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0388U -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0388U
CN215670388U CN202122188022.3U CN202122188022U CN215670388U CN 215670388 U CN215670388 U CN 215670388U CN 202122188022 U CN202122188022 U CN 202122188022U CN 215670388 U CN215670388 U CN 21567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opening
curtain wall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8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
魏祎
宋宇
美尔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8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包括若干立面板、若干安装框架、若干钢化玻璃、若干开启扇以及若干保温防水层;其中,立面板竖直设置于建筑横梁上布置的安装元件上;若干安装框架间隔且对应设置于若干立面板的两侧;每一钢化玻璃竖直设置于对应的两安装框架之间;若干开启扇对应设置于若干安装框架的上端,并位于钢化玻璃的下端,开启扇外侧到安装元件的距离小于其所在的安装框架外侧到安装元件的距离,且开启扇向内侧的安装元件方向翻转开启;若干保温防水层倾斜且对应设置于若干安装框架的上端,并与若干开启扇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幕墙,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雨水渗透的可能性,降低了开启扇对外立面幕墙的效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背景技术
国内外幕墙上的开启扇大多为平开窗或悬窗,且都是以外开为主,开启扇外开能够避免开启扇占用房间内的使用面积,且其气密性和防盗性能可以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现有的开启扇外开不仅会增加空调的能耗,且也会影响幕墙的整体立面效果,导致幕墙丧失原本的美感;此外,开启扇开启也易导致外界雨水进入到向房间内,对房间内的居住者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针对现有技术的开启扇外开易增加空调能耗、影响幕墙的整体立面效果以及外界雨水易进入到室内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开启扇外开易增加空调能耗、影响幕墙的整体立面效果以及外界雨水易进入到室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包括:
若干立面板,若干所述立面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建筑横梁上布置的安装元件上;
若干安装框架,若干所述安装框架间隔且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立面板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安装框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元件上;
若干钢化玻璃,每一所述钢化玻璃竖直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安装框架之间,其下端与一所述安装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另一所述安装框架的中端固定连接;
若干开启扇,若干所述开启扇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并位于所述钢化玻璃的下端,所述开启扇外侧到所述安装元件的距离小于其所在的所述安装框架外侧到所述安装元件的距离,且所述开启扇向内侧的所述安装元件方向翻转开启;
若干保温防水层,若干所述保温防水层倾斜且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并与若干所述开启扇对应布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还包括:
若干背衬板,若干所述背衬板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并位于对应所述钢化玻璃的靠近所述建筑横梁的一侧,用于遮挡所述建筑横梁。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开设有翻转槽;
翻转扇门,所述翻转扇门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且所述翻转扇门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翻转齿轮,所述翻转齿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中部,并位于所述翻转槽中部开设的第一限位槽内;
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下端开设的第二限位槽内,其上端与所述翻转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的下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第一棘条,所述第一棘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
第二棘条,所述第二棘条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棘条相配合,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棘条对所述限位齿条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若干限位弹簧,若干所述限位弹簧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齿条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的靠近室内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翻转槽内;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于所述翻转扇门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用于配合所述第三限位槽对所述翻转扇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幕墙中,所述开启扇还包括: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远离所述建筑横梁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通过将开启扇远离建筑横梁的一侧位于安装框架远离建筑横梁的一侧的内侧,从而能够降低雨水进入到室内的可能性,且通过将开启扇向内开启,从而能够降低打开开启扇对幕墙的立面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在开启扇的内侧设置保温防水层,从而能够维持室内温度,降低空调的能耗;
