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3522U -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3522U
CN215663522U CN202121909495.1U CN202121909495U CN215663522U CN 215663522 U CN215663522 U CN 215663522U CN 202121909495 U CN202121909495 U CN 202121909495U CN 215663522 U CN215663522 U CN 21566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leeve
spring
push rod
recipr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94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启想
梁厚堃
张辉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94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3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其中关联活动装置包括触发机构、往复运动机构、旋转机构、旋转折叠机构,触发机构与往复运动机构相抵接,往复运动机构套接于旋转机构内并可在旋转结构内伸展或收缩,往复运动机构在伸展状态时可对旋转机构进行限位,旋转机构与旋转折叠机构转动连接,且旋转机构端部还可与旋转折叠机构端部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可通过简单的下压及旋转两个动作即可完成折叠收纳,使具有该关联活动装置的可折叠搬运推车可以便捷地实现折叠操作,在折叠把手的同时即可实现车轮的折叠,操作简单省事,大大地减小了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收纳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背景技术
为了在非使用状态时节省收纳空间,一般将手推车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但现有的可折叠的手推车大多只能进行把手部分的折叠,而车轮部分无法折叠,导致手推车在折叠后仍占据较大的收纳空间;一些把手及车轮部分均可折叠的手推车,在折叠时通常是进行分步骤依次折叠,耗时且耗力。
中国专利CN203793381U公开公开了一种折叠手推车,结构较为简单,但只能进行把手部分的折叠,车轮部分无法折叠,故手推车在非使用状态仍不方便收纳。
中国专利CN210310429U公开了一种车轮可折叠的手推车,结构较为复杂,在进行折叠时操作步骤多,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可通过简单的下压及旋转两个动作即可完成折叠收纳,使具有该关联活动装置的可折叠搬运推车可以便捷地实现折叠操作,在折叠把手的同时即可实现车轮的折叠,操作简单省事,大大地减小了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收纳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包括触发机构、往复运动机构、旋转机构、旋转折叠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相抵接,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套接于所述旋转机构内并可在旋转机构内伸展或收缩,往复运动机构在伸展状态时对旋转机构进行限位,旋转机构与所述旋转折叠机构转动连接,且旋转机构端部还可与旋转折叠机构端部抵接并对旋转折叠机构进行旋转限位;所述触发机构可在移动过程中使往复运动机构收缩以解除对旋转机构的限位,所述旋转机构在进行旋转时可解除对所述旋转折叠机构的限位使旋转折叠机构在弹性作用直线移动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机构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往复运动机构可以实现来回往复运动,旋转机构可以进行转动,旋转折叠机构可以借助弹性回复力在伸展的同时实现旋转;在初始状态时,往复运动机构处于伸展状态,此时,往复运动机构的端部插入旋转机构的端部进行限位,使旋转机构在外力作用下无法进行旋转运动,而此时旋转折叠机构由于与旋转运动机构端部抵接,旋转折叠机构处于压缩状态;在触发机构往下运动时,同步推动往复运动机构向内收缩,进而解除往复运动机构对旋转机构的限位,此时,旋转机构可以进行旋转,而旋转机构进行旋转后,旋转折叠机构将不再与旋转机构抵接,由于没有外力限制,旋转折叠机构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伸展状态,在旋转折叠机构从压缩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的过程中,在直线运动的同时伴随着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触发机构与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把手连接,将旋转折叠机构与车轮连接,即可通过简单的将把手部分下压和旋转即可同步带动车轮进行旋转,在把手进行折叠的同时即可实现车轮的折叠,操作简单省事,无需进行智力劳动,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优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触发机构两侧且两个往复运动机构均套接于所述旋转机构内;所述旋转折叠机构为两个,两个旋转折叠机构分别与所述旋转机构两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触发机构抵接,且第一推杆端部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可在所述触发机构的推动下朝第一弹簧方向运动使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套筒、U型旋转支架、连接杆,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推杆、所述第一弹簧外,所述U型旋转支架装设于与所述套筒端