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5170U - 电气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5170U
CN215645170U CN202120367363.4U CN202120367363U CN215645170U CN 215645170 U CN215645170 U CN 215645170U CN 202120367363 U CN202120367363 U CN 202120367363U CN 215645170 U CN215645170 U CN 215645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emale
ma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73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力
王栋
蔡伟
朱深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st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st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st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st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73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5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5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5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连接组件,它包括: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两个连接器适于沿纵向方向在匹配位置实现电气连接;以及位置固定器,当位置固定器处于预锁位置中时,公端连接器能够相对的母端连接器移动,当位置固定器进入锁定位置中时,位置固定器锁定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的相对移动,位置固定器包括头部以及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在横向方向上,两个悬臂分隔开地布置,其中位置固定器具有设置在第一悬臂上的第一预锁结构和设置在第二悬臂上的二次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是一种适用表面贴装技术安装的小型防水电气连接组件,其解决了防水连接组件的安装空间高度限制的问题,且即使组件重心布置在电路板之外也能实现可靠安装。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尤其涉及带有连接组件位置固定器的电气连接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安装的、小型化防水电气连接组件,主要应用于蓝牙模块、微小控制器模块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化技术被普遍应用,人工智能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顺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汽车行业的智能化配置也越来越多,其中蓝牙模块的控制是智能化设备中常用的控制手段,而防水电气连接组件在这些控制系统模块中是常用的元部件,在整车、充电设备、蓝牙模组中都有应用广泛,因此汽车市场对防水接插件有着极大的需求。
然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防水电气连接组件整体尺寸较大,导致有限空间内利用率较低;另外早期开发的一些产品,其性能也不能满足汽车领域日益增长的性能要求、测试标准,例如在防水方面的要求不足。另外,安装空间的小型化希望电气连接组件能够尽可能小,从而减少连接组件在模组系统中的占用空间。
特别是对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焊接样式的防水的连接组件,在汽车领域中应用时,都会要求其具有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和端子位置固定器,这些位置固定器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电气连接组件的高度,目前已有电气连接组件的高度常常无法满足安装环境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当一些安装SMT样式的连接组件的电路板面积较小时,连接组件的一部分体积会悬置在电路板的边缘之外,这样,连接组件的重心支在电路板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组件与电路板的焊接部位会受到应力作用,长时间使用后会影响组件连接的可靠性。
因此,仍需要对现有的电气连接组件作出改进,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组件,该电气连接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所述公端连接器具有公端壳体,公端端子被接纳在所述公端壳体内;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具有母端壳体,母端端子被接纳在母端壳体内,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适于沿纵向方向在匹配位置实现电气连接;以及连接器位置固定器,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具有预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当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处于所述预锁位置中时,当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两者相互间处于解锁状态下时,也就是说,通常当公端连接器上的卡扣和母端连接器上的卡扣未锁止时,所述公端连接器能够相对的所述母端连接器移动,当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进入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锁定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的相对移动,其中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包括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头部以及从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头部延伸出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隔开地布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上的第一预锁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上的锁定结构,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未进入所述匹配位置时,所述第一预锁结构构造成将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保持在预锁位置中,当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所述母端连接器进入所述匹配位置后,所述第一预锁结构的锁止作用脱开,而所述锁定结构实施锁止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连接器位置固定器的所述第一悬臂为中间悬臂,而连接器位置固定器的所述第二悬臂包括两个侧悬臂,所述两个侧悬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悬臂的横向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预锁结构设置在所述中间悬臂的与所述母端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