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1260U -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1260U
CN215631260U CN202122036212.3U CN202122036212U CN215631260U CN 215631260 U CN215631260 U CN 215631260U CN 202122036212 U CN202122036212 U CN 202122036212U CN 215631260 U CN215631260 U CN 215631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hanging
mounting base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62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Youliya Decoratio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Youliya Decorati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Youliya Decoratio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Youliya Decorati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62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1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1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1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的纵向龙骨,纵向龙骨上沿纵向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龙骨,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为垂直布设,所述横向龙骨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设墙面装饰板的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多个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沿横向龙骨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与墙面装饰板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能够用于调整墙面的平整度,并且调节方便,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使用效果,并其通过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能够方便的将瓷砖悬挂在墙面上,方便组装和安装,大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面装饰方法大都采用瓷砖、墙面砖或装饰板进行装饰,其瓷砖、墙面砖或装饰板采用水泥和沙之后黏贴于墙面上,这种装饰方式受墙面本身的平整度影响较大,一旦墙面不平,安装时就需要安装人员通过调整粘贴剂的厚度分布来使安装出来的墙面砖保持平整,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艺,对于安装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员,安装出的墙面砖容易出现歪斜等现象,不仅不够美观且这些墙面砖容易出现空鼓现象,易从墙面脱落。同时这样安装墙面砖的技术含量较高,费时费工,最终成品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墙面装饰干挂系统,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219247.X,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瓷砖墙面的干挂系统,其包括:瓷砖,其四角设置有安装槽,瓷砖设置为相拼接的多块;干挂件,其设置于瓷砖的四周,干挂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紧固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安装槽相卡接并粘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与墙体固定连接。
上述该类现有的墙面装饰干挂系统采用干挂件与墙面的固定连接,实现将瓷砖安装在墙面上,但是该类现有的干挂件与墙面之间采用固定螺栓进固定连接,当墙面不够平整时,干挂件调平麻烦,进而造成施工繁琐,降低使用效果,干挂件与瓷砖的四角处卡接,因此在墙面上固定安装该干挂件时,需要精准的定位干挂件的安装位置,致使干挂件的定位繁琐,进而造成干挂件固定安装施工繁琐,大大提高施工时间,进而降低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度低,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时间,且能够方便的进行挂设墙面装饰板的墙面装饰板托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的纵向龙骨,纵向龙骨上沿纵向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龙骨,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为垂直布设,所述横向龙骨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设墙面装饰板的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多个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沿横向龙骨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与墙面装饰板卡接。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第一挂件包括第一安装基体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安装基体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第一安装基体的中部设置有挂件安装位,挂件安装位的横截面宽度与横向龙骨的上侧边厚度相匹配
进一步优化:第一连接板布设在第一安装基体的一侧,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基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一体连接。
进一步优化: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基体之间设置有两个装饰板安装位,两个装饰板安装位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优化: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方便第一连接板进行插接的第一导向部。
进一步优化:第二挂件包括第二安装基体,第二安装基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位,第二安装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挂设位。
进一步优化:第二安装基体靠近安装位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和定位板,安装位布设在安装板和定位板之间。
进一步优化:安装板和定位板分别与第二安装基体为一体连接,所述安装板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安装板与横向龙骨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第二安装基体靠近挂设位的一侧设置有挂件板,挂件板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挂件板靠近第二安装基体的一侧边与第二安装基体的底部一体连接,挂件板的另一侧板与第二安装基体为平行布设。
进一步优化:墙面装饰板为瓷砖,瓷砖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通过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能够用于调整墙面的平整度,并且调节方便,能够大大减小平整度的调节作业,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使用效果,并且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能够方便的安装在横梁龙骨上,组装方便,进而提高使用效果,并其通过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能够方便的将瓷砖悬挂在墙面上,方便组装和安装,大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使用效果。
