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1294U -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 Google Patents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1294U
CN215641294U CN202121301083.XU CN202121301083U CN215641294U CN 215641294 U CN215641294 U CN 215641294U CN 202121301083 U CN202121301083 U CN 202121301083U CN 215641294 U CN215641294 U CN 21564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ousing
cavity
microfluidic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10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慧
倪燕婕
连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oke J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oke J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oke J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oke J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10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外壳包括:容腔,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加样孔,用以加样;第一观察窗,用以观察微流检测试纸的检测结果;密封盖,覆盖加样孔以密封容腔;检测时,打开所述密封盖以敞开所述加样孔;存储或检测完毕后,盖合所述密封盖以密封所述容腔。通过设置密封盖,保证存储时外壳内的容腔的密封性,以降低外界环境的湿度对外壳内的微流检测试纸的影响,避免微流检测试纸受潮而影响其检测性能。检测时,打开密封盖即可进行加样,操作简便。检测完毕时,重新闭合密封盖,再次密封容腔,避免容腔内微流检测试纸上的检测样本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因检测样本内存在空气传播性病毒而污染环境,危害到周围人员的健康。

Description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背景技术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并将纤维蛋白凝结块溶解形成各种可溶片段,D二聚体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可溶性片段之一。人体纤溶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D二聚体血浆中水平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为投入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如尿液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D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栓效果。纤溶蛋白降解产物中,唯D二聚体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因此,理论上,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可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D二聚体是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微流检测卡作为D二聚体检测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适合现场检测和经济实用的特点。检测卡包括卡壳和设置于卡壳内的微流检测试纸,在存储过程中需防止卡壳内的微流检测试纸受潮,以免影响其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在加样孔上设置密封盖,以保证外壳内容腔的密封性,防止位于容腔内的微流检测试纸受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是提供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包括外壳、用以检测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试纸,所述外壳包括:
容腔,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
加样孔,其与位于所述容腔内的微流检测试纸的加样垫位置相对应,用以加样;
第一观察窗,为透明结构,其与微流检测试纸的结果显示区位置相对应,用以观察微流检测试纸的检测结果;
密封盖,覆盖所述加样孔以密封所述容腔;
检测时,打开所述密封盖以敞开所述加样孔;存储或检测完毕后,盖合所述密封盖以密封所述容腔。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扣接于所述外壳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样孔内表面设有第一吸湿变色膜。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为透明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共同夹持形成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表面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卡装有密封圈,以密封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装配处。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略凸出于所述卡槽外轮廓。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表面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卡槽内侧;所述安装部固定有第二吸湿变色膜;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观察窗,用以观察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的变色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通过胶带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表面靠近所述容腔的部位内凹形成所述安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通过设置密封盖,保证存储时外壳内的容腔的密封性,以降低外界环境的湿度对外壳内的微流检测试纸的影响,避免微流检测试纸受潮而影响其检测性能。检测时,打开密封盖即可进行加样,操作简便。检测完毕时,重新闭合密封盖,再次密封容腔,避免容腔内微流检测试纸上的检测样本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因检测样本内存在空气传播性病毒而污染环境,危害到周围人员的健康。