部,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U型旋转支架开口端部且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U型旋转支架靠近所述套筒端部的第一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卡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卡槽,在所述套筒靠近所述U型旋转支架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第二卡槽中与第二卡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圆环形结构且在圆环形结构上开设有缺口,在所述套筒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缺口内且可在第一连接件缺口范围内进行转动;在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卡销;在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卡接件与第二卡槽卡接,在第一弹簧伸展时可推动第一推杆运动使卡销从第二卡槽顶出卡接件。
优选地,所述旋转折叠机构包括支撑杆,依次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一套管、第二弹簧、第二套管,在所述第一套管靠近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设有棘齿,在所述第二套管靠近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设有反向棘齿,所述支撑杆端部穿设在所述U型旋转支架中,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U型旋转支架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端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包括把手、如上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设有至少一个车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两个,所述把手与所述关联活动装置靠近所述触发机构的端部连接,两个支撑架分别装设于两个旋转折叠机构底部且可跟随旋转折叠机构转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把手在下压时可与所述触发机构抵接并推动所述触发机构向下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且与所述旋转机构、两个旋转折叠机构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触发机构与往复运动机构之间通过触发机构的上下移动转换成往复运动机构的水平移动,往复运动机构的水平移动控制是否对旋转机构进行限位,在限位状态下,旋转机构的U型旋转支架无法进行转动,旋转折叠机构的第一套管与U型旋转支架抵接,使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但旋转机构的套筒可以进行转动;在非限位状态下,旋转机构的U型旋转支架可以进行转动,在U型旋转支架相对于连接杆进行旋转之后,解除了U型旋转支架与第一套管的抵接,第二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第一套管向前直线运动的同时利用棘齿实现同步转动;
(2)通过将触发机构、往复运动机构、旋转机构、旋转折叠机构形成关联活动装置,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单一的作用点的力可传递到整个装置,无需分别针对多点进行作用便可实现整体联动;利用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把手向下施力在收缩把手的同时可解除往复运动机构对旋转机构的限位,然后通过旋转折叠机构的配合,实现车轮的转动折叠,实现对把手施加旋转力,在旋转把手的同时即可使车辆也跟随着旋转折叠,用简单的针对把手的两步操作即可完成对整个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折叠收纳,十分简便,省时省力,且不费脑;
(3)通过将往复运动机构与旋转机构间设置成活动卡接的结构,使可折叠搬运推车在展开的正常使用状态下,可以对把手进行角度的调节,便于拉动或推动可折叠搬运推车且可以更省力及更安全,相对于把手均为固定角度的可折叠搬运推车,把手与推车载物面板角度较小,使用者在拉动推车时,推车载物面板容易与使用者的脚部发生擦碰,严重时容易造成受伤;而且把手与推车载物面板较小的角度不利于使用者拉动货物;可根据需要调整把手的角度即可解决该问题,而且在把手转动的同时由于往复运动机构对旋转机构的限位作用,旋转机构无法进行转动,因而可保持可折叠搬运推车的展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关联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关联活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套筒、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第一种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第二种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折叠状态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折叠状态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折叠状态第三视角的且去除单侧U 型旋转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把手处于竖直方向时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爆炸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触发机构;11、第二推杆;12、推块;2、往复运动机构;21、第一推杆;211、卡销;22、滑块;23、第一弹簧;3、旋转机构;31、套筒;311、第二卡槽;32、U型旋转支架;33、连接杆;34、第一连接件;341、第一卡槽; 