而所述锁定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悬臂的与所述母端壳体的顶部两侧的侧壁相对的表面上,并且侧悬臂还设有第二预锁结构,所述第二预锁结构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邻地布置在所述侧悬臂的所述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母端连接器具有锁扣部,所述锁扣部的面向所述公端壳体的表面上形成卡扣,当所述母端连接器与所述公端连接器进入所述匹配位置时,所述卡扣实施锁止从而禁止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相对移动,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从所述锁扣部的下方插入,占据所述锁扣部下方的解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预锁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悬臂的所述侧面上的凹部,并且所述母端壳体上形成在所述预锁位置中时与所述凹部卡接的预锁凸部;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悬臂上的第一凹部,并且所述辅助锁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悬臂上的第二凹部,而所述母端壳体的所述侧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卡接的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母端连接器在母侧端子接入端处形成防水圈容纳腔,防水圈被布置在所述防水圈容纳腔中,并且所述防水圈与所述防水圈容纳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防水的密封,所述母端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防水圈盖板,所述防水圈盖板套设在所述母侧端子接入端上以封盖所述防水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气连接组件还包括壳体防水圈,所述壳体防水圈布置在所述母端壳体和所述公端壳体之间,壳体防水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气连接器组件中的端子位置固定器抵靠,从而实现所述母端壳体和所述公端壳体之间防水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母端连接器形成有容纳所述端子的端子容纳腔,所述防水圈容纳腔与所述端子容纳腔通过隔壁分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端连接器具有用于接入端子的导体安装端和用于插入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接插端,其中所述导体安装端上设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沿纵向方向从所述导体安装端向外延伸,并且保持部包括从导体安装端的敞开部的两侧延伸出的对立设置的保持板。这样,公端连接器的导体触件被容纳在成对的保持板之间,保护导体触件避免其弯折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保持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接纳适于与电路板接合的增强片,该增强片包括具有本体部和从本体部延伸出的接合所述电路板的接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接插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卡接杆,并且卡接杆的自由端处设有适于接合到电路板中的孔的卡扣。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由于具有了扁平式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尤其适用于SMT样式的电气连接组件,解决了安装空间高度限制的问题。同时,通过增强片的设置,使得连接组件的一部分能够布置到电路板之外,连接组件的重心无需在电路板上方,同时借助于焊接能够增强对产品的保持力,提高了抵抗使用环境的振动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中结合了多重的防水构件,包括母端连接器壳体内部的防水圈,从而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供优良的防水效果,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结合附图来考虑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描述,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前侧方向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后侧方向立体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公端和母端连接器彼此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公端和母端连接器彼此分离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3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截面图。
图6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位置固定器处于预锁位置。
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位置固定器处于锁定位置。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位置固定器与母端连接器的锁扣部抵接。
图8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公端连接器上的增强片的示意图。
图9A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位置固定器的立体图。
图9B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位置固定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气连接组件
20 公端连接器
21公端壳体
211 第一卡扣
22导体触件
25保持部
251 插槽
28 卡口
30 母端连接器
31母端壳体
313 侧壁
311锁扣部
312 第二卡扣
32防水圈盖板
321端板
322侧壁
316容纳腔
33防水圈
331通孔
50 连接器位置固定器
51 CPA头部
52 中间悬臂
521 预锁结构
53 侧悬臂
531 锁定结构
532 第二预锁结构
60增强片
61 本体部
62接插部
70 壳体防水圈
75 端子位置固定器
80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和图2分别为从两个方向观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10的立体图,而图3A-3C示出了该电气连接组件10分解后的结构。如附图所示,该电气连接组件10主要包括公端连接器20、母端连接器30以及连接器位置固定器(CPA)50。进一步地,如图3C所示,公端连接器20包括公端壳体21、容纳在公端壳体内的公端触件22和对公端连接器20起到支承保护作用的保持部25,而母端连接器30包括母端壳体31、容纳在母端壳体内的母端触件以及用于防水密封的防水圈盖板32。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能够沿着纵向方向A(如图3A所示)相互连接进入匹配位置,在两者的匹配位置中各自壳体内部的触件电气接触,从而使得电气连接组件10实现电气连通。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能够与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配合,其作用在于在当公端连接器20与母端连接器30彼此配合时对两者起到移动锁止,避免两者由于误操作而脱开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10可以用在汽车控制模块中,例如汽车的蓝牙模块,但应当理解,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该电气连接组件也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的电气控制模块中。