(2)通过翻转齿轮和限位齿条对翻转扇门进行翻转限位,从而能够将翻转扇门翻转固定至任意位置;
(3)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杆能够对翻转扇门进行限位,避免翻转扇门打开的角度过大;
(4)本实用新型的幕墙,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雨水渗透的可能性,降低了开启扇对外立面幕墙的效果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中开启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中开启扇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中安装座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中限位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立面板;
200、安装框架;
300、钢化玻璃;
400、开启扇;410、安装座;411、翻转槽;412、第一限位槽;413、第二限位槽;414、第三限位槽;420、翻转扇门;421、翻转齿轮;422、限位杆;430、限位齿条;431、滚轮;432、第二棘条;433、操作元件;440、第一棘条;450、限位弹簧;460、复位弹簧;
500、保温防水层;
600、背衬板
700、安装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如图1~4所示,包括若干立面板100、若干安装框架200、若干钢化玻璃300、若干开启扇400以及若干保温防水层500。
若干立面板100竖直设置于建筑横梁上布置的安装元件700上,若干立面板100用于增强幕墙的立面效果和美观性;若干安装框架200间隔且对应设置于若干立面板100的两侧,且每一安装框架200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元件700上;每一钢化玻璃300竖直设置于对应的两安装框架200之间,其下端与一安装框架200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另一安装框架200的中端固定连接,且每一钢化玻璃300均位于两相邻的立面板100之间;若干开启扇400对应设置于若干安装框架200的上端,并位于钢化玻璃300的下端,开启扇400外侧到安装元件700的距离小于其所在的安装框架200外侧到安装元件700的距离,开启扇400向内侧的安装元件700的方向翻转开启;若干保温防水层500倾斜且对应设置于若干安装框架200的上端,并与若干开启扇400对应布置。
其中,安装元件700可以为若干龙骨组成的框架,如由轻钢龙骨组成的框架。
其中,立面板100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弧形等形状。
优选地,立面板100的横截面为梯形。
具体地,每一立面板100的两侧沿自身延伸方向均设置有若干钢化玻璃300和若干安装框架200。
其中,立面板100可以为银白色铝板。
其中,安装框架200可以设置为E形、日字形或三字形。
安装框架200用于安装钢化玻璃300、开启扇400以及保温防水层500。
其中,安装框架200可以由金属制成,如不锈钢,也可以由非金属制成,如木结构。
其中,钢化玻璃300可以用于增强幕墙的保温能力以及隔音性能,如可以为LOW-E中空钢化玻璃300。
优选地,钢化玻璃300的两端位于安装框架200的远离建筑横梁的一侧,用于遮盖安装框架200,避免安装框架200漏出,降低幕墙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钢化玻璃300可以粘贴于安装框架200上,也可以通过若干连接件嵌设于两安装框架200之间。
其中,开启扇400能够向室内翻转开启,用于降低开启扇400开启对幕墙立面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建筑横梁影响幕墙的美观效果,如图4所示,幕墙还包括若干背衬板600,若干背衬板600对应设置于若干安装框架200的下端,并位于对应的钢化玻璃300的靠近建筑横梁的一侧,背衬板600用于遮挡建筑横梁,使人无法从外侧看到建筑横梁,增加幕墙的美观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开启扇400包括安装座410和翻转扇门420。
安装座410固定设置于安装框架200的上端,安装座410的上端开设有翻转槽411;翻转扇门420设置于安装框架200的上端,且翻转扇门420的下端转动设置于翻转槽411内,翻转扇门420能够在翻转槽411内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安装框架200。
具体地,在需要打开开启扇400的情况下,将翻转扇门420向室内转动,从而打开开启扇400;在需要关闭开启扇400动情况下,可以将翻转扇门420向室外转动,以关闭开启扇400。
通过将翻转扇门420向室内转动,从而在雨水落在翻转扇门420表面的情况下,雨水能够沿翻转扇门420向下流动,从而能够降低雨水进入到室内的可能性。
其中,翻转扇门420与翻转槽41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铰接、合页连接。
其中,安装座410可以通过若螺钉固定设置于安装框架200的上端。
进一步地,翻转扇门420包括窗框和玻璃,玻璃嵌设雨窗框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翻转齿轮421和限位齿条430。
翻转齿轮421设置于安装座410的下端中部,并位于翻转槽411中部开设的第一限位槽412内,翻转齿轮421能够随翻转扇门420进行转动;限位齿条430设置于安装座410下端开设的第二限位槽413内,其上端与翻转齿轮421啮合连接,限位齿条430用于在翻转齿轮421不随翻转扇门420进行翻转的情况下,对翻转齿轮421进行限位,继而对翻转扇门420进行定位,以控制翻转扇门420的开启角度。
其中,翻转齿轮421为不完全齿轮机构。