并且该墙面装饰板托架整体结构稳固,将瓷砖干挂在墙面上后,其悬挂稳固,不易发生脱落的现象,进而大大提高安全性,并且能够防止瓷砖沉降,提高使用效果和装饰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挂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挂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5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向龙骨;2-横向龙骨;3-第一挂件;31-第一安装基体;32-第一连接板;33-挂件安装位;34-第二连接板;35-装饰板安装位;36-第一导向部;4-第二挂件;41-第二安装基体;42-安装位;43-挂设位;44-安装板;45-定位板;46-挂件板;47-第二导向部;5-瓷砖;51-安装槽;6-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的纵向龙骨1,纵向龙骨1上沿纵向龙骨1的高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龙骨2,横向龙骨2与纵向龙骨1为垂直布设,所述横向龙骨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设墙面装饰板的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多个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分别沿横向龙骨2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分别与墙面装饰板卡接。
如图1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龙骨1沿墙面的高度反向布设,且纵向龙骨1通过膨胀钉或钉子等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并进行调平,使纵向龙骨1的外表面平整。
所述横向龙骨2通过横向龙骨2上的插片与纵向龙骨1上的插扣卡合,实现将横向龙骨2挂设在纵向龙骨1上,施工方便。
所述横向龙骨2与纵向龙骨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通过纵向龙骨1通过膨胀钉或钉子等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其纵向龙骨1还可以通过调整螺栓进调平,继而实现对墙面进行调平。
并且纵向龙骨调平完成后,横向龙骨2挂设在纵向龙骨1上,且横向龙骨2与纵向龙骨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固定连接,继而可对纵向龙骨1进行调平。
由此可见,该调平作业可在安装纵向龙骨1时便可完成,调平作业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减少调平作业时间,进而减少整体施工时间,提高施工速率。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挂件1包括第一安装基体31和第一连接板32,所述第一安装基体31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所述第一安装基体31上设置有挂件安装位33。
所述挂件安装位33设置在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中部,所述挂件安装位33的横截面宽度与横向龙骨2的上侧边的厚度相匹配。
所述第一安装基体31通过挂件安装位33挂设在横向龙骨2的上侧边上,进而实现将第一挂件1活动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方便使用。
并且通过挂设的原理将第一挂件1活动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可方便进行组装和安装,继而提高使用效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率。
所述第一连接板32布设在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第一安装基体3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34一体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34靠近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32的中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4靠近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一侧与第一安装基体31一体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整体高度小于第一安装基体31的整体高度。
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下底面与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下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第二连接板34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第一安装基体31之间设置有两个装饰板安装位35,所述两个装饰板安装位35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34的上方和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面装饰板为瓷砖5,所述瓷砖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的整体形状与第一连接板32的整体形状相匹配。
所述安装槽51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板32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安装槽51与瓷砖5背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装饰板安装位35的宽度。
在组装时,如图8所示,瓷砖5通过安装槽51和第一挂件3的第一连接板32相卡接,即可实现将瓷砖5安装在装饰板安装位35上,而后第一挂件3的第一安装基体31通过挂件安装位33与横向龙骨2挂接,即可实现将瓷砖5干挂在墙体上,方便组装和安装,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率。
所述瓷砖5上的安装槽51为多个,且多个安装槽51沿瓷砖5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
这样设计,可通过安装槽51与第一连接板32的卡接,以及第一挂件3与横向龙骨2的挂接,并且第一挂件3布设在瓷砖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而上下两相邻的瓷砖5之间可通过第一挂件3实现瓷砖5的拼接工作,方便组装和安装。
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部36,所述第一导向部36为向装饰板安装位35一侧倾斜的斜面。
这样设计,可通过该第一导向部36能够方便的将第一连接板32插接在瓷砖5的安装槽51内,方便组装和安装。
在本实施例外,所述瓷砖5的安装槽51内还可以充入粘结胶水,所述第一连接板32插接在安装槽51内后通过粘结胶水与瓷砖5固定连接,进而提高第一挂件3与瓷砖5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厚度为1-1.5mm,所述第二连接板34的厚度为1-1.5mm,所述第一安装基体31的壁厚为2-2.5mm。
如图1和图5-图7所示,所述第二挂件4包括第二安装基体41,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位42,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1的另一侧设置有挂设位43。
所述第二挂件4通过安装位42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所述瓷砖5底部的安装槽51挂设在挂设位43上,进而实现将瓷砖5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方便使用。
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1靠近安装位4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44和定位板45,所述安装位42布设在安装板44和定位板45之间。
所述安装板44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安装板44靠近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一体连接。
所述定位板45的横截面形状为直板状,所述定位板45靠近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一体连接。
所述定位板45的长边沿第二安装基体41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定位板45的短边大于横向龙骨2的厚度。
这样设计,在进行安装第二挂件4时,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挂件4的安装板44紧靠横向龙骨2的内凹面,所述定位板45布设在横向龙骨2的下方,此时通过定位板45可以用于对第二挂件4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安装板44与横向龙骨2之间可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基体41靠近挂设位43的一侧设置有挂件板46,所述挂件板46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所述挂件板46靠近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边与第二安装基体41的底部一体连接,所述挂件板46的另一侧板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为平行布设,所述挂设位43布设在挂件板46与第二安装基体41之间。
这样设计,当需要进行安装瓷砖5时,可将瓷砖5上的安装槽51卡接在挂件板46上,此时瓷砖5安装在挂设位43上,而后第二挂件4通过安装板44与横向龙骨2的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将瓷砖5干挂在墙体上,方便组装和安装,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率。
