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6899U -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6899U
CN215626899U CN202120976203.XU CN202120976203U CN215626899U CN 215626899 U CN215626899 U CN 215626899U CN 202120976203 U CN202120976203 U CN 202120976203U CN 215626899 U CN215626899 U CN 215626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pipeline
flotation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62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升军
王文
楚飞虎
邱浩然
松永欣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QUA WORTH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QUA WORTH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QUA WORTH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QUA WORTH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62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6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6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6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包括:蓄水池,蓄水池具有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侧板竖直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并形成一个用于存储水的容纳空间,侧板或底板上设有进气孔;蓄水池的外部设有供气设备,供气设备的出气端与进气孔连通;管路组件,管路组件位于蓄水池中,且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进气端与进气孔连通,第一管路的出气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管路的进气端上,第二管路的出气端固定有气浮组件,气浮组件具有与第二管路连通的气浮孔;本技术方案提高了气浮组件的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系统中气浮设备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气浮设备的现场应用因废水水质及不当操作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对溶气释放装置进行检修清洗,而目前通用的溶气释放装置在底部设计为平行溶气管道,这样的设计导致检修需要停机排空废水在进行,这样大大降低气浮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端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上方,所述气浮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下方;该部分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当气浮组件堵塞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直接将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拆卸,然后通过第二管路将气浮组件一并带出更换。提高了气浮组件的更换效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包括: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具有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多个侧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形成一个用于存储水的容纳空间,所述侧板或底板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蓄水池的外部设有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中,且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上,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端固定有气浮组件,所述气浮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气浮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端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上方,所述气浮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下方。
气浮工作时,供气设备通过进气孔向第一管路中提供溶气,溶气经过第二管路并流入到气浮组件中,并通过气浮孔喷射溶气,溶气溶解在水中,然后气体又以气泡的形式析出,并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大的气泡,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冲击到液面上,便于清理。此部分仅仅是描述工作原理,以便于清楚解释本申请的工作过程。
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端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上方,所述气浮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液面的下方;该部分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当气浮组件堵塞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直接将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拆卸,然后通过第二管路将气浮组件一并带出更换。提高了气浮组件的更换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通过卡箍连接。便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拆卸。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三段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侧板的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连接。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第一管路的具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四段水平设置,所述第五段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连接,所述第五段与所述气浮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形成一个倒立的U型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形成一个倒立的U型结构,更加方便对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进行拆卸。
优选的,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导流管和气浮部,导流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五段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连接有所述气浮部,所述气浮部上设有所述气浮孔。导流管中的溶气流入到气浮部中,然后溶气喷射到蓄水池中并溶解,然后溶气析出,溶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将蓄水池中的污染物带动至液面上。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导流管自身的中部,且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导流管的两端,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气浮部。本技术方案用于增加气浮部的数量,便于对废水进行更好的净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气浮部包括:
储气部,所述储气部安装在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且所述储气部具有与所述导流管连通的储气腔室;
气浮管,所述气浮管固定在所述储气部上,且所述气浮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储气腔室连通,所述气浮管上设有所述气浮孔。
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气浮部的具体结构,能够有效地对蓄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气浮净化。
优选的,所述气浮管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于提高气浮净化的净化效率。
优选的,所述储气部为圆柱型,且所述储气部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气浮管以所述储气部的轴线为基准进行均匀地圆周阵列分布。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于提高溶气的释放面,从而能够对蓄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更充分的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11-蓄水池;12-底板;13-侧板;14-进气孔;15-第一管路;16-第二管路;17-卡箍;18-第一段;19-第二段;20-第三段;21-第四段;22-第五段;23-导流管;24-气浮部;25-气浮孔;26-储气部;27-气浮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停机排水并对管路进行检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蓄水池11,蓄水池11具有底板12和多个侧板13,多个侧板13竖直固定在底板12的上表面并形成一个用于存储水的容纳空间,侧板13或底板12上设有进气孔14;蓄水池11的外部设有供气设备,供气设备的出气端与进气孔14连通;
管路组件,管路组件位于蓄水池11中,且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15和第二管路16,第一管路15的进气端与进气孔14连通,第一管路15的出气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上,第二管路16的出气端固定有气浮组件,气浮组件具有与第二管路16连通的气浮孔25;第一管路15与第二管路16的连接端位于蓄水池11液面的上方,气浮组件位于蓄水池11液面的下方。
气浮工作时,供气设备通过进气孔14向第一管路15中提供溶气,溶气经过第二管路16并流入到气浮组件中,并通过气浮孔25喷射溶气,溶气溶解在水中,然后气体又以气泡的形式析出,并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大的气泡,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冲击到液面上,便于清理。此部分仅仅是描述工作原理,以便于清楚解释本申请的工作过程。
