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1344U - 一种栓塞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栓塞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1344U
CN215651344U CN202023305681.2U CN202023305681U CN215651344U CN 215651344 U CN215651344 U CN 215651344U CN 202023305681 U CN202023305681 U CN 202023305681U CN 215651344 U CN215651344 U CN 215651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al member
helical
embolus
spiral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56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朔
杨瑞
蔡亮
郭远益
钱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du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du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du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dun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56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1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1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1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嵌套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该双层结构的栓塞物中设置了定型部件,使栓塞物不仅具有可降解缓解占位效应的性能,还在动脉瘤内具有较好的显影性和支撑性等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栓塞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内栓塞物。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血管的异常改变或者老化等因素引起的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表现形式包括颅内动脉瘤、内脏动脉瘤、外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等。针对于此类疾病,国内外采取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由于外科手术治疗带来的巨大创伤和一系列并发症,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的方案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例如,在动脉瘤或畸形血管内植入弹簧圈进行栓塞改变血流动力学,达到完全栓塞或血栓形成以达到治疗目的。
现如今,市面上已有的弹簧圈包括:预定型的裸金属弹簧圈、表面覆盖生物活性材料的生物修饰弹簧圈和高膨胀性水凝胶弹簧圈。其中,裸金属弹簧圈Axium Prime为采用铂钨合金材料,预制成二维或三维结构用于术中栓塞使用。生物修饰弹簧圈Matrix,通过在金属圈表面覆盖一层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生物材料,利用PLGA材料本身的诱导血栓形成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实现占位效应的降低。水凝胶圈Hydrocoil通过在金属圈内部添加亲水性聚丙烯水凝胶,植入后水凝胶大量吸水体积剧烈膨胀,将弹簧圈腔内完全填充,以减少动脉瘤的再通率。
目前,可降解/吸收的弹簧圈仍处于概念阶段,还没有成熟的上市产品。根据调研,可吸收的生物活性材料制成的弹簧圈通常X射线透过性好,以至于在实际的推送操作过程中显影效果较差,增加了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另外,少数报道提出了在可降解弹簧圈中添加不透射线部件,这种弹簧圈结构的结构相对复杂,各部件之间连接和固定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栓塞物,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栓塞物,该栓塞物在可视性满足临床需求和其在动脉瘤中支撑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至少部分栓塞物可以逐渐被机体降解和吸收,转化成对机体无害的小分子物质,从而起到缓解占位效应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嵌套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制成的金属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为基体中掺杂了显影物质的复合材料部件,其中,所述显影物质为碘造影剂或硫酸钡,所述基体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旋部件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透明质酸、镁、镁合金、铁和铁合金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包括至少一根定型丝材,其中每根所述定型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的材料为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和铂钨合金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具有螺旋形、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二级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外径尺寸范围为0.005-0.05英寸,长度尺寸范围为0.5-200厘米,其中,绕制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5-0.005英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径尺寸范围为0.002-0.02英寸,长度为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绕制成的管状结构的长度的10%-100%,其中,绕制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3-0.003英寸。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包括至少一根定型丝材,所述定型丝材的直径不超过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径的90%。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部件、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和所述定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和/或,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进行封端,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球帽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设置为倒J型弯钩,所述倒J型弯钩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可选地,所述栓塞物还包括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件为聚合物丝材,其中,制成所述聚合物丝材的材料为聚丙烯,聚酯,尼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聚合物丝材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两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
可选地,所述聚合物丝材将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上的至少一圈螺旋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上的至少一圈螺旋缠绕在一起进行打结,以保持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栓塞物具有螺旋形、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二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第一螺旋部件、缠绕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两端;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进行封端,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定型部件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栓塞物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上述栓塞物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和金属不透射材料的双层结构,使栓塞物在保持了传统的金属弹簧圈较好的显影性和支撑性等特征的同时,生物可吸收材料部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被部分降解和吸收,能够有效缓解对于大型动脉瘤可能引起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的占位效应等问题。
第二、上述栓塞物的双层螺旋结构中设置的定型部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其具有的立体预定型结构能够提高栓塞物的稳定性,使其在动脉瘤中可以具有更好的支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栓塞物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栓塞物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栓塞物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栓塞物;100-第一螺旋部件;110-内腔;120-第二螺旋部件;130-定型部件;132-定型部件的远端;134-定型部件的近端;140-远端;150-球帽;160-近端;170-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了“远端”和“近端”;“近端”是接近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远离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另外,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第一螺旋部件、嵌套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第一螺旋部件、缠绕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固定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
