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6811U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6811U
CN215656811U CN202121614803.8U CN202121614803U CN215656811U CN 215656811 U CN215656811 U CN 215656811U CN 202121614803 U CN202121614803 U CN 202121614803U CN 215656811 U CN215656811 U CN 215656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riving
assembly
fixed
buck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48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48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6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6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6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其包括底板、扣压组件及清刷组件,其中底板设有用于放置待清洁件的承载区;扣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扣压驱动装置、及固定于所述扣压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压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扣压驱动装置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所述扣压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压块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清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往复驱动组件、及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清刷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清刷件相对于所述承载区作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擦拭效果较为均一,清洁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测试用载体的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电子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例如,液晶屏测试或半导体测试领域中通常采用测试载体(carrier)进行检测,测试载体一般设置有导电组件(pogopin组件),导电组件包括浮动板及嵌设于浮动板上表面的导电探针(pin针),测试时导电探针与被测产品上的连接器对接导通,进而实现对电子产品的检测。随着测试载体使用次数的增加,日积月累,测试载体、尤其是导电组件的导电探针上会附着粉尘或污垢,导致影响测试精度和成功率,造成误检。
传统技术中,通常是手动擦拭测试载体,但是嵌设于浮动板上表面的导电探针不易触及,容易遗漏部分区域,导致擦拭效果不均一,清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动擦拭测试载体的方式存在的容易遗漏部分区域或擦拭效果不均一,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
一种清洁装置,其包括底板、扣压组件及清刷组件,其中底板设有用于放置待清洁件的承载区;扣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扣压驱动装置、及固定于所述扣压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压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扣压驱动装置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所述扣压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压块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清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往复驱动组件、及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清刷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清刷件相对于所述承载区作直线往复运动。
上述清洁装置,为了解决手动擦拭导电组件存在的容易遗漏部分区域或擦拭效果不均一,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设置具有承载区的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有清刷组件及扣压组件,其中扣压组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驱动扣压驱动装置相对于底板向靠近承载区的方向移动,顶住放置于承载区的测试载体,起到固定测试载体的目的。扣压组件再通过扣压驱动装置带动压块向下压固定于承载区的测试载体的浮动板,以使嵌设于浮动板的导电探针露出。清刷组件对露出的导电探针进行清洁。上述清洁装置将嵌入浮动板的导电探针露出后进行清洁,清洁较为彻底,进而改善了清洁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若进行清洁的测试载体或其他待清洁件不存在浮动板,导电探针直接凸出于测试载体,扣压驱动装置带动压块向下压固定于承载区的测试载体时,也能加强固定效果,在清刷组件对其进行清洁时,能够提高测试载体在承载区上的稳定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配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配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扣压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刷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凸轮驱动组件,所述凸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的主动轮、及安装于所述清刷件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刷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配置为提供使所述从动轮抵接于所述主动轮的驱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且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第一吹气部,所述第一吹气部朝向所述承载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固定主体、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吸尘口、及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真空发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