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7070U -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7070U
CN215627070U CN202121614186.1U CN202121614186U CN215627070U CN 215627070 U CN215627070 U CN 215627070U CN 202121614186 U CN202121614186 U CN 202121614186U CN 215627070 U CN215627070 U CN 215627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erobic
anaerobic
tank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41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轩宁
王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bai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bai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bai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bai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41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7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7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7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包括:出水口、厌氧出水点、厌氧池体、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厌氧池布水器、缺氧池体、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缺氧池布水器、缺氧池曝气管、液位控制器以及风机风管阀,所述出水口左端面设有厌氧出水点,所述厌氧出水点左端面安装有厌氧池体,所述厌氧池体内侧安装有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高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厌氧池布水器,所述厌氧池布水器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厌氧池体以及缺氧池体,能够防止生化菌种溢出现象,通过污泥斗以及二级好氧池,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标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污水处理塔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匮乏和环境治理能力的增强,市政和农村产生的废水治理工作更加严峻,目前,对于污水处理生化阶段治理的方法主要为土建污水生化池和地埋污水处理设备等,但活性污泥法和地埋污水处理设备在水量超过300m³/d处理时,需要增建大规模的土建池体,占用土地面积大,土建池顶部受压低,只能做绿化用,不可通车或盛放重物,同时,由于设备放于地下,不易维修管理,污水经过土建污水生化池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之后,存在SS超标现象和生化菌种溢出现象,对后期维护要求过高,因此,现亟需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包括:出水口、厌氧出水点、厌氧池体、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厌氧池布水器、缺氧池体、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缺氧池布水器、缺氧池曝气管、好氧池出水管、好氧池体、好氧池组合填料、好氧池曝气设备、好氧池布水器、二级好氧池、罗茨风机、分气包、风机支撑架、设备支撑腿、设备支撑板、污泥斗、污泥出泥口、污泥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阀、污泥回流阀、污泥回流泵、硝化液回流泵、水泵支撑架、缺氧池出水管、进水口、设备壳体、液位控制器以及风机风管阀,所述出水口左端面设有厌氧出水点,所述厌氧出水点左端面安装有厌氧池体,所述厌氧池体内侧安装有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高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厌氧池布水器,所述厌氧池布水器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体,所述缺氧池体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所述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布水器,所述厌氧池布水器下端右侧安装有缺氧池曝气管,所述缺氧池曝气管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体,所述好氧池体内侧安装有好氧池组合填料,所述好氧池组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好氧池曝气设备,所述好氧池曝气设备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好氧池布水器,所述好氧池布水器左端面安装有二级好氧池,所述二级好氧池中间位置右侧安装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左端面安装有分气包,所述罗茨风机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支撑架,所述分气包下端面左侧安装有设备支撑腿,所述设备支撑腿下端面安装有设备支撑板,所述设备支撑腿左端面安装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内侧底部安装有污泥出泥口,所述污泥斗内部左侧安装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端左侧安装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下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阀,所述硝化液回流阀左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阀,所述污泥回流阀上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上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下端面安装有水泵支撑架,所述硝化液回流泵右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出水管,所述厌氧池体左端面上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厌氧池体外侧安装有设备壳体,所述二级好氧池右端面安装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风管阀。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连接厌氧池体并在其底部设置厌氧池布水器,废水通过所述厌氧池布水器喷洒进厌氧池体,所述厌氧池体内通过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支架悬挂若干弹性填料形成生化菌种菌床。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缺氧池体通过水管连接缺氧池体底部缺氧池布水器进行布水,所述设备壳体外放置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所述罗茨风机通过缺氧池曝气管向缺氧池体底部进行曝气,增加溶解氧供给兼氧菌繁殖。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好氧池体内部下端安装有填料支架,所述好氧池体通过填料支架悬挂若干好氧池组合填料形成好氧菌生化菌床,所述好氧池体的好氧池出水管与好氧池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好氧池布水器呈竖状分布在好氧池体内侧的内壁上,废水通过所述好氧池布水器进行布水。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好氧池体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级好氧池中,所述二级好氧池底部设置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将浓缩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出泥口排出。