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两端;
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以及
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进行封端,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定型部件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栓塞物,可以是一种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治疗的弹簧圈,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等血管疾病。另外,该血管植入物也可以应用于非颅内的血管动脉瘤等疾病的治疗。
该栓塞物在植入病灶一段时间后,双层结构中的生物材料可逐渐被机体降解和吸收,转化成对机体无害的小分子物质,从而起到降低占位效应的效果。此外,双层螺旋结构中设置的定型部件不仅可以在手术操作中提高栓塞物的支撑性和稳定性,还具有一定的射线可视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若干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栓塞物10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栓塞物1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栓塞物10处于其线性初级形状,栓塞物10为从其近端160延伸至其远端140的长度较大的细长装置。栓塞物10的近端被设置与该栓塞物10的推送装置(未示出)连接。栓塞物10包括具有内腔110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100、嵌套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120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100内腔110中的定型部件130。其中,第一螺旋部件100、第二螺旋部件120和定型部件130同轴或轴向平行。
其中,第一螺旋部件100包括不透射线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部件100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一种或其合金制成的金属部件,由上述材料制成的金属丝在预设直径的芯柱上螺旋绕制成第一螺旋部件100。其中,该第一螺旋部件100的线圈的节距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沿着线圈的长度而渐变,还可以在线圈的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节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部件100为基体中掺杂了显影物质的复合材料部件,其中,显影物质可以为碘造影剂或硫酸钡,基体可以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丝状的复合材料部件在预设直径的芯柱上螺旋绕制成该第一螺旋部件1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旋部件120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该生物可吸收材料可以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透明质酸、镁、镁合金、铁和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上述第二螺旋部件120进行改性,例如在该第二螺旋部件120内部或表面负载一些活性物质,可以是生长因子或者某种药物分子等。由上述材料制成的聚合物或者金属丝材在预设直径的芯柱上螺旋绕制成该第二螺旋部件120。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螺旋部件120的线圈的节距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沿着线圈的长度而渐变,还可以在线圈的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节距。
使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第二螺旋部件120的体积占整个栓塞物10总体积的百分比范围为30%-90%。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和金属不透射材料的双层结构的栓塞物10,在保持了传统的金属弹簧圈较好的显影性和支撑性等特征的同时,生物可吸收材料部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被部分降解和吸收,能够有效缓解对于大型动脉瘤可能引起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的占位效应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部件100外径尺寸范围为0.002-0.02英寸,绕制第一螺旋部件100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3-0.003英寸。第二螺旋部件120外径尺寸范围为0.005-0.05英寸,绕制第二螺旋部件120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5-0.005英寸。继续参考图1和图2,第二螺旋部件120包覆在第一螺旋部件100外侧,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轴向长度不大于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轴向长度。第二螺旋部件120的长度尺寸范围为0.5-200厘米,第一螺旋部件100长度比第二螺旋部件120的长度略短,为第二螺旋部件120绕制成的管状结构的长度的10%-100%。
如图2所示,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固定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远端140,定型部件130的近端134为自由端,设置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近端内腔110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设置为倒J型弯钩,与第一螺旋部件100远端140的至少一个线圈连接,例如最后一个线圈,然后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在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远端140形成无创伤性的远侧尖端,将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远端140彼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即将所述倒J型弯钩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远端140包覆于该无创伤性的远侧尖端。该无创伤性的远侧尖端可以为图2所示的球帽150,也可以为圆锥形或椭圆形的封闭端。其中,该无创伤性的远侧尖端可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聚酯、丙烯酸胶黏剂或其他适用于热熔或点胶的聚合物材料。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远端140连接,例如,直型的、倒J型的或其他形状的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直接被球帽150包裹固定;或者定型部件130的远端132先与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至少一个线圈连接后被球帽150包裹固定;又或者通过丝线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将定型部件130连接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至少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型部件130的近端134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近端160连接,远端132为自由端。也可以近端134和远端132分别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近端160和远端14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型部件130包括至少一根定型丝材,其中每根定型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其直径不超过第一螺旋部件100内径的90%,其中,该第一螺旋部件100的内径范围为0.001-0.01英寸。形成该定型部件130的材料为记忆合金,可为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和铂钨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使用上述材料制造的定型部件130不仅增强了双层螺旋结构在血管及动脉瘤中的可视性,还可以对记忆合金进行立体预定型,用于提高栓塞物10的稳定性,使其在动脉瘤中可以具有更好的支撑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定型部件130进行预定型,使其具有螺旋形、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二级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栓塞物10的剖视图。栓塞物10包括具有内腔110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100、嵌套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120、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100内腔110中的定型部件130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100内腔110中的固定部件170。其中,第一螺旋部件100、第二螺旋部件120和定型部件130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大致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70和第一螺旋部件100同轴或轴向平行。
如图3所示,固定部件170可以为聚合物丝材,制成该聚合物丝材的材料为聚丙烯、聚酯、尼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该聚合物丝材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两端,用以固定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70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打结方式为固定部件170同时对第一螺旋部件100上的至少一圈螺旋和第二螺旋部件120上的至少一圈螺旋打结,以保持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同轴或轴向平行。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件170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或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连接位置不局限于图3所示,固定部件170可以在螺旋部件圆周上的任意位置进行打结。
