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8187U -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8187U
CN203768187U CN201420150073.4U CN201420150073U CN203768187U CN 203768187 U CN203768187 U CN 203768187U CN 201420150073 U CN201420150073 U CN 201420150073U CN 203768187 U CN203768187 U CN 20376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ol
tank
communicated
aeration
back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00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
朱春游
曹亚丽
殷承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00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8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通形成生活污水的处理路径的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和贮泥池,同时还包括风机房,其中,调节池同时与污水源通过排污管连通,回流池与调节池之间还形成有回流支路,而风机房内则设置有PLC控制柜和曝气风机,PLC控制柜与调节池和回流池通过信号线连通,而曝气风机则与接触氧化池连通。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维护检修,可保证好氧微生物处于理想的生长状态,出水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产生排放的生活污水成为重要的地表水环境污染源,需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其进行处理。服务区污水具有排放总量低、波动性大、污染负荷高等特点。当前各地高速公路通常采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成套产品,多存在水泵选型偏大、有效容积过高等问题,往往出现短期内进水负荷超出设计值的情况,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出水效果不如人意。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部分单位开展污水处理专项工程设计,根据服务区污水的实际产生排放情况,建造混凝土结构的池体构筑物。但由于部分池体单元的尺寸过小,不宜组织施工和维护检修;且市场上不易购置小流量潜水排污泵,
以致生化处理单元内的有机、水力冲击负荷过高,填料不易挂膜且微生物生长状态不理想。据调查,江苏省80%的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均存在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维护检修、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效果稳定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贮泥池和风机房,所述的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和贮泥池通过管路顺序连通,形成生活污水的处理路径,且所述的调节池同时与污水源通过排污管连通,所述的回流池与调节池之间还形成有回流支路,而所述的风机房内则设置有PLC控制柜曝气风机,所述的PLC控制柜与调节池和回流池通过信号线连通,而所述的曝气风机则与接触氧化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内设置有提升潜污泵、浮球液位器和分流四通装置,所述的提升潜污泵设置在调节池的底部,且其通过输水软管与分流四通装置连接,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其中一路与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管连通,而所述的浮球液位器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连通。且所述的提升潜污泵的单次运行时间≥2.0h,流量为5~10 m3/h。而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分流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调节阀门。
另外,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固定支架,而所述的固定支架上则设置有组合立体式填料,且在所述的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软管和设置在曝气软管头部的微孔曝气头,所述的微孔曝气头的曝气量为1.1~2.6 m3/h,而所述的曝气软管则与曝气风机通过ABS曝气管连通。且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内的顶部还设置有检查口。
此外,所述的回流池内设置有回流潜污泵、浮球液位器和溢流口,所述的回流潜污泵设置在回流池的底部,其通过回流管路与调节池连通,而所述的浮球液位器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连通,此外,所述的溢流口则与沉淀池的进水管连接。而所述的回流潜污泵的单次运行时间≥4.0h,流量为3~5 m3/h。
更进一步,所述的沉淀池内还设置有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和污泥输送泵,所述的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设置在沉淀池进水口的上部,而所述的污泥输送泵则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且污泥输送泵通过输送管路与贮泥池连通。
所述的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和贮泥池均为方型或卧式圆筒型的玻璃钢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污水实际产生量及水质浓度,灵活调整提升潜污泵和回流潜污泵的启泵、停泵液位,以及曝气风机的运行时间间隔,保证为微生物正常生长提供适量的有机质和氧气,可对不同性质的生活污水实现快速有效降解。
②回流池与调节池之间设有回流支路,可保证各处理单元内的污水长期处于流动和曝气状态,即使调节池内长期未排入新鲜污水,或短期内排入大量有机废水,仍可对微生物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物质以维持其生存条件,避免因进水不均出现的污水滞留腐败或水力扰动现象,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提高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利用效率。
③设备可全埋、半埋或放置在地表以上,可不按标准形式排列,可根据地形需要灵活布置,降低了土建工程投资。
④出水中COD、BOD5、氨氮等各项水质指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限值,非常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A、调节池      B、接触氧化池      C、回流池        D、沉淀池
E、贮泥池     F、风机房       1、提升潜污泵  2、输水软管;
3、分流四通装置  4、浮球液位器  5、曝气风机   6、PLC控制柜;
7、组合立体式填料 8、曝气软管  9、固定支架   10、回流潜污泵;