其中,第一管路15与第二管路16的连接端位于蓄水池11液面的上方,气浮组件位于蓄水池11液面的下方;该部分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当气浮组件堵塞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直接将第一管路15和第二管路16拆卸,然后通过第二管路16将气浮组件一并带出更换。提高了气浮组件的更换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管路15的出气端和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通过卡箍17连接。便于第一管路15和第二管路16的拆卸。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15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为第一段18、第二段19和第三段20,第一段18和第三段20的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段19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段18位于第三段20的下方,且第一段18与侧板13的进气孔14连通,第三段20与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连接。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第一管路15的具体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管路16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第四段21和第五段22,第四段21水平设置,第五段22竖直设置,第四段21与第三段20之间连接,第五段22与气浮组件连接,第二段19、第三段20、第四段21和第五段22形成一个倒立的U型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段19、第三段20、第四段21和第五段22形成一个倒立的U型结构,更加方便对第一管路15和第二管路16进行拆卸。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气浮组件包括导流管23和气浮部24,导流管23的进气端与第五段22连通,导流管23的出气端连接有气浮部24,气浮部24上设有气浮孔25。导流管23中的溶气流入到气浮部24中,然后溶气喷射到蓄水池11中并溶解,然后溶气析出,溶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将蓄水池11中的污染物带动至液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导流管23的进气端位于导流管23自身的中部,且导流管23的出气端位于导流管23的两端,导流管23的两端分别设有气浮部24。本技术方案用于增加气浮部24的数量,便于对废水进行更好的净化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气浮部24包括:
储气部26,储气部26安装在导流管23的出气端,且储气部26具有与导流管23连通的储气腔室;
气浮管27,气浮管27固定在储气部26上,且气浮管27的进气端与储气腔室连通,气浮管27上设有气浮孔25。
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气浮部24的具体结构,能够有效地对蓄水池11中的污水进行气浮净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气浮管27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于提高气浮净化的净化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储气部26为圆柱型,且储气部26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气浮管27以储气部26的轴线为基准进行均匀地圆周阵列分布。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于提高溶气的释放面,从而能够对蓄水池11中的污水进行更充分的净化。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水池(11),所述蓄水池(11)具有底板(12)和多个侧板(13),所述多个侧板(13)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并形成一个用于存储水的容纳空间,所述侧板(13)或底板(12)上设有进气孔(14);所述蓄水池(11)的外部设有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孔(14)连通;
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11)中,且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15)和第二管路(16),所述第一管路(15)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14)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5)的出气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上,所述第二管路(16)的出气端固定有气浮组件,所述气浮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管路(16)连通的气浮孔(25);所述第一管路(15)与所述第二管路(16)的连接端位于所述蓄水池(11)液面的上方,所述气浮组件位于所述蓄水池(11)液面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5)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通过卡箍(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5)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为第一段(18)、第二段(19)和第三段(20),所述第一段(18)和所述第三段(20)的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19)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18)位于所述第三段(20)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段(18)与所述侧板(13)的所述进气孔(14)连通,所述第三段(20)与所述第二管路(16)的进气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6)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包括第四段(21)和第五段(22),所述第四段(21)水平设置,所述第五段(22)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段(21)与所述第三段(20)之间连接,所述第五段(22)与所述气浮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段(19)、第三段(20)、第四段(21)和第五段(22)形成一个倒立的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导流管(23)和气浮部(24),导流管(23)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五段(22)连通,所述导流管(23)的出气端连接有所述气浮部(24),所述气浮部(24)上设有所述气浮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3)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导流管(23)自身的中部,且所述导流管(23)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导流管(23)的两端,所述导流管(23)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气浮部(2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部(24)包括:
储气部(26),所述储气部(26)安装在所述导流管(23)的出气端,且所述储气部(26)具有与所述导流管(23)连通的储气腔室;
气浮管(27),所述气浮管(27)固定在所述储气部(26)上,且所述气浮管(27)的进气端与所述储气腔室连通,所述气浮管(27)上设有所述气浮孔(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管(27)的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部(26)为圆柱型,且所述储气部(26)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气浮管(27)以所述储气部(26)的轴线为基准进行均匀地圆周阵列分布。
CN202120976203.X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Active CN215626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6203.XU CN215626899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6203.XU CN215626899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6899U true CN21562689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6203.XU Active CN215626899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6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4819B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膜生物反应器及水处理设备
CN215626899U (zh) 一种气浮设备用溶气释放装置
CN201324602Y (zh) 一种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13865578U (zh) 一种新型的mabr污水处理设备
CN112194243A (zh) 一种一体式同步脉冲曝气装置
CN201199753Y (zh) 消泡装置
CN110117062B (zh) 一种新型的生物滤池反洗布气管道系统和曝气生物滤池
CN211393926U (zh) 一种高密气浮设备
CN201914970U (zh) 污水处理曝气排装置
CN110282731B (zh) 一种mbr膜组件根部进气结构
CN202193640U (zh) 一种新型溶气罐
CN212818364U (zh) 一种化工泵用过滤装置
CN210559613U (zh) 膜束式mbr膜组装置
CN213537410U (zh) 一种帘式mbr膜组装置
CN202478659U (zh) 清除液体中气泡的装置
CN201240875Y (zh) 射流式气浮机
CN202113768U (zh) 一种循环废碱液脱硫反应塔
CN214167477U (zh) 一种新型的mabr与mbr组合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8916981U (zh) 净水设备及具有其的尿素机
CN203687753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2864179U (zh) 箱体式中空纤维膜清洗设备
CN206529306U (zh) 一种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消泡装置
CN215741851U (zh) 醇基燃料生产蒸馏装置
CN220026633U (zh) 一种水处理膜元件离线清洗设备
CN110282730A (zh) 一种膜束式mbr膜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