本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卡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卡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检测卡本体;
10、外壳;11、容腔;12、第一壳体;121、加样孔;122、第一观察窗;123、第二观察窗;13、第二壳体;131、卡槽;132、安装部;14、密封盖;15、密封圈;16、第二吸湿变色膜;
20、微流检测试纸;21、加样垫;22、结合垫;23、硝酸纤维素垫;231、检测线;232、质控线;24、吸水垫;25、PVC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壳10、用以检测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试纸20,所述外壳10包括:
容腔11,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20;
加样孔121,其与位于所述容腔11内的微流检测试纸20的加样垫21位置相对应,用以加样;
第一观察窗122,为透明结构,其与微流检测试纸20的结果显示区位置相对应,用以观察微流检测试纸20的检测结果;
密封盖14,覆盖所述加样孔121以密封所述容腔11;
检测时,打开所述密封盖14以敞开所述加样孔121;存储或检测完毕后,盖合所述密封盖14以密封所述容腔11。
具体地,外壳10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20,以形成检测D二聚体的检测卡本体100。通过设置密封盖14,保证存储时外壳10内的容腔11的密封性,以降低外界环境的湿度对外壳10内的微流检测试纸20的影响,避免微流检测试纸20受潮而影响其检测性能。检测时,打开密封盖14即可进行加样,操作简便。检测完毕时,重新闭合密封盖14,再次密封容腔11,避免容腔11内微流检测试纸20上的检测样本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因检测样本内存在空气传播性病毒而污染环境,危害到周围人员的健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14扣接于所述外壳10外表面。具体地,密封盖14与外壳10通过扣接槽与卡扣实现扣接。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外壳10壳体薄,则扣接槽(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密封盖14上,外壳10设置卡扣(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密封盖14的快速装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样孔121内表面设有第一吸湿变色膜(图中未示出)。当密封盖14由于装配不到位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密封性能下降,随着检测卡本体100的存放时间的延长,有可能会有部分水汽通过密封盖14与外壳10的装配缝隙进入容腔11内,水汽进入容腔11前先接触加样孔121内壁,当接触加样孔121的水汽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一吸湿变色膜吸收相应量的水分后颜色发生变化,如第一吸湿变色膜初始状态为透明色,吸湿达到一定量后变为红色。通过设置第一吸湿变色膜,当进行检测时,打开密封盖14,用户目测到第一吸湿变色膜发生颜色变化,则表明容腔11内湿度超过标准,此时微流检测试纸20检测精确性有可能发生变化,可更换或额外使用新的检测卡本体100重复检测一次,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变色膜通过胶带固定于所述加样孔121内表面,安装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14为透明结构,用户使用时无需打开密封盖14即可观察第一吸湿变色膜的变色情况,以快速判断当前外壳10内湿度是否超过标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3上方;所述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共同夹持形成容腔11。通过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的设置,以便于微流检测试纸20的装配。加样孔121、第一观察窗122、密封盖14设置于第一壳体12上,仅需在第一壳体12开设密封盖14的安装结构即可,相应更改配套的第一壳体12的加工模具,降低外壳10整体加工成本。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扣接、紧固件连接,以便于快速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设置卡槽131;所述卡槽131卡装有密封圈15,以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处,进一步地提高容腔11的密封性,进而降低水汽通过该装配处进入容腔11内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15略凸出于所述卡槽131外轮廓,以保证密封圈15对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处的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设有安装部132;所述安装部132位于所述卡槽131内侧;所述安装部132固定有第二吸湿变色膜16;所述第一壳体12设有第二观察窗123,用以观察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16的变色状态。当由于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不到位或密封圈15密封性不够,导致部分水汽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处进入容腔11内,增加容腔11内湿度,使得微流检测试纸20受潮。通过设置第二吸湿变色膜16,水汽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处进入容腔11前先接触到第二吸湿变色膜16,当吸收水的量达到一定标准,用户自第二观察窗123观察到第二吸湿变色膜16颜色改变,则表明容腔11内湿度超过标准,此时微流检测试纸20检测精确性有可能发生变化,可更换或额外使用新的检测卡本体100重复检测一次,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16通过胶带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32,安装便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靠近所述容腔11的部位内凹形成所述安装部132,第二吸湿变色膜16靠近微流检测试纸20设置,以更好地指示容腔11当前湿度状况。
具体地,微流检测试纸20包括加样垫21、结合垫22、硝酸纤维素膜23、吸水垫24、PVC板25,PVC板25用以承载加样垫21、结合垫22、硝酸纤维素膜23、吸水垫24;加样垫21一端搭设于结合垫22上,结合垫22、吸水垫24分别搭设于硝酸纤维素膜23的两端上。结合垫22内具有胶体金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及胶体金标记的鼠IgG。硝酸纤维素膜23印刷有微流控通道,微流控通道设有检测线231、质控线232,检测线231内具有D二聚体二抗,质控线232内具有羊抗鼠IgG多抗。吸水垫24用以吸收硝酸纤维素膜23迁移出来的物质。
