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8279U -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8279U
CN215668279U CN202120890350.5U CN202120890350U CN215668279U CN 215668279 U CN215668279 U CN 215668279U CN 202120890350 U CN202120890350 U CN 202120890350U CN 215668279 U CN215668279 U CN 215668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liquid
pipe section
plating
deliver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903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送林
张有平
胡柏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yang Dmegc Rare Earth Mag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yang Dmegc Rare Earth Mag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yang Dmegc Rare Earth Mag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yang Dmegc Rare Earth Mag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903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8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8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8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滴液收集机构,用于接收电镀工件从电镀槽带出的滴液,且滴液收集机构相对于待安装基础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接液部,位于电镀槽的一侧,接液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接液部与电镀槽连通;排液管,包括与滴液收集机构连通的第一横向管段和与第一横向管段相连接的第二横向管段,其中,第一横向管段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与接液部连通,以将滴液收集机构收集的液体经排液管和接液部排至电镀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能够避免不同电镀液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镀领域的污染源主要是废水排放,近几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废水排放指标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提高了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Ni2+、Cu2+、Zn+和Cr3+等等)的排放标准。而在电镀领域,这些重金属主要存在于电镀过程中提起滚筒(即电镀生产线的运输机构)或提出电镀工件时带出的镀液中。
现有技术中,对于在电镀过程中滚筒或电镀工件等带出的镀液,一般将上述镀液直接排入废水系统处理。在多种镀层组合的电镀生产线上,电镀行车运行至交换工位槽时,两个不同工序的镀槽对应的两个排液管排出的镀液可能会排至同一工序的接液部中,从而发生镀液的交叉污染的问题,因此收集的镀液不能回收利用,并且交叉污染的镀液在排放后,会加重处理废水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上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能够避免不同电镀液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滴液收集机构,用于接收电镀工件从电镀槽带出的滴液,且滴液收集机构相对于待安装基础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接液部,位于电镀槽的一侧,接液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接液部与电镀槽连通;排液管,包括与滴液收集机构连通的第一横向管段和与第一横向管段相连接的第二横向管段,其中,第一横向管段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与接液部连通,以将滴液收集机构收集的液体经排液管和接液部排至电镀槽。
进一步地,排液管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向管段和第二竖向管段,第一横向管段经第一竖向管段与滴液收集机构连通,第二横向管段经第二竖向管段与接液部连通。
进一步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横向管段的支撑件,支撑件与待安装基础连接,且至少部分支撑件位于第二横向管段的外周,第二横向管段相对于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位于接液部和电镀槽之间的输送管,接液部经输送管与电镀槽连通。
进一步地,输送管包括第一输送管段和与第一输送管段相连通的第二输送管段,其中,第一输送管段的一端与接液部连通,第一输送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管段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管段的另一端与电镀槽连通,其中,第一输送管段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二输送管段的至少部分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滴液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待安装基础的底座和设置于底座的接液盘,接液盘具有容纳槽和与容纳槽连通的出液口,容纳槽的底壁为倾斜表面,出液口位于容纳槽的底壁。
进一步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待安装基础;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齿条,与至少部分滴液收集机构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设置,以使齿条带动滴液收集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待安装基础;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滴液收集机构,导向轮与导轨滚动配合;或者,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镀生产线,包括多个电镀组件和上述的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每个电镀组件均包括电镀槽,且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与多个电镀组件的多个电镀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电镀组件还包括电镀行车,电镀行车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运输机构,运输机构用于吊运电镀工件,支架形成待安装基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滴液收集机构以及和滴液收集机构连通的排液管,并且排液管的第二横向管段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使电镀工件由电镀槽带出的电镀滴液,经滴液收集机构收集,并且沿着第二横向管段朝第一方向流至电镀槽一侧的接液部,这样,当电镀行车运行至交换工位槽时,可以避免收集的电镀滴液流至下一个电镀工序的电镀槽的一侧的接液部,从而能够避免两种电镀液在交换工位槽的一侧的接液部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的左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的排液管、接液盘和接液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滴液收集机构;11、底座;12、接液盘;20、接液部;30、排液管;31、第一横向管段;32、第二横向管段;33、第一竖向管段;34、第二竖向管段;40、支撑件;50、输送管;51、第一输送管段;511、第一管段;512、第二管段;52、第二输送管段;521、第三管段;522、第四管段;70、导向机构;71、导轨;72、导向轮;1、电镀行车;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生产线具有多个不同电镀组件(即多个不同电镀组件对应多个电镀工序)。每个电镀组件都包括用于容纳电镀液的电镀槽以及用于暂时放置工件的交换工位槽。同时,为了对不同工序的电镀液进行回收,每个电镀组件对应设置一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即每个电镀槽对应一个回收装置;不同工序的接液部之间是不连通的。