11、蜂窝式沉淀斜管  12、污泥输送泵    13、检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A、接触氧化池B、回流池C、沉淀池D、贮泥池E和风机房F,所述的调节池A、接触氧化池B、回流池C、沉淀池D和贮泥池E通过管路顺序连通,形成生活污水的处理路径。
所述的调节池A同时与污水源通过排污管连通,所述的回流池C与调节池A之间还形成有回流支路,而所述的风机房F内则设置有PLC控制柜6曝气风机5,所述的PLC控制柜6与调节池A和回流池C通过信号线(如电缆线等)连通,而所述的曝气风机5则与接触氧化池B连通。 
具体为:所述的调节池A内设置有提升潜污泵1、浮球液位器4和分流四通装置3,所述的提升潜污泵1设置在调节池A的底部,且设置有两个,分别通过两根输水软管2与分流四通装置3连接,且所述的提升潜污泵1的单次运行时间≥2.0h,流量为5~10 m3/h,。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3包括分别与接触氧化池B的进水管、两根输软管和分流管连通的四个接口,且在分流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调节阀门,可对污水流量进行手动微量调节,可进一步平衡接触氧化系统的进水有机负荷。所述的浮球液位器4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6连通。
另外,所述的接触氧化池B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固定支架9,而所述的固定支架9上则设置有组合立体式填料7,且在所述的接触氧化池B的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软管8和设置在曝气软管8头部的微孔曝气头,所述的微孔曝气头的曝气量为1.1~2.6 m3/h,而所述的曝气软管8则与曝气风机5通过ABS曝气管连通,曝气风机5与提升潜污泵1联动运行,提高了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利用效率,以及对新鲜污水的降解效率。此外,所述的接触氧化池B内的顶部还设置有检查口13。
此外,所述的回流池C内设置有回流潜污泵10、浮球液位器和溢流口,所述的回流潜污泵10设置在回流池C的底部,其通过回流管路与调节池A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回流潜污泵10的单次运行时间≥4.0h,流量为3~5 m3/h,,回流池C与调节池A之间通过设置回流支路,利用回流潜污泵10将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回调节池A,强化调节池A的均质均量作用,通过浮球液位器、提升潜污泵1和回流潜污泵10组成循环系统,使高浓度污水处于连续流动状态,缓解了水量不均对接触氧化系统造成的有机冲击负荷。另外,所述的浮球液位器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6连通,而所述的溢流口则与沉淀池D的进水管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的沉淀池D内还设置有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11和污泥输送泵12,所述的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11设置在沉淀池D进水口的上部,而所述的污泥输送泵12则设置在沉淀池D的底部,且污泥输送泵D通过输送管路与贮泥池F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调节池A、接触氧化池B、回流池C、沉淀池D、贮泥池E均为方型或卧式圆筒型的玻璃钢罐体,而各单元中涉及的曝气管、输水管等可用ABS管道或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本实用新型经过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新鲜污水经排污管线进入调节池A,当调节池A内液面达到提升潜污泵1的启动液位,提升潜污泵1将污水排入接触氧化池B进行处理,后依靠重力流排入回流池C。当回流池C的液面上升至回流潜污泵10的启动液位,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循环回流至调节池A,部分通过溢流口排入沉淀池D。
根据污水实际产生的排放情况,可通过调整水泵控制液位,保证各单元污水处于循环流动和动态平衡状态。,此外,可通过控制分流四通装置3的手动调节阀门,对污水提升量进行微调,进一步平衡生化处理系统的有机负荷。
污水排入沉淀池D后进行充分沉淀,悬浮颗粒物、菌胶团等固体物质经蜂窝式沉淀斜管11沉淀形成剩余污泥,经污泥输送泵12排入贮泥池E临时储存,定期清理外运,而上清液则经溢流管排入地表水体,实现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流池C与调节池A之间设有的回流支路,通过液位控制器,即浮球液位器4、提升潜污泵1和回流潜污泵10组成的循环系统,使高浓度污水处于连续流动状态,缓解了水量不均对接触氧化系统造成的有机冲击负荷,提高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维护检修;可保证好氧微生物处于理想的生长状态,出水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贮泥池和风机房,所述的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和贮泥池通过管路顺序连通,形成生活污水的处理路径,且所述的调节池同时与污水源通过排污管连通,所述的回流池与调节池之间还形成有回流支路,而所述的风机房内则设置有PLC控制柜曝气风机,所述的PLC控制柜与调节池和回流池通过信号线连通,而所述的曝气风机则与接触氧化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内设置有提升潜污泵、浮球液位器和分流四通装置,所述的提升潜污泵设置在调节池的底部,且其通过输水软管与分流四通装置连接,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其中一路与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管连通,而所述的浮球液位器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潜污泵的单次运行时间≥2.0h,流量为5~10 m3/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四通装置的分流管道上还设置有手动调节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固定支架,而所述的固定支架上则设置有组合立体式填料,且在所述的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软管和设置在曝气软管头部的微孔曝气头,所述的微孔曝气头的曝气量为1.1~2.6 m3/h,而所述的曝气软管则与曝气风机通过ABS曝气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内的顶部还设置有检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池内设置有回流潜污泵、浮球液位器和溢流口,所述的回流潜污泵设置在回流池的底部,其通过回流管路与调节池连通,而所述的浮球液位器则与所述的PLC控制柜连通,此外,所述的溢流口则与沉淀池的进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潜污泵的单次运行时间≥4.0h,流量为3~5m3/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内还设置有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和污泥输送泵,所述的固定蜂窝式沉淀斜管设置在沉淀池进水口的上部,而所述的污泥输送泵则设置在沉淀池的底部,且污泥输送泵通过输送管路与贮泥池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回流池、沉淀池和贮泥池均为方型或卧式圆筒型的玻璃钢罐体。