35、卡接件;351、凸起;36、第二连接件;4、旋转折叠机构;41、支撑杆; 42、第一套管;421、棘齿;43、第二弹簧;44、第二套管;441、反向棘齿; 45、第三套管;101、关联活动装置;102、把手;1021、手柄;1022、拉杆; 1023、外杆;1024、内杆;1025、传动杆;1026、弹性卡销;103、支撑架;104、车轮;10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关联活动装置的实施例,包括触发机构1、往复运动机构2、旋转机构3、旋转折叠机构4,触发机构1与往复运动机构2相抵接,往复运动机构2套接于旋转机构3内并可在旋转机构3内伸展或收缩,往复运动机构2在伸展状态时可对旋转机构3进行限位,旋转机构3 与旋转折叠机构4转动连接,且旋转机构3端部还可与旋转折叠机构4端部抵接并对旋转折叠机构4进行旋转限位;触发机构1可在移动过程中使往复运动机构2收缩以解除对旋转机构3的限位,旋转机构3在进行旋转时可解除对旋转折叠机构4的限位使旋转折叠机构4在弹性作用下直线移动并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往复运动机构2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触发机构1两侧且两个往复运动机构2均套接于旋转机构3内;旋转折叠机构4为两个,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分别与旋转机构3两端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分别用于与可折叠搬运推车的两侧车轮104连接,进而便于带动车轮104进行折叠,而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 分别与旋转机构3的两端抵接,通过一个触发机构1同时带动两侧的往复运动机构2向中间进行收缩,以解除往复运动机构2对旋转机构3端部的限位,使后续两侧的旋转折叠机构4均可以进行转动,此处,对称设置的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从压缩状态变为伸展状态时是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旋转的,均朝相向相反方向即各自朝中间进行旋转,使与其连接的车轮104均可朝内折叠,进一步节省收纳空间。
进一步地,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第一推杆21、第一弹簧23,第一推杆21 与触发机构1抵接,且第一推杆21端部与第一弹簧23连接,第一推杆21可在触发机构1的推动下朝第一弹簧23方向运动使第一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分布于触发机构1两侧的两个往复运动机构2可以共用一个第一弹簧23,第一推杆21与触发机构1抵接,在触发机构1向下移动过程中,推动滑块22朝压缩第一弹簧23方向运动,具体地,第一推杆21与触发机构1抵接的部分可以是楔形或三角形结构,触发机构1与第一推杆21接触的端部的结构与第一推杆21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但反向设置,使触发机构1在下移时表面可以与第一推杆21楔形或三角形结构的表面完全贴合,起更好的施力作用,带动第一推杆21运动;同时第一推杆21带动第一推杆21回缩,使第一推杆 21解除对旋转机构3的限位,旋转机构3在解除限位后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旋转运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推杆21与触发机构1接触的地方设置滑块22,滑块22一端与第一推杆2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弹簧23连接,滑块22顶部与触发机构1相抵接,滑块22可以是楔形或三角形结构,触发机构1在下移时推动滑块22运动,滑块22带动第一推杆21向压缩第一弹簧23方向运动,使第一推杆21解除对旋转机构3的限位。
进一步地,旋转机构3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套筒31、U型旋转支架32、连接杆33,套筒31套接于第一推杆21、滑块第一弹簧23外,U型旋转支架32 装设于与套筒31端部,第一推杆21与U型旋转支架32活动连接,连接杆33 设于U型旋转支架32开口端部且与U型旋转支架32转动连接。
具体地,U型旋转支架32为两个,分别设于套筒31的两端,连接杆33两端穿设于关于往复运动机构2对称设置的两个U型旋转支架32中,且连接杆 33可在旋转机构3转动时充当旋轴作用,在第一弹簧23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推杆21插入U型旋转支架32设置,U型旋转支架32在第一推杆21的限位作用下,无法绕连接杆33进行转动,而当第一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推杆21回缩,退出U型旋转支架32,即解除了对U型旋转支架32的限位,此时将外力作用于套筒31,套筒31可带动两端的U型旋转支架32绕连接杆 33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旋转机构3还包括固定设于U型旋转支架 32靠近套筒31端部的第一连接件34、用于带动第一连接件34转动的卡接件 35,在第一连接件34上设有第一卡槽341,在套筒31靠近U型旋转支架32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311,卡接件35设于第一卡槽341中且与第一连接件34转动连接,在卡接件35上设有凸起351,凸起351可插入第二卡槽311中与第二卡槽311卡接。