其中,电镀槽和交换工位槽在第一方向上依次布置,电镀行车将电镀工件由电镀槽中吊起,并且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交换工位槽的上方,将电镀工件放置在交换工位槽中,以使下一电镀工序中的电镀行车将上述电镀工件由交换工位槽吊运至下一个电阻组件的电镀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方向为电镀行车的运行方向,即为滴液收集机构10的运行方向;如图1所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滴液收集机构10、接液部20和排液管30。其中,滴液收集机构10用于接收电镀工件从电镀槽带出的滴液,且滴液收集机构10相对于待安装基础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接液部20位于电镀槽的一侧,接液部20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接液部20与电镀槽连通;排液管30包括与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的第一横向管段31和与第一横向管段31相连接的第二横向管段32,其中,第一横向管段31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32与接液部20连通,以将滴液收集机构10收集的液体经排液管30和接液部20排至电镀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滴液收集机构10以及和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的排液管30,并且排液管30的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使电镀工件由电镀槽带出的电镀滴液,经滴液收集机构10收集,并且先沿第一横向管段31流至第二横向管段32,然后再沿着第二横向管段32朝第一方向流至电镀槽一侧的接液部20,这样,当电镀行车带着滴液收集机构10和排液管30沿第一方向运行至交换工位槽的过程中,排液管30始终与该接液部20连通,可以避免被收集的电镀滴液流至下一个电镀工序的电镀槽一侧的接液部20,从而避免两种电镀液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从而减小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电镀工件从电镀槽中提起时,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运行至电镀工件的下方,并且接收电镀工件滴下的电镀液,电镀液经与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的排液管30流至接液部20,并且由接液部20流至电镀槽,以实现电镀滴液的再利用,从而避免发生镀液中各种成分流失,资源浪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滴液收集机构10位于电镀槽和被电镀行车提起的电镀工件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需使排液管30排出的电镀液流至接液部20,即排液管30排出的电镀液不可以流至下一个回收装置中的接液部20,从而避免不同电镀液在交换工位槽的一侧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排液管30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向管段33和第二竖向管段34,第一横向管段31经第一竖向管段33与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第二横向管段32经第二竖向管段34与接液部20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滴液收集机构10中的电镀液经第一竖向管段33流至第一横向管段31,再由第一横向管段31流至第二横向管段32,然后由第二横向管段32流至第二竖向管段34,直至流至接液部20,这样,在滴液收集机构10和排液管30跟着电镀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排液管30流出的液体始终排至接液部20中,也就是与该回收装置对应的电镀组件的电镀槽中的电镀液始终排至同一个接液部20(如图3所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同工序的电镀液排至同一接液部产生的交叉污染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横向管段32的支撑件40,支撑件40与待安装基础连接,且至少部分支撑件40位于第二横向管段32的外周,第二横向管段32相对于支撑件4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在滴液收集机构10带动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支撑件40可以支撑第二横向管段32,避免第二横向管段32发生变形或者较大的振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件40包括支撑本体和与支撑本体连接的套筒,其中,套筒套设于第二横向管段32的外周,以使第二横向管段32可以在套筒内沿第一方向移动,即支撑件40可以避免第二横向管段32发生变形,但是,并不限制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位于接液部20和电镀槽之间的输送管50,接液部20经输送管50与电镀槽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接液部20内的电镀液可以通过输送管50流回电镀槽中,这样可以使电镀工件带出的镀液直接回至电镀槽内,从而可以使电镀槽中的电镀液成分减少流失,并且使电镀液处于稳定状态,进而使电镀出的产品质量稳定,进一步地,通过对电镀液的回收再利用可以使电镀成本下降,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输送管50包括第一输送管段51和与第一输送管段51相连通的第二输送管段52,其中,第一输送管段51的一端与接液部20连通,第一输送管段51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管段52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管段52的另一端与电镀槽连通,其中,第一输送管段51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二输送管段52的至少部分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接液部20中的电镀液沿第一输送管段51流至第二输送管段52,然后再沿着第二输送管段52朝第二方向流至电镀槽,这样,可以使接液部20中的电镀液直接流回至电镀槽内,从而可以使电镀槽中的电镀液成分减少流失。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段51包括与接液部20连通的第一管段511和与第一管段511连通的第二管段512,其中,第一管段511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管段512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第二输送管段52包括与第二管段512连通的第三管段521和与第三管段521连通的第四管段522,并且第三管段521经第四管段522与电镀槽连通,其中,第三管段52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四管段522沿竖直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接液部20中的电镀液经依次相连通的第一管段511、第二管段512、第三管段521和第四管段522更加顺畅地流至与该回收装置对应的电镀槽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滴液收集机构10包括设置于待安装基础的底座11和设置于底座11的接液盘12,接液盘12具有容纳槽和与容纳槽连通的出液口,容纳槽的底壁为倾斜表面,出液口位于容纳槽的底壁。