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硝化液回流泵连接缺氧池体和好氧池体,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为一种管道泵,所述厌氧池体、缺氧池体、好氧池体和二级好氧池之间的连接管道均连接布水管,通过布水管进行布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厌氧池体以及缺氧池体,能够防止生化菌种溢出现象,通过污泥斗以及二级好氧池,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标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出水口、2-厌氧出水点、3-厌氧池体、4-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5-厌氧池布水器、6-缺氧池体、7-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8-缺氧池布水器、9-缺氧池曝气管、10-好氧池出水管、11-好氧池体、12-好氧池组合填料、13-好氧池曝气设备、14-好氧池布水器、15-二级好氧池、16-罗茨风机、17-分气包、18-风机支撑架、19-设备支撑腿、20-设备支撑板、21-污泥斗、22-污泥出泥口、23-污泥回流管、24-硝化液回流管、25-硝化液回流阀、26-污泥回流阀、27-污泥回流泵、28-硝化液回流泵、29-水泵支撑架、30-缺氧池出水管、31-进水口、32-设备壳体、33-液位控制器、34-风机风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包括:出水口1、厌氧出水点2、厌氧池体3、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4、厌氧池布水器5、缺氧池体6、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7、缺氧池布水器8、缺氧池曝气管9、好氧池出水管10、好氧池体11、好氧池组合填料12、好氧池曝气设备13、好氧池布水器14、二级好氧池15、罗茨风机16、分气包17、风机支撑架18、设备支撑腿19、设备支撑板20、污泥斗21、污泥出泥口22、污泥回流管23、硝化液回流管24、硝化液回流阀25、污泥回流阀26、污泥回流泵27、硝化液回流泵28、水泵支撑架29、缺氧池出水管30、进水口31、设备壳体32、液位控制器33以及风机风管阀34,出水口1左端面设有厌氧出水点2,厌氧出水点2左端面安装有厌氧池体3,厌氧池体3内侧安装有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4,厌氧池高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厌氧池布水器5,厌氧池布水器5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体6,缺氧池体6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7,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7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布水器8,厌氧池布水器5下端右侧安装有缺氧池曝气管9,缺氧池曝气管9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出水管10,出水管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体11,好氧池体11内侧安装有好氧池组合填料12,好氧池组合填料12下端面安装有好氧池曝气设备13,好氧池曝气设备13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好氧池布水器14,好氧池布水器14左端面安装有二级好氧池15,二级好氧池15中间位置右侧安装有罗茨风机16,罗茨风机16左端面安装有分气包17,罗茨风机16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支撑架18,分气包17下端面左侧安装有设备支撑腿19,设备支撑腿19下端面安装有设备支撑板20,设备支撑腿19左端面安装有污泥斗21,污泥斗21内侧底部安装有污泥出泥口22,污泥斗21内部左侧安装有污泥回流管23,污泥回流管23上端左侧安装有硝化液回流管24,硝化液回流管24下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阀25,硝化液回流阀25左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阀26,污泥回流阀26上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泵27,污泥回流泵27上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泵28,硝化液回流泵28下端面安装有水泵支撑架29,硝化液回流泵28右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出水管30,厌氧池体3左端面上侧开设有进水口31,厌氧池体3外侧安装有设备壳体32,二级好氧池15右端面安装有液位控制器33,液位控制器33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风管阀34。
进水口31连接厌氧池体3并在其底部设置厌氧池布水器5,废水通过厌氧池布水器5喷洒进厌氧池体3,厌氧池体3内通过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4支架悬挂若干弹性填料形成生化菌种菌床。
缺氧池体6通过水管连接缺氧池体6底部对缺氧池布水器8进行布水,设备壳体32外放置罗茨风机16进行曝气,罗茨风机16通过缺氧池曝气管9向缺氧池体6底部进行曝气,增加溶解氧供给兼氧菌繁殖。
好氧池体11内部下端安装有填料支架,好氧池体11通过填料支架悬挂若干好氧池组合填料12形成好氧菌生化菌床,好氧池体11的好氧池出水管10与好氧池的进水管连接,好氧池布水器14呈竖状分布在好氧池体11内侧的内壁上,废水通过好氧池布水器14进行布水。
好氧池体11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级好氧池15中,二级好氧池15底部设置污泥斗21,污泥斗21将浓缩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出泥口22排出。
硝化液回流泵28连接缺氧池体6和好氧池体11,硝化液回流泵28为一种管道泵,厌氧池体3、缺氧池体6、好氧池体11和二级好氧池15之间的连接管道均连接布水管,通过布水管进行布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进水口31连接厌氧池体3并在底部设置厌氧池布水器5,废水通过厌氧池布水器5喷洒进厌氧池体3,厌氧池体3内通过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4支架悬挂若干弹性填料形成生化菌种菌床,污水从厌氧池体3处理并出水进入缺氧池体6,罗茨风机16通过缺氧池曝气管9向缺氧处理仓曝气底部的曝气系统曝气,增加溶解氧供给兼氧菌繁殖,且缺氧池体6出水管与好氧池体11进水管连接,好氧池体11中的好氧池布水器14固定在内壁上,方便布水,好氧池体11底部设置好氧池曝气设备13进行曝气,好氧池曝气设备13连接外部支架处的罗茨风机16,通过罗茨风机16进行曝气增加溶氧量提高好氧菌繁殖率,好氧池体11通过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7支架悬挂若干好氧池组合填料12形成好氧菌生化菌床,好氧池布水器14呈竖状分布在二级好氧池15的内壁上,废水通过好氧池布水器14进行布水,罗茨风机16进行曝气增加溶氧量提高好氧菌繁殖率,二级好氧池1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污泥斗21中,通过污泥斗21进行浓缩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出泥口22排出,污泥因重力作用沉在污泥斗21中,污水上清液部分通过缺氧池出水管30遗留出水口1排出,排出的废水可达标进行排放,且污泥斗23内连接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泵27回流到厌氧池体3,重新循环生化菌种,减少菌种的排出,污泥回流阀26控制回流比,增大循环效果,二级好氧池15中连接硝化液回流管24,硝化回流泵28回流到污泥回流管23中,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维持DO在0.8 