具体地,卡接件35设于第一连接件34中的第一卡槽341内且可与第一连接件34转动连接,通过卡接件35的凸起351插入套筒31的第二卡槽311使套筒31进行转动时可带动卡接件35,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34促使U型旋转支架 32进行转动,实现套筒31与U型旋转支架32的联动。此处并没有通过将套筒 31与U型旋转支架32进行固定连接,而是采用一种活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是为了达到套筒31与U型旋转支架32之间可实现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状态是套筒31与U型旋转支架32不连接,此时,通过套筒31的转动并不会带动U型旋转支架32进行转动,而套筒31可与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把手102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在可折叠搬运推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实现把手102可进行角度的调整;另一状态是套筒31与U型旋转支架32进行连接,此时,通过套筒31的转动可以带动U型旋转支架32进行转动,实现联动折叠的功能;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的实用新型点之一。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套筒31与U 型旋转支架32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34为圆环形结构且在圆环形结构上开设有缺口,在套筒31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36,第二连接件36位于第一连接件34的缺口内且可在缺口范围内进行转动;在第一推杆21上设有卡销211;在第一弹簧23 处于压缩状态时卡接件35与第二卡槽311卡接,在第一弹簧23伸展时可推动第一推杆21运动使卡销211从第二卡槽311顶出卡接件35。
具体地,套筒31端部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6与第一连接件34进行活动接触,设置第一连接件34上的缺口是为了在第一推杆21在第一弹簧23的带动下回缩后解除对U型旋转支架32的限位时,对套筒31的旋转进行限制,而缺口与第二连接件36之间的间隙对应的角度范围即是套筒31可旋转的角度范围,第二连接件36插入第一连接件34的缺口内部分的截面为圆环的一部分,通常将缺口设置为1/4圆,即90度,而第二连接件34插入缺口的部分对应的圆环角度为30度,这样就能实现套筒31中0度到60度范围内的调整,足以满足可折叠搬运推车在使用状态时把手102的角度调整需求;当然,缺口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范围内,也可以将该缺口及对应的第二连接件36在缺口内的部分设置成其他的角度。第一推杆21上的卡销 211的设置可以控制卡接件35是否能实现套筒31与第一连接件34之间的连接作用,在第一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时,此时,也正是解除了第一推杆21对U 型旋转支架32限位的时候,卡接件35的凸起351卡在第二卡槽311内,使卡接件35与套筒31卡接,此时,通过转动套筒31即可实现U型旋转支架32的联动旋转;而在第一弹簧23解除压缩状态开始伸展时可推动第一推杆21运动,使卡销211将卡接件35从第二卡槽311中顶出,使套筒31与卡接件35解除卡接关系,同时,第一推杆21也插入U型旋转支架32中对U型旋转支架32进行限位,此时,在旋转套筒31时,即使第二连接件36与第一连接件34在极限位置会与第一连接件34抵接,但由于U型旋转支架32被限位,因此U型旋转支架不会跟着转动,故套筒31转动不会带动U型旋转支架32转动,而第一推杆21的限位作用是使U型旋转支架32保持原状态的关键,在可折叠搬运推车处于使用状态时,实现把手102活动调节但不影响车轮104端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旋转折叠机构4包括支撑杆41,依次活动套设于支撑杆41上的第一套管42、第二弹簧43、第二套管44,在第一套管42靠近第二弹簧43的端部设有棘齿421,在第二套管44靠近第二弹簧43的端部设有反向棘齿441,支撑杆41端部穿设在U型旋转支架32中,连接杆33穿过U 型旋转支架32及支撑杆41设置,在第二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下,第一套管 42一端与U型旋转支架32端部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管44抵接,第一套管 42的棘齿421与第二套管44的反向棘齿441相互配合。
第一套管42的棘齿421与第二套管44的反向棘齿441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可以利用直线往复移动而转换为转动的结构,第二弹簧43设于第一套管42 与第二套管44之间,利用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第一套管42的直线运动,进而使第一套管42在直线移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具体地,在U型旋转支架32与第一套管42抵接时,使第二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当U型旋转支架32被套筒31 带动相对于连接杆33进行旋转了之后,U型旋转支架32不再与第一套管42抵接,此时在第二弹簧43回复力的推动下,第一套管42向前运动的同时其自身实现转动,而第一套管42可与车轮104连接,第一套管42可带动车轮104进行转动实现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触发机构1包括第二推杆11、推块12,推块12设于第二推杆 11底部且在推块12底部与第一推杆21接触部位设有与第一推杆21配合的楔形或三角形结构,但与第一推杆21上的楔形或三角形结构反向设置,当第二推杆11推动推块12向下移动时,推块12底部与第一推杆21抵接使其压缩第一弹簧23。