特别地,连接组件10的公端连接器20具有公端壳体21,该壳体21通常由绝缘树脂材料一体模塑形成。该壳体21接纳一个或多个公端触件或导体触件22。壳体21具有接插端和导体安装端,接插端是壳体21朝向连接组件10的母端壳体31并适于插入其中的端部。如图2所示,在导体安装端处,导体触件22的端部露出在公端壳体21之外,它们适于通过SMT焊接电气连接到电路板80上。但应当理解,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导体触件22也可以连接诸如导线之类的其他导体。如图8所示,在公端连接器20的导体安装端处还设有用于与穿缸件配合的卡口。
另一方面,连接组件10的母端连接器30具有母端壳体31,同样地,该壳体可由绝缘树脂材料一体模塑形成。该母端壳体31具有接插端和母侧端子接入端,接插端是壳体31朝向公端壳体21以适于相对公端连接器20接插配合的端部,而通常连接着母侧端子的导线通过壳体31的母侧端子接入端插入壳体31之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母端壳体31的顶部形成锁扣部311。锁扣部311在面向公端壳体21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卡扣312,通常该第二卡扣312位于悬臂状的锁扣部311的远端。当母端连接器30与公端连接器20相互配合后,在第二卡扣312与如图3C所示的公端壳体21的顶部上的匹配第一卡扣211接合之前,两个连接器20和30处于解锁状态,而当两者相对移动使得第二卡扣312和匹配第一卡扣211接合后,母端连接器30被阻止相对公端连接器20脱开。锁扣部311的杠杆结构使得其能够实施解锁动作,即当使锁扣部311靠近母侧连接器30的接入端处的端部向下移动时,第二卡扣312能够向上翘曲,从而脱离相对第一卡扣211的接合,由此使公端壳体21表面上的第一卡扣211与锁扣部311的第二卡扣312脱开接合。
接着,对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结构作具体描述。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构造成能够在母端连接器30的锁扣部311的下方插入到连接组件10中。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在电气连接组件10中具有如图6A所示的第一预锁位置和如图6B所示的第二锁定位置。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第一预锁位置中时,公端连接器20能够相对母端连接器30移动,直到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彼此间的卡扣相互锁止,而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锁定位置中时,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彼此间的卡扣相互锁定,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阻碍了两个连接器上的锁扣部不能解锁,从而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能够锁定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的相对移动。具体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布置成占据锁扣部311下方的解锁空间,使锁扣部311的解锁操作无法进行,从而公端壳体21表面上的第一卡扣211与锁扣部311的第二卡扣312无法脱开,由此避免两个连接器20和30意外松脱。如图7所示,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到锁定位置时,位置连接器50的CPA头部51的靠近中间悬臂的一表面与母端连接器30的锁扣部311的端部抵接,从而限制锁扣部311的解锁操作,由此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在其锁定位置时,能够确保母端连接器30和公端连接器20之间可靠电气连接,即使在振动环境下也能避免任何意外的松脱,提高的连接安全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从图9A和9B中可以看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包括CPA头部51以及从CPA头部51延伸出的三个悬臂。具体地,三个悬臂分别是一个中间悬臂52(即,第一悬臂)和两个侧悬臂53(即,第二悬臂)。在与纵向方向A垂直的横向方向上,侧悬臂53分置在中间悬臂52的两侧,悬臂52和53之间有小间隙隔开,从而各悬臂52和53能够彼此独立地挠曲偏转。
在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中间悬臂52上设有用于将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保持在预锁位置中的第一预锁结构521。从图5中可以看到,第一预锁结构521位于中间悬臂52与母端壳体31相对的一侧面上,例如可设置为凹部。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插设在母端连接器30上但母端连接器30未与公端连接器20匹配连接时,该凹部适于与母端壳体31上对应设置的突部配合。当公端连接器20与母端连接器30相互接合进入匹配位置时,公端连接器20的壳体21的一部分将插入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中间悬臂52的下方,使中间悬臂52远离壳体21向上方偏转,从而使凹部与突部的接合解除,这样,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能够进一步进入到其第二锁定位置中。
进一步地,如图6A、图6B和图9B所示,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两个侧悬臂53上分别设有二次锁结构,该二次锁结构设置在侧悬臂53与母端壳体31的侧壁313相对的表面上,即,侧悬臂53形成二次锁结构的表面与中间悬臂52形成第一预锁结构521的表面不在一个平面上,较佳地,二者彼此垂直。具体地,侧悬臂53上的二次锁结构包括锁定结构531和第二预锁结构532,它们均构造成凹部,并相邻布置。
母端壳体31上设有与二次锁结构相匹配的匹配锁扣部,从而实现预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具体地,母端壳体31的侧壁313上对应地形成凸部,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处于预锁位置时,如图6A所示,靠近侧悬臂53的自由端的第二预锁结构532的凹部与母端壳体31的侧壁313上的凸部卡接。当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接合之后,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到锁定位置时,如图6B所示,靠近CPA头部51的锁定结构531的凹部与侧壁313上的凸部卡接。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处于预锁位置时,中间悬臂52上的第一预锁结构521和侧悬臂53上的第二预锁结构532同时起到预锁作用,而当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锁定位置时,两个侧悬臂53上的锁定结构531实现了锁定作用。
从图3C中可以看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中间悬臂52的顶表面的高度位置(即在纵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低于两个侧悬臂53的顶表面的高度位置,这样,在将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在锁扣部311下方插入时,锁扣部311的主体处于两个侧悬臂53之间且位于中间悬臂的上方,但不向上突出于侧悬臂53的顶表面。
通过将预锁结构和锁定结构布置在横向方向上不同的悬臂上,而不是在高度位置中上下叠置,由此提供了一种扁平式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相比于现有的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其高度尺寸得以最小化,满足了在高度方向尺寸受限的安装空间的尺寸要求。
