车辆。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炭罐,包括:
壳体,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以容纳碳粉,所述壳体包括顶部和底部;和
碳棒罩,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并由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向所述底部延伸,所述碳棒罩形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碳棒罩在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位置处设计镂空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经过所述镂空结构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流出。
可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顶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
可选地,还包括碳棒筒,所述碳棒筒内设置有碳棒,所述碳棒筒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碳棒筒与所述碳棒罩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碳棒筒的底部处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碳棒筒插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时,所述碳棒筒的外壁与所述碳棒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所述气体经过所述镂空结构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经由所述间隙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到所述碳棒筒内部后再由所述碳棒流出。
可选地,在设置有所述碳棒罩的所述壳体上部还设置空气壳,所述空气壳设置出气口,所述气体经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由所述空气壳的所述出气口流出。
可选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碳棒罩位于其中一个腔室的内部的中间。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未设置有所述碳棒罩的顶部的所述壳体位置处设置有吸附管和脱附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底部处由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端盖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顶部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上面所述的炭罐。
本实用新型中的炭罐针对不同动力的车辆配置,预留蜂窝炭布置空间。通过不同配置选装,在不调整已开模具情况下,可快速完成蒸发控制系统法规排放达标实现。通过以上结构设计,缩短零部件开发周期,降低单车成本,更有利于架构平台化实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炭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炭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炭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炭罐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炭罐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炭罐100的示意性剖视图。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炭罐100可以包括壳体10和碳棒罩20。其中,壳体10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1,以容纳碳粉,壳体10包括顶部12和底部13。碳棒罩20形成于第一容纳空间11内,并由壳体10的顶部12向底部13延伸,碳棒罩20形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21以供碳棒筒放置。
本实施例中的炭罐100的壳体10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11,并在该第一容纳空间11位置处设置碳棒罩20。该碳棒罩20形成第二容纳空间21,并且利用碳棒罩20将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21进行隔离。并且该第二容纳空间21处可以选择性的放置或不放置蜂窝炭,在排放要求低时或者小排量的车辆中可以不放置,而在排放要求高或者排量大的车辆中可以放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提供本实施例的炭罐100,针对不同动力的车辆配置,预留蜂窝炭布置空间。通过不同配置选装,在不调整已开模具情况下,可快速完成蒸发控制系统法规排放达标实现。通过以上结构设计,缩短零部件开发周期,降低单车成本,更有利于架构平台化实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碳棒罩20在位于壳体10的顶部12位置处设计镂空结构22以使得第一容纳空间11内的气体经过镂空结构22进入到第二容纳空间21后流出。
具体地,在第二容纳空间21内未设置任何部件时,则位于第二容纳空间21上部利用一盖板23盖住,该盖板23向具有向下的凸起部24,该凸起部24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25。该盖板23与可以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容纳空间21内未设置任何部件时,气体在经过镂空结构22后会由于盖板23的凸起部24的阻挡向下流动后再由盖板23中间的第一通孔25流出。在盖板23和碳棒罩20之间还设置无纺布26。
更为具体地,在一些大排量车辆中,由于需要达到排放标准,则需要在第二容纳空间21位置处设置蜂窝炭。该炭罐100则还可以包括碳棒筒30,碳棒筒30内设置有碳棒31,碳棒筒30能够插入第二容纳空间21内,且碳棒筒30与碳棒罩20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在需要使用碳棒31时可以将盖板23打开,后将碳棒筒3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21处。碳棒筒30的底部13处设置有第二通孔32,在碳棒筒30插入第二容纳空间21内时,碳棒筒30的外壁与碳棒罩20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容纳空间11内的气体经过镂空结构22进入到第二容纳空间21后经由间隙和第二通孔32进入到碳棒筒30内部后再由碳棒31流出。如此,可以使进入到第二容纳空间21内的所有气体均经过碳棒31后才流出,尽可能的让气体经过碳棒31的过滤,从而达到排放标准,有效防止HC溢出导致排放测试超标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炭罐100在设置有碳棒罩20的壳体10上部还设置空气壳40,空气壳40设置出气口41,气体经过第二容纳空间21后由空气壳40的出气口41流出。
此外,本实施例的炭罐100还可以包括隔板50,隔板50将第一容纳空间11分为两个腔室,碳棒罩20位于其中一个腔室的内部的中间。在未设置有碳棒罩20的腔室的顶部12的壳体10位置处设置有吸附管14和脱附管15。第一容纳空间11的底部13处由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6、端盖17和设置在第一过滤板16和端盖17之间的弹簧18。第一容纳空间11的顶部12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9。
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板16和第二过滤板是用来压住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1内的碳粉。吸附管14和脱附管15则用来进气和出气。吸附饱和后的未被吸附的燃油蒸汽(HC)进入碳棒罩20上部区域,通过空气壳40溢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上面的炭罐100。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以容纳碳粉,所述壳体包括顶部和底部;和
碳棒罩,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并由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向所述底部延伸,所述碳棒罩形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棒罩在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位置处设计镂空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经过所述镂空结构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顶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碳棒筒,所述碳棒筒内设置有碳棒,所述碳棒筒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碳棒筒与所述碳棒罩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碳棒筒的底部处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碳棒筒插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时,所述碳棒筒的外壁与所述碳棒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所述气体经过所述镂空结构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经由所述间隙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到所述碳棒筒内部后再由所述碳棒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碳棒罩的所述壳体上部还设置空气壳,所述空气壳设置出气口,所述气体经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后由所述空气壳的所述出气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碳棒罩位于其中一个腔室的内部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未设置有所述碳棒罩的顶部的所述壳体位置处设置有吸附管和脱附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底部处由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端盖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顶部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炭罐。
CN202121524328.5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炭罐及车辆 Active CN215672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328.5U CN215672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炭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328.5U CN215672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炭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2481U true CN215672481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4328.5U Active CN215672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炭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2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8142A (zh) * 2022-05-06 2022-07-12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复杂车身的新型碳罐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8142A (zh) * 2022-05-06 2022-07-12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复杂车身的新型碳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4374B2 (en) Canister
US4058380A (en) Carbon cell
KR20140040080A (ko) 탱크 세정이 개선된 내연 기관
JP2968334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タンクに用いられる空気抜き装置
CN215672481U (zh) 一种炭罐及车辆
KR100265311B1 (ko) 내연기관 연료탱크용 배기장치
CN102007285B (zh) 燃料蒸汽存储和回收设备
CN211106940U (zh) 一种环保型油箱空气滤清器
CN215719143U (zh) 一种炭罐及车辆
CN109139304B (zh) 组合式炭罐
EP4055263A1 (en) Vapor canister and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09875330U (zh) 通用型碳罐结构
US20150075380A1 (en) Activated-carbon filter with storage volume for a fuel tank
CN114876675A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213743730U (zh) 碳罐脱附装置及机动车
CN208518772U (zh) 碳罐
CN212716956U (zh) 一种用于燃油系统的过滤装置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05714482U (zh) 碳罐过滤装置和汽车油箱
CN210087499U (zh) 一种碳罐及车辆
CN213450628U (zh) 炭罐以及具有这样的炭罐的发动机系统和车辆
CN207245888U (zh) 一种碳罐
EP1507081A1 (en) Evaporated fuel processing device
CN218929194U (zh) 燃油箱系统和车辆
CN208518778U (zh) 一种汽车用碳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