如图8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关联活动装置的可折叠搬运推车,包括把手102、如上述的关联活动装置101、设有至少一个车轮 104的支撑架103,支撑架103为两个,把手102与关联活动装置101靠近触发机构1的端部连接,两个支撑架103分别装设于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底部且可跟随旋转折叠机构4转动。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把手102为可伸缩结构,把手102在下压时可与触发机构1抵接并推动触发机构1向下移动。把手102包括手柄1021、拉杆1022,手柄1021设于拉杆1022顶部,便于把持及对可折叠搬运推车施力,优选手柄 1021为环形;拉杆1022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外杆1023和内杆1024、设于外杆 1023底部的传动杆1025,内杆1024顶部与手柄1021连接,内杆1024嵌套于外杆1023内设置,外杆1023与内杆1024通过弹性卡销1026连接,弹性卡销 1026同时起限位作用,将弹性卡销1026往里按压后对手柄1021向下施力可以使内杆1024缩回外杆1023中,在内杆1024运动到外杆1023底部时,可与关联活动装置101的触发机构1连接,具体的是通过内杆1024底部插入第二推杆 11使内杆1024与推块12抵接,内杆1024推动推块12向下移动进而与第一推杆21实现联动。传动杆1025也设有中空腔体,传动杆1025套接于关联活动装置101的套筒31外,因此,通过对手柄1021施力使拉杆1022旋转可带动传动杆1025进而使套筒31进行旋转。
优选地,支撑架103上设有凹槽,支撑架103底部设有车轮104,一个支撑架103至少与两个车轮104连接,如果使用在较大的可折叠搬运推车上,支撑架103长度较长时,也可以在一个支撑架103底部连接多个车轮104,一方面,车轮104可以给可折叠搬运推车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车轮104可以便于可折叠搬运推车的移动;优选车轮104为万向轮。支撑架103的凹槽于关联活动装置101的旋转折叠机构4配合,将第一套管42、第二弹簧43、第二套管44、支撑杆41均放置在支撑架103的凹槽内,再通过螺钉将第一套管42与支撑架103进行连接,第二套管44与支撑杆41连接,优选地,在支撑杆41远离第一套管42的端部设置第三套管45,第三套管45也放置于支撑架103的凹槽内,通过螺钉穿过支撑架103及第三套管45,使第三套管45与支撑架103进行连接,这样,在U型旋转支架32不再与第一套管42抵接时,在第二弹簧43 的回复力推动下第一套管42向前运动的同时进行旋转,带动支撑架103及车辆向可折叠搬运推车的中部进行折叠,完成收纳动作。第三套管45在支撑架103 的转动时跟随着支撑架103相对于支撑杆41进行转动,使整个支撑架103转动时受力平衡,且使在支撑杆41不同位置的车轮104均可以跟随着进行转动完成折叠收纳。为了使可折叠搬运推车的前轮与后轮受力更均衡,且使整个可折叠搬运推车的架构更稳定,可在支撑杆41远离U型旋转支架32的端部再设置一根连接杆33,假设在两根支撑杆41之间,这样,通过前后两根连接杆33与左右两根支撑杆41共同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方形结构,可以使整个可折叠搬运推车不易变形。
优选地,还包括底板105,底板装设于支撑架103上方且与旋转机构3、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均连接。
底部105用于对可折叠搬运推车上放置的物品提供支撑,具体地,底板105 两端均焊接或扣接在两根连接杆33上,底板105两侧均焊接或扣接在两根支撑杆41上,优选采用扣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关系,便于更换及拆卸。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机构(1)、往复运动机构(2)、旋转机构(3)、旋转折叠机构(4),所述触发机构(1)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相抵接,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套接于所述旋转机构(3)内并可在旋转机构(3)内伸展或收缩,往复运动机构(2)在伸展状态时可对旋转机构(3)进行限位,旋转机构(3)与所述旋转折叠机构(4)转动连接,且旋转机构(3)端部还与旋转折叠机构(4)端部抵接并对旋转折叠机构(4)进行旋转限位;所述触发机构(1)可在移动过程中使往复运动机构(2)收缩以解除对旋转机构(3)的限位,所述旋转机构(3)在进行旋转时可解除对旋转折叠机构(4)的限位使旋转折叠机构(4)在弹性作用下进行直线移动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触发机构(1)两侧且两个往复运动机构(2)均套接于所述旋转机构(3)内;所述旋转折叠机构(4)为两个,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分别与所述旋转机构(3)两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第一推杆(21)、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推杆(21)与所述触发机构(1)抵接,且第一推杆(21)端部与所述第一弹簧(23)连接,所述第一推杆(21)可在所述触发机构(1)的推动下朝第一弹簧(23)方向运动使第一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套筒(31)、U型旋转支架(32)、连接杆(33),所述套筒(31)套接于所述第一推杆(21)、所述第一弹簧(23)外,所述U型旋转支架(32)装设于与所述套筒(31)端部,所述第一推杆(21)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3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3)设于所述U型旋转支架(32)开口端部且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3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U型旋转支架(32)靠近所述套筒(31)端部的第一连接件(34)、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34)转动的卡接件(35),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上设有第一卡槽(341),在所述套筒(31)靠近所述U型旋转支架(32)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311),所述卡接件(35)设于所述第一卡槽(341) 中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4)转动连接,在所述卡接件(35)上设有凸起(351),所述凸起(351)可插入所述第二卡槽(311)中与第二卡槽(31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为圆环形结构且在圆环形结构上开设有缺口,在所述套筒(31)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36),所述第二连接件(36)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4)的缺口内且可在第一连接件(34)缺口范围内进行转动;在所述第一推杆(21)上设有卡销(211);在第一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时卡接件(35)与第二卡槽(311)卡接,在第一弹簧(23)伸展时可推动第一推杆(21)运动使卡销(211)从第二卡槽(311)顶出卡接件(35)。