CN201420150073.4U 2014-03-31 2014-03-31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0073.4U CN203768187U (zh) 2014-03-31 2014-03-31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0073.4U CN203768187U (zh) 2014-03-31 2014-03-31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8187U true CN203768187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00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8187U (zh) 2014-03-31 2014-03-31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818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1204A (zh) * 2016-01-30 2016-04-13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村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CN110240350A (zh) * 2019-03-19 2019-09-17 深圳源域生态科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硝化液回流增强污水一体化的设备及抗冲击性方法
CN111423003A (zh) * 2020-05-21 2020-07-17 宿迁学院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设备
CN113371869A (zh) * 2021-05-19 2021-09-10 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硫酸法钛白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1204A (zh) * 2016-01-30 2016-04-13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村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CN110240350A (zh) * 2019-03-19 2019-09-17 深圳源域生态科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硝化液回流增强污水一体化的设备及抗冲击性方法
CN111423003A (zh) * 2020-05-21 2020-07-17 宿迁学院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设备
CN111423003B (zh) * 2020-05-21 2024-01-05 宿迁学院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设备
CN113371869A (zh) * 2021-05-19 2021-09-10 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硫酸法钛白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3371869B (zh) * 2021-05-19 2022-12-09 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硫酸法钛白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5873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102701448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3768187U (zh) 连续循环曝气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3979681B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8249691B (zh) 一体化低能耗分散式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2531170B (zh) 一种水体循环流动充氧的生态塘系统
CN203768188U (zh) 风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4039218U (zh) 一种具有污泥减量功能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3304029B (zh) 一种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的人工土壤渗滤系统
CN203781915U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850195U (zh) 模块式一体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4185346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04644075U (zh) 一种移民安置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3904147U (zh) 一种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WO2020000214A1 (zh) 一种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5856266U (zh) 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7434330B (zh) 一种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方法
CN205328812U (zh) 一种节地型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3011415B (zh) 大型湿地简易水处理回收装置
CN113429064A (zh) 一种地埋式ao工艺及高负荷除磷湿地系统
CN207313222U (zh) 一种间歇曝气循环型生化反应器
CN206680352U (zh)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101698554B (zh) 一种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4400786U (zh) 新型地埋式高效率低运行费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CN20365337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0014 Ziyun Road, Qinhuai District, Jiangsu, No. 9,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Zhongshan South Road, Baixi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No. 342 210005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14 No. 9, Ziyun Avenue, Qinhu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14 No. 9, Ziyun Avenue, Qinhu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