包括罩在所述承载区的外罩,所述第一吹气部位于所述外罩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且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设置有朝向所述承载区的第二吹气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主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在所述底板上朝向/远离所述承载区移动;所述底板配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配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测试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清洁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扣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扣压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固定主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清刷组件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吸尘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对测试载体进行清洁时的三种使用状态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清洁装置;
100、底板;110、承载区;120、第一导轨;130、第一滑块;140、第二驱动装置;150、第二导轨;160、第二滑块;170、滑槽;
200、清刷组件;
210、第一固定主体;211、外罩;2111、滑动部;212、固定块;213、第三导轨;214、第三滑块;
220、清刷件;221、清刷件本体;222、导向柱;223、毛刷;
230、凸轮驱动组件;231、驱动马达;232、减速机;233、主动轮;234、从动轮;235、复位弹簧;
300、扣压组件;310、第一驱动装置;311、安装块;320、滑块安装板;330、第一侧部安装板;340、第二侧部安装板;350、扣压驱动装置;360、压块;
400、吸尘组件;410、第二固定主体;411、吸尘口;420、真空发生器;421、气管接头;422、卡箍;430、集尘袋;
500、吹气组件;510、第一吹气部;520、离子发生器;521、第二吹气部;
600、传感器;
20、测试载体;21、本体;22、浮动板;23、导电探针;
30、浮动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见图1及图2,液晶屏测试或半导体测试领域中一般采用测试载体20进行检测,测试载体20通常包括本体21、活动连接于本体21的浮动板22、及内嵌于浮动板22的上表面的导电探针23。浮动板22上开设有通道,导电探针23固定于本体21、且可活动地嵌设于通道中,本体21与浮动板22之间具有浮动间隙30。下压浮动板22时,浮动板22能够向靠近本体21的方向移动,浮动间隙30缩小,位于浮动板22的通道内部的导电探针23露出。
参见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10,用于对液晶屏、半导体等产品测试所采用的测试载体20的导电探针23进行清洁,即本实施例中待清洁件为测试载体20上的导电探针23。清洁装置10包括底板100、清刷组件200、扣压组件300、吸尘组件400及吹气组件500。其中,底板100用于承载测试载体20;扣压组件300用于固定测试载体20,且下压浮动板22以使导电探针23露出;清刷组件200用于清刷/擦拭露出的导电探针23;吹气组件500用于将刷下来的异物,吹散在空气中;吸尘组件400用于将悬浮在空气中的浮沉、异物吸走。
结合参见图8,具体地,底板100设有用于放置测试载体20的承载区110。在一实施例中,在承载区110设置有用于检测待清洁件是否位于承载区110的传感器600,传感器600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结合参见图5-图7,扣压组件300包括固定于底板100的第一驱动装置310、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端的扣压驱动装置350、及固定于扣压驱动装置350的驱动端的压块360。第一驱动装置310能够驱使扣压驱动装置350朝向承载区110移动,扣压驱动装置350能够驱使压块360朝向承载区110移动。
继续参见图7及图8,底板100配置有第一导轨120,第一导轨120上配接有第一滑块130,扣压驱动装置350固定于第一滑块130。上述清洁装置10设置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20的第一滑块130,当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端驱动扣压驱动装置350相对于底板100向靠近/远离承载区110的方向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扣压驱动装置350的移动更为平稳。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端与扣压驱动装置350具体连接方式不限,且扣压驱动装置350固定于第一滑块130的具体方式不限,可以是直接固定或间接固定。例如,参见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端设置有安装块311,安装块311上可拆卸固定滑块安装板320,滑块安装板320安装于第一滑块130,滑块安装板320两侧分别固定第一侧部安装板330及第二侧部安装板340。扣压驱动装置350固定于第一侧部安装板330与第二侧部安装板340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10为推拉气缸。
结合参见图8,清刷组件200包括设置于底板100的第一固定主体210、设置于第一固定主体210的往复驱动组件、及固定于往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清刷件220,往复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清刷件220相对于承载区110作直线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方向可以是平行于底板100,亦或者与底板100呈一定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往复驱动组件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制,只需要满足驱动清刷件220相对于第一固定主体210直线往复运动即可。
上述清洁装置10,为了解决手动擦拭导电组件存在的容易遗漏部分区域或擦拭效果不均一,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设置具有承载区110的底板100,并在底板100上设置有清刷组件200及扣压组件300。清洁时,测试载体20置于底板100的承载区110,扣压组件300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端驱动扣压驱动装置350相对于底板100向靠近承载区110的方向移动,顶住放置于承载区110的测试载体20的本体21,起到固定测试载体20的本体21的目的。扣压组件300再通过扣压驱动装置350带动压块360向按压浮动板22,以使嵌设于浮动板22的导电探针23露出,清刷组件200对露出的导电探针23进行清洁。上述清洁装置10将嵌入浮动板22的导电探针23露出后进行清洁,清洁较为彻底,进而改善了清洁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若进行清洁的测试载体20或其他待清洁件不存在浮动板22,导电探针23直接凸出于测试载体20的本体21,扣压驱动装置350带动压块360向下压固定于承载区110的测试载体20时,也能加强固定效果,在清刷组件200对其进行清洁时,能够提高测试载体20在承载区110上的稳定性。