mg/L以下,降低废水中氮的含量,提高出水效果,控制硝化液回流阀25控制回流比,增加除氮效果,从而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包括:出水口、厌氧出水点、厌氧池体、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厌氧池布水器、缺氧池体、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缺氧池布水器、缺氧池曝气管、好氧池出水管、好氧池体、好氧池组合填料、好氧池曝气设备、好氧池布水器、二级好氧池、罗茨风机、分气包、风机支撑架、设备支撑腿、设备支撑板、污泥斗、污泥出泥口、污泥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阀、污泥回流阀、污泥回流泵、硝化液回流泵、水泵支撑架、缺氧池出水管、进水口、设备壳体、液位控制器以及风机风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左端面设有厌氧出水点,所述厌氧出水点左端面安装有厌氧池体,所述厌氧池体内侧安装有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高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厌氧池布水器,所述厌氧池布水器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体,所述缺氧池体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所述缺氧池高效弹性填料下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布水器,所述厌氧池布水器下端右侧安装有缺氧池曝气管,所述缺氧池曝气管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端面安装有好氧池体,所述好氧池体内侧安装有好氧池组合填料,所述好氧池组合填料下端面安装有好氧池曝气设备,所述好氧池曝气设备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好氧池布水器,所述好氧池布水器左端面安装有二级好氧池,所述二级好氧池中间位置右侧安装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左端面安装有分气包,所述罗茨风机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支撑架,所述分气包下端面左侧安装有设备支撑腿,所述设备支撑腿下端面安装有设备支撑板,所述设备支撑腿左端面安装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内侧底部安装有污泥出泥口,所述污泥斗内部左侧安装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端左侧安装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下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阀,所述硝化液回流阀左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阀,所述污泥回流阀上端面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上端面安装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下端面安装有水泵支撑架,所述硝化液回流泵右端面安装有缺氧池出水管,所述厌氧池体左端面上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厌氧池体外侧安装有设备壳体,所述二级好氧池右端面安装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风机风管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连接厌氧池体并在其底部设置厌氧池布水器,废水通过所述厌氧池布水器喷洒进厌氧池体,所述厌氧池体内通过厌氧池高效弹性填料支架悬挂若干弹性填料形成生化菌种菌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体通过水管连接缺氧池体底部对缺氧池布水器进行布水,所述设备壳体外放置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所述罗茨风机通过缺氧池曝气管向缺氧池体底部进行曝气,增加溶解氧供给兼氧菌繁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体内部下端安装有填料支架,所述好氧池体通过填料支架悬挂若干好氧池组合填料形成好氧菌生化菌床,所述好氧池体的好氧池出水管与好氧池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好氧池布水器呈竖状分布在好氧池体内侧的内壁上,废水通过所述好氧池布水器进行布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体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级好氧池中,所述二级好氧池底部设置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将浓缩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出泥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泵连接缺氧池体和好氧池体,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为一种管道泵,所述厌氧池体、缺氧池体、好氧池体和二级好氧池之间的连接管道均连接布水管,通过布水管进行布水。
CN202121614186.1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Active CN215627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186.1U CN21562707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186.1U CN21562707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7070U true CN21562707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4186.1U Active CN21562707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7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0021A (zh) 一种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和装置
CN102923857A (zh) 缺氧-好氧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WO2021253637A1 (zh) 一种基于a/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5222959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393623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1817615A (zh) 厌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CN20255873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112979055A (zh) 混合液在线发酵umif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池及其应用方法
CN103979681A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0818199A (zh)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3781915U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4030524A (zh) 一种季节性曝气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和装置
CN112142258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的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方法
CN211198754U (zh) 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
CN203768187U (zh)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06446U (zh) 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5627070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塔
CN110606568A (zh) 一种内嵌沉淀结构的一体化a2/o生化塔
CN110713315A (zh) 一种乡镇污水厂专用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7537221U (zh) 一种铁路中小站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WO2020000214A1 (zh) 一种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1035627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3698051A (zh) 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1338961U (zh) 一种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64894U (zh) 一种寺院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