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折叠机构(4)包括支撑杆(41),依次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41)上的第一套管(42)、第二弹簧(43)、第二套管(44),在所述第一套管(42)靠近所述第二弹簧(43)的端部设有棘齿(421),在所述第二套管(44)靠近所述第二弹簧(43)的端部设有反向棘齿(441),所述支撑杆(41)端部穿设在所述U型旋转支架(32)中,所述连接杆(33)穿过所述U型旋转支架(32)及所述支撑杆(41)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套管(42)与所述U型旋转支架(32)端部抵接。
8.一种可折叠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02)、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关联活动装置(101)、设有至少一个车轮(104)的支撑架(103),所述支撑架(103)为两个,所述把手(102)与所述关联活动装置(101)靠近所述触发机构(1)的端部连接,两个支撑架(103)分别装设于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底部且可跟随旋转折叠机构(4)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2)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把手(102)在下压时可与所述触发机构(1)抵接并推动所述触发机构(1)向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折叠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05),所述底板(105)装设于所述支撑架(103)上方且与所述旋转机构(3)、两个旋转折叠机构(4)均连接。
CN202121909495.1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Active CN21566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9495.1U CN215663522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9495.1U CN215663522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3522U true CN21566352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9495.1U Active CN215663522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3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1663A (zh) * 2022-09-21 2022-10-21 苏州华瑞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防倾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1663A (zh) * 2022-09-21 2022-10-21 苏州华瑞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防倾结构
CN115211663B (zh) * 2022-09-21 2022-12-16 苏州华瑞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防倾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1467U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
EP3632772B1 (en) Stroller
CN109835405A (zh) 一种推车车架
EP3878713B1 (en) Rotational joint and product for children provided with same
CN215663522U (zh) 一种关联活动装置及可折叠搬运推车
US10457308B2 (en) Cart
WO2016082399A1 (zh) 小型折叠车
US20020180184A1 (en) Foldable pushcart
CN113501039A (zh) 一种联动机构及具有该联动机构的手推车
CN106428181B (zh) 一种儿童手推车
CN112741444A (zh) 一种沙发机架结构及沙发
CN108045424B (zh) 一种童车骨架
CN209107843U (zh) 自动或手动收折的切换机构
CN202074202U (zh) 折叠式机台脚架
CN210680885U (zh) 解锁装置及童车
CN106428179B (zh) 儿童手推车及其收车机构、收车折叠方法
CN208813285U (zh) 折叠儿童推车
CN207943079U (zh) 一种联动折叠式童车
CN201545032U (zh) 婴儿车车架结构
CN220076460U (zh) 一种便携折叠手推车
CN115158433B (zh) 一种儿童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06428183B (zh) 儿童手推车及其推手杆、推手杆收折方法
CN219565136U (zh) 一种折叠推车
CN217048694U (zh) 一种可拆卸易收纳推车
CN220996436U (zh) 宠物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