参见图9-图13,在一实施例中,清刷组件200包括与第一固定主体210滑动连接的清刷件220、及能够驱动清刷件220相对于第一固定主体210往复运动的凸轮驱动组件230。具体地,凸轮驱动组件230包括驱动马达231、与驱动马达231连接的减速机232、与减速机232连接的主动轮233、及安装于清刷件220的从动轮234,主动轮233与从动轮234相抵。上述清洁装置10,驱动马达231输出动力至减速机232,减速机232输出轴偏心连接至主动轮233,驱动主动轮233转动,主动轮233与从动轮234相抵,进而驱动清刷件220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凸轮驱动组件23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只需要满足驱动清刷件220相对于第一固定主体210往复运动即可。例如,可以采用直线电机、气缸等方式驱动清刷件220作直线往复运动,或者将往复驱动组件设置为齿轮配合齿条的方式输出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主体210上配置有第三导轨213,第三导轨213配接第三滑块214,清刷件220固定于第三滑块214,用以提高清刷件220往复移动的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12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清刷件220包括清刷件本体221及固定于清刷件本体221的毛刷223,用于刷除测试载体20的导电探针23上的掉落的粉尘、粘接的灰尘,除了设置毛刷223以外,还可以设置为擦拭布或其他形式,相较于其他方式,设置毛刷223更有利于清洁测试载体20上呈凹凸状的不规则区域。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2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清刷件220与第一固定主体210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235,复位弹簧235配置为提供使从动轮234抵接于主动轮233的驱动力。具体地,第一固定主体210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块212,清刷件本体221上设置有导向柱222,并在固定块212上开设与导向柱222相配合的导向孔(图中未标出),进一步提高了清刷件220的移动稳定性。在固定块212与清刷件本体221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235,复位弹簧235套设于导向柱222,进而使得从动轮234始终贴合在主动轮233上,以实现前后往复运动。
结合参见图10及图11,清洁装置10包括吹气组件500,吹气组件500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主体210、且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第一吹气部510。第一吹气部510的吹气方向朝向承载区110。如此,外部压缩气源通过第一吹气部510向固定于承载区110的测试载体20吹气,以将清刷组件200清刷下来或附着于测试载体20的灰尘吹散。
结合参见图3、图14及图15,在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0还包括吸尘组件400,吸尘组件400包括设置于底板100的第二固定主体410、开设于第二固定主体410的吸尘口411、及与吸尘口411连通的真空发生器420,真空发生器420的气管接头421用于连通外部压缩气源,吸尘口411位于承载区110的一侧。上述清洁装置10在吹气组件500的第一吹气部510对固定于承载区110的测试载体20吹气的同时,吸尘组件400的真空发生器420同步工作,将吹下的灰尘及悬浮在空气中的浮沉、异物等吸走。继续参见图14及图15,在一实施例中,在真空发生器420的端口设置有用于固定集尘袋430的卡箍42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真空发生器420的端口设置其他结构用以固定集尘袋430,另外集尘袋430的形式不作限制。
参见图8,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00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140,第二驱动装置140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固定主体210。底板100配置有第二导轨150,第二导轨150上配接第二滑块160,第一固定主体210固定于第二滑块160。上述清洁装置10,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40驱动第一固定主体210相对于底板100移动,以提高装置工作的灵活性。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40包括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具有驱动块,且直线模组设置于底板100的一侧,在底板100的另一侧平行于直线模组配置有第二导轨150,第二导轨150上配接第二滑块160,将第一固定主体210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滑块160及直线模组的驱动块固定。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固定主体210的移动较为平稳。
较佳地,结合参见图8-图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主体210包括可拆卸固定的外罩211,承载区110及吹气组件500位于外罩211内部,外罩211罩在承载区110上部。吹气组件500进行清洁后,一定程度上避免吹下的灰尘及悬浮在空气中的浮沉、异物等向外扩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便于后续吸尘组件400对其进行吸取。具体参见图9,外罩211设有滑动部2111,底板100配置有与滑动部2111配接的滑槽170。另外,在外罩211设有滑动部2111,底板100配置有与滑动部2111配接的滑槽170,协同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150与第二滑块160,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主体210的移动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固定主体210设置为可相对于底板100滑动的形式,可以便于放置测试载体20。除了滑动的方式,外罩211也可以采用转动连接方式固定于底板100,在需要放置测试载体20时,旋转打开外罩211。
继续参见图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主体210上设置有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离子发生器520,离子发生器520连通第二吹气部521。当清刷组件200的清刷件220擦拭测试载体20的导电组件时,离子发生器520吹出离子风并通过第二吹气部521吹向导电组件,消除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参见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10对测试载体20进行清洁时的三种使用状态对比示意图。结合图1-图15,对清洁步骤进行如下说明:外罩211处于位置A时,呈打开状态,此时将待清洁的测试载体20放置于底板100的承载区110。测试载体20放好后,推拉气缸顶住测试载体20,使其固定于承载区110。然后扣压气缸下降,扣压气缸上的压块360将测试载体20上的浮动板22向下压,使导电探针23露出来;第二驱动装置140驱动外罩211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外罩211移动到位置B后,凸轮驱动组件230开始工作,带动毛刷223开始擦拭,同时离子发生器520从第二吹气部521吹出离子风,消除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毛刷223擦拭完毕后,外罩211由位置B退回到位置C,使毛刷223离开测试载体20,空出测试载体20上方空间。此时第一吹气部510对固定于承载区110的测试载体20进行高压吹气,离子发生器520从第二吹气部521吹出离子风,同时吸尘组件400进行负压吸气,将毛刷223清刷下来的灰尘吹散,并将悬浮在空气中的浮沉、异物吸走。以上动作完成后,外罩211由位置C退到位置A处,完成一次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底板,设有用于放置待清洁件的承载区;