通过上述设置,电镀工件带出的电镀滴液滴落至容纳槽中,并且容纳槽中的电镀液由容纳槽的底壁的较高的一端流至底壁的较低的一端(即流至出液口),从而使接液盘12中的电镀液更顺畅地从出液口流出,避免接液盘12发生积液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底壁与水平面具有倾角β,其中,3°≤β≤5°。并且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出液口的一端要低于底壁未设置出液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其中,驱动电机设置于待安装基础;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齿条与至少部分滴液收集机构10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设置,以使齿条带动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并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设置,这样,齿条相对于齿轮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当电镀工件被提起时,滴液收集机构10可以移动至电镀工件的下方,接收电镀工件滴落的电镀液,当电镀工件需要放入电镀槽中时,可以使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远离电镀工件的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70,导向机构70包括导轨71和导向轮72。其中,导轨7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待安装基础;导向轮72可转动地设置于滴液收集机构10,导向轮72与导轨71滚动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当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导向轮72相对于导轨71沿第一方向滚动,从而对滴液收集机构10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导向轮72可以支撑滴液收集机构10,使滴液收集机构10更顺畅地沿第一方向移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装置,这样,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来控制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从而控制滴液收集机构10对电镀工件带出的电镀滴液进行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镀生产线,包括多个电镀组件和上述的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每个电镀组件均包括电镀槽,且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与多个电镀组件的多个电镀槽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对电镀工件进行多层电镀,并且在多层电镀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多种电镀液交叉污染的问题,从而回收利用电镀液,减少电镀液的浪费,进一步地,也可以减少电镀液中重金属的排放,从而降低废水的处理难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镀组件还包括电镀行车1,电镀行车1包括支架2和设置于支架2上的运输机构,运输机构用于吊运电镀工件,支架2形成待安装基础。
通过上述设置,运输机构可以将电镀工件由电镀槽中提起,并且运输至交换工位槽,从而实现电镀工件的多镀层电镀。
下面具体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的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滴液收集机构10、接液部20、排液管30、支撑件40和输送管50。其中,滴液收集机构10经排液管30与接液部20连通,接液部20经输送管50与电镀槽连通,并且滴液收集机构10位于电镀槽和被提起的电镀工件之间,接液部20位于电镀槽的一侧。其中,支撑件40用于支撑排液管30。
通过上述设置,当电镀工件从电镀槽中提起时,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运行至电镀工件的下方,并且接收电镀工件从电镀槽带出的电镀液后,上述电镀液经滴液收集机构10收集后能够沿排液管30流至接液部20中,并且接液部20中的电镀液经输送管50流至电镀槽中,从而可以实现电镀液的回收,以减少电镀液的浪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液管30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竖向管段33、第一横向管段31、第二横向管段32和第二竖向管段34。其中,第一横向管段31经第一竖向管段33与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第二横向管段32经第二竖向管段34与接液部20连通,并且,第一横向管段31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竖向管段33和第二竖向管段34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滴液收集机构10经排液管30与接液部20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滴液收集机构10中的电镀液经第一竖向管段33流至第一横向管段31,再由第一横向管段31流至第二横向管段32,然后由第二横向管段32朝第一方向流至第二竖向管段34,直至流至接液部20,这样,在滴液收集机构10和排液管30跟着电镀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排液管30流出的液体始终排至接液部20中,也就是与该回收装置对应的电镀组件的电镀槽中的电镀液始终排至同一个接液部20(如图3所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同工序的电镀液排至同一接液部产生的交叉污染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件40用于支撑第二横向管段32,并且支撑件40的一端与待安装基础连接,支撑件40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横向管段32的外周,这样,在滴液收集机构10带动第二横向管段32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支撑件40可以支撑第二横向管段32,避免第二横向管段32发生变形或者较大的振动。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镀生产线,包括多个电镀组件和上述的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多个电镀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其中,每个电镀组件均包括电镀槽,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与多个电镀组件的多个电镀槽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多个电镀组件可以对电镀工件进行多镀层电镀,并且通过设置与多个电镀槽对应的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种电镀液的回收,并且,电镀液的回收装置也可以避免两个电镀槽之间的电镀液的交叉污染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每个电镀组件均包括电镀行车1,多个电镀行车1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并且每个电镀行车1上均设置有滴液收集机构10。
通过上述设置,当电镀行车带动电镀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滴液收集机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滴液收集机构10对同一电镀工序中的电镀工件从电镀槽中带出的电镀液进行收集。
发明人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了计算验证(滚镀镍铜镍的电镀生产线安装上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带出电镀液80-120毫升/桶×12桶/小时×24小时×30天/月=691至1036.8升/月。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电镀生产线每月可以回收691升至1036.8升的电镀液。
这样,本实施例的电镀生产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电镀生产线,每个月要少加电解液和金属阳极3至5次,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电镀生产线仅需要微调电镀液的化学成分,并且根据用量补加金属阳极即可,从而避免大量增加电镀用料,降低电镀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电镀生产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电镀生产线可以减少重金属排放,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镀镍溶液中含镍离子约80克/升×(691-1036.8)升/月=55.280-82.99kg/月。