如图3所示,固定部件170在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近端140打结之前,可以先与定型部件130连接,起到稳定固定部件170、第一螺旋部件100和定型部件130三者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70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打结方式也可以为:固定部件170仅对第一螺旋部件100上的至少一圈螺旋或第二螺旋部件120上的至少一圈螺旋打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栓塞物10制备方法,参考图3,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S1,将绕制好的第一螺旋部件100和定型部件130按照预设的形状分别在模具上进行预定型处理,其中,预设的形状可以为螺旋形(Helical)、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螺旋部件100和定型部件130的预设形状也是互相对应的。
S2,将预定型好的定型部件130设置于预定型好的第一螺旋部件100的内腔110中,即,将丝状的定型部件130穿设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内腔110中,且将定型部件130的至少一端固定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至少一端。
S3,将固定部件170设置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内腔110中。
S4,将绕制好的第二螺旋部件120套设于绕制好的第一螺旋部件100外侧。
S5,将设置于第一螺旋部件100的内腔110中的固定部件170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螺旋部件100和第二螺旋部件120的两端,并在第二螺旋部件120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150进行封端,其中第一螺旋部件100和定型部件130的至少部分包覆于球帽150。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嵌套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为铂、铱、金、银、钽和钨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金属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为基体中掺杂了显影物质的复合材料部件,其中,所述显影物质为碘造影剂或硫酸钡,所述基体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和透明质酸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己内酯、聚氨酯、壳聚糖、透明质酸、镁、镁合金、铁和铁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包括至少一根定型丝材,其中每根所述定型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的材料为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和铂钨合金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具有螺旋形、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二级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外径尺寸范围为0.005-0.05英寸,长度尺寸范围为0.5-200厘米,其中,绕制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5-0.005英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径尺寸范围为0.002-0.02英寸,长度为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绕制成的管状结构的长度的10%-100%,其中,绕制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丝材的截面为圆形或圆形的一部分,该丝材的直径或曲率半径的2倍的尺寸范围为0.0003-0.003英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包括至少一根定型丝材,所述定型丝材的直径不超过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径的9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和所述定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和/或,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轴向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进行封端,其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件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球帽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设置为倒J型弯钩,所述倒J型弯钩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聚合物丝材,其中,制成所述聚合物丝材的材料为聚丙烯、聚酯、尼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一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的聚合物丝材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两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丝材将所述第一螺旋部件上的至少一圈螺旋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上的至少一圈螺旋缠绕在一起进行打结,以保持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同轴或轴向平行。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物具有螺旋形、波浪形、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中的至少一种二级结构。
20.一种栓塞物,包括具有内腔的管状的第一螺旋部件、缠绕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外侧面的第二螺旋部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定型部件和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内腔中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包括不透射线材料,所述第二螺旋部件包括生物可吸收材料;
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物理缠绕或打结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两端;
所述定型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旋部件的一端;以及
所述第二螺旋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热熔或点胶的方式形成球帽进行封端,所述第一螺旋部件和所述定型部件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球帽。
CN202023305681.2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栓塞物 Active CN215651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5681.2U CN21565134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栓塞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5681.2U CN21565134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栓塞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1344U true CN215651344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4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5681.2U Active CN21565134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栓塞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13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859A (zh) * 2020-12-31 2021-08-27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859A (zh) * 2020-12-31 2021-08-27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3859B (zh)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3860B (zh)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0893868B2 (en) Aneurysm treatment coils
CA2301563C (en) Anatomically shaped vaso-occlus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860893B2 (en) Stable coil designs
EP2182854B1 (en) A twisted primary coil for vascular therapy
JP4783927B2 (ja) 選択的に平坦化された領域を有する脈管閉塞コイル
CA2144725C (en) Large diameter vasoocclusion coil
JP2004511293A (ja) 非オーバーラッピング球形三次元血管閉塞コイル
CN215651344U (zh) 一种栓塞物
CN215273059U (zh) 一种栓塞物
CN112754583B (zh) 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539289A (ja) 動脈瘤閉塞装置、動脈瘤閉塞治療装置、および動脈瘤閉塞システム
CN111658056B (zh) 医学用栓塞颗粒及制备方法
WO2023116326A1 (zh)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6698B (zh) 一种栓塞物
CN112274204B (zh) 医用弹簧圈
JP2023538699A (ja) 動脈瘤閉塞装置、動脈瘤閉塞治療装置、および動脈瘤閉塞システム
CN215079203U (zh) 医疗植入物
CN113288307A (zh) 医疗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92643A (zh) 一种基于锌铁铜合金的可降解水凝胶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21790A (zh) 一种基于锌铁铜合金的可降解水凝胶涂层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