所述第二挂件4主要使用在靠近地面的横梁龙骨2上,此时瓷砖5通过第二挂件4固定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即可实现将瓷砖5干挂在墙体上,并且通过第二挂件4用于安装瓷砖5能够减小瓷砖5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进而提高使用效果。
所述挂件板4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7,所述第二导向部47为向挂设位43一侧倾斜的斜面。
这样设计,可通过该第二导向部47能够方便的将挂件板46的上端插接在瓷砖5的安装槽51内,方便组装和安装。
在本实施例外,所述瓷砖5的安装槽51内还可以充入粘结胶水,所述挂件板46插接在安装槽51内后通过粘结胶水与瓷砖5固定连接,进而提高第二挂件4与瓷砖5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件板46与安装槽51相插接的一侧板的厚度为1-1.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件板46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一体连接的一侧板的厚度为2-2.5mm。
如图1-图8所示,在使用时,首先将纵向龙骨1按照位置需要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墙面上,并进行调平纵向龙骨1的水平度,使各个纵向龙骨1外表面保持水平,调平完成后,将横向龙骨2通过插片与纵向龙骨1上插扣的卡合实现将横向龙骨2挂设在纵向龙骨1上,而后将横向龙骨2与纵向龙骨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固定连接。
然后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依次进行挂设瓷砖5,在安装靠近地面的瓷砖5时,该瓷砖5通过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的配合挂设在墙面上。
首先将第二挂件4安装在靠近地面的横向龙骨2上,在进行安装该第二挂件4时,如图8所示,首先将第二挂件4的安装板44紧靠在该横向龙骨2的内凹面,所述定位板45布设在横向龙骨2的下方,而后调节第二挂件4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紧固螺钉6将安装板44与横向龙骨2进行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将第二挂件4安装在横向龙骨2上。
而后将瓷砖5底部的安装槽51插接在第二挂件4上的挂件板46上,而后将第一挂件3上的第一连接板32插接瓷砖5顶部的安装槽51内,并且将该第一挂件3挂设在相对应的横向龙骨2上,即可实现将该单个瓷砖5干挂在墙面上,方便组装和安装。
在安装上下两相邻的瓷砖5时,可通过第一挂件3的第一连接板32实现上下两相邻的瓷砖5的拼接工作,方便组装和安装。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包括固定安装在墙面上的纵向龙骨(1),纵向龙骨(1)上沿纵向龙骨(1)的高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横向龙骨(2),横向龙骨(2)与纵向龙骨(1)为垂直布设,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设墙面装饰板的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多个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分别沿横向龙骨(2)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挂件(3)和第二挂件(4)分别与墙面装饰板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挂件(1)包括第一安装基体(31)和第一连接板(32),第一安装基体(31)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中部设置有挂件安装位(33),挂件安装位(33)的横截面宽度与横向龙骨(2)的上侧边厚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32)布设在第一安装基体(31)的一侧,第一连接板(32)与第一安装基体(3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34)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32)与第一安装基体(31)之间设置有两个装饰板安装位(35),两个装饰板安装位(35)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34)的上方和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3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方便第一连接板(32)进行插接的第一导向部(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挂件(4)包括第二安装基体(41),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位(42),第二安装基体(41)的另一侧设置有挂设位(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基体(41)靠近安装位(4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44)和定位板(45),安装位(42)布设在安装板(44)和定位板(4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安装板(44)和定位板(45)分别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为一体连接,所述安装板(44)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安装板(44)与横向龙骨(2)之间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基体(41)靠近挂设位(43)的一侧设置有挂件板(46),挂件板(46)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挂件板(46)靠近第二安装基体(41)的一侧边与第二安装基体(41)的底部一体连接,挂件板(46)的另一侧板与第二安装基体(41)为平行布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其特征在于:墙面装饰板为瓷砖(5),瓷砖(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51)。
CN202122036212.3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Active CN215631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6212.3U CN21563126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6212.3U CN21563126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1260U true CN21563126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6212.3U Active CN215631260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1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9291U (zh) 活动架空地板安装结构
CN108049592B (zh) 地面铺装底座、铺装组件及铺装方法
CN111962792A (zh) 一种墙面挂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5631260U (zh) 一种墙面装饰板托架
CN111851898B (zh) 一种墙身硅酸钙饰面板干挂装配系统
KR101696779B1 (ko) 건축물 벽체의 마감구조
CN212427880U (zh) 一种墙面挂装系统
CN21588912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调平结构
CN212427881U (zh) 一种墙面挂装整体阳角系统
CN219887418U (zh) 一种墙面装饰板用侧部干挂固定件
CN220058646U (zh) 一种墙面装饰板用底部干挂固定件
CN205077805U (zh) 背景墙的干挂件安装结构
CN210947276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的隔墙地面找平安装结构
CN211037616U (zh) 一种造型墙板的连接结构
CN111456361B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
CN114396147A (zh) 槽条插入式木地板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1421700U (zh) 一种卡夹式钢制墙板连接组件
CN218843613U (zh) 一种墙面装饰瓷砖用干挂固定件
CN219638309U (zh) 插口式木饰面装饰板安装结构
CN112523459A (zh) 一种室内地面装修方法
CN112814308A (zh) 一种墙地整体装饰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229336U (zh) 地面复合板
CN215889035U (zh) 一种墙地整体装饰结构
CN217000614U (zh) 一种装配式墙砖安装结构
CN211341569U (zh) 地板边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