例如,限位齿条430底端设置有弹性限位柱,第二限位槽413的下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若干档位槽,翻转齿轮421在带动限位齿条430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弹性限位柱能够依次进入到若干档位槽内,且在弹性限位柱进入到一档位槽内的情况下,弹性限位柱能够对限位齿条430进行限位,继而限位齿条430对翻转齿轮421进行限位,继而能够对翻转扇门420进行限位,避免翻转扇门420由于重力因素而自行翻转。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限位齿条430在第二限位槽413的内部进行滑动,如图9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若干滚轮431,若干滚轮431间隔设置于限位齿条430的下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便于对翻转扇门420进行定位,如图8~9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第一棘条440和第二棘条432。
第一棘条440设置于第二限位槽413的侧壁;第二棘条432设置于限位齿条430的一侧壁,并与第一棘条440相配合,用于配合第一棘条440对限位齿条430进行限位。
其中,第一棘条440的棘齿与第二棘条432的棘齿为相反方向布置,从而使第一棘条440能够对第二棘条432进行限位,继而对限位齿条430进行限位。
具体地,在限位齿条430被翻转齿轮421带动而向第二限位槽413内进行移动的情况下,第二棘条432随限位齿条430进行移动并与第一棘条440进行啮合,继而第一棘条440能够对第二棘条432进行限位,避免第二棘条432向反方向进行移动;在需要释放限位齿条430的情况下,此时将限位齿条430向远离第一棘条440的方向进行移动而使第一棘条440与第二棘条432不在啮合,此时转动翻转扇门420,使翻转齿轮421带动限位齿条430向第二限位槽413的外侧进行移动,直至在需要限位齿条430重新对翻转齿轮421进行限位的情况下,将限位齿条430向第一棘条440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第二棘条432与第一棘条440进行限位,从而对翻转齿轮421进行限位,继而对翻转扇门420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限位齿条430向第一棘条440移动,如图8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若干限位弹簧450,若干限位弹簧450间隔设置于第二限位槽413内,其一端分别与第二限位槽413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限位齿条430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若干限位弹簧450用于推动限位齿条430向第一棘条440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节操作限位齿条430,开启扇400还包括操作元件433,操作元件433设置于限位齿条430的靠近室内的一侧。
其中,操作元件433可以为把手、操作环等。
进一步地,为了限制翻转扇门420的开启角度,避免翻转扇门420开启的角度过大,如图6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第三限位槽414和限位杆422。
第三限位槽414开设于翻转槽411内;限位杆422设置于翻转扇门420的下端,并位于第三限位槽414内,用于配合第三限位槽414对翻转扇门420进行限位。
具体地,在限位杆422随翻转扇门420转动至与第三限位槽414的侧壁相抵接的情况下,第三限位槽414能够限制限位杆422的转动,继而限制翻转扇门420的转动,以避免翻转扇门420翻转角度过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关闭翻转扇门420,如图7所示,开启扇400还包括复位弹簧460,复位弹簧460设置于第三限位槽414的远离建筑横梁的一侧,其一端与第三限位槽414的侧壁,另一端与限位杆422固定连接,用于在翻转扇门420关闭的情况下,推动限位杆422,以使限位杆422带动翻转扇门420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能够将开启扇400室内侧进行翻转,从而能够降低开启扇400对外立面幕墙的效果的影响,减少雨水渗透的可能性,其在开启翻转扇门420时,转动翻转扇门420,翻转扇门420带动翻转齿轮421进行转动,翻转齿轮421带动限位齿条430和第二棘条432向第二限位槽413的内侧进行移动,在翻转扇门420翻转至一定角度后,此时第一棘条440对第二棘条432进行限位,继而实现对限位齿条430和翻转扇门420进行限位,避免翻转扇门420由于重力因素自动翻转;在关闭翻转扇门420时,移动限位齿条430,使限位齿条430侧端的第二棘条432与第一棘条440分离,此时第一棘条440不在对第二棘条432进行限位,继而也不在对第一棘条440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关闭翻转扇门42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立面板(100),若干所述立面板(100)竖直设置于所述建筑横梁上布置的安装元件(700)上;
若干安装框架(200),若干所述安装框架(200)间隔且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立面板(100)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安装框架(200)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元件(700)上;
若干钢化玻璃(300),每一所述钢化玻璃(300)竖直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安装框架(200)之间,其下端与一所述安装框架(200)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另一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中端固定连接;
若干开启扇(400),若干所述开启扇(400)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上端,并位于对应的所述钢化玻璃(300)的下端,所述开启扇(400)外侧到所述安装元件(700)的距离小于其所在的所述安装框架(200)外侧到所述安装元件(700)的距离,且所述开启扇(400)向内侧的所述安装元件(700)方向翻转开启;
若干保温防水层(500),若干所述保温防水层(500)倾斜且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上端,并与若干所述开启扇(400)对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背衬板(600),若干所述背衬板(600)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下端,并位于对应所述钢化玻璃(300)的靠近所述建筑横梁的一侧,用于遮挡所述建筑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包括:
安装座(410),所述安装座(41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上端,所述安装座(410)的上端开设有翻转槽(411);
翻转扇门(420),所述翻转扇门(420)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200)的上端,且所述翻转扇门(420)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槽(4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翻转齿轮(421),所述翻转齿轮(42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10)的下端中部,并位于所述翻转槽(411)中部开设的第一限位槽(412)内;
限位齿条(430),所述限位齿条(430)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10)下端开设的第二限位槽(413)内,其上端与所述翻转齿轮(421)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若干滚轮(431),若干所述滚轮(431)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430)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第一棘条(440),所述第一棘条(440)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3)的侧壁;
第二棘条(432),所述第二棘条(432)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430)的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棘条(440)相配合,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棘条(440)对所述限位齿条(430)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若干限位弹簧(450),若干所述限位弹簧(45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3)内,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槽(413)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齿条(430)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操作元件(433),所述操作元件(433)设置于所述限位齿条(430)的靠近室内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第三限位槽(414),所述第三限位槽(414)开设于所述翻转槽(411)内;
限位杆(422),所述限位杆(422)设置于所述翻转扇门(420)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414)内,用于配合所述第三限位槽(414)对所述翻转扇门(420)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400)还包括:
复位弹簧(460),所述复位弹簧(460)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槽(414)的远离所述建筑横梁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414)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422)固定连接。
CN202122188022.3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Active CN21567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8022.3U CN21567038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8022.3U CN21567038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0388U true CN21567038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8022.3U Active CN215670388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0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L231795B1 (pl) Okno dachowe, zwłaszcza dla dachów płaskich
US4385470A (en) Insulated pocket window
CN101525974A (zh) 建筑通用外门窗遮阳一体化系统
CN202176225U (zh) 一种多功能隔热断桥铝木复合内开内倒窗
CN215670388U (zh) 一种具有内倒式开启扇的幕墙
CN108019141B (zh) 防火遮阳节能一体化窗
CN211851607U (zh) 一种带织物遮阳的门窗
CN211776978U (zh) 一种多功能防盗门通风窗
CN206495615U (zh) 设有金刚网的断桥门窗
CN206468224U (zh) 内置百叶的断桥门窗
CN210289529U (zh) 门窗防盗压线及防盗门窗扇
CN107217975A (zh) 一体式开启防盗窗
CN207080121U (zh) 旋转式铝合金窗户
CN109930966B (zh) 一种防水隔热窗
CN201416373Y (zh) 建筑通用外门窗遮阳一体化结构
KR20110001229U (ko) 외벽 이중 창문 시스템
KR102525793B1 (ko) 세이프 도어용 커버 조립식 프레임 구조
CN213869596U (zh) 具有可开闭通风结构的门及建筑
CN111594014A (zh) 一种多功能防盗门通风窗
CN216240260U (zh) 一种隔热型外悬窗
CN210768542U (zh) 一种具有改进型滑轮锁扣的内置百叶玻璃
CN202850754U (zh) 一种中空外开门窗
JPS5847194Y2 (ja) 入替雨戸付窓構造
CN219840568U (zh) 一种用于建筑门窗洞口的遮阳的电动提升式外挂百叶窗系统
CN2470520Y (zh) 双帘双轨防火卷帘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