此外,如图3C所示,电气连接组件10还具有用于对端子锁止的端子位置固定器75。
为了使电气连接组件10能满足防水的要求,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10还特别设置了多重的防水结构。
如图3C所示,母端连接器30的母侧端子接入端设有线束防水圈盖板32,该盖板32可以由绝缘树脂材料一体模制成形。较佳地,线束防水圈盖板32具有端板321和围绕端板321的周围延伸的侧壁322,侧壁322围绕形成一个接纳部,以便于套设到母端壳体31的母侧端子接入端上,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卡配合结构卡合。盖板32上还形成有小孔,以便于线束穿过。较佳实施例为4极防水连接组件,因此,盖板32上相应地设置有四个小孔。但因当理解,盖板32上小孔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小,具体数量取决于连接组件适配的端子的数量。
进一步地,如图3C和图7中可以看到,在母端壳体31的端子插入端形成了有容纳腔316,其中填充有防水圈33,而盖板32的端板321覆盖容纳腔316的敞开面,从而将防水圈33保持在容纳腔316内。
在图3C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水圈33中具有四个通孔331,以便分别地接纳四根线缆。但应当理解,防水圈33上的通孔331的数量是根据接入线缆的数量确定的,理想地,每一个线缆被接入到一个通孔中,并且每一个通孔的尺寸都设置成能够与线缆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防水的密封。
此外,如图7所示,防水圈33的外周上较佳地形成两个以上的凸圈,通过它们与防水圈容纳腔316的内表面接合,从而能可靠地实现防水密封。该防水圈33优选地由硅胶材料一体形成。
另外,从图5中可以看到,防水圈容纳腔316和母端壳体31的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腔之间由隔壁分隔开,隔壁上设有相应数量的孔以供端子或线缆穿过。
另一方面,如图3C和图5所示,在母端连接器30的壳体31和公端连接器20的壳体21之间还具有壳体防水圈70,当母端连接器30和公端连接器20相互接合时,壳体防水圈70在两个连接器20和30的壳体21和31之间实现防水的密封,避免水分湿气通过母端连接器30和公端连接器20之间渗入连接组件10的内部。如图5所示,端子位置固定器75设置成抵靠壳体防水圈70的一端,从而限制了防水圈70的前向移动。
通常,用于安装电气连接组件10的安装空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安装电气连接组件的电路板的面积有限,这时,电气连接组件的重心会被布置在电路板80之外,例如如图8所示,仅电气连接组件10的公端连接器20的一部分被布置在电路板80上方,其余的公端连接器20悬置在电路板80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电气连接组件10需要有对其支承的辅助结构。为此,在根据较佳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组件10中,在公端连接器20的导体安装端处进一步设置了保持部25,保持部25形成有插槽,增强片60被插入插槽251内。
从图3A和3B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持部25包括从公端连接器20的导体安装端沿纵向方向A向外延伸的对置的两个保持板,而保持部25的插槽251设置在保持板的外表面上。具体地,导体安装端具有适于接入端子的敞开部,保持板在敞开部的相对两侧沿纵向方向延伸出。对置的保持板之间形成容纳导体触件22的末端的空间,导体触件22的末端可以在该空间中采用SMT焊接到电路板上,这样可以对触件2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被其他物体触碰导致变形。
如图3C所示,每个增强片60均具有本体部61和从本体部61向下延伸的接插部62,接插部62较佳地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卡接杆,卡接杆的自由端处设有卡扣,卡接杆的卡扣能够弹性挠曲以便于在插入到电路板80中设置的适配的孔中。
采用上述的保持部25和增强片60,一方面,可以在焊接之前将连接组件10尤其是其中的公端连接器20保持在电路板80上,以便于之后的SMT类型的焊接操作。另一方面,在焊接安装之后,增强片60使得连接组件10与电路板80之间连接更加牢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抵抗振动的能力更强。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由于具有了扁平式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尤其适用于SMT样式的电气连接组件,解决了安装空间高度限制的问题。同时,通过增强片60的设置,焊接后增强了对产品的保持力,提高了抵抗振动能力。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组件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能够提高电气连接组件的使用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气连接组件,包括:
公端连接器(20),所述公端连接器(20)具有公端壳体(21),公端端子被接纳在所述公端壳体(21)内;
母端连接器(30),所述母端连接器(30)具有母端壳体(31),母端端子被接纳在所述母端壳体内,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所述母端连接器(30)适于沿纵向方向在匹配位置接合从而实现电气连接;以及
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具有预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当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处于所述预锁位置中时,当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所述母端连接器(30)两者相互间处于解锁状态下时,所述公端连接器(20)能够相对所述母端连接器(30)移动,当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进入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锁定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所述母端连接器(30)的相对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包括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头部(51)以及从连接器位置固定器头部(51)延伸出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隔开地布置,
其中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上的第一预锁结构(5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上的锁定结构,
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所述母端连接器(30)未进入所述匹配位置时,所述第一预锁结构(521)构造成将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保持在预锁位置中,
当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所述母端连接器(30)进入所述匹配位置后,所述第一预锁结构(521)解除锁定,而所述锁定结构实施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所述第一悬臂为中间悬臂(52),而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的所述第二悬臂包括两个侧悬臂,所述两个侧悬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悬臂(52)的横向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一预锁结构(521)设置在所述中间悬臂(52)的与所述母端壳体(31)相对的侧面上,而所述锁定结构(531)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悬臂(53)的与所述母端壳体(31)的顶部两侧的侧壁相对的表面上;