扣压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扣压驱动装置、及固定于所述扣压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压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扣压驱动装置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所述扣压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压块朝向所述承载区移动;
清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往复驱动组件、及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清刷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清刷件相对于所述承载区作直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配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配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扣压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刷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凸轮驱动组件,所述凸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的主动轮、及安装于所述清刷件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刷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配置为提供使所述从动轮抵接于所述主动轮的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且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第一吹气部,所述第一吹气部朝向所述承载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固定主体、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吸尘口、及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真空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包括罩在所述承载区的外罩,所述第一吹气部位于所述外罩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且与外部压缩气源连通的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设置有朝向所述承载区的第二吹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主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在所述底板上朝向/远离所述承载区移动;所述底板配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配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
CN202121614803.8U 2021-07-15 2021-07-15 清洁装置 Active CN215656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803.8U CN215656811U (zh) 2021-07-15 2021-07-15 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803.8U CN215656811U (zh) 2021-07-15 2021-07-15 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6811U true CN215656811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8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4803.8U Active CN215656811U (zh) 2021-07-15 2021-07-15 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6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56811U (zh) 清洁装置
CN211697331U (zh) 一种在线测试自动化设备
CN112318224A (zh) 服装生产用自动磨刀裁剪设备
CN218726279U (zh) 一种发动机舱前盖板生产检测装置
CN211348254U (zh) 一种用于免疫分析仪样本架自动进样的装置
CN112781847B (zh) 一种键盘多合一功能检测机
CN114965843A (zh) 一种多通道检测的离子色谱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66363Y (zh) 模组化探针装置
CN209416208U (zh) 汽车座椅骨架总成检测装置
CN209327356U (zh)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读数下压装置
CN209772807U (zh) 玻璃面板擦拭模组
CN217990320U (zh) 一种清洗组件、清洗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217819932U (zh) 一种粘结强度检测仪快速安装基座
CN219245265U (zh) 一种新型产品表面压痕检测设备
CN218630083U (zh) 一种连接器组装检测装置
CN214585563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路板的测试治具
CN219810435U (zh)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板桩表面检测装置
CN214584406U (zh) 一种板材用水分检测装置
CN220239506U (zh) 一种探针清洁工具
CN213001346U (zh) 除尘机构
CN214756503U (zh) 一种手机信号检测装置
CN212872488U (zh) 一种生化检验设备的加样机构
CN215910406U (zh) 一种可根据不同板厚进行检测的电磁超声检测装置
CN220084596U (zh) 一种混凝土抗压检测设备
CN219286009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驱动板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