镀铜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约25克/升×(691-1036.8)升/月=17.275-25.92kg/月。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每月的重金属的排放大幅减少,极大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和难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滴液收集机构以及和滴液收集机构连通的排液管,并且排液管的第二横向管段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使电镀工件由电镀槽带出的电镀滴液,经滴液收集机构收集,并且沿着第二横向管段朝第一方向流至电镀槽一侧的接液部,这样,当电镀行车运行至交换工位槽时,可以避免被收集的电镀滴液流至下一个电镀工序的电镀槽的一侧的接液部,从而避免两种电镀液在交换工位槽的一侧的接液部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进一步地,接液部中的电镀液通过输送管流至电镀槽中,从而可以实现电镀液的回收,进而减少电镀液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滴液收集机构(10),用于接收电镀工件从电镀槽带出的滴液,且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相对于待安装基础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接液部(20),位于所述电镀槽的一侧,所述接液部(2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接液部(20)与所述电镀槽连通;
排液管(30),包括与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的第一横向管段(31)和与所述第一横向管段(31)相连接的第二横向管段(32),其中,所述第一横向管段(3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与所述接液部(20)连通,以将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收集的液体经所述排液管(30)和所述接液部(20)排至所述电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30)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向管段(33)和第二竖向管段(34),所述第一横向管段(31)经所述第一竖向管段(33)与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连通,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经所述第二竖向管段(34)与所述接液部(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的支撑件(40),所述支撑件(40)与所述待安装基础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支撑件(40)位于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的外周,所述第二横向管段(32)相对于所述支撑件(4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接液部(20)和所述电镀槽之间的输送管(50),所述接液部(20)经所述输送管(50)与所述电镀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0)包括第一输送管段(51)和与所述第一输送管段(51)相连通的第二输送管段(52),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管段(51)的一端与所述接液部(20)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段(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管段(5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段(5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镀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管段(51)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输送管段(52)的至少部分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包括设置于所述待安装基础的底座(1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接液盘(12),所述接液盘(12)具有容纳槽和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为倾斜表面,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待安装基础;
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齿条,与至少部分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70),所述导向机构(70)包括:
导轨(7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待安装基础;
导向轮(7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滴液收集机构(10),所述导向轮(72)与所述导轨(71)滚动配合;或者,
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装置。
9.一种电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镀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多个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电镀组件均包括电镀槽,且多个所述电镀液的回收装置与多个所述电镀组件的多个电镀槽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组件还包括电镀行车(1),所述电镀行车(1)包括支架(2)和设置于所述支架(2)上的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吊运所述电镀工件,所述支架(2)形成所述待安装基础。
CN202120890350.5U 2021-04-27 2021-04-27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Active CN215668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0350.5U CN21566827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0350.5U CN21566827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8279U true CN215668279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90350.5U Active CN215668279U (zh) 2021-04-27 2021-04-27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8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0910B (zh) 一种四卡盘激光切管系统
CN215668279U (zh) 电镀液的回收装置及电镀生产线
CN115074795B (zh) 一种阴极导电装置及电镀设备
CN201381279Y (zh) 蚀刻设备
CN113481578A (zh) 一种全自动环形垂直升降式电镀生产线
CN209974905U (zh) 一种五金件镀锌前除油及酸洗设备
CN205474089U (zh) 一种挂镀生产设备的传送装置
CN208087162U (zh) 升降式快速提挂交换车
CN212128332U (zh)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AU594042B2 (en) Device for metal strip electrolytic processing
CN217892863U (zh) 一种新型油墨车
CN219621289U (zh) 一种隔水系统和卷对卷水平表面处理设备的处理槽
CN214088728U (zh) 水平式全自动泵筒内壁电镀生产线
CN220952133U (zh) 电镀设备
CN217499476U (zh) 一种链式电镀设备
JP2013194242A (ja) 板状ワークの片面めっき装置
CN218370061U (zh) 一种电镀池用输送线
JP4823878B2 (ja) 電着塗装装置及び電着塗装方法
CN217418790U (zh) 一种钢丝的热镀锌设备
CN214864538U (zh) 磨机主轴防腐涂抹装置
CN217052400U (zh) 一种垂直连续化学镀生产线
CN213476139U (zh) 过液输送组件、铜排压轮装置及铜排连续镀锡设备
CN113909049B (zh) 涂油装置
CN214361712U (zh) 一种铝板用酸洗装置
CN220900888U (zh) 一种钢管防腐生产用水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