采用检测卡本体100进行检测时,打开密封盖14,待测样本滴在加样垫21上,待测样本在加样垫21上迁移至结合垫22,当待测样本中含D二聚体,则待测样本中的D二聚体与结合垫22上的胶体金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结合,生成D二聚体-胶体金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及结合垫中的胶体金标记的鼠IgG一同迁移至硝酸纤维素膜23上,移动至检测线231,该复合物与检测线231内的D二聚体抗体反应,生成更大的复合物,在检测线231呈现出相应的颜色,出现色带,显示为阳性。胶体金标记的鼠IgG移动至质控线232,与质控线232内的羊抗鼠IgG多抗结合,呈现颜色。质控线232出现色带,检测结果有效;质控线232未出现色带,检测结果无效,需更换检测卡本体100重新测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包括外壳(10)、用以检测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试纸(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
容腔(11),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20);
加样孔(121),其与位于所述容腔(11)内的微流检测试纸(20)的加样垫(21)位置相对应,用以加样;
第一观察窗(122),为透明结构,其与微流检测试纸(20)的结果显示区位置相对应,用以观察微流检测试纸(20)的检测结果;
密封盖(14),覆盖所述加样孔(121)以密封所述容腔(11);
检测时,打开所述密封盖(14)以敞开所述加样孔(121);存储或检测完毕后,盖合所述密封盖(14)以密封所述容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4)扣接于所述外壳(10)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孔(121)内表面设有第一吸湿变色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4)为透明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3)上方;所述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共同夹持形成容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设置卡槽(131);所述卡槽(131)卡装有密封圈(15),以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装配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5)略凸出于所述卡槽(131)外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设有安装部(132);所述安装部(132)位于所述卡槽(131)内侧;所述安装部(132)固定有第二吸湿变色膜(16);所述第一壳体(12)设有第二观察窗(123),用以观察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16)的变色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变色膜(16)通过胶带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3)上表面靠近所述容腔(11)的部位内凹形成所述安装部(132)。
CN202121301083.XU 2021-06-10 2021-06-10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Active CN21564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1083.XU CN215641294U (zh) 2021-06-10 2021-06-10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1083.XU CN215641294U (zh) 2021-06-10 2021-06-10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1294U true CN21564129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1083.XU Active CN215641294U (zh) 2021-06-10 2021-06-10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4606A (en) One-step test device
JP3192154B2 (ja) 二酸化炭素を捕獲および検定するための器具、および使用法
US6673628B2 (en) Analytical test device and method
US4269804A (en) Self-contained gaseous contaminant dosimeter
US20090260418A1 (en) Disposable sensor for use in measuring an analyte in a gaseous sample
US5397537A (en) Test instrument
CA2013695A1 (en) Liquid shield for cartridge
JP2010503422A (ja) 最適組立空間を有する携帯式測定システム
US8776581B2 (en) Blood collection module for measuring alcohol concentration
KR20100136744A (ko) 당화혈색소 측정용 카세트
ES2252214T3 (es) Dispositivo analizador dotado de una funcion temporizadora.
CN215641294U (zh) D二聚体的微流检测卡
JPH06201683A (ja) 液体媒質の性状を検査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623012A (ja) 貯蔵タンクから血液を安全に取出す装置
KR102398283B1 (ko) 당화혈색소 비율의 측정 방법
KR101412423B1 (ko) 검체 함유 유닛, 검체 측정 카세트, 검체 측정 유닛 및 검체 측정 장치
KR102403319B1 (ko) 당화혈색소 측정용 분리형 카세트
KR200357469Y1 (ko) 면역크로마토그래피법 분석용 진단키트
KR101948992B1 (ko) 동맥혈가스 분석용 채혈 주사기
JP7445907B2 (ja) 生化学反応試験管
JP4425075B2 (ja) 免疫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デバイス
CN105973883A (zh) 不易污染的唾液检测装置
KR101190142B1 (ko) 혈액 전처리가 가능한 측방 유동 검정 장치
CN215641302U (zh) 一种用于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微流检测卡
AU2020306598A1 (e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