并且所述侧悬臂还设有第二预锁结构(532),所述第二预锁结构(532)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邻地布置在所述侧悬臂的所述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端连接器(30)具有锁扣部(311),所述锁扣部(311)的面向所述公端壳体(21)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卡扣,当所述母端连接器(30)与所述公端连接器(20)进入所述匹配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公端连接器(20)上的匹配的第一卡扣接合实施锁止,从而禁止所述公端连接器(20)和母端连接器(30)相对移动,
所述连接器位置固定器(50)从所述锁扣部(311)的下方插入,占据所述锁扣部(311)下方的解锁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锁结构(521)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悬臂(52)的所述侧面上的凹部,并且所述母端壳体(31)上形成在所述预锁位置中时与所述凹部卡接的预锁凸部;
所述锁定结构(531)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悬臂(53)上的第一凹部,并且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悬臂(53)上的第二凹部,而所述母端壳体的所述侧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卡接的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30)在母侧端子接入端处形成防水圈容纳腔,防水圈被布置在所述防水圈容纳腔中,并且所述防水圈与所述防水圈容纳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防水的密封,所述防水圈具有多个线缆通孔,并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线缆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防水密封,
所述母端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防水圈盖板,所述防水圈盖板套设在所述母侧端子接入端上以封盖所述防水圈。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组件还包括壳体防水圈,所述壳体防水圈布置在所述母端壳体(31)和所述公端壳体(21)之间,并且,所述壳体防水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气连接组件中的端子位置固定器(75)抵靠,从而实现所述母端壳体(31)和所述公端壳体(21)之间防水的密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30)形成有容纳所述端子的端子容纳腔,所述防水圈容纳腔与所述端子容纳腔通过隔壁分隔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20)具有露出端子的导体安装端和用于插入所述母端连接器(30)的接插端,
其中所述导体安装端上设有保持部(25),所述保持部沿纵向方向从所述导体安装端向外延伸,所述保持部(25)包括从所述导体安装端的敞开部的两侧延伸出的对立设置的保持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接纳适于与电路板接合的增强片(60);
所述增强片(60)包括本体部(61)和从所述本体部(61)延伸出的接合所述电路板的接插部(6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插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卡接杆,并且卡接杆的自由端处设有适于接合到电路板中的孔的卡扣。
CN202120367363.4U 2021-02-07 2021-02-07 电气连接组件 Active CN215645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363.4U CN215645170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气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363.4U CN215645170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气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5170U true CN21564517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7363.4U Active CN215645170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气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5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3317A (zh) * 2022-07-20 2022-09-30 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3317A (zh) * 2022-07-20 2022-09-30 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用微型高频射频连接器母座及其组装方法、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2116B1 (en) Connector
EP2127039B1 (en) High voltag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622938B2 (ja) 端子位置保証部材付き電気コネクター
JP399517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261097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332668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capable of external connection
CN110350357B (zh) 连接器
CN109616829B (zh) 连接器
US8282427B2 (en) Connector
JP2020167156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KR20180131450A (ko) 콘택트 하우징, 콘택트 하우징 리셉터클 및 전기 커넥터
CN111029848B (zh) 防水连接器
CN215645170U (zh) 电气连接组件
JP2006510169A (ja) 端子位置維持(assurance)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US80211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arge locking force
TWI237927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00335909A1 (en) Connector
US109442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types of connector terminals and a spacer inserted into a housing
CN114498156A (zh) 连接器
US5044982A (en) Sealed bulkhead connector for vehicles
CN218472338U (zh)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套件
JP2022172491A (ja) コネクタ
JP437293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端子係止構造
CN112952410B (zh) 连